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未来几十年 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附股)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李克强:未来几十年 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附股)

加入日期:2012-11-30 8:02:4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李克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改革铺平城镇化之路
  住建部:城镇化转型刻不容缓
  城镇化不能以大量占用耕地为代价
  新型城镇化潜力巨大 水泥上市公司销售明显回暖
  长期经济增速在放缓 短期趋稳回升很明显
  经济迎来向好转机 预计明年GDP增长8%
  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的落差悬疑
  国家促城镇化扩内需 16股爆发

  李克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李克强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8日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就深化中国与世行合作等交换了意见。
  李克强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保证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要立足自身,不可能靠世界市场解决,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节能,还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这些都需要国际视野和世界经验,这有利于我们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改革铺平城镇化之路
  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并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对此,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提高乃大势所趋,因为这有助于农村土地问题的理顺,并将为中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铺平道路。
  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标准仍待定
  据专家分析,修正案草案获得通过,是为《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的尽快出台铺路,而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应该是确定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具体补偿办法、土地价格评估标准等问题,仍有待在补偿条例中确定。
  “目前集体土地征地补偿偏低,造成不少问题。因此,提高补偿应该是修正案的总方向。”农村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小映说。
  他同时分析,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恰恰要改变原有的过于具体的规定,而只做原则性的规定。“各界关心的征地范围、程序优化、审批权是否下放、财产评估是否包括宅基地等有争议的内容,都将留待补偿条例来进一步明确。”王小映说。对此,土地专家邹晓云也持相同看法。
  记者注意到,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中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恰恰是这一过于具体的法条规定,造成补偿评估办法过死,也导致实际征地补偿偏低等问题。为此,“国土部曾在2005年出台《关于开展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的通知》,以求化解实际工作中的矛盾。此后,各地纷纷出台地方性标准,使得全国集体土地补偿额平均提高30%。”邹晓云说。
  记者看到青岛市的最新材料显示,今年青岛部分区域地价每亩已提至21万多元,较3年前又有提高。“从这一经验来看,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提高是大势所趋,但具体办法待定。”邹晓云说。
  为推进城镇化铺平道路
  农村土地问题的化解,牵动多方神经。
  “征地问题之所以在一些地方引发矛盾,一是因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面对短时间内需要完成征地的压力,部分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或者漠视了征地应有的法律程序,从而引发纠纷;二是因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设计存在问题,把补偿和安置混在一起,从而容易引发矛盾;三是因缺乏有效的纠纷调处机制,从近几年的征地纠纷来看,大多数农民并不是反对征地,而是因为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说。
  王小映也指出,农村土地问题的逐步化解,会为中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铺平道路。
  “即便提高补偿标准,也很难直接转嫁至地价或房价上来。”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相比土地开发成本,多数地块征地成本不足总成本的10%,很难对土地价格乃至房价造成实质性影响。
  他认为,政策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当前的补偿标准合法化,从法规层面保障被征地人的权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农用地的流转速度,尤其是广大的二、三、四线城市,缓解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压力;对房地产市场而言,有利于增加潜在市场供应量,进而缓解房价上涨压力。
  “土地制度改革或将成为未来城镇化道路上必经的环节,改变二元结构束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切实保障农民权益,都将是未来政策的着力点。”胡景晖说。(.上.证)

 

  住建部:城镇化转型刻不容缓
  新型城镇化要实现六个方面的转型,即由城市优先发展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转型,由高能耗的城镇化向低能耗的城镇化转型,由数量增长型城镇向质量提高型城镇转型,由高环境冲击型城镇向低环境冲击型城镇转型,由放任式机动化城镇向集约式机动化城镇转型,由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向社会和谐的城镇化转型。
  我国大多数城镇发展模式仍比较粗放。从土地资源看,在机动化的推力下,大多数城市都偏重用地规模的外延扩张,出现了“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现象,土地资源低效利用问题在一些城市普遍存在。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见证了城市经济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和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却伴随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设施短缺、住房紧张、服务滞后和城市内涝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合.肥.晚.报)

 

  城镇化不能以大量占用耕地为代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会议主要内容
  会议指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要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与巩固农业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不断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始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不断巩固农业基础,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会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情况下,占地过多过快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农村稳定,而且威胁粮食安全,必须推进改革、健全法制,严格约束占用耕地。家庭经营不仅适合分散经营,也同样适合规模经营。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要因地制宜,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保护农民利益、保护耕地、保护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放在第一位。在农业和农业人口比重逐步下降的情况下,稳定发展农业、调动农民积极性,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扩大投资和消费都要把重点放在农村,把农村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
  专家解读:四方面内容值得关注
  “此次会议是十八大后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常务会议,专门讨论农业和农村工作,意义重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11月28日晚间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会议重点强调的四方面内容值得关注。
  首先,会议强调了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提出要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与巩固农业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刘守英说,在工业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实现同步发展,也是十八大强调的内容。
  其次,会议提到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背景下,要确保粮食安全,维护农村稳定。而且,要严格约束占用耕地。刘守英认为,这就是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能以大量占用耕地为代价。要改革过于粗放的用地模式,以及以土地换发展的工业发展方式,通过落实产业升级,可以引动城市升级,从而促进区域发展。不仅需要企业发挥持之以恒、勇于实践的实业家精神,也需要地方政府和产业促进机构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需要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政策,做好营商环境,通过软性服务,提升地区产业拉动力和吸引力。产业促进机构则通过打造产业载体,搭建产业平台,来促进地方的产业升级。政府要注意整合产业龙头企业、产业促进机构的优势,形成地方产业崛起和升级的驱动力。
  而在产城一体化发展方面,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一致认为,论坛的合作伙伴、华夏幸福基业以其促进产业升级的长期实践和丰富成果,被认为是中部崛起道路的良好借鉴。(.中.国.经.济.时.报)

 

  新型城镇化潜力巨大 水泥上市公司销售明显回暖
  经济转型不等于抛弃基建,未来五到十年,农民市民化是大势所趋,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作了修改。这是推动农民市民化的积极信号。在此过程中,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对水泥钢筋产生庞大而持续的需求。近期钢铁板块股价屡屡异动,折射了部分资金的先知先觉。事实上,多个地方的水泥产销已经悄然回暖,价格稳步反弹,多家水泥上市公司四季度业绩环比大增几成定局。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 28日指出,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
  水泥行业分析师指出,在新型城镇化初步阶段,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重头戏,随着政策趋于明朗,水泥钢铁建材板块将迎来新的景气周期。
  记者发现,随着各地方政府换届完成以及几大区域经济振兴规划相继获批,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导向下,各地基础建设在三季度出现明显提速,这一趋势已部分反映到水泥价格上。自8月份至今,华东、华南地区水泥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触底回升。
  根据数字水泥网站监测,自9月份以来,珠三角市场因英德爆炸事故,熟料生产受到限制,水泥和熟料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分别累计上涨120元/吨和150元/吨,已由8月份最低价275元/吨上涨至目前的410元/吨,涨幅近50%。此外,三季度进入施工旺季,广州市场需求明显回升,发货量环比上升。截至昨日,广州地区水泥市场价(P.O 42.5)依旧维持在400元/吨以上,最高报价达465元/吨。英德地区线有11条生产线,目前台泥4线正常生产,海螺3线正常生产,且尚有1线仍在停产阶段,龙山3线现有1线已经于10底开启正常生产。
  我国最大的水泥市场长三角地区也出现反弹。9月中旬,由于需求增加以及企业库存下降,安徽沿江熟料和水泥价格上调10~20元/吨;产能最为集中的巢湖熟料价格上调15元/吨。随后,苏南地区价格上涨出现联动。9月下旬,安徽、江苏、福建、江西以及浙江部分地区价格继续小幅上调。截至昨日,上海地区水泥市场价(P.O 42.5)维持在360元/吨左右,最高报价达450元/吨,而华东重点企业的吨毛利已达到80元/吨附近。
  水泥下游需求主要来自基建以及房地产。基建方面,中国已经步入城市配套建设加速时期。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6亿人,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比率达到了51.3%,与10年全球平均水平持平。纵观全球,城镇化率高于50%后,区域城市配套建设开始起步。中国目前现有及规划城市圈有19个,总体覆盖城市个数将近150个,预计随着新城镇化的深入,未来城市圈型的投资发展将会加速,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现有成熟的城市圈将成为未来投资机构转型的主要区域。
  明年也是多个区域规划进入正式实施的开局之年。据了解,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 ”规划》也在本月正式出台。根据该《规划》,广东省将安排交通运输重点建设项目达189项,总投资约19838亿元,“十二五”时期计划完成投资约10671亿元。而今年6月28日,国务院也印发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该《意见》,赣南要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快速通道建设,建成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中心;到2015年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率大幅提升。
  在一些重点工程建设方面,9月5日、9月6日,国家发改委网站连续两天发布了60个基建项目的投资批复公告,涉及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其中,轨道交通项目25个,总投资金额超过8000亿元。相关数据显示,每公里地铁建设对于水泥的需求大概是4-5万吨。而据此前报道,到2015年,全国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达3000公里。而2020年,将有40个城市建设地铁,总规划里程将达7000公里,是目前总里程的4.3倍。
  房地产建设方面,从近期房地产销售形势上看,消费者的购房预期发生了微妙变化,部分改善性刚需积极入市买房已经在多个城市体现出来。下半年以来土地市场也逐步回暖。优势地产商已经在全国各地加速拿地。可以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值得期待。部分龙头房企已经上调了2013年销售目标。
  有水泥行业研究员乐观对记者表示,明年是十八大召开后的头一年,宏观经济应该面临较好形势。水泥价格保持平稳的概率较大。国金证券最新研报指出,水泥市场很多区域未来进入产能零增长期。因此未来该行业的供需关系继续好转值得期待。(.上.证)

 

  长期经济增速在放缓 短期趋稳回升很明显
  长期增速放缓是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必然反映。但就目前看,在整体需求继续改善、企业去库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企业经营环境得到改善等积极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速趋稳回升的态势十分明显。
  经济增速放缓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反映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季度GDP同比增速节节走低。初步预计,今年我国GDP将同比增长7.7%,为200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比2011年下滑1.6个百分点 ,比2000年以来的平均增速水平下滑达2.6个百分点,比1979年以来的平均增速水平下滑2.23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很可能不是周期性现象,而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体现。2009年,曾有研究者通过对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发现,在历史规律的作用下,一个经济体经历过高速增长后终将要减速,而这个减速的拐点,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前后出现的。过去100年间,有40个经济体达到7000美元这个人均GDP拐点,其中31个经济体在拐点之后10年GDP平均增速比拐点前10年平均增速平均减速达2.8个百分点。
  按照相同的口径,2008年中国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已达到了7000美元这个“魔幻数字”,类似于1969年左右的日本和1988年左右的韩国 ,而这两个经济体在类似拐点之后,经济增长率都有所减缓。在经济增长方面,1960-69年日本的GDP增长和1979-88年韩国的GDP增长在十年间平均达到了10.4%和10.0%,随后在1970-79年和1989-1998年间分别下降至5.2%和6.3%,拐点前后十年平均GDP增速分别下滑达5.2和3.7个百分点。
  那么根据国际经验,2009年左右我国GDP差不多应该即进入减速阶段。延缓这一减速进程的主要因素很可能是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后我国超常规的财政金融刺激政策。2011年以来,这些刺激政策的刺激效应逐步消耗殆尽,我国经济运行步入常态,经济发展阶段带来的减速特征开始显现出来。
  从总供给来看,我国经济也面临减速压力。人口因素已成为我国总供给方面的重要制约因素。经济持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巨额剩余劳动力已逐步转移出去,“民工荒”已成为一个显著现象。从对劳动力的需求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服务需求的快速膨胀,而服务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强度更大。
  从就业情况,尽管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显著下滑,但城镇新增就业继续增加。2011年,尽管我国GDP同比仅增长9.3%,但当年城镇新增就业达1221万人;2012年,前十个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达1123万人,预计全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将高达1370万人左右。但是,与我国经济日益增强的吸纳劳动力能力不相适应的是,我国人口结构已开始发生根本改变,劳动力人数已开始绝对下降,且下降速度将越来越快。
  根据2011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2011年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因此,逐步减少的劳动力供给和日益增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将严重制约经济增速,过快的经济增速将使劳动力短缺情况更趋严重,并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
  从三大需求看,净出口将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助力。经过加入WTO后的十余年快速发展,2011年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00-2008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每年平均拉动我国GDP增长达1.17个百分点。但是,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货物贸易顺差国或地区之一。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低迷而我国贸易份额特别是贸易顺差份额较高的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将难以再持续较快增长,能够保持基本稳定已需较大的努力,净出口将难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助力。
  我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的可能性较小
  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持续较大幅度下滑可能性较小。从日韩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后经济减速情况,拐点前后十年平均GDP增速分别骤减5.2和3.7个百分点,减速程度较为剧烈。
  但是,考虑到中国巨大的经济和人口规模及地区差异,中国的赶超将类似其他东亚经济体的“雁行模式”,其头雁是几个经济特区,第二梯队包括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紧随其后的是其他东部省份,然后是中西部省份。如果中国经济像日韩一样出现减速,其减速幅度不会像这两个国家这么大,中国从高增长转变为中速增长将会比日韩持续更长的时间。综合来看,只要政策措施得当且国际环境不发生剧烈恶化,我国GDP增速将能在8%左右的区间内运行相当一段时间。
  去库存是今年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重要因素。2012年我国GDP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主要是发展阶段变化的体现,但季度GDP同比增速持续下滑,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企业去库存则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情况看,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库存一直在持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月末同比增速从2011年10月份的24.17%一路下滑到2012年10月份的8.3%,短短一年时间下滑幅度高达15.87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趋稳回升态势进一步明确
  1。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有所提高。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6%,比9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81%,环比增速比上月加快0.01个百分点。
  从主要基础工业品产量同比增速看,9、10月份钢材、十种有色金属、原油加工、水泥等基础能源原材料日均产量同比增速都较前期有一定幅度提升,说明企业前期大力去库存已取得相当成效,随着需求有所提高,企业生产动力有所增加。另外,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长6.4%,比上月提高达4.9个百分点。
  2。三大需求都继续有所改善。
  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提高。2012年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254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7%,增速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94%,在9月份大幅提高的基础上再度提高0.12个百分点。
  1-10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55538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比1-9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76601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比1-9月份提高1.1个百分点;到位资金325964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1-9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制造业投资增速降速趋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平稳运行,基建增速继续较快提高且仍将继续走高,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将继续提高。
  其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继续走高。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3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5%,名义和实际同比增速都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日用品和房地产相关消费品增速走势平稳,汽车销售成为10月份的销售亮点。10月份,今年持续走低汽车销售增速一改持续低迷状态,当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中汽车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0%,当月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达5.3个百分点。
  第三,进出口增速继续提高,贸易顺差继续扩大。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191.5亿美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9月份回升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增幅较9月份扩大1.7个百分点;进口1435.8亿美元,同比增长2.4%,增幅与9月份持平;当月贸易顺差达319.9亿美元,较9月份扩大15.9%,月度顺差规模达2009年2月以来的最大值。
  3。企业去库存已取得阶段性效果。
  去库存是今年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幅度过大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持续一年之久的激烈去库存,我国工业企业去库存已取得阶段性效果。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情况看,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库存一直在持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月末同比增速从2011年10月份的24.17%一路下滑到2012年10月份的8.3%,短短一年时间下滑幅度高达15.87个百分点。
  4。企业盈利开始好转。
  受制于需求低迷带来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同比下降而企业持续削减高价积累的巨额库存等压力,今年我国工业企业盈利持续面临压力,9月份以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同比下滑,其中8月当月实现利润3812亿元,同比下降6.2%。但9月份这种不利处境已得到根本改善,9月当月实现利润4643亿元,同比增长7.8%。10月份,我国工业企业利润状况继续好转。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240亿元,同比增长0.5%,累计同比增速转负为正;10月当月实现利润5001亿元,同比增长20.5%,比上月提高12.7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在整体需求继续呈改善提高态势、我国企业去库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企业经营环境也已得到一定改善等积极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速趋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上.证)

 

  经济迎来向好转机 预计明年GDP增长8%
  引言:2012年,在外需不振和增长方式调整双重压力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持续下滑。
  如何看待经济增速放缓,是否需要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各界众说纷纭。
  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中,中国经济如何实现推进结构转型和保持一定增速的双重目标?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中国经济在增长方式及结构调整方面仍无实质进步,明年GDP指标不宜过高,应为改革预留出空间。
  姚景源指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7.5%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在连续7个季度经济下行及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应看到,我们在经济增长方式及结构调整方面仍无实质进步”。
  谈到市场上对明年中国GDP的预期,姚景源认为“不宜过高”,“不宜一味追求速度”,应为改革预留出空间,为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哈继铭表示,短期来看,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一个U形复苏的轨道,二、三季度是U形的底部,一季度是U形的前半段,全年的经济增长能够保持在7.5到8%的区间内。
  哈继铭指出,如果将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5%,则显现出了政府对于短期内稳定增长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明年经济增长达到8%的可能性很大。目前来看,年终以来出台的调整政策,尤其在财政方面力度的加大,以及项目审批力度的加大,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而且这个判断短期内也无需进一步推出反周期性的刺激政策。
  对明年的货币政策,哈继铭表示,明年降息降准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因为利率的下降可能会担忧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升,目前来看,在调控房地产的政策上,所能够运用的有效工具并不多,如果利率一旦下降,可能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推动的目标,和房地产的抑制的目标将会产生背离。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如果要经济稳定增长,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安排,改革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经济增长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才不至于大起大落。
  曹远征指出,中国经济正在面临一个转折,连续7个季度的下滑,不仅仅是意味着宏观周期的波动,很可能是结构性的转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在发生变化。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的速度
  维持在7.7%左右。
  对于目前中国面临的转折,曹远征指出,第一,世界经济在未来并不是很乐观,中国经济的出口导向型这种模式显然是难以持续的。第二,中国劳动力成本在持续上升,使过去低成本制造业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维持。第三,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投资驱动型经济也会走到尽头。第四,资源和能源的约束、环境的约束也在日益加强,也要求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
  “正是由于结构性因素朝区域性因素的变化,使得中国经济出现下行。和过去30年相比,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下降。”曹远征认为。
  曹远征认为,从明年情况来看,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经济不能从宏观周期性波动来考虑问题,应当从结构转变的问题加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经济有一个明显的认识,预计明年的经济增速将达到8%。(www.ccstock.cn)

 

  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的落差悬疑
  社会融资总量在持续增长,经济增长却仍处于底部徘徊阶段。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并未像过去那样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很可能是不同形式的社会融资没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造成的。尤其一些信托产品标的选择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偏差,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和引导。
  尽管10月人民币新增贷款比去年同期减少816亿元,但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净融资分别增加1445亿元、791亿元、2992亿元。总体上,10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了5038亿元,可见社会资金需求并未减弱。可是与这个势头相对应的,则是经济增长仍处于底部徘徊阶段。
  为什么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并未像过去那样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为什么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会存在显著落差?
  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不同形式的社会融资没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造成的。
  看10月社会融资总量,信托融资、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以及企业债券净融资均增长较多,都有可能是这种经济增长无效转换的根源。但从信息披露和流程监管机制来看,债券市场具有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可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而不被私自变更用途,流向虚拟经济,而信托融资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无论在信息披露的完备性还是在后期的流程监管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需要从中入手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承兑出票人签发的商业汇票,是银行基于对出票人资信的认可而给予的信用支持。银行对票据资金的去向不太容易监督,按一般流程,银行会通过审查办理贴现申请人提供的商品交易合同以及增值税发票等,监督贴现申请人的资金用途。但是事实上,贴现后资金的去向是难以跟踪的。
  在票据贴现业务中,承兑银行承担的是信用风险,负有对资金用途审查的责任,而贴现银行则要承担政策性风险和有无贸易背景的风险。一些办理票据贴现业务的企业往往轻易就能绕开银行监管,在贴现银行贴现资金后,与承兑行不再发生关系,因此承兑行也很难控制资金流向。在这些不可控的流向中,票据业务“空转”现象(即利用虚假合同和发票办理票据贴现,贴现资金未注入实体经济)越来越常见。如存入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银票贴现,再将贴现资金作为保证金、再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再将银票贴现等,如此空转,导致票据承兑、贴现业务脱离实体经济,超常增长,并使得货币信贷成几何级数虚增。
  信托贷款是指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将委托人存入的资金,按其指定的对象、用途、期限、利率与金额等发放贷款,并负责到期收回贷款本息的一项金融业务。信托产品有多种分类标准,根据资金运用方式,可分为贷款类、股权投资类、租赁类、交易类等;根据资金投向的领域或对象区分,可分成房地产信托、基础设施信托、金融信贷资产受让信托、实业投资信托等不同种类。信托贷款按委托人是否提出特定要求为标准,可划分为甲类信托贷款和乙类信托贷款。甲类信托贷款由委托人指定贷款项目,项目风险由委托人负责;乙类贷款则由受托人选定项目,风险相应由受托人承担。随着信托业的快速发展,乙类贷款信托占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信托融资增长确实给国内实体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但同时必须要清醒认识到信托发展规范不足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隐患。为了业务竞争,各家信托公司在信托产品标的选择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偏差,违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初衷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由于信托产品承诺收益率相对较高,所以信托资产往往也投向高收益的行业和企业。在房地产调控最严厉时,众多信托产品扎堆房地产市场。而在当下房地产市场行情低迷,开发商融资意愿不足时,众多信托再次扎堆矿产,以更高的预期收益率受到投资者追捧。到目前为止,房地产信托还没暴露出多少风险,但矿产资源信托已暴露出不少问题,通过信托融资的多为中小矿企,其运营风险比房企更大。此外,还有一些无固定企业、项目的基金化矿产信托也悄然问世,情形更为复杂,加入了股权投资的成分。这些企业往往财务数据疑点重重,甚至可能是无纳税、无营收、无充足抵押资产的“三无”企业。更有一些高负债企业通过信托产品融资借新债还旧债,而高额成本负担很有可能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信托产品发展的隐患还在于一些信托产品的质押率过高,信托产品标的创新过度,市场认同度低,质押资产流动性不足,当市场环境变化时,很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
  再看人民币信贷增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人民币贷款增长是否有助于促进经济状况好转,与企业借款的真实需求有关,而这可从企业应付账款时间和应收账款时间是否匹配上窥出端倪。如果这两个时间相差较大,存在显著不匹配,就表明企业贷款的目标可能与市场预期存在偏差。理论上说,如果企业应付账款时间短于应收账款时间,通常意味着企业可能是从银行贷款偿付待还借款,这还不算是企业经营最糟的信号。如果应付账款时间长于应收账款时间,但企业还在借贷,一种情况可能意味着企业基础投资或者扩大再生产(但如果这种情况占多数,当前的PPI不应如此萎靡),还有一种可能是企业现金流出了问题,需要从银行增加信贷来弥补缺口。从目前来看,处于类似经营不佳的企业尚为数不少,经济增长的压力依然艰巨。
  概言之,除了债券融资,信托融资、票据融资增长均可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虚构产品,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外,而新增信贷由于企业自身贷款目的差异,可能与市场预期存在一定偏差,致使社会融资总量增长与实体经济增长形成了显著落差。提高社会融资总量水平,尽力保持各融资结构之间的适度平衡以促进实体经济更优质地增长,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信托融资、票据融资产品的监管和引导。另外,还要加强对新增贷款的统计分析,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政策操作依据。(.上.证)

 

  国家促城镇化扩内需 16股爆发

 


  东方园林(002310):土地保障新模式,回款有望四季度改善
  近日,我们对公司进行了调研,与公司高管就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情况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认为:公司高成长趋势并未改变,土地保障模式进一步保障了项目回款、公司现金流,使公司高成长更加稳健;近期来看,前三季度业绩稍弱预期的主要原因是新模式实施第一年合同落地进度不及预期,目前框架协议充足、四季度开始有望进入合同落地的高峰期,四季度及明年业绩有保障;增发正在按计划推进,我们预计可能在明年一季度完成,银行授信额度充足,融资渠道畅通,公司资金有保障。(民生证券 王小勇)

 

 

  津膜科技(002344):公司的拓展前景值得期待
  签订合同的金额约占2011年收入的25.15%,将主要于2013年开始贡献业绩。津南再生水厂工程中一座产水规模为7万吨/日的再生水处理厂主要为陈塘庄热电厂输水,用于其厂内循环冷却用水,其余部分用于市政用水。
  公司作为中标单位,将主要为该项目提供膜车间系统设备采购及相关服务。本次合同金额为5498万元,约占201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25.15%。根据项目的供货进度,公司预计将于2013年7月交货,货到并且安装完成后,公司可获得合同价款的70%,本次合同将主要于2013年贡献业绩。我们预计整个合同完成后,将增厚EPS0.09元。
  该合同将继续巩固公司在天津地区的区域龙头地位。公司业务主要起步于经济发达但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天津地区,近年来随着对华东、华北等新市场的逐步开拓,公司天津市场的收入占比逐年下滑,到2012年中期,占比为17.01%。此次交易对手天津中水是上市公司天津创业环保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再生水利用项目建设与运营等,此次与其合作,将进一步拓展公司在天津地区的市场份额,巩固其在天津地区的区域龙头地位。
  看好公司未来在膜法水处理市场的拓展前景。公司是国内膜材料技术领先企业,拥有有完整的膜制造和膜应用技术体系,其膜产品性价比及服务满意度甚至领先于国际著名品牌。依靠其领先技术加上公司在天津等市场积累的丰富项目经验,随着膜法水处理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的拓展前景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2012-2014年EPS分别为0.49元、0.74元和1.07元,对应市盈率52倍、35倍和24倍,暂未评级,将持续关注。 (华宝证券 王广举)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