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喊话挺股市 李大霄:喊出“钻石底”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管理层喊话挺股市 李大霄:喊出“钻石底”

加入日期:2012-2-18 10:10:56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李志林:价值喊话为何无人喝彩
  华东师大 李志林(忠言)博士
  尽管美股三大指数均创出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纳指更是创出了11年的新高,欧洲各国股市均远远超过了欧债危机前的水准;尽管郭树清主席上任后5次呼吁养老基金等长线资金入市,并在历任证监会主席中破天荒地称沪深300指数的大盘蓝筹股已具有罕见的投资价值,但是,本周股市依然是蜗牛般地爬行,上证综指、深成指、沪深300、上证50[1765.65 0.21%],仅涨了0.25%、0.26%、0.15%和-0.74%,只有中小板和创业板涨了2.06%和2.72%。
  为什么证监会主席的价值喊话在市场中无人喝彩?这应该是证监会和政府更高管理层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1、市场的价值修复机制出了故障。实际上,去年股市在3000点时,平均市盈率也只有20倍左右。作为新兴国家、具有更高成长性的股市,也同样具备了投资价值,但还是没逃脱单边下跌的命运。直至跌到2132点时,广大投资者更知道有罕见投资价值。问题在于,期间证监会官员公开声称:证监会只管扩容、管发展创新、管监管,而不管指数涨跌,证监会不会救市,也不存在救市概念。于是,市场便得出了结论:中国股市只有扩容硬任务,而没有估值标准,跌到什么位置都可以。于是,信心丧失,悲观绝望,纷纷告别了市场,2132点以后,由于温总理的信心喊话,股指反弹了240点。而今在2360点以上,证监会主席又来了价值喊话,却效果不佳。人们不解的是:到底多少倍市盈率是属价值低估,多少倍市盈率属价值合理,多少倍市盈率属价值高估?证监会拿什么来捍卫价值、捍卫经济晴雨表?拿什么来维护中国股市有效的市场机制?为什么有罕见价值的股市,资金却不敢进来?这一定是市场的机制出了问题。此时,负责任的政府应该毫不讳言、理直气壮地表示救市态度,采取救市行动。但这正是目前最缺乏的。
  2、股市资金严重匮乏。在任何市场经济领域里,只要价格严重低于价值,无需动员,就有大批资金为逐利入市。为什么现在中国股市的价格已明显低于价值,从总理到证监会主席一再喊话,但场内外资金却迟迟不肯响应?周五沪市成交量还比周四减少了200亿,工行成交量由1.03亿股减到0.33亿股,沪深300指数的大盘蓝筹股仍无精打采,这显示了市场的资金面上出现了危机。2009年初流通市值5万亿,而现在是17.3万亿;2009年基金市值3.4万亿,而现在仅2.1万亿;2009年机构和股民资金卡上的剩余资金3.2万亿,而现在只有7000亿,只够一年的新股扩容和再融资,就将消耗殆尽。而股市的进水管(增量资金)被严重堵塞,5次呼吁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线资金进股市,却迟迟得不到更高层的决断和落实,更没有时间表。在这种情况下,场外资金,怎敢进场抢价值蛋糕?我以为,反复呼吁和动员,莫如采取一个行动。例如,宣布从去年增加的9万亿税收中拿出5000亿作为平准基金,从某日起可以进场。又如,鼓励没有向银行贷款的国企和民企,可以用自由资金向投资实业那样地投资股市,盈利部分的所得税予以优惠等等。这样,巨量的社会游资和居民储蓄就敢进股市进行价值投资。
  3、扩容过度缺乏规划。连年的融资规模居世界第一,出水管(圈钱)的口径远远大于进水管(增量资金),造成了经济高增长的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年年亏损累累,这无疑是供严重大于求所造成的恶果,所以,恢复股市价值,必须从减少扩容开始。以往的几轮较大规模的行情,都是靠暂停扩容而实现的。现在虽然不能复制,但是阶段性地大幅减少扩容,则是必须的。虽然这会影响到部分待上市企业的利益,但是,2700家已上市公司和1.6亿账户股民的股民利益,经济晴雨表功能的恢复,资本市场的协调健康发展,远比少上、缓上几十家新股显得更重要。从长远看,市场估值的恢复,也有益于待上市企业。现在,市场最感到疑惑的是: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股市至今只有3600只股票,而只有20年中国股市已经有了2700只股票,是否还有必要按每年近300家新股的速度扩容?发展中国家的股市是否一定要超过最发达国家的股票数量?证监会官员所谓的未来十年中国股市融资都将世界第一的说法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中国股市的扩容什么时候才能到头?这些都属于顶层设计的问题。在我看来,经过高速扩容中国股市,今年应该休养生息,提高质量,大幅减少扩容数量,每周发二、上二就行了,这样一年也有100只新股上市,10年就能超过美国股市。再加上再融资数量也不少,股市所做的贡献也够大了。
  4、上市公司的分红率不明确。虽然证监会主席说了大盘蓝筹股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1.2倍,折合成年化收益率达8%以上,但是人们无法断定,这些大盘蓝筹股的分红率到底有多少。如果真的每年有8%的收益,而股价不大幅下跌,我相信,场外资金是愿意进场做长线投资的。所以,对强制分红,要有明确的收益细化标准可循。
  5、中小盘股的合理估值标准不明确。有人以为,郭主席只讲了11.2倍市盈率的大盘蓝筹股有罕见价值,便推断中小盘股没有投资价值,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因为,郭主席同时还讲了目前2000多家上市公司都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目前大盘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5倍,与欧美国家股市相仿,还低于韩国、日本的估值,这实际上也肯定了中小盘股具有投资价值。所以,大盘股和小盘股都有投资价值,从春节后的各大指数的表现看,上证综指仅涨了1.63%,深成指仅涨了1.57%,沪深300仅涨了1.31%,上证50还跌了0.57%,但中小板却涨了8.99%,创业板涨了10.99%。财富效应在哪一边,不言而喻。
  6、郭主席价值喊话会有滞后效应。有人说证监会主席价值喊话是突破的监管底线、是越权、是违反了市场经济原则,我以为否!殊不知,2009年3月23日,美国股市跌到6400点的时候奥巴马总统上电视台发表讲话:美国金融危机的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目前是买股票的好时机,美联储主席和财政部长都积极跟上,发表信心喊话,结果现在美国的股市涨了一倍。既然最发达国家最市场经济化的美国总统、银行行长、财政部长可以这样做,世界首富、股王巴菲特近来也公开号召股票已足够便宜,比买债券和黄金还安全,现在就可以出手买了,那么,中国的国务院总理发信心喊话和证监会主席发价值喊话,又有何不可?
  人们务必要认清中国特色和中国国情,领会政策意图,加强理性预期,改变熊市思维,及时采取行动,不然,很可能在踏空240点后,失去更多的价值投资机会。需高度重视的是:目前股指已攻克了所有的中长期均线,实现了60天线、5周均线、突破通道上轨线、上证趋势线这四线的合一,首次出现了2010年10月-11月2601点--3186点、22.49%涨幅行情的上攻态势,连续8天、累计10天收盘在2330点以上;连续两周成交量达到1600--1700亿,蓄势攻击半年线2380点和2400点整数关的要求十分强烈。尽管依然走的是碎步、慢步、缓上急落、盘中宽幅震荡,指数蜗牛般的爬行,个股轮番上涨这样的走势,不快速拉升,却更加稳健,机会更多。


  叶檀:放开利率管制 高利贷立马消失
  放开利率管制,高利贷马上消失。因为到那时候,已经不存在高利贷概念,只有市场定价。
  利率常常被看做资金的价格,这话不对,利率是金融机构对风险与盈利的预估。高风险公司、高风险项目在市场上就只能接受高利贷,不仅欧美,在任何市场都是如此。风险投资就是如此,去年底有很多PE人士抱怨,好项目太少,看得上眼的项目PE市盈率就高达15倍,甚至有的项目在20倍以上。这说明好项目太少、钱太多、一般的项目风险太高,直接后果就是低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溢价特别高。
  中小企业一直抱怨自己受到金融歧视。如果说是因为中小企业贷款利率较高,这种抱怨没有道理。要知道,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3.7年,八成以上是家族企业,其中只有不到15%的家族制企业在第三代之后还能生存下去,成为富不过三代的形象注释。再加上贷款损失与银行员工薪酬、与升迁之路直接挂钩,如此高风险,中小企业能够获得平价贷款才是咄咄怪事。所谓银行习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指的是银行天然追逐低风险、高回报的公司,这是市场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小企业受到的另一类金融歧视则是中国市场发展之痛。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微小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高达90%的中小企业无法得到银行的金融服务,只能归结为有意为之的政策歧视,银行将资金源源不断输送到大企业、大项目。
  凭什么地方投融资平台天生风险低?除了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我们找不到其他理由。而目前传递出的地方投融资平台贷展期的信号,显示政府贷款风险低是块荒唐的遮羞布,不过是用行政手段把平价资金配给到地方投融资平台。在这一时刻,银行再次成为国有大企业、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出纳,他们忘记了风险估值,忘记了收益评判。大企业、大项目获得的是政策红利,而不是因为这些公司收益高、风险低。
  放开利率管制将会如何?比较好的结果是,高利贷消失了。当市场定价时,利率高低成为金融机构对企业风险的直观表示,到时候,就不存在平价贷款与高利贷一说,人们连眉毛也不会皱一下。比较坏的结果是,如果银行业的垄断格局不打破,那么银行业将联起手来,攫取垄断溢价,就像他们在收费方面所做的一样。这时候所谓的市场定价根本不起作用,所以说,无竞争就无市场价格。
  我们应该向德国学习,建立越来越多立足本地的中小银行。德国共有2000家银行,英国只有405家,西班牙415家,意大利785家,爱尔兰590家,法国1147家。德国两大银行德意志银行及商业银行必须与1200家合作银行、438家公立储蓄银行以及10家州立银行竞争。去年12月,德国银行业者放贷给非银行业者3.941万亿欧元贷款,大型银行放款仅占其中的12%,即4959亿欧元。
  利率管制时能够控制得住高利贷?大错特错,只能逼高利贷转入地下。
  民间借贷是高利贷,担保公司涉足高利贷,典当行还是高利贷。2010年底,河南的担保公司已从2007年的100多家飙升至1640家,约占全国担保公司总数的1/4。媒体报道称,担保公司多涉 高利贷。去年6月,厦门融典融资担保公司爆发的巨额坏账危机,涉及资金37亿元,其根源在于担保公司高利转贷而债务人无法及时偿还借款,导致资金链断裂。而目前遭遇困境担保公司华鼎担保、创富担保和中担担保,被怀疑对客户采取资金增值服务合作的方式,占用客户40%~50%的贷款资金,占用的资金或者用于理财,提供企业的过桥资金,实质就是提高借贷成本。事实上,担保业从诞生以来,危机层出不穷,十之八九与高利贷相关。一旦企业倒闭、高利贷链条断裂,担保倒闭潮就会席卷一片。
  坚持利率是资金价格的人秉持供求关系,认为只要资金放松,利率自然下降,高利贷不复存在。看看2009年吧,就是如此。请别忘记,利率下降的前提是通胀预期上升,此时企业所借到的钱大幅贬值,而在货币紧缩时,企业所借到的资金增值了,可以买到更多的资产。
  天哪,高利贷有理,难道中小企业就没有活路了吗?有办法。建立立足本地的金融机构是解决办法之一,另一个办法是金融创新。如中科智老总张锴雍痛定思痛之后,提出金融机构对行业进行深挖,专注做某几个行业,摸透行业风险,进行准确定价。与此同时,把融资与风投结合在一起,把债权转换成期权,在贷款企业壮大后获得未来收益。
  利率市场定价不可避免。我们无法固定利率,就像我们永远无法固定一座艳阳下的悬浮冰山。(.每.日.经.济.新)


  英大证券李大霄:喊出钻石底只为表明我信心
  虽粉丝近十万,博客点击过千万,颇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味,却似乎总与一些行业奥斯卡奖项无缘。这与一些低调谨慎,重逻辑分析、结论却有些云山雾罩的分析师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众多的券商研究所所长中,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可算比较另类。
  他乐于随时发声,乐于观点鲜明地预测点位高低,乐于和小散打成一片。虽粉丝近十万,博客点击过千万,颇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味,却似乎总与一些行业奥斯卡奖项无缘。这与一些低调谨慎,重逻辑分析、结论却有些云山雾罩的分析师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大霄的出名源于他在6000点唱空,又在1664点唱多。然而,自2009年9月他发出3000点需要坚持的声音后,A股此后两年多以来持续下跌的表现使其受到不少质疑。
  最近几个月,李大霄又站到风口浪尖,被称为多头司令。2011年10月25日,他将2307点称为完美大底,声称这是自20年以来他勇于发出的第四声,其他三声发出的时机分别是325点、998点、1664点这几个大底。然而2307点很快被击穿,上证指数一路下滑到2132点。李大霄于是用铜底来形容2307点,又用白金底、蓝筹时代底、钻石底、养老底来形容2132点。
  观点一出,各种评论铺天盖地。力挺的说他是跋涉在荒漠中的苦行僧,讥讽的说他是个算命派,终于猜对一次,然后大张旗鼓宣传;甚至还有调侃地劝他假降一回,以便让市场多头散尽,解救A股。
  对一切嬉笑怒骂,李大霄均坦然接受。他坚持认为,2132点需要的是买入勇气,自该点位开始的这波行情不是反弹,而是长期投资价值的起点;一些投资者对他的误解在于过于关注点位预测,却忽视了他一直倡导的买入蓝筹股做价值投资。实际上,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石油、中石化、神华股份等大型蓝筹股在2132点以前甚至2307点以前就出现了底部,李大霄说。
  李大霄高高瘦瘦,坐在中国证券报记者面前身体略微前倾,谦和而温厚,谈到网上的非议他一直笑着。外界能刺激、干扰我的阶段已经过去,李大霄可谓百炼成钢。他最初以股民身份入市,1997年进入东莞证券,在2001年至2005年的大熊市中,不少证券公司濒临倒闭,而他一路坚持唱空,因此受到一些同业人士非议。与当时的压力相比,如今这些只是毛毛雨,他自信一切可用时间来检验。
  李大霄看似淡泊,却有自己的刚强。他观点鲜明,很少模棱两可。我最不喜欢的是模糊,李大霄说,模糊的人是对社会无用的人;说错了,认错即可,也绝不捣糨糊。
  最近几天,股市摇摇晃晃一路向上。李大霄再次鲜明表示:种子刚发芽,不要轻易拔掉。他说,哪怕之前被套,但只要买的是好股票,最终它会把你从火海里救出来。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你将2132点称为钻石底,并且声称小牛来临,请问什么时候会出现一波好的行情?
  李大霄:总趋势是逐渐回升。因为这种行情并不是常有的,所以它会停留在底部一段时间,但2312点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机会只会留给少部分人,就是那些在底部有勇气买入的人。对股市走势,我只能说一个方向,而要预测具体的幅度、速度,我没有相应的功力,但我觉得搞对方向就足够了。
  中国证券报:现在普遍的观点是,经济增速会放慢,在宏观经济表现欠佳的情况下股市也会受到影响。你怎么看?
  李大霄:GDP维持在8%的增速是有保证的,这个增速比美国经济增速要高得多,而我们现在蓝筹股的估值水平比标普500还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印象中这是二十年来首次提出。这意味着我们要从以前重视融资者的利益转向平衡融资者和投资者双方的利益。
  李大霄坚持认为,2132点需要的是买入勇气,自该点位开始的这波行情不是反弹,而是长期投资价值的起点;一些投资者对他的误解在于过于关注点位预测,却忽视了他一直倡导的买入蓝筹股做价值投资。(.中.国.证.券.报)


  阿琪:涨不起--A股进入迷失期
  阿琪
  目前的A股处于趋势、逻辑与策略的迷失期,这种状况在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市场曾发生过,更重要的是,当时以里根经济新政驱动美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与当今A股市场的经济背景如出一辙。
  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前期,随着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以及中东战争引发石油危机,美国产品竞争力开始下降,贸易逆差开始出现;美国经济结束了60年代的黄金十年,出现了严重的滞涨。面对经济困局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总统里根向国会提交了《经济复兴计划》,即著名的里根经济新政,其核心是紧缩货币、宽松财政,进入90年代,美国经济完成转型,经济整体回到稳增长、低通胀阶段。
  里根经济新政是一次典型的凯恩斯主义,而中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市场经济,某种程度上,在经济发展也遭遇瓶颈的时候,中国是在效仿里根经济新政。
  2007年之前,A股行情表现的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演绎的是过去30年经济的驱动模式。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切换、2009-2010年的过渡后,2011年开始的A股也进入了一个结构转型、要素资源重新配置的迷失期。里根新政时期的美国股市迷失了整整十年,A股的迷失期应该不需要十年,但2009年之前那种传统的股市投研逻辑会被逐步颠覆。
  虽然A股扩容导致市值规模扩大的速度要快于80年代的美国股市,但由于A股近80%的市值被传统产业股霸占,传统产业股景气度持续下降进而导致市值缩水会部分对冲扩容带来的市值规模扩张。参照里根新政时期美股的表现,以2007年上证综指6124点和2008年1664点为切换点,低点逐高、高点难破可能是A股若干年内的主旋律,即A股已进入超级慢牛期。
  进入经济调结构周期后,传统产业的景气度日渐趋弱,传统产业中选择优势公司并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理念将受到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新的经济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远未成型。上至宏观政策,中至行业经济与产业资本,下至市场有不断试错的过程。因此,即使按照经济调结构的方向建立新的投资逻辑,也会存在明显的试错风险。在里根新政推动美国经济转型前后,美国股市之所以迷失十年,主要的根源是在于投资逻辑的迷失,A股市场也已有此倾向与趋势。
  A股已经进入超级慢牛期,以往那种涨跌皆大呼隆的行情已经很难再出现,波动温和与交易量温和将成为市场的新常态。A股市场的暴利时代与套住了早晚还能涨回来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随着传统投资逻辑被逐渐颠覆,新的逻辑还不能可靠、有效,市场会陷入较长时间的逻辑迷失期,防御性策略、薄利多赢策略将成为期间市场的主流策略。更多追求事件性交易机会、主题性交易机会、过杀性交易机会,以及更注重量化投资与短周期交易风格。(.新.闻.晨.报.刊)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