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怀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月份以来,已经曝出多起理财产品兑付风波。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在年末揽储大战的催动下,理财产品再度升温。然而无论是银行还是投资者都应冷静下来反省,从过往惨痛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本月爆出的两起“私售”理财产品事件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虽然涉事的只是个别银行,但对于其他银行也并非高枕无忧。此类事件给银行内部管理机制敲响了警钟,随着近几年信贷量和营业网点双重扩张,暴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多。这就如同一张原本紧密的网,扯得越大,网破鱼漏的几率就越高。银行忙于高速扩张,却缺少精耕细作。“私售”事件几乎都是发生在基层网点,暴露出银行疏于对基层员工的管理。
而对于投资者,重要的是提高风险意识。应当知道理财产品并非存款,高收益的背后必然是高风险,在签下购买理财产品协议那刻起,就要做好亏损的打算。我国大多数的投资者还不具备基本的金融常识,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为避免类似的被“私售”事件发生,投资者应当坚持在网点内完成所有签约手续,认清协议中银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绝不能听信客户经理的口头承诺,只有落实到书面才有法律效力。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在银行做理财的投资者而言,风险偏好都较其他金融机构的客户更弱。那么对于高收益的产品一定要慎之又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水平都较低,高收益的私募产品只是在私人银行销售渠道中才会出现。如果有普通客户经理推荐私募产品,那么“私售”的可能性就极大。
银行之所以只把私募产品放入私人银行渠道销售,主要是考虑到这部分高净值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但近来不断曝出的兑付危机却让我们对此持悲观的态度,现如今无论高端还是低端客户,都仍然难逃刚性兑付的惯性思维。有媒体报道,近日建行上海分行的私人银行部分客户集体投诉,称在去年通过建行购买其代销的建信证大金牛增长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如今账面浮亏超过50%。这一事件与“私售”事件仍有不同,建行通过正规渠道代销信托产品应该说并没有什么过错。信托产品本身就不保本,更不存在刚性兑付的要求。但由于现实操作中,银行和信托公司顾及声誉,出事之后往往花钱消灾。
“兜底神话”应当尽快打破。不仅是银行被迫为代销产品兜底,债券市场也长期存在零违约的尴尬,两者本质上都是金融风险定价体系不健全的表现。在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银行面临着转型,从旱涝保收的存款业务到更加注重风险收益的中间业务。在转型过程中必然要经历阵痛,银行方面要处理日益增多的违约风波,增强风险的把控能力,投资者也应破除对银行的迷信,更理性的看待风险与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