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国水利学会、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京联合召开纪念钱宁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陈雷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水利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矫勇,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水利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董力,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水利部原副部长敬正书,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总规划师周学文,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张仁,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魏廷琤,钱宁同志之弟、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等出席座谈会。
钱宁同志1922年12月4日出生于浙江杭州,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1948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研究员、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所副所长、清华大学泥沙研究室主任、中国水利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钱正英深切缅怀了钱宁同志在我国江河治理、泥沙问题研究,特别是在三峡工程论证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她说,钱宁同志在病重期间仍积极关心和指导在三峡工程论证中对泥沙问题的研究,三峡工程论证中最后采用了他所建议的175米蓄水位,而且已经连续成功试运行了3年,验证了他们当年的研究结论。钱正英指出,以钱宁同志为首的我国泥沙研究的团队,是我国水利水电科技自主创新的光辉旗帜。学习钱宁同志,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号召科技创新的精神。水利水电战线的同志们,一定会发扬光大钱宁同志的科技自主创新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陈雷指出,钱宁同志是享誉国内外的泥沙专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倡导并开展了高含沙水流运动机理研究,多次成功组织重大泥沙科技攻关,领导和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所和清华大学泥沙实验室的创建工作,推动我国泥沙研究事业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泥沙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对黄河下游河道自然演变规律开展了深入研究,多次参加修订治黄规划,主持了黄河中游粗沙来源区集中治理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积极参与三峡、钱塘江口及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泥沙问题研究,为我国江河治理开发倾注了毕生心血。他以巨大热忱投入教学,培养了一批泥沙研究工作骨干,为我国泥沙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发表了近百篇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出版《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学》等专著,为我国治水事业留下了宝贵学术财富。
陈雷强调,纪念钱宁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矢志报国、情系人民的崇高追求,他从青年时代就立志报效祖国、献身水利,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矢志不渝、坚定不移,为祖国水利水电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和全部智慧;纪念钱宁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勤于实践、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他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当中求取真知,对科研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结论都认真反复推敲,并力求用实际资料、现场查勘与试验进行验证;纪念钱宁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他以毕生精力致力泥沙科学理论与我国大江大河治理的研究和实践,积极研究泥沙科技前沿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对泥沙科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纪念钱宁同志,就是要学习他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高尚品德,他十分注意倾听不同意见,发表看法时言必有据、不讲空话,对他人请教的每个问题都认真作答,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作风民主、为人亲和、待人宽厚,是大家公认的良师益友。
陈雷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加快推进水利跨越发展、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治水实践的新征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钱宁等老一辈水利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开创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钱宁同志生前工作过的清华大学、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代表,以及钱宁同志的学生代表、亲属代表先后发言。
钱宁同志的夫人龚维瑶同志生前将她终身积蓄10万元捐给钱宁泥沙科学技术奖基金会。钱正英为钱宁家属代表颁发了钱宁泥沙科学技术奖基金会捐款荣誉证书。
座谈会上,还为8位从事泥沙科技工作30年以上、并在各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泥沙科技工作者颁发了第一届钱宁荣誉奖。
水利部机关司局和在京直属单位负责同志,钱宁同志生前工作过的中国水利学会、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代表,钱宁同志亲属和生前好友代表,钱宁泥沙科学技术奖基金会委员参加纪念座谈。来源水利部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