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银行间拆借利率大幅走低,但A股市场成交依然低迷。除9月7日外,两市单日成交1200亿元至1300亿元已经成为一道坎。一旦单日成交触及1200亿元-1300亿元,A股市场似乎就失去上涨的动力,转而进入回调整理。上周四,两市成交金额1191亿元,随后成交量开始萎缩,上涨失去动力。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香港H股。按收盘计算,9月6日至今,H股指数累计上涨19.55%,而同期上证综指涨幅只有3.34%。之所以出现H股强、A股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H股与A股的筹码与资金有巨大的差异。目前海外热钱只能通过QFII投资A股市场,而155家QFII已获得共计308.18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其中140家QFII已汇入资金246.59亿美元。按已汇入246.59亿美元计算,也就折合人民币1500亿元左右,即便加上已获取的投资收益和RQFII,相对于近17万亿元的A股流通市值,QFII和RQFII资金占比不到2%。
每当海外热钱看好人民币资产时,香港股市便成为这些热钱的首选。不难想象,一些机构做全球配置,即便把人民币资产配置提高1个百分点,流入香港股市的也是巨额资金。此时,香港的中资概念股就显得“筹码不足”,供需矛盾的结果就是香港H股指数的持续上涨。近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持续升值,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香港市场做套利交易,目前看这种状况还将延续一段时间,直到这轮人民币快速升值结束。11月7日,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为97.30点,A股相对H股出现整体折价,历史上极少出现这种情况,但对A股市场有一定的支撑。
近3个月来,应该说A股市场对海外热钱很有吸引力。今年8月以来,监管部门新批19家QFII资格,近3个月QFII汇入资金新增近34亿美元。同时RQFII也受到热捧,7月以来已有超过170亿元人民币境外资金通过RQFII投资A股市场。这些增量资金对大盘在2000点止跌有一定帮助,但国内资金进入沪深股市并不积极。后续资金不足一直困扰着A股市场,毕竟相对于16.65万亿元的流通市值,居民储蓄余额已超过43%。虽然该比值历史上曾达到70%,但只有当A股出现强烈赚钱效应时,才会吸引场外资金的积极介入。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基金公司赎回偏股型基金力度加大。截至11月6日,基金公司年内赎回偏股型基金7.35亿份,或反映出基金对后市偏谨慎的态度。此外,上周两市ETF出现大规模净赎回,剔除两只港股ETF产品,净赎回份额达20.67亿份,是今年以来第五次周净赎回超过20亿份。之前四次大规模周净赎回后,A股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三次大规模周净赎回发生在大盘位于阶段性高点。
欧元区10月服务业PMI终值由9月份的46.1%降至46.0%,10月份综合PMI终值45.7%,不及9月的46.1%,为连续第9个月低于荣枯分界线50%,并创自2009年6月份以来的新低。欧元区核心成员国德国10月服务业PMI终值为48.4%,较9月的49.7%明显下降,10月综合PMI终值由9月的49.2%降至47.7%。另一核心成员国法国10月服务业PMI终值由9月的45.0%跌至44.6%,创一年新低,10月综合PMI由9月份43.2%的终值升至43.5%,但不及初值44.8%。上述数据预示欧元区经济收缩将进一步加剧,对全球经济、中国出口有很大的拖累。
乐观投资者一直期待上证综指完成头肩底形态,而经典的头肩底向上突破颈线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虽然短期内上证综指仍有机会挑战头肩底颈线2140点的压力,但面对2150点之上堆积的巨量套牢盘,以目前A股市场的资金状况,上证综指即便能短期突破2140点,也很难在2140点之上站稳,上证综指的头肩底最终恐将走出失败形态。短期内,预计A股市场依然是维持2050-2150点的震荡整理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