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资机构、内地产业资本、公募基金、保险资本、养老金无不蠢蠢欲动。
龙年首个交易日大盘开门黑,个股普跌,受此影响,失望情绪渐渐迷漫于市场。
昨日曾经在2011年底刺激兔年翘尾行情的养老金入市的消息再次释放出积极信号,称养老金投资运营办法最快一季度发布,入市比例上限可能会达到30%,最多约有5800亿元资金可进入证券市场。
当日大盘是成功止跌企稳,沪深股市全天呈现横盘整理、窄幅震荡走势。截至收盘,沪指报2292.61点,涨7.57点,涨幅0.33%,成交437.8亿元;深成指报9303.65点,涨28.8点,涨幅0.31%,成交354.9亿元。
A股市场不差钱
2011年上证综指大跌21.68%,创下了历史上第三大年度跌幅,市场表现出极度疲弱,但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看来,现在很多股票已经有超过十年期国债的安全回报,这已经非常不错了,蓝筹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此时入市才是比较安全的煿墒械陌踩回报已经超过了国债。
近日有消息称继200亿元的RQFII额度之后,证监会将新增500亿元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用于在香港发行实物A股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与偏债型RQFII不同,ETF产品将100%投资于股票市场。
不仅香港中资机构看好内地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内地产业资本也是信心满满。统计数据显示,自2011年10月11日汇金公司增持四大行始现政策底,A股重要股东增持情况明显增多。12月份日均增持市值便较11月份增大近4.8倍,增持次数较11月份增加2倍以上。
1月前10个交易日,重要股东(包括公司高管、控股股东以及其他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增持金额便高达23.1亿元,日均增持额2.31亿元,仅略低于2009年9月的2.32亿元;环比12月放大22.5%。而且1月的日均减持金额跌至历史低位,仅1.35亿元,环比缩水近7成。
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的入场更是毫无悬念。根据2011年四季报显示,476只基金截至2011年四季度末的银行存款及清算备付金合计共为1272.2亿元,这意味着,理论上基金手中可入市资金大约为千亿元左右。并且,从多家基金公司发布的策略报告来看,公募基金后续入市资金可能会更看好低估值周期性板块以及稳定增长较为确定的板块。
与此相比,保险的7000亿的抄底资金更值得期待。去年12月底多家保险公司技术性加仓百亿元,但与25%的上限相比,险资目前股票和基金等权益类投资占比维持在10%-12%的中等偏低水平。可见熛兆视凶沤洗蟮募硬挚占洌而目前保险资金可运用已超过5.3万亿,如果投资比例提升到25%的上限,也就意味着,还将有接近7000亿的新资金入市。
养老金是一剂强心针
与各路资本的静待入场相比煿赜谘老金入市的消息面却一直反复无常。去年12月以来先后有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和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相继表示,养老金入市可期。这一消息刺激了舆论的神经煾鞣饺耸课此热议。但不久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的一句“养老金暂无入市计划”给市场泼了盆冷水。
虽然养老金入市博弈仍然没有结束煹无论是从养老金自身的保值增值的需求还是国际经验来看熝老金投资股市已经在官方态度中达成共识熤皇侨胧械姆绞胶突制等问题还需要各方进一步协调部署熝老金入市只是时间问题。
在消息面的不断变化中养老金入市显得越发神秘煻市场对于养老金入市的极度渴望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期许?
市场人士认为对于A股市场来说,当前并不缺少增量资金,而资本市场对于养老金入市的极度期盼,更多在于长线价值投资理念的“确认”,进而增强投资者信心。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戴国强也认为,目前全国养老金的规模也只有2万多亿元,即便是全部投入股票市场,对于总市值高达21万亿元的A股市场而言,也不能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养老金入市更多地被看成是管理层的一种信心激励,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
各路资本已经在场外蠢蠢欲动,准备进场抄底。可见,留给养老金踌躇的时间并不宽余。
近六千亿养老金入市能否造“牛”
虽然周二股市依然没有起色,但养老金入市的大利好仍然被市场高度关注。有关部门透露,国务院有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养老金入市步伐。有关人士透露,养老金入市年内有望获得重大突破,相关部门正在制订的养老金投资运营办法最快将在一季度发布。养老金入市比例很可能参照企业年金有关办法,即入市比例最高可达30%。按照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92万亿元计算,最多约有5800亿元资金可入市。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受访的市场人士均认为这个消息对股市是重大利好,很可能推动股市形成相对强盛的上涨周期。
业内称将提振股市信心
国信证券博士后工作站的杨宇高博士认为,养老金入市是国家推进长期资金入市的举措之一,这些资金对稳定大盘具有一定的作用。养老金是比社保基金更注重本金的安全,他们的入市就代表了对股市投资价值的肯定,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只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进去,就像社保基金什么时候进去一样,市场基本都是事后才能得知的。现在股市虽然还有一大批大小非还没有出来,但是由于持续下跌,估值已经很低。已经有大批产业资金增持,这很像2008年底的时候。如果这5800亿元资金分批持续入市,会对股市信心有很大提振作用。
某研究机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者认为,养老金入市应该可以带动一波上涨行情。它们毕竟是国家队,在信息资源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些信息资源包括国家的宏观经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等。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总可以成功抄底和逃顶的原因所在。
不少网民反对养老金入市
不过,在互联网上,很多网民担心入市养老金会成为大小非大小限等等“既得利益群体”的“口中之食”。在一份调查中,71.8%的网民反对养老金入市,28.1%的网民支持;调查中,73.68%反对,26.32%支持。
“养老金入市,必遭巨量大小非大小限的围猎,难以全身而退,希望有关部门正确评估风险。”一位网民谏言。
一些网民则担心养老金入市,会有意无意地抬高股价为大小非大小限提供高位套现的机会。
深圳信和投资总经理关铁良说,“这将是养老金与大小非大小限之间的一场大博弈。”
国字号上市公司或成首选
关铁良认为,大小非不可一概而论,国有控股公司不一定大量套现。套现冲动最大的应该是新股发行带来的大小限,它们主要分布于中小板创业板。尽管股市跌了很多,但它们原始成本很低,套现仍有巨大利润空间.
“相信养老金入市会首选那些国字号上市公司,这类公司最可能扛起反弹大旗。”关铁良说,因为这些公司享受各种政策照顾、贷款优惠,抗风险能力最强,在“国进民退”持续的背景下,这些公司可能逆势增长。关铁良特别提到有色金属行业,认为这个行业往往提前表达经济周期,因而最值得关注。
国联证券分析师金少华认为,养老金不大可能成为大小非大小限“口中之食”,养老金通常都会交给业内非常成熟的基金公司代理,或者自己亲自操刀,他们在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上明显高于一般投资机构。通常这种基金很少买那些大小非套现冲动大的股票,基本上都是基本面良好的股票。
借鉴国外经验需要股市改革
昨日有媒体发文认为“部分国家和地区养老金入市经验值得借鉴”。文中举例说,美国“401K”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主要投向资本市场,使得数千万职员成为美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支持者与推动者;英国2/3养老金资产投资于股市。
“这种类比是不恰当的。”关铁良说。“股市没有实现普遍分红,股市估值就没有理论基础。”当股票的股息率为5%时,相应的市盈率是20倍。“如果多数上市公司不分红,那么就不能说股市平均市盈率20倍为合理估值。”关铁良说,合理估值就是假设买入股票后股价不涨,光靠分红就能获得超过银行一年期存款利息的收益。目前中国股市中符合这个标准的股票不超过10只,还不到全部股票的5%。这与美国、英国股市都很不一样。
“从分红的角度讲,养老金此时入市也是有相当风险的。”关铁良说。
他认为,如果想让养老金投资股市具有高度安全性,必须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压缩“三高发行”,同时建立带有一定强制力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只有这样,养老金入市才能使国民放心。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目前养老金入市是安全的。南京证券分析师季永峰表示,目前沪深两市日成交额合计约1000亿元,比最高时4000亿元萎缩了四分之三,说明大小非大小限抛压已经大大减轻,只要一点增量资金就可以抬起大盘。5800亿元具有乘数效应,它带动的其他场外资金可能是其数倍,足够掀起一波较大行情。目前的下跌,仅仅是获利回吐,是在建构W底的右侧,因此曙光仍在前头。(深圳商报)
作者: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