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出手减轻IPO压力 QFII大幅抄底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证监会出手减轻IPO压力 QFII大幅抄底

加入日期:2012-12-21 8:10:0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企业境外上市,证监会不设门槛 有望减轻A股融资压力
  证监会不再设定关于企业规模、盈利、筹资额方面的条件,企业只要符合境外上市地的要求,可自主向证监会提出境外上市申请
  H股公司可自主选择是否界定为H股,“H股存量股份”问题将在企业境外上市过程中一并得到解决
  监管部门准备将境外间接上市公司纳入监管视野
  明年起,中国证监会对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不再设门槛。
  2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不再设立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门槛,并对申请流程进行了简化。
  分析人士指出,《指引》的出台,将为境内中小企业赴境外上市提供更多便利,有利于缓解我国A股市场融资压力。
  据悉,此举旨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同时也是落实CEPA补充协议9中关于修订完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规定,为内地企业到香港融资创造便利条件的有关承诺。分析人士指出,近期香港股市回暖,港股IPO数量有所增加,《指引》的出台,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可能吸引相当数量的内地企业选择到香港上市,有助于分流目前A股的融资压力。
  与证监会1999年发布的《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相比,《指引》在内容上降低了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发行门槛,精简了境外上市申报文件,简化了审核程序,体现了监管部门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为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创造了便利。
  首先,对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门槛,《指引》不再设定关于企业规模、盈利、筹资额方面的条件,取消了“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等相关要求,只要求拟赴境外上市的企业符合境外上市地的相关要求即可。(.上.证)

 

  证监会放宽企业境外上市门槛 分流A股IPO堰塞湖
  证监会昨天发布的《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 中指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符合境外上市地上市条件的基础上,可自主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请。其向证监会提交的申请文件应包括: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相关决议、纳税证明文件、环保证明文件、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招股说明书(草稿)等十三项内容。
  中国证监会在收到公司申请文件后,可就涉及的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等事宜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证监会表示,放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条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境内企业特别 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证监会则进一步简化审核程序,提高监管效率。不过,昨天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A股IPO排队公司多达800家的大背景下,如果更多的国内企业能够选择境外上市, 将对分流A股IPO堰塞湖起到积极作用,也将便利中小企业境外上市。(.北.京.晨.报)

 

  促进资本与科技结合 证监会鼓励科技成果出资入股
  “证监会将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特点和风险特性,继续拓展资本市场的层次与结构,完善资本与科技融合的方式、手段和渠道”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 20日在中国国际金融展开幕致辞中表示,证监会将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特点和风险特性,继续拓展资本市场的层次与结构,完善资本与科技融合的方式、手段和渠道,鼓励科技成果出资入股,进一步形成有利于行业创新的资本市场环境。
  姜洋指出,资本市场在要素市场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推进科技创新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同时,科技进步也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今年以来,证监会在做好资本市场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把促进资本与科技融合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包括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将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到天津滨海、上海张江、武汉东湖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股份转让和小额融资服务,同时联合科技部出台《关于支持科技成果出资入股确认股权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鼓励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中分享权益,从而有效保护了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
  姜洋表示,截至11月底,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中小板 、创业板上市公司分别达到701家和355家,代办转让股份试点先后有168家园区公司挂牌,其中90%以上企业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增强了快速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姜洋指出,证监会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深化证券期货领域各项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上.证)


  蓝筹撑起大宗交易半边天 游资崛起QFII买卖两旺
  临近岁末,大盘一改颓势放量上涨,上证指数再次站上了2100点的高度。受此影响,大宗交易市场日趋火爆,截至19日,12月沪深两市大宗交易市场共成交501笔,成交金额合计97.72亿元,日均成交金额7.55亿元,环比11月增加56.6%,相比今年成交量的低点8月更是增加了165%,特别是上周五以来,日均成交金额合计都在9亿以上。其中,民间席位过去两周交易明显趋向活跃,而前期大手笔增仓的QFII席位趋向买入卖出同时活跃的状况。
  金融服务等权重股成交量上升
  今年QFII进入中国市场的额度呈现爆发式增长,到目前为止获批的额度已经逾140亿美元,超过了前几年之和,市场一直有传言青睐蓝筹绩优股的QFII正在积极建仓,以复制2005年QFII抄底A股的辉煌。
  分析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之后的具体数据可以发现,近几月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成交金额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也从一方面佐证了这一传言:8月份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大宗交易的成交金额11.5亿元,占当月总成交金额的17.6%;在9、10月的成交金额都超过20亿元,占比超过29%;到11月成交金额近42亿元,占比达到了39.6%;截至到19日,沪深300指数成分股12月的大宗交易金额已经超过42亿元,占总成交金额近43.1%。
  而从大宗交易成交的行业板块来看,金融服务成为成交金额上升最快的板块。金融板块的成交金额从8月份的6亿元,上升到12月目前为止的14.7亿元,位居各板块之首。
  机构混战2000点
  从大宗交易的营业部交易情况来看,不同机构对大盘的趋势看法也不尽相同。有大量QFII交易席位驻扎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最近风光无限。该营业部席位在8-9月有30笔卖出,涉及股票多为沪深300成分股,共计成交金额近2.92亿元,与其做对手盘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而从10月至今,该营业部席位已有65笔买入,成交金额合计近15.7亿元,都为0折价成交,涉及股票也几乎都为沪深300成分股。特别是在12月份买入了海螺水泥 (6288万元)、招商银行 (4391万元)、海通证券 (3200万元)、民生银行 (3140万元)和工商银行 (3118万元)等蓝筹,其背后的机构在最近的一轮上涨中获利丰厚。对手盘的营业部为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昌路营业部,该营业部也是拥有众多QFII的营业部席位。
  而机构专用席位作为买方时普遍存在折溢价率的情况,有机构专用席位大笔接盘上海家化的折价率高达11.1%,也有机构专用席位溢价5.9%抢筹曲江文旅 .
  工行3亿99折出售未起波澜
  12月17、18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席位卖出8000万股工商银行,涉及金额高达3.28亿元,成交折价率近0.2%,卖方营业部为“QFII集中营”之一。在大盘的一片“涨”声中,不禁让人回想起9月3日民生银行在大宗交易跌停价成交后有资金故意做空,引起市场一阵恐慌。此后,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也都有超过8%折价率的成交,在多次“狼来了”之后,虽然此次工行打折出售成交金额较高,但市场反应较为平稳。(.上.证)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