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运输业一直是全球货运业的重要代表,不断向大型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自动化是码头作业装备转型升级的核心,但作为集装箱吞吐量全球首位的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座自动化码头。
2009年,科技部根据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的发展趋势,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设立了“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装备及示范”重点项目,由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项目重点围绕提升我国码头作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全自动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的目标,部署了岸桥装卸系统、立体传送系统、双40英尺集装箱轨道吊系统、设备调度系统、作业计划系统、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六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振华重工掌握了自动化码头核心技术,特别是在中央控制部分及系统集成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了专业研发队伍,为我国自动化码头开发能力的提高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撑。
10月26日,“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装备及示范”重点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项目的顺利实施,使我国企业掌握了新一代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建设所需的关键技术,使我国企业具有了自主研发、建造全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的能力,有效促进了我国码头装备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
次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厦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京举行了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一期)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标志着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第四代全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将落户中远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据评估,自动化码头设计吞吐量为78万-91万标箱/年,相当于在原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增加20%-40%的吞吐能力。自动化码头项目建成后,远海码头将成为技术领先、零排放和智能化的码头。该码头装卸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化全自动化码头系统。预计该码头将在两年内投入使用并树立全球全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的升级换代标准。来源科技部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