沪版OTC多层次定位模糊省部博弈场外市场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沪版OTC多层次定位模糊省部博弈场外市场

加入日期:2012-2-21 5:54:28

  开业不过数日,沪版OTC——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下称“上海股交中心”)便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2月20日,对于券商能否以及如何参与沪版OTC的问题,上海股交中心向证监会相关部门做出详细汇报。

  此前几天,就在上海股交中心开业之际,数家原定出现在上海股交中心“推荐机构会员”名单中的券商先后“销声匿迹”。

  “这个问题很敏感,现在不方便回应,只能等待监管层的意见出来吧。”2月20日,一位刚刚从上海股交中心推荐机构名单中“消失”的券商代办股份转让业务部总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希望与地方OTC合作的意愿能实现。

  一位资深场外市场人士则对本报记者指出,问题的敏感之处就在于,即便尚未推出,证监会欲推行的以券商为主导的柜台交易市场,与地方政府主导的OTC之间先天存在竞争关系,“监管层既然希望以券商为先锋去各地建立柜台交易系统,自然不会轻易放手其作为配角参与地方政府主导的OTC”。

  此外,“地方OTC中推荐人的角色,是不是属于证监会规定的券商业务范畴还没有定论,在监管层没有明确这一点之前,我们暂时不会跟这些地方OTC接触”。某中型券商代办股份转让业务部总经理表示。

  “目前,我们跟券商的合作关系是非常良好的,财务顾问是券商已有的业务,券商以财务顾问的形式参与上海股交中心,从理论上讲是没有问题的。”20日下午,上海股交中心总经理张云峰在向证监会汇报完毕后,在登机返沪之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券商角色存疑

  2月12日,上海股交中心启动前3天,其官方网站公布的“推荐机构会员”有12家,除了银行和投资公司等传统地方OTC推荐机构以外,包括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在内的2家上海本地大型券商同时出现在内。

  2月15日上海股交中心启动当天,其“推荐机构会员”数量增至17家,此前以财务顾问形式推荐企业挂牌的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2家券商从名单当中消失,同时,国信证券和金元证券进入这一名单。

  但仅仅两天后,国信、金元均从这一名单中消失,至此,上海股交中心推荐机构会员已无券商。

  这一不大不小的波澜引起了坊间的高度关注,关于券商未得证监会放行的说法一时盛行。

  对此,上海股交中心总经理张云峰表示:“券商是否能做、怎么做都要跟证监会汇报才能定,这也是我们这次来向证监会汇报沟通的内容之一。”

  对于券商以财务顾问形式参与上海股交中心的业务,张云峰表示,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而对于券商以推荐人身份参与地方OTC市场一事,张云峰则未予置评。

  一位券商代办股份业务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对于这一业务,“监管层并没有明文禁止,但也没有明确是否属于券商的业务范围,这次是一个厘清问题的契机”。

  事实上,这并不只是上海OTC的尴尬,天津、重庆OTC亦复如是。

  “天津OTC中没有券商,重庆OTC稍微有点不同,有10多家券商出现在会员名单当中,不过这个会员名单并没有区分推荐机构和中介机构。”某中型券商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重庆的这些券商会员,应该是以财务顾问的形式参与的。“最近,重庆股权交易中心也向我们发出了邀请,不过我们要等一等证监会的说法再看。”

  “在场外市场,以新三板的主办券商和地方OTC的推荐人为代表的中介机构,都类似于主板上市公司的保荐人,是各自市场当中最重要的中介机构。”北京宝盈律师事务所庚艳斌律师介绍,天津、上海、重庆三地的OTC制度规则都差不多,面临的瓶颈也十分类似。

  “地方OTC核心的中介机构没有券商,就感觉跟正规的证券市场沾不上边。”上述券商代办业务人士指出,“监管层为什么不让券商进去?根本原因在于定位不清。”

  地方OTC定位争议

  作为继天津、重庆之后的又一重量级区域OTC市场,上海股交中心成立之初,恰逢证监会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监管下的柜台交易市场,其在场外市场当中的定位引人关注。

  上海股交中心官方网站的资料显示,其将作为对接中关村(000931)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也即“新三板”)和交易所市场的地方服务平台。

  “对接新三板,往证券市场靠拢、远离产权交易定位,意图就在这里。”一位资深场外市场人士表示,地方OTC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首先是获得监管层的认可,“现在的情况是,监管层提出来由券商主导搞柜台交易系统,做市商等制度变革很有可能就是由柜台市场先行突破。既然得不到证监会的直接认可,非证监会嫡系的地方OTC首先拉拢券商就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了”。

  事实上,在证监会的部署当中,场外市场各个层次的轮廓已经逐渐清晰。

  1月5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召集多家券商座谈,就资本市场9个方面的重大议题听取了汇报,其中就包括场外市场建设。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2月上旬,上述会议的成果陆续出炉,其中,关于场外市场的可能建设思路,监管层的表述是:建议我国区域性场外市场的定位类似美国的OTCBB市场在美国证券市场的地位,新三板的定位则类似于 NASDAQ,地方政府开办的产权交易所类似于粉单市场(Pinksheet),这三者都实行做市商制度,共同组成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场外市场。

  “我国的场外市场应该包括新三板、柜台交易市场、产权交易所市场,分别对应于美国纳斯达克、OTCBB和粉单市场。”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业务部总经理程晓明表示,现在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定位不清。

  根据证监会的设想,地方OTC应该对应于美国粉单市场,但是上海股交中心对接的目标,却是未来中国的纳斯达克——新三板。

  有地方OTC的支持者认为,单靠券商搞不起来柜台交易系统,“券商应该与各地方政府联手,参与各地方OTC平台,同时也避免重复建设”。

  对此,程晓明认为,鉴于券商在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6年经验,“搞柜台交易系统完全没有问题,至于重复建设,如果地方OTC严格对应美国的粉单市场,券商柜台系统对应的是OTCBB,哪里有重复?”

  无论设想如何,场外市场建设的一个现实情况是,面对地方政府主导的OTC快速推进的局面,证监系统另起炉灶搞柜台交易系统的时间已然紧迫。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