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5次触及1%“涨停板”,在被问及这是否意味着近期热钱流入中国压力增加时,国家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局)有关部门负责人11月21日表示:“10月份的统计数据尚不支持当前中国跨境资本流入压力显著增加的判断。”
国家外汇局昨日还对近期大涨的人民币给出自己的解释。国家外汇局称,“近期市场情绪由前期对中国经济和货币前景的过于悲观转向乐观,导致人民币汇率走势偏强。”
恰在昨日,国家外汇局公布了最新代客结售汇数据:中国10月银行代客结汇1250亿美元,售汇1172亿美元,结售汇顺差78亿美元。国家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0月份,银行代客结汇环比下降9.1%,售汇环比下降10.6%,售汇降幅大于结汇降幅导致净结汇增加。”
简单而言,如果代客结售汇为顺差,说明结汇的人多于售汇的人,也就是用美元兑换人民币需求较强,往往能说明市场看涨人民币。
人民币没受QE3影响
自9月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明显,其中自10月30日至11月15日,人民币即期汇率曾经连续13个交易日盘中触及涨停。部分分析人士认为,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先后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热钱涌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从而推高人民币汇率。对此,国家外汇局昨日给出自己的解释:“近期市场情绪由前期对中国经济和货币前景的过于悲观转向乐观,导致人民币汇率走势偏强。”
国家外汇局表示,近期,在主要发达经济体相继实施大规模货币刺激政策、主权债务危机出现积极进展、国内外贸出口增速加快、经济显现触底回升迹象等因素作用下,市场担忧中国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
针对第三轮量化宽松(QE3)引发的热钱回流新兴市场的压力,国家外汇局表示,虽然极度量化宽松政策有很强的溢出效应,但由于监管部门要求将表外同业代付业务纳入表内核算、境内银行大幅下调外币存贷款利率、远期人民币汇率延续贬值、国内经济企稳还需稳固、QE3刺激资本流入的作用已被市场提前消化等五方面因素影响,中国尚未受到QE3引发热钱回流压力的显著影响。
10月结售汇顺差78亿美元
关于国家外汇局昨日提及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弱化,当天发布的代客结售汇数据或许能够给予一定证实。
数据显示,10月代客结售汇顺差78亿美元,是继9月结售汇顺差63亿美元后,顺差环比小幅增加。分析人士认为,代客结售汇连续顺差表明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企业和居民结汇意愿有所增强。
“10月份的统计数据尚不支持跨境资本流入压力显著增加的判断。”国家外汇局有关负责人则再次强调,虽然10月代客结售汇顺差,但10月份远期结售汇仍逆差6亿美元。从跨境收支情况看,10月份,内地对香港继续保持资金净流出。
“目前国际资本流入压力确实不大,国内资本市场缺乏机会,不会对海外资本构成吸引力,资本大规模流入的条件不成熟。” 招商银行(600036)总行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
对于未来的资本流动方向,国家外汇局称,总体看,中国国际收支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跨境资本有进有出、双向流动。但国家外汇局也承认,世界经济复苏、主权债务风险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使市场情绪可能时好时坏并触发国际资本流动的短期波动。
国家外汇局表示,将加强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入流出的双向监测和管理,继续加快外汇市场发展,建立健全资本双向流动的国际收支自我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