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情况正发生变化 谢百三:警惕“英国病”卷土重来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水皮:情况正发生变化 谢百三:警惕“英国病”卷土重来

加入日期:2012-12-8 10:03:1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水皮杂谈: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是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如果说12月5日那根大阳线的出现让人既喜又忧的话,那么在经过了12月6日的强势调整之后,12月7日的再次上涨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严肃地思考,这一次难道是真的吗?
   是的,狼来了的故事已经不知道被人讲了多少遍了,每次都跟真的似的,而每次又都让人失望而归,尽管我们知道,狼有一天终归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但是,又有多少人肯相信这是一头真狼而不是一只尾巴长不了的兔子呢?连水皮在上期的杂谈中不也在喊不见兔子不撒鹰吗?
   但是,情况也许真的已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了。
   这种变化是不知不觉的。如果说在中共十八大选举出的新常委见面会上,总书记习近平的讲话平直朴实让人耳目一新的话,那么王岐山在中纪委座谈会的单刀直入就有酣畅淋漓的感觉了,到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推出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时,那种兴奋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有点压抑不住了,从文风、会风到作风,令人真有换手如换刀的感慨。无论是轻车简从还是精简会议、减少交通管制、减少活动报道、减少文件简报、取消迎往送来,几项新规,项项举重若轻,项项实实在在,执政党的党风如此焕然一新,社会风气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人们对于这个国家的前途自然也就有良好的预期和信心。
   政治决定经济,经济决定市场。
   并非偶然的是,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透露出来的信息同样令人兴奋,官方媒体报道会议传递出的六大信号,稳增长已经被促增长的思路所替代。不管是促进投资稳定增长,还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或者推进城镇化和重点领域改革,求进显然已经成为主基调,发展再次被提到了调整的前面,在这个基础上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是利好又是什么呢?
   这样的分析是否有点牵强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股市最近三年的表现可以用令人绝望来描述,不管经济增长的速度如何,不管管理层的用心如何,也不管投资者的亏损如何,市场的走势似乎只有一个方向,往下往下还是往下。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网上流行的是到了中国股市,谁都不好使,巴菲特进去,扒层皮出来,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郭树清进去,都输光出来,估值体系荡然无存,价值投资沦为笑柄。市场走势如此,有股市大跃进的原因,也有对客观经济失望的原因,更有对国家发展前景迷惘的原因。事实上,如果以静止的不变的思维来分析,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所谓红利因素的确都在消失,比如人口红利,又比如资源红利,但是如果以发展的和变化的思维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依然拥有制度变革这个最大的红利,改革开放是一方面,体制转型是另一方面,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还有很大的空间,解放生产力并非一句空话,但是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否则就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重庆模式就是例证。
   所以,水皮在此前的分析中专门指出,市场并没有失灵,因果因果,有因才有果,我们搞不懂中国股市为何跌跌不休,并不是中国投资者的过错,而是我们不敢正视现实,把自己当成了把脖子埋进沙地里的鸵鸟而已。现在政局稳定,经济转进,情况已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显山露水,由渐变到聚变,由量变到质变,会有一个过程,先知先觉者制造行情,后知后觉者推动行情,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还会反复,还会折腾,悲观者可以继续悲观,乐观者可以继续乐观。这是一个悲观的时代,也是一个乐观的时代,一个充满选择,充满想象,充满无尽可能的时代。因为,情况真的正在发生变化。 (.华.夏.时.报)


  叶檀:惩治造假是第一要义
  上市公司造假上市、上市后盈利造假,股票的定价机制被严重扭曲。
  上市之前花团锦簇,高溢价上市,上市之后盈利上升却不断再融资,使得上市公司出现盈利上升、股价下跌的背反现象。
  惩治造假是第一要义。
  公司以真实财报上市,即使没有前三年漂亮的盈利业绩,市场也能做出准确的估价,给予盈利前景好的公司高溢价,前景不好的公司就低价发行,甚至上市失败,这也是常事。要相信市场。
  监管层或者发审委是把关者,对上市公司提出盈利方面的要求,而对于上市公司造假还应采取更有效的惩罚手段。不过这不能全怪监管者,监管者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包括国恒铁路(000594)等明显造假、失信、浪费社会资源的公司处理还有待更严,不过交易所、证监会已经明确曝光处罚,但这其中不乏拖后腿的部门。
  如果金融市场没有信用,则无法定价。梳理具体公司,造假痕迹众多,造假者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占比多少,却难以计数,不过坏蛋分子只能是不可计量的一小撮。
  先看盈利。截至2007年4月26日披露2006年年报的沪深1254家公司实现净利润3701.36亿元,同比增幅42.66%;全部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6元,相较2005年的0.21元增长了21.52%。截至2008年4月28日,沪深两市共有142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7年的年报,这些公司当年共实现净利润9988.6亿元,同比增长49.3%,增速比2006年提高7个百分点左右。其中,石油开采和金融两大行业归属A股股东的净利润占全部A股利润的比重达到48.6%,稍低于其在A股市值中41.4%的比重。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但没有影响到这些业绩奇兵。事实上,今年A股市场如此惨跌,上市公司业绩还是过得去。据数据统计,前三季度,2493家公司实现合计营业总收入为17.74万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合计净利润为1.50万亿元,同比下降2.07%。虽然盈利增速下降,中金公司预测2012年A股整体盈利增速-1.5%,非金融板块盈利-14.7%,但乐观很快随投资而生,预计2013年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有望回升至7.6%,市场整体盈利增长7.8%。
  公司融资如狼似虎。2006年,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和配股累计筹资5593亿元,同比增加3709亿元,增长196.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A股筹资2422亿元、H股筹资394.9亿美元,可转债筹资40亿元。2007年沪深两市累计发行123只新股,包括再融资在内的股票筹资额达7791.56亿元,融资额居全球首位。而今年,大家都知道有多少家企业在排队上市,又有多少家企业再融资了3000多亿元。一些公司派发股息,往往是为了钓鱼即获得再融资的入门券。
  由于难以对造假的上市公司进行宏观统计,笔者只能倒推,从国外借壳上市的退市与造假比例,以及国内造假的具体例证,倒推A股市场的某些上市公司造假情况。迄今为止,因财务造假而被停牌和退市的中概股已达60家,中概股信用尽失,未来上市成本上升、信用折价。借壳上市企业成为重灾区,截至2011年6月,共有328家中国民营企业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在美国上市,有146家的中国民企则通过直接IPO的方式在美国上市。经典造假案例出现在这些企业中,消失的两成中概股出现在这些企业中。以中概股造假数据估计,20%的造假比例算是保守估计,而借壳上市的公司造假比例还有待后续案例。
  什么时候中国上市公司造假能够得到及时严惩,什么时候上市公司能够公布真实的盈利,不再大规模融资,反而提高股息,A股市场算是渐入佳境,现在显然还任重道远。
  考虑到A股市场信用的现实,只要不造假就算负责任的公司,让不造假的公司上市由市场定价、让询价者为自己的定价负责,按价买进股票,同时严惩漏网的造假者,就算是对投资者做了一件功德无量之事。先把底线守住再说。
  另一方面,既然借壳上市是造假渊薮,能否一刀切把借壳上市之路封堵住再说,以免投机者跳梁。并购重组企业可以在某一专门块板中特别标明,提醒投资者其中可能蕴藏的风险。(.每.日.经.济.新.闻)


  申银万国桂浩明:投资机会开始孕育
  股市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整理区间。如果说在前一阶段,大盘大体上是在2050点一线上下波动,在跌破2000点以后,也就后退了100点,即在1950点附近波动。至少就短线而言,市场并不存在迅速大幅度下跌直接考验1900点的可能。
  在进入到2000点以下的相对低位以后,来自市场本身的做多能量正在逐步增加。尽管这种能量还很小,但既然能够出现,就值得关注。毕竟,在经济活动基本正常的情况下,股市不可能无限度地下跌,跌多了早晚会涨。在经历了一段大跌之后,特别是在股指明显下台阶以后,市场上还是会出现某种逢低介入的力量;而且股指跌得越多,这种力量也就会越强大。在它达到足够水平时,也就成为了令大盘反转的能量。当然,现在还没有到这一天,但是股市在低位的频繁反弹,也就表明后市不会只是单边下跌,过于看空存在很大的风险。
  现在很多个股确实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尽管在它们身上也有相应的负面因素,但由于绝对价位低,其基本价值还是比较明晰,并且会在适当的条件下显现出来。也许有人会把酒鬼酒的反弹视为是市场短线投机力量的一次爆发,但是人们也不妨反过来想一想,即便酒鬼酒有再多的问题,但其生产能力还在,市场份额也不会因此而彻底丧失。因此,即便过去的高价位的确不可持续,但是也不至于非得跌到地板上。
  相似的情况应该说在市场上并不少,股票超跌是如今股市的一个普遍现象,既然这样,那么只要市场上能够聚集其一定的做多能量,股市反弹起来应该不是难事。个股的批量涨停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也许布局未来反弹的时间点正在临近,而当这个时候真的到来时,股市也就真正见底了。
  需要重视当前成交量的放大。虽然目前成交量的放大极为有限,与股市形成有效上攻的最低需求恐怕还相差一倍,但是毕竟还是出现了脱离成交底部的态势。理论上,股市的成交会有一个基础量,在这个基础量上放量,即便规模不大,但会有重大意义。如果能够和价格走势相协调,并形成量价配合的态势,那么就有可能演变成一个趋势。哪怕这只是一个小趋势,但应该说还是能够支撑股指反弹一段。在今年的9月份,市场上就几次出现过这样的场面。这次是否还是这样,投资者恐怕还需要继续观察,但不管怎么说,这个迹象值得重点关注。
  当然,目前股市在低位所出现的反弹,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大盘超跌的产物,不至于由此反转。但是,在人们极度悲观、行情极度暗淡之时,有这样的行情出现,毕竟是告诉人们:市场运行的规律还在,后市也许仍然艰难,但并非漆黑一片,机会仍在慢慢孕育中。(.金.融.投.资.报)


  刘景德:大盘反弹还会延续 下周或冲高回落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周五在甘肃卫视《投资论道》节目中表示,大盘未来的反弹还会延续,下周可能冲高回落。
  刘景德指出,前市场价量齐升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热点也在轮番启动,这都是股指慢慢转强的迹象,如果最后还要确认一下的话,就是沪指要突破60天均线且要保持三天,对应的点位应该在2060点左右,有效突破应该达到2120点之上。
  刘景德表示,短期看大盘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但是从周线的趋势看,下跌趋势到现在没有改变。虽然从现在各方面因素分析,还会延续一段时间的反弹,但最终中期演变成上升趋势,还需要反弹一定的时间,就是要连续几周的阳线,或者是反弹的幅度比较大,把周线目前的下跌趋势改变,所以反弹的延续性还是要确认。
  刘景德称,下周最有可能的走势就是冲高回落,大盘先是进一步的向上推进,然后在60天均线左右出现震荡,震荡之后继续推进。如果乐观点的话,可能会一举突破2150点,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全.景)


  贺宛男:中国股市信心来自党中央
  不久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说:我对股市充满信心!信心来自哪里?信心来自党中央。这不,本周三,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了改进高级干部工作作风的八项新规;次日,上证指数大涨近60余点,此后两天股指续涨,走出了久违的周阳线。
  粗一看,干部工作作风问题似乎同股指涨跌沾不上边,细细一想,关系可谓大矣。
  干部工作作风,从政治上看,事关党风、政风、民风;从经济上看,则直指行政成本。
  请看,八项新规中关于对内改进调查研究中的五不--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对外规范出访活动中的两严一不--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哪一样不是公费支出?还有改进警卫工作中的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严格文稿发表中的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以及遵守廉洁从政中的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又有哪一宗不涉及行政成本?
  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是变投资拉动、外需拉动为内需拉动,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李克强副总理日前会见世界银行行长和美国财长时一再强调,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10亿人的城镇化或者说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核心是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准。然而,按目前的新农保标准,名为全覆盖,实际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市场期盼怎样的新股改革?
  自12月4日创出1949点新低后出现的百点以上的强劲反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股已停发两个多月,并将继续停发一段时期;传闻管理层将启动第四轮新股发行改革;以及《人民日报》首次发文称:要警惕PE腐败这三大因素的刺激。
  但是,关于新股发行制度如何进一步改革,证监会主席强调的是要以改革询价制度为核心,证监会副主席还提出了六大思路。实际上,这些都是一年前市场所反复呼吁而管理层迟迟未做的,现已落实。为了真正能扭转股市危机,当前市场最期盼的新股改革内容是:
  1.对每年的新股发行数量提前预告。正如国家每5年要做新的五年计划、每年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要对新一年做计划一样,投资者对每年的投资也需要提前做计划,最重要的是对经济状况和供求关系有明确的预期。早年股市之所以年年都有行情,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层提前公布下一年的扩容数额。但是,这10多年来,每年股市的扩容数量却成了一个黑箱,市场无法提前知道扩容的规模和节奏,动辄被突如其来的大扩容打了闷棍,造成严重的亏损,所以资金不断地流出,股指越走越低,最终导致新股发行暂停。如果管理层提前对下一年扩容计划进行安民告示,就不至于出现股市逐年走低、新股越发越少的情况。例如:鉴于2010年新股发行349家,融资4911亿,上证指数跌了14.31%,如果管理层在2010年底提前预告2011年扩容比上年减少20%,那么,市场就会是指为利好, 2011年就不至于扩容锐减为276家,融资锐减为2729亿、打了6折,上证指数继续暴跌21.68%的情况。如果2011年底管理层提前预告2012年扩容量比上年减少30%,那么市场信心就会大增, 2012年就不至于发行新股仅144家、融资仅994亿、仅为上年三分之一,上证指数再跌11.2%、新股被迫暂停的局面。由于管理层存侥幸心理,遂导致目前新股扩容、上证指数、投资者三败俱伤。这便是扩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造成的不良后果。同样,如果管理层在9月25日宣布新股停发半年,股市就不会跌破2000点,局面一定比现在好得多。
  2.改变新股的结构中的一股独大。2005年的股改,本意是改变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法人治理结构畸形的弊端。庞大的非流通股为获得流通权,均付出了向流通股东十送三的兑价。遗憾的是,2009年以后重启新股发行后,上市的新股又走老路,大股东尤其是家族企业,仍然是一股独大,甚至大到控股70%以上,却无需向流通股东付出任何兑价,就可在解禁后直接流通。这就加剧了大批民营家族企业试图以上市实现暴富的圈钱饥渴症。哪怕指数跌到2000点以下,仍有800多家企业在排队等候上市。为了遏制一夜暴富、缩小两极分化、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宗旨,市场强烈要求今后新股发行后大股东的控股比例限制在30%,多余的股份或缩股,或改为优先股,此举既可促进新股存量发行,降低发行价,又可一步到位地杜绝大小非减持的后患,及其造成的市场恐惧。
  3.新股发行时必须预告3年的成长性状况。这三年中上市的新股,股价之所以出现大量的比发行价打2--3折的状况,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以及PE和小非的疯狂抛售。而业绩之所以迅速变脸,就涉及到PE、承销商和保荐人的腐败。即在上市前三方勾结,对上市公司进行包装甚至造假,并对向市场发布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的虚假信息。因此,管理层必须加强对新股上市前的业绩和成长性审核,加大对违规承销商和保荐人的惩罚力度,直至吊销执照,没收承销费,并重重处以罚款。
  4.应严厉追查并打击新股询价中的腐败。这三年来的新股询价,名义上是打着管理层推崇的市场化旗号,实际上是PE、承销商、大小非等利益集团暗箱操作、违规操纵,疯狂掠夺投资者财富的游戏,明明二级市场平均是盈率仅十多倍,但新股询价后的发行市盈率普遍为60--80倍;明明二级市场同类的次新股市盈率已降到30--40倍,但新股询价后的发行市盈率仅达到100多倍,甚至发行价高达148元。因为,PE、承销商、上市公司、大小非通过新股的三高发行,可以实现暴富的梦想。实践证明:凡是能免费圈钱、享有暴利的地方,凡是由少数人可以决定价格的领域,凡是脱离公众监督视野的部门,凡是严重背离市场价值、让人们不可思议的交易,就一定存在腐败。记得半年前,证监会官员曾厉斥新股询价过程中的人情报价、权钱交易报价、报一个高价收50万元红包的恶劣现象,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公开的秘密。广大投资者都心知肚明:如果要评当今中国社会最严重的腐败领域,那么,非新股询价过程莫属,就看纪检部门有没有决心去破这个局。
  5.对新股上市后再融资作出新的规定,中国大批企业之所以热衷于上市,除了可三高发行、圈一大笔钱以外,更看重的是,上市后可以没完没了地再融资,享受借钱不用还的超常待遇,这是全世界股市所罕见的待遇。每年,以定向增发为中心的再融资数量,大于新股融资的3--5倍,即使今年,新股融资994亿,但再融资则超过3000亿。这不仅助长了一大批企业富豪和经营懒汉,而且导致了上市公司和股市股本的急剧扩张、业绩下滑,市场资金严重失血,投资者亏损累累。鉴于国外上市公司没有定向增发一说,希望今后的新股上市后再融资,要么发债券,要么将定向增发后的股权改为优先股,以便有效地遏制盲目的高价大比例增发潮和增发股解禁后对市场的冲击。
  6.对今后新股大小非减持必须加以限制。2005年的股改是通过广大股东对一家家上市公司投票表决、获得10送3的兑价才让大小非取得流通权的。所以,这是一份份定向契约。但2009年后上市的近800家新股,并没有通过一一付出兑价,却获得了流通权,这是股市崩盘的最重要原因,是极其不合理的。但这已是历史,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能是今后发行的新股。广大投资者强烈要求:今后新股的大小非减持必须有所限制。例如:PE、小非、减持不得低于发行价的9折,大非减持不得低于发行价的8折。又如,若因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而跌破发行价的公司,大小非均不得低于发行价减持。此举既可在新股确定发行价时,促使大小非、PE和承销商由原来的相互勾结报高价,变成相互利益约束和牵制,杜绝三高发行,又可为确保上市新股的质量,还可敦促大小非对上市公司兢兢业业经营、科学规划和有效监督。
  如果要问股市走出危机的突破口在哪里?股市改革的最大红利是什么?股市长治久安、歩入慢牛轨道的基础是什么?那就是--广大投资者所热切期望的新股发行制度和结构的彻底改革,也可称为二次股改。 (.金.融.投.资.报)


  谢百三:警惕英国病卷土重来
  --兼谈本周经济与股市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
  应凤凰卫视邀请,我于本周二到北京,参加了《一虎一席谈》关于张兰出走引起的话题。
  在电视节目著名主持人胡一虎的提问下,嘉宾们纷纷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问到我时,我的回答是,对她的此举不支持,不同情,不理解,不谴责。一句话,不屑,随她怎么去都无所谓。
  但对于她悄悄变更国籍引出的另一个问题,则十分地令人担忧与不安,即中国有大批富人正在悄悄出国或移民,厉以宁教授改革开放初期讲课时担心的事,正在悄悄发生:中国富强以后,英国病有可能在中国出现、蔓延,要警惕此事。
  一、74%的超级富人要移民离开中国
  据网上媒体报道,中国超级富人的移民比例很高。招商银行和贝思公司的研究报告发现,在2万名拥有可投资资产超过一亿元的中国富人中,27%的人已经移民,另有47%的人正在考虑移民。
  我们难以确定这一研究报告披露数据的真实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很多中国的千万、亿万富翁已经移民出国或准备移民出国。俏江南的董事长张兰不过是无数富人移民中一个。
  二、英国病的后果相当糟糕
  早在八、九十年代,厉以宁教授在他的专著《英国病》中就指出,十六至十八世纪称霸世界的英国,近几十年来走上了一条走走停停的病态之路,英国很多富人离开了祖国,移民到其他国家,他们中有科学家、工程师、金融家、舞蹈家、诗人、著名演员,他们带走了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带走了资金、资本、企业与财富。他们哀叹:不是澳大利亚的草坪比英格兰的绿,实在是英国的税太重太重了。
  英国是个两党轮流执政的高福利国家,几百年来,英国公民的福利很多,两党执政,为了争取选民的投票,争相增加福利。而畸高的福利的唯一来源,就是税收很高,英国的税收曾经高达39%,比美国高出12个百分点。
  其他福利国家税负也很高,如瑞典税收高达30%到50%,高收入者纳税率可以达到70%到80%,遗产税最高达到98%,瑞士、挪威、加拿大等也如此。
  英国病发生起到现在,英国的GDP一直低位徘徊。
  中国随着富人大量移民、出国,是否会重犯英国病呢?非常可能。
  三、中国富人移民出国定居的主要因素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是什么原因使迅速富裕的中国富人千方百计背井离乡移民呢?具体分析起来有以下原因:
  1、原罪与法律风险。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富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原始资本积累时期,有个原罪问题,当时在广东、深圳一带,有让利让税、放水(税)养鱼之举,不到1-2个亿的营业额、产值,有意不去征讨税收,相当多企业就借此偷逃税款;还有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拿地行贿送礼等等种种行为都有犯罪举动。多少年过去了,如果法律要从根本上查起,他们就会罪行很多,甚至会锒铛入狱。(.金.融.投.资.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