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借道大宗交易 机构调仓“潜伏”11只股(附股)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频繁借道大宗交易 机构调仓“潜伏”11只股(附股)

加入日期:2012-11-21 8:09:1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频繁借道大宗交易 机构调仓潜伏11股
  鏖战2000点大关 高仓位股基数量35天猛增四成
  机构潜伏股:122家年报业绩报喜
  四大周期性行业密集粉饰报表
  各方资金博弈内地保险股
  政策预期提前发酵 农业股或现相对强势

  频繁借道大宗交易 机构调仓潜伏11股
  10月份以来至11月20日的32个交易日中,“机构专用”席位买入成交27笔,分别是上海家化(600315)(7笔)、万科A(00002)(6笔)、梅安森(300275)(3笔)、五粮液(000858)、格力电器(000651)和方圆支承各2笔、隆平高科(000988)、辉隆股份(002656)、徐家汇(002651)、爱康科技(002610)和太阳鸟(300123)各1笔;合计涉及金额7.41亿元。
  与二级市场冷清相比,大宗交易可谓比较活跃。特别是十月份以来,机构专用席位以及“QFII大本营”频频出现。对此,分析人士指出,由一些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与收盘价相差不大来看,部分大宗交易的买入方并不是为了倒差价,考虑到年内剩下的时间不多,这或是有机构趁市场低迷调仓换股部署年底排名,甚至是为来年作布局。
  机构调仓换股忙
  与二级市场冷清相比,大宗交易可谓比较活跃。据统计,两市大宗交易一共成交了681笔,涉及近200家上市公司,其中,机构专用席位频频出现。
  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至11月20日的32个交易日中,“机构专用”席位买入成交27笔,分别是上海家化(600315)(7笔)、万科A(00002)(6笔)、梅安森(300275)(3笔)、五粮液(000858)、格力电器(000651)和方圆支承各2笔、隆平高科(000988)、辉隆股份(002656)、徐家汇(002651)、爱康科技(002610)和太阳鸟(300123)各1笔;合计涉及金额7.41亿元。
  “机构专用”卖出成交14笔。分别是万科A(6笔)、格力电器(2笔)、方圆支承(2笔)、隆平高科辉隆股份太阳鸟徐家汇各1笔。合计涉及金额3.08亿元。由此来看,机构卖出的大宗交易基本上都给机构接走了。此外,机构还从其他人手上买走了逾4.33亿元的筹码。
  其中,最典型的是万科A,大宗交易成交的买入方和卖出方均是“机构专用”。具体来看,11月2日,万科A大宗交易成交量125.00万股,成交额1081.25万元,买卖双方均为“机构专用”,且成交价与当日收盘价持平,均为8.65元;11月7日,万科A大宗交易成交量1094.16万股,成交额9311.30万元,买卖双方均为“机构专用”,成交价与当日收盘价均为8.51元;11月13日,万科A两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溢价0.6%成交(成交价8.42元,收盘价8.37元),两次成交量分别50.00万股、129.30万股,成交额分别421.00万元、1088.71万元,买卖双方均为“机构专用”;11月15日,万科A大宗交易成交量650.76万股,成交额5427.34万元,买卖双方均为“机构专用”,且溢价1.09%成交。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提到的万科A外,包括格力电器等在内的多家公司的大宗成交价与收盘价相差不大,甚至还有溢价成交的情况。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与收盘价均一致,这说明了大宗交易的买入方并不是为了倒差价,而很有可能是机构资金之间的调仓行为。而卖出方席位与买入方席位的同为“机构专用”,则可能是是一家机构与另一家实力资金之间的谈判所为。
  “考虑到年内剩下的时间不多,这或是有机构趁市场低迷调仓换股部署年底排名,甚至是为来年作布局。”上述分析人士对《投资快报》记者说道。
  QFII抄底大蓝筹
  被誉为“QFII经纪人”的海通证券国际部,10月份以来频频出现在大宗交易买入方引发市场的对于QFII抄底的联想。据花顺iFinD数据统计,10月以来至11月20日的32个交易日中,“海通证券国际部”累计31次出现在大宗成交的买入席位中,并且集中在10月15日至11月12日的21个交易中,合计买入10689.62万股、涉及金额10.4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卖出方均是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
  统计数据显示,“海通证券国际部”买入的都是蓝筹股,涉及建设银行(601939)、中国神华(601088)和工商银行(601398)等25只个股。其中,买金额超过3000万元的有中国建筑(601668)(3110万元)、交通银行(601328)(5032.88万元)、中国平安(601318)(1.26亿元)、农业银行(601288)(3999万元)、兴业银行(601166)(7196.78万元)、贵州茅台(600519)(1.97亿元)、上汽集团(600104)(3149万元)、保利地产(600048)(4764.2万元)、招商银行(600036)(6857.59万元)、中信证券(600030)(6947.18万元)、民生银行(600016)(4710.3万元)和浦发银行(60000)(3443.12万元).
  在部分QFII抄底大盘蓝筹股的同时,历来以QFII扎堆著称的“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却在倒腾及抛出今年的大牛股之一的上海家化(600315).11月2日,上海家化成交13笔,买入方除了“机构专用”以及“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外, QFII另一驻乱“中金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也买入了2115万元。卖出方则均为“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13笔涉及金额4.33亿元。此外,在11月8日,上海家化还大宗交易成交了45万股,涉及金额2151万元,买入及卖出方分别为“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和“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
  较引人注意的是,在11月2日成交的13笔大宗交易中,有7笔为“机构专用”买入,合计买入445万股,斥资达2.09亿元。不过,截止三季度末,上海家化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并未有QFII现身。因此,不排除是QFII在四季对上海家化做了个“短差”。毕竟“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不止QFII在驻扎。由于公募基金三季报对该股大量增持,目前看,不同的公募基金买入的可能性最大。
  对此,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海通证券国际部”在10月15日至11月12日的21个交易中买入的大盘蓝筹股中,部分是低估值的超跌股;从这意义上看,QFII抄底布局来年行情的意味较浓。而对年内涨幅最高达50%的上海家化的卖出,则颇有逢高落袋为安的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大举买入大盘蓝筹股后不久,市场多会逐渐走出现反弹行情,而这次市场是否又将迎来一波见底反弹呢?我们拭目以待。
  QFII进出的那些股或能共舞
  包钢稀土(600111)
  受国内几个大的稀土厂家停产保价影响,最近稀土价格开始往上走,与此同时,国家治理“小散乱”企业的决心也继续推涨稀土价格。根据工信部最新公布的首批符合稀土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江西、山东、辽宁和甘肃省区的7家企业入围,包钢稀土的控股子公司淄博包钢灵芝稀土在列。根据工信部原材料司的反馈,目前还不确定有多少家企业因不合条件而淘汰。
  在稀土价格反弹的带动下,包钢稀土近期持股获得资金的流入,并且出现了金额逾亿元大额融资偿还。分析人士指出,包钢稀土目前股价较6月份高位时己经跌去近三成,在稀土价格止跌反弹的背景下,较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与此同时,大宗交易数据显示,近日有“QFII经纪人”之称的海通证券国际部购入55万股,涉及金额1836万元。
  券商研报指出,公司是北方唯一获准从事稀土上游产业经营的公司,由于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公司在稀土材料的发展上具有先天的成本优势。目前包钢稀土收储已经启动,收储的收益或将带动公司四季度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中国建筑(601668)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房建、市政和公路三个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也是行业内“建筑+房产”双战略成功推行的少数企业之一。公司日前公布的经营数据显示,1-10月份公司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约7559亿元,同比增长14.9%,同1-9月相比增速有所回升。自5月份以来,新签订单增速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
  由于当前股价对应的估值较低,动态市盈率7倍不到,估值处于建筑地产板块底部,并且基建投资四季以来呈加速态势,作为基建霸主的中国建筑明确受益。在此背景下公司近期开始重新受到机构的青睐,其中,海通证券国际部购入1000万股,涉及金额3110万元。
  国信证券分析师指出,尽管今年以来公司项目工程进度有所放缓,房地产结算预计也将低于之前预计,但公司建筑在手订单和房地产待结算项目均十分充裕,业绩确定性较强,预计2012-2014年公司的每股收闪分别为0.54、0.67和0.83元目前股价对应公司2012年市盈率不到6倍,市净率不到1倍,给予6个月目标价4.5元。
  海螺水泥(600585)
  作为国内最大的水泥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海螺水泥成本控制相当突出,据业内分析分析,由于运转率水平较高,吨成本和吨费用都较业内同行要低20元左右。即使在市场行情较差,其他厂商勉强维系经营时, 海螺水泥也能够实现盈利,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从截止三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来看,QFII对海螺水泥也是宠爱有加,虽然UBS AG在三季度减持了94万股至2542万股,但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新进2911万股,大宗交易数据显示,近日又有QFII斥资1800万元购入115万股。分析人析指出,作为AH两地上市公司,目前A股较H股便宜20%多,显然有较大的吸引力。
  东方证券分析师鲍雁辛指出,尽管在宏观政策不发生大的转变之下,东部市场将步入稳态格局,盈利水平进一步大幅提升或行业大规模整合预计短期内难以出现,但海螺凭借傲视同行的成本控制能力,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下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丰富的在手现金亦提供了其他市场扩张的底气,依然为水泥首选标的。


  鏖战2000点大关 高仓位股基数量35天猛增四成
  从9月26日的2000点到11月20日的2000点,上证指数走势形同一个M,短短35天经历了两次冲高两次回落。在此期间,基金做了些什么?是全面回撤还是整体进攻?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观察到,主动管理型的偏股基金平均仓位由三季末的77.36%提升至预测值的79.01%(预测数据),并且在35天时间里,股票仓位超过90%的主动偏股基金增长四成,且高仓位基金的数量增速与大盘涨跌几乎保持同步。显然,在大盘的两起两落中,基金经理并未坐观其变,而是积极加仓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不过,快速加仓的基金业绩整体跑输同类,且业绩却出现明显分化。
  据海通证券分析,基金仓位提升可能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持仓股票市值上涨,二是基金申购赎回,三是基金主动增仓。考虑到股票市值的下跌会造成股票仓位的被动缩水,假设在估算期间基金持股不动,忽略申购赎回的影响,基金主动增仓特征较为突出。
  高仓位股基35天猛增四成
  来自最新预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动管理型的偏股基金平均测算仓位79.01%,而三季末基金披露的平均仓位仅为77.36%。10月以来,主动管理偏股基金仓位实现了稳定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股票仓位大于90%的主动管理偏股基金有92只,而在9月25日(大盘同样处于2000点关口)高仓位基金数目为66只。也就是说,在短短35天的一个2000点轮回中,主动管理偏股基金仓位迅速向高端偏移,超过90%的高仓位基金数量增加了39.39%。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注意到,基金仓位的增减步伐与大盘涨跌几乎一致。10月18日,仓位超过90%的主动管理偏股基金数量达到83只,与上一交易日相比迅速增加12只;而10月18日上证指数恰好处于首次反弹的最高位2137点。11月5日、11月6日,仓位超过90%的主动管理偏股基金数量均达到100只,且9月25日以来高仓位基金首次达到百只;这两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在2100点附近徘徊。11月9日、11月12日均有103只主动管理偏股基金的仓位超过90%,与9月25日相比,汇集在高仓位区域的基金数量更是猛增56.06%,为高仓位基金最多的两个交易日;与此同时,上证指数在2070点附近徘徊,处于近期的相对高点。
  有基金分析师认为,上证指数9月26日以来累计下跌1%,高仓位股基的增加多因主动增仓所致。
  诺德灵活配置加仓最快
  据明细估算仓位,四季度以来加仓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有22只。诺德基金旗下由陈国光执掌的诺德灵活配置混合仓位提升最快,今年三季度末,该基金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70.96%,时至11月19日,该基金股票仓位已经高达92.70%。即31个交易日里,在大盘下跌3.32%的背景下,诺德灵活配置逆市加仓21.74个百分点。
  诺德灵活配置基金三季报披露,在三季度的市场下跌过程中,该基金采取了逐步加大弹性的策略,逐步增加了对超跌的周期类个股的配置,到三季度末大体上形成了“周期类个股+自下而上确定性成长个股”的配置格局。对四季度的行情,陈国光认为,在通胀压力缓解以及流动性逐步宽松背景下,预计A股市场出现反弹的可能性较大。
  其实,陈国光在今年5月15日走马上任,二季度对前任经理的10大重仓股悉数更换,且该基金股票仓位二季度环比下降16.2个百分点至28.5%,其大刀阔斧式的调仓令人瞠目。调仓后,前10大重仓股“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三季度5涨5跌,且涨跌幅度悬殊很大。三季度,该基金前10重仓股再度更换6只,四季度以来3涨7跌,且7只下跌股票均跑输大盘。从业绩上看,该基金四季度以来累计回报率为-3.99%,在同类基金排名中游水平。
  除诺德灵活配置外,四季度以来加仓较快的还有金元惠理成长动力混合(现任基金经理冯志刚)、国投瑞银稳健增长混合(现任基金经理朱红裕),股票仓位预计增加超过17个百分点,分别达到88.77%、95.00%,两只基金四季度以来累计回报率分别为-3.85%、-0.34%,其中国投瑞银稳健增长跻身同类基金业绩榜单第二名。
  统计显示,22只加仓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四季度以来平均回报率-4.41%,跑输主动偏股基金同期-3.89%的回报率。除国投瑞银稳健增长业绩优异外,泰达宏利稳定股票、广发内需增长混合、华宝兴业多策略股票、万家双引擎灵活配置混合等4只基金回报率跻身同类基金业绩榜单前1/3;而同期加仓较快的某价值精选股票基金,同期回报率仅-7.81%,居同类业绩榜单倒数第10名。(.证.券.日.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