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今年股债承销规模较去年增两成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券商今年股债承销规模较去年增两成

加入日期:2012-11-27 8:26:24

  2012年接近尾声,年内的IPO(首次公开发行)及计划的承销活动也基本落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证券公司主承销的股票、债券(不包括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承销募资总额超过去年已成定局,截至目前已有1.5709万亿元的募资总额,较2011年增加20%。

  但是,在今年IPO凋敝的市况下,债股承销格局从之前的分庭抗礼,变成了由债券完全主导。由于债券承销费用远不如IPO,也注定了在业务总量不减的情况下,券商的承销收入比去年大幅降低。

  承销规模

  债股业务比例13:1

  2012年的资本市场将在一个月之后收官,主要的股票和债券审核工作也已经进入尾声。从券商已披露的承销数据来看,全年72家证券公司股票及债券承销总额为1.5709万亿元;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11年数据,81家证券公司全年的承销总额为1.2960万亿元。

  由于近半年时间内,已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审核但尚未发行的还有数笔项目,因此基本可以断定,今年全年券商承销业务总量必然出现两成以上的正增长。(编注:统计口径不同,比较数据会稍有出入)

  虽然今年券商承销业务总量有所增加,但业务格局却在2012年发生了质的变化。

  数据显示,2011年券商股票主承销金额共计5300亿元,债券主承销金额共计5258.34亿元,基本处于各占半边天的状态。但到了2012年,券商的股票主承销金额不到千亿元,仅有991.1亿元;而券商主承销债券的融资额则达到了1.327万亿元,两者的比例扭转到了1:13。

  承销收入

  债券仅为股票1/4

  不过,债市的大繁荣并没有为券商的承销业务收入带来同比例的提升。

  一般来讲,IPO业务的承销费用与募资金额息息相关。从今年券商行业平均水平来看,大概占到募资金额的5%上下。

  一资深投行人士表示,通常情况下,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的承销费率,从低到高有所差别;而对于相同的上市板块,各家投行的IPO报出基准价格相差不大:“在签订协议的时候,往往会对超募部分另外拟定一个承销费率。这就像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一样,绩效工资就是看你投行的推销水平了,当然要收得相对高一点。”

  比如今年以来承销与保荐费率最高的万润科技(002654)为中小板项目,国信证券所收取的费率就达到了13.31%;创业板公司东土科技(300353),其主承销商海际大和证券收取的费率为12.95%。不过,像中国交建(601800)这类主板大型IPO项目,主承销和保荐费率仅有2.2%。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IPO审核的日趋严苛,主承销费率也随之有所抬高。统计显示,今年以每家券商的承销平均费率计算,最高的是海际大和证券的12.95%,2011年为海际大和的12.1%,2010年为国海证券(000750)的8%,2009年为华龙证券的7.94%。

  而债券主承销业务则没有那么高的费率。公开发行的债券承销费率一般为发行规模的1%。,而私募债等高收益债的发行费率会稍高,大约在1.5%。至2%。之间。

  以此计算,即便今年有1.3万亿元的债券发行规模,券商所获得的主承销收入也仅有13.3亿元。还不如以5%的承销费率做的991亿元IPO主承销,也能达到50亿元的收入。

  一券商投行部负责人曾直言:“现在做的一些债券承销项目,不是为了做而做。其中有一些是为IPO项目做储备。”

  承销排名

  中金公司“翻身”

  从各公司排名可见,2012年股票债券承销募资总额超过千亿元的有两家。居首位的依然是中信证券(600030),承销金额为1680.96亿元。中金公司代替了2011年的国泰君安,升到了第二位,股债承销总额为1207.97亿元;在2011年中金公司一度滑落至第八位,全年股债承销总额仅有528.67亿元。

  在全年承销总额不到10亿元的4家垫底券商中,1家为已上市的西部证券(002673),全年承销总额4.13亿元;排在末位的是大通证券,全年承销总额仅有8000万元。

  以承销项目数量排名,中信证券取代了2011年的平安证券,登上首位,全年主承销140个股债项目。国泰君安证券也从去年的第四位跃升至第二位,主承销数量83只;国信证券保住了第三把交椅,主承销数量76只。

  股票主承销的排名,今年居首的仍是中信证券,全年主承销IPO的募资总额为170亿元,市场占比17.17%。第二位是国信证券,主承销IPO项目募资额168亿元,市场占比16.96%。在原总裁薛荣年带领投行部集体出走后,平安证券老三的位置不保,跌落至第四位,第三席被广发证券(000776)替代,市场占比6.82%。

  若以主承销IPO项目数量排名,国信证券以22家的IPO项目主承销居首位,中信和平安分列二三位。

  不过,债券发行市场上,商业银行长期的垄断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承销规模排名前十的机构中,证券公司仅中信证券一家,位列第六,比去年下降了一位,全年承销规模达到1831万元;而中金公司则被挤出了前十,排到了第十一位。

  值得关注的是,中银国际市场地位下降得较快,从去年位列证券公司的第三位,下滑到了今年第九位。与此同时,国开证券依托大股东国开银行的背景,从去年券商业承销规模第22位,迅速蹿升至今年的第4位。

  ◎相关新闻

  华泰证券(601688)拟1.04亿元

  控股江苏股权交易中心

  早报记者 忻尚伦

  当传统业务已无法抵御行业寒冬的时候,依托监管政策放开,证券公司纷纷进入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

  华泰证券昨晚发布公告称,将出资1.04亿元认购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暂定名)52%的股权。而据初步统计,在近来的短短三个月内,已有十余家券商宣布将入股各地股权交易中心。而券商入股地方股权交易中心,为的是依托该平台开展区域性市场的各项业务。

  华泰证券称,该入股方案已获得董事会核准。据悉,除了华泰证券外,还有东吴证券(601555)、国联证券、东海证券和南京证券等4家注册于江苏省的券商入股江苏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华泰证券为方案设计的牵头方。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是继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和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之后,长三角地区第三个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股权交易中心可以将政府扶持政策、扶持资金等嫁接到中小微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配合券商以专业团队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提升、资金融通、改制辅导等,有望形成规范的企业培育基地。

  作为场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上海、广州、浙江、深圳、天津等地已陆续推出当地的股权交易中心。按照“一省一家”的原则,未来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有望超过31家。

  今年9月,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试行)》。自此以后,财通证券、浙商证券已经入股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安信证券参股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宏源证券(000562)参股新疆股交中心;兴业证券(601377)、齐鲁证券、长江证券(000783)等券商也在积极介入当地的股交市场。

  而券商可以“全业务链”参与到场外市场的建设中。“今后股权交易中心有望成为证券公司各类产品的发售、交易平台。”一券商场外市场部负责人说道,“比如流通渠道不畅通的私募债,就可以在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