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中,作为市场投资者的两部分,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获得大相径庭。在《证券法》酝酿新一轮修改之际,针对《证券法》推出以来投资者权益保护及证券法治建设等问题,《投资快报》与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金融界网站合作,共同推出“证券法治十年十问”系列评论,以期为普通中小投资者发声,共同推助《证券法》的完善。
第七问:谁让分析师变成了“黑嘴”?
证券分析师在证券市场的独特作用表现为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将证券市场中的有效信息进行传递,为自己的客户或公众投资人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不畅通、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分析师在挖掘、传递上市公司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各种有效信息方面功不可没,是上市公司与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媒介。
香港证监会此前发表的一份投资者对于投资研究活动的意见调查报告显示:76%的个人投资者在作投资决策之前会直接或间接的使用证券分析师的研究报告, 而机构投资者的这一比例更达93%。但是,近年来媒体不断曝光的研报“坑爹”事件与股市“黑嘴”事件将我国证券分析师推倒了风口浪尖上,分析师的形象也备受质疑。
专业分析师缘何变“坑爹”
最典型的便是风靡一时的“石墨烯”事件。国泰君安、平安证券、湘财证券、信达证券以中国宝安有石墨矿或石墨烯、股价被低估为由先后发布多篇相关研究报告。受此影响,中国宝安股价真的“飞”了起来,但市场一直在质疑中国宝安到底有没有石墨矿或石墨烯。在市场的一片质疑声中,时隔近一年,中国宝安终于发表声明:公司没有石墨矿、石墨烯也正在研究当中。受利空消息影响,中国宝安股价大跌,市场惊呼:四大券商的研报是否在“坑爹”?相关的分析师是“黑嘴”吗?
知名证券维权律师张远忠告诉《投资快报》记者,现实生活中,分析师在投资者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更加“多彩”:有股民每天至少两次收到开户券商发布的股评手机短信意见,上午建议大家买入某某板块股票、下午则提示存在该板块的风险,让投资者恨不得明天上午开盘就卖出该股票。“投资人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股价下跌的亏损以及频繁交易产生的佣金扼杀。”
被不合理的投顾制度绑架的分析师
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这个证券市场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信用危机。这样的现象不禁令人迷惑:分析师为何要牺牲自己的职业声誉变成让人鄙视的股市“黑嘴”呢?分析师为何要发布虚假研报“坑爹”呢?张远忠认为,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分析师被不合理的投资顾问制度绑架。
在办理一起投资者提供的某证券公司投资顾问制度严重违规的举报案例时,张远忠律师查阅了一系列我国关于规范证券分析师的法律法规。在读完这些材料后,张律师发现,公司的考核指标体系与相关制度的根本问题是剥夺了分析师应有的独立性。分析师被置于公司、客户、公众投资者、媒体等的不合理评价环境中。
证券公司在处理公司自身与机构客户利益冲突、中小投资者利益冲突的时候,很容易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与机构客户形成利益共同体,甚至牺牲中小投资者等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进行利益输送。公司分析师的工作正是围绕这一原则开展研究工作以及信息发布工作,十分被动。
完善制度任总而道远 如何解决和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
在台湾,为了解决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该地区于2004年10月20日发布《证券投资顾问事业管理规则》。在香港,证监会于2004 年3 月发表了《关于处理分析员利益冲突的监管架构的咨询文件》,并在此基础上于2004 年11 月完成了对《操守准则》第16 段的最后定稿。
为规范分析师的工作,中国证监会也于2010年发布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这两个规定原则上对分析师的利益冲突问题做了规范,但在如何构建分析师独立性上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张远忠律师认为,只有制度完善了,分析师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分析师,置于矛盾与利益冲突漩涡的分析师是不可能摆脱“黑嘴”命运的,我们期待分析师不被“黑”的那一天。
第八问:谁吞噬了投资者信心?
从2007年10月6124点开始,中国股市史上最长熊市开始踏上漫漫征途。五年来,股市跌幅近80%,投资者损失惨重。如今,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股市已经创出五年新高。而宏观经济已经企稳的中国,作为先行指标的股市却没有先“牛”起来,反而还是跌跌不休。张远忠律师认为,股市下跌原因很多,但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制度性“黑洞”吞噬投资者的信心。
频繁“利好”难获像样上涨
20多年来,中国股市总是暴涨暴跌,熊长牛短,股民似乎已经尝够了坐过山车的滋味。为了中国股市,管理层的各项救市措施也堪称呕心沥血:降低印花税、降存款准备金率、降交易佣金、停止新股发行、吸引社保资金、保险资金、和QFII等社会资金入市,等等。
但为何此次如此众多“利好”,股市却没有像样的上涨?除了宏观经济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外,我们股市制度的不确定性让投资者患上了“利好综合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十年,股市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毋容讳言,十年的成绩背后也聚集了十年的问题。解决十年甚至股市成立以来沉积的问题的办法已经不满足于微观“利好”,仅靠财税政策与货币政策已经不能修复投资者的信心。当前中国股市更需要制度性修复,甚至是制度性“推倒重来”。
投资者索赔之路太艰难
虽然保护投资者利益是证券法的核心价值以及证监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制度建设中存在诸多根本性缺陷,使得投资者利益保护没有被落到实处。造假上市、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等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尽管被监管者“零容忍”,但是由于阻碍法律实施的系统性障碍大量存在,大量的违法违规行为并没有被追究或者不被及时追究,受到损害的投资者索赔无门。
我国的证券法已经赋予投资人民事赔偿权利,但是投资人索赔却是举步维艰。除了在立法层面至今还没有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司法解释外,有司法解释的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同样存在立案难、行政处罚程序前置、高昂的诉讼成本等方面的限制。而作为美国证券诉讼的核心制度集团诉讼制度在我国更是闻之生畏。
律师呼吁索赔有法可依
张远忠律师认为,要消除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熊长牛短现象,必须进行制度性的变革,消除我们的制度性黑洞。让监管者有法可依、有合理的权限可用;让违法者必被追究;让投资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张律师最后指出,中国股市重新走牛需要进行制度顶层设计、中国股市走出熊长牛短的宿命需要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虽然这个任务艰巨,但这道坎是证券法制建设中让不过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