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会议召开在即 曝重点议题 牵动历年股市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中央经济会议召开在即 曝重点议题 牵动历年股市

加入日期:2012-12-14 8:03:5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 明年望宽财政稳货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周末举行 将再议流通体制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渐近 新城镇化或出配套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牵动历年股市 7涨3跌鲜有大波动
  美联储QE4是向世界转嫁危机
  QE4祭出 中国货币政策如何突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 明年望宽财政稳货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定调”受到广泛关注。分析人士表示,明年经济增速将略有反弹,物价也有望维持在可控范围内。在此背景下,明年宏观经济政策有望继续“稳中求进”。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赤字规模或扩大,结构性减税将有更大空间;货币政策倾向中性,不会轻易走向宽松。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宏观政策的总体方向可能仍是“宽财政、稳货币”,财政赤字规模将适度放大。预计明年赤字规模将比今年增加2000亿-3000亿元。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预计明年M2增速将设定在13%或14%左右。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宏观政策方面既然强调连续性和稳定性,可能意味着明年会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支出的重点仍是交通、农田水利和保障房等民生领域。货币政策总体将是相机抉择,初始取向与今年下半年松紧程度几乎相当。由于存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提法,在物价持续回升的一些月份,货币政策可能会向收缩的方向回撤。
  中信证券(600030)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明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延续今年基调,有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由于今年国家的赤字水平不高,再加上为实现稳增长而批复的一些建设规划需要加快实施,预计明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随着结构性减税的推进,国家财政补贴投入将加大,赤字规模随之扩大,财政的宽松力度将加强。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2》指出,明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将优于今年,预计明年GDP增速为8.5%,CPI涨幅为2.4%。尽管中国经济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但也面临一些积极因素,从而有助于经济复苏和增长。这些有利因素包括:稳增长政策的积极效应将逐渐增强、包括收入分配体制在内的体制改革所具有的扩张效应显现。综合看,经济将在调整中逐渐积聚复苏力量,逐渐呈现震荡中缓慢回升态势。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日前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将实现平稳温和增长,预计GDP增长率为8.2%左右。(.中.国.证.券.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周末举行 将再议流通体制改革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周末举行。
  本报记者了解到,和往年不一样的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点议题将是讨论降低流通成本。此前,12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明年经济工作时,提出促进重要商品市场供需平衡,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规范市场价格和收费秩序。
  一位分析专家指出,中央政治局讨论降低流通成本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了中央对于流通问题的重视。
  商务部系统的专家指出,这也是决策层今年出台39号文(《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筹备召开建国以来第三次流通工作会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今年3月初,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称,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将在两会后召开。6月2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会议不会太久就将召开。此后,又传出会议将在四季度召开的消息。但是据记者了解,今年12月已经没有该会议的日程安排。
  有专家认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讨论流通问题后,再实施新政策效果要好些。流通体制改革新政将仍以39号文为框架。
  目前降低流通费用综合性实施方案已经起草,涉及减轻流通产业税费负担,包括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将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有条件的鲜活农产品,推进工商用电用水同价,对鲜活农产品车辆全部免缴车辆通行费等。
  这些政策并不新鲜,但是真正落实并不容易。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之泰在第六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分析称,根本的出路是解决流通环节多头管理的问题,对物流行业实施大部制管理。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
  现在商务部小马拉大车,拉不起流通、拉不起零售业,这么多部门,九龙治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荆林波表示,目前降低流通成本的很多环节涉及商务部之外的交通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商务部主管的流通主要限于批发、零售等,更多的像质量检测、物价管理、工商查处、公路收费等管理都不在自己手里。这就出现了多个部门管流通,都管不好的情况。单靠商务部一家,很难推动39号文的落实。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赵萍则认为,中国流通环节最大的问题是,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小农经济与规模化生产、销售的环节无法匹配,即使政策可以降低一些环节税费,但是模式仍难以改变。(.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渐近 新城镇化或出配套政策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渐行渐近,2013年经济定调将趋于明朗。
  在上周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年经济工作安排的基本框架已经较为明晰,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表述也让外界眼前一亮。
  而在经济增长的动力方面,以往依靠资本形成驱动的爆发式增长可能更多地让位给消费等长效拉动机制,而城镇化将发挥尤其重要的作用。学界预计,中央或为此出台专门的配套政策。
  在昨日(12月13日)举行的一次财经策略展望会议上,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2013年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望基本上保持不变。预计近期不会发生明显的政策变化,政府将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减少对于实际增长率的关注,这对于经济来说是利好的。
  明年经济宜降速求质
  按照正常节奏,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在本周末召开。由于恰逢换届年,新一届领导人对于控物价、调结构和稳增长三者之间的协调备受瞩目。
  11月各项经济数据除出口外,均保持较为强劲的回升势头,其中财政收入增速在年内首次回升至20%以上。
  我们相信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在2013年保持稳健增长。这些项目包括铁路、尤其是高铁的建设。此外,水利基础设施、轻轨以及地铁都是重点投资项目。野村证券中国股票研究主管刘鸣镝说道。
  很多机构也认为,明年经济实际增速要比今年乐观一些。中国银行新近发布的报告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将温和回升,GDP增速为8%左右,财政政策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总体稳定,降准概率依然较大。
  但是从中央政治局研究经济工作时强调侧重质量和效益看,即将开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太可能将经济增速提到最关键的位置,今年经济增速很可能持平或者低于7.5%,这也正是一批国内经济学家所期望看到的现象。
  2003年~2011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平均20%以上的增长率,支撑着GDP年均10.7%的高增速,适当降低投资是可行的,而且也已经到了关口。张智威预计,随着通胀水平在2013年中逐渐上升,明年下半年可能会有两次加息;而GDP增长将呈现两种情况:上半年将保持8.2%的增速,但在下半年恐将明显放缓,或至7.2%左右。
  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指出,从短期看,制造业投资受产能过剩、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等因素影响,难有大的提升,基础设施投资虽仍有空间,但增速也会低于前几年,适度降低增长速度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他认为,中国经济应该从过去30多年中年均增长10%的高增长阶段,进入年均增长7%~8%的较高增长阶段。这一增速既能够满足人口自然增长的需要、民生改善的需要,还能有3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用于追赶发达国家。
  城镇化或成最大亮点
  在投资驱动效力较前期减弱的背景下,内需与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更加显著。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当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60%;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51%。这种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背离,表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和必要性依然很大。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我国国土面积大,另一个就是多年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后一个层面,虽然我国工业发展了,但劳动力市场还没有打开,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而在城镇化方面,则概括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中银国际报告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深度城镇化而非广度城镇化。不再是以往大范围布点,而是强调尊重市场规律发展城市圈、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再单纯强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而是更为强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即真实城镇化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庄建表示,如果要系统推进中国城镇化战略,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都会有所涉及。现在可以挂钩的一个是房地产政策,另一个是产业结构调整。
  国研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随着规划立法工作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责制的建立,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将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空间和后劲将不断扩大,这将促进消费结构升级。预计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的平稳变化,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预计将恢复到9%左右。(.每.日.经.济.新.闻)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