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红利税的滞后效应显现
历史会重演,但不会重复。11月19日沪指击穿维稳行情起点1999点,再次验证了自2008年以来所有被称之为维稳的行情都是稳不住的。但是,12月4日沪指探低1949点后就拒绝下跌并重回2000点,这样的走势又是2008年以来没有过的。
如果说沪指这次的表现是利用维稳行情的历史阴影,选择了诱敌深入的策略,那么,银行股打的却是一场防守反击,在多方球门前既无惊更无险。撇开汇金增持的四大行不谈,就以交行为例,9月26日的最低价是4.07元,维稳行情后的最低价是4.15元,到12月4日的最低价是4.21元。指数在下跌,交行的底部却在依次抬高。如今,银行股集体创出了自9月26日以来的阶段性新高,也就是说,多方在守护住自己球门的前提下,快速地将足球踢入空方的球门。
这场漂亮的防守反击,首先得益于银行股本身的利空已经在9月26日被市场充分消化。其次得益于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的利好滞后效应逐步显现。
我一直将银行股与长期债券作比较,我曾在茶坊里写过《用买债券的心态买工行》一文,此后把银行股当做特殊债券来看待的观点始终未变。这次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就在银行股与长期债券的比价关系中,给银行股增加了一个砝码。
另外,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不利于银行股融券做空。假设一家银行股的分配方案是每股派发股息0.2元,到分红时股票持有满一年,实际到手的股息是每股0.19元;现在卖出后再买进,实际到手的就是0.18元。对于高价股来说,0.01元的差异对收益率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4元左右的银行股来说就影响了0.25%的收益率,而目前活期存款年利率也不过0.385%。更何况,如果在分红前一个月内卖出再买进,实际到手的股息只有0.16元。时间越往后推,银行股融券做空的成本就越高。
在弱市中,我们会对利好熟视无睹,但利好的效应迟早会体现,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的历史也在不断重演。差别比红利税滞后效应的显现,就是一个最现实的例子。
好好布局来年
再过两周,股市一年的风风雨雨,终都凝固成了一根年K线被载入史册,甚至渐渐被人们遗忘。股市是一个最会被遗忘的场所,别看现在好多人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做股票,别太当真的,哪天大盘大涨,离市的人都会来打听买什么股票。市场永远此一时,彼一时。
今年行情也就这么着了,走到现在这个位置,年阴线的概率很大,我们还是着眼于明年。针对明年的行情,又到了机构算命的时候,各家机构都会对来年的市场进行预测,但是这种预测跟算命先生的胡扯差不多。80%的机构预测都是错的,有的还错得相当离谱。远的就不说了,就说今年,差不多80%的机构都没有想到股市会跌破2000点。
其实,分析师们的预测背后并没有多少底气,市场要看那些管大钱的大佬们的脸色。本周,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的一段讲话值得关注,他对A股市场的评判是明年会比今年好。他说这样的话一定有充分的依据,因为这个社保基金的掌门人管着大钱,是中国股市最大的投资者,话语背后是几十亿、上百亿资金的涌动啊,这样的话投资者就不可忽视了。
再仔细想想,实际上今年的股市比去年好,去年是年初跌到年底,今年上半年还涨到过2400多点;而明年股市会比今年好,这更有道理,现在2000点左右的位置,也许短线还有可能下跌,但从长远看,上升的概率大于下跌的概率。其他机构们的预测你可以听着玩玩,可把管大钱的人说的话置若罔闻,那就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钱了。
年末市场还可能继续调整,年末收盘指数越低就意味着明年的开盘点位越低,也许这正是人们选择入市基准的时点。有一个道理很简单,每年股市都有一根上影线,股市很少从年初跌到年底,以年初指数为基准,在来年的下影线上一路买下去,这也是一个操作方略。
临近年末,对投资者而言,最值得做的一件事就是清理一下自己的账户,自己给自己做一份年报,看看盈亏比例、资产净值和持股结构,给自己制定一个明年的布局计划。去年什么也不做是最正确的策略,今年有许多交易性机会,也许在明年积极进取的操作赢面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