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15万炒白银 两个月亏到只剩万余元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市民15万炒白银 两个月亏到只剩万余元

加入日期:2012-11-20 12:45:57

  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政策法规的逐渐完善,炒房的人越来越少,不过,另一样东西逐渐进入大家的视线那便是“炒金炒银”。这对不少普通市民来说还真是一个新鲜玩意儿。南京六合的于女士最近向媒体反映:自己今年9月投入了15万元钱炒白银,如今却亏得只剩下万余元。而这一“悲剧”都源于她在今年9月份接到的一个“银行活动短信”。

  “银行短信”:

  “理财活动”主办方竟是家炒白银的贵金属公司

  于女士告诉记者:9月份,她接到了自称南京某银行的人发来的短信,说什么五大银行合作炒白银收益可观,她还以为是正规银行推出的理财活动,再说短信上说只要人到现场就有礼品赠送,她就去参加了。

  不过,于女士随后参加了这次所谓的“银行活动”主办方却是某贵金属公司,活动内容是教大家如何炒白银。听到那所谓的高额回报率,于女士便东拼西凑了15万元开了一个账户。之后,于女士在白银涨跌的问题上,经常打电话到公司询问。公司一位杨经理表示,只要于女士愿意,她可以专门为于女士指派一位分析师来炒白银,一切代为操作,不要于女士烦心。

  于女士便与这位杨经理签订了一份协议书。记者看到,协议书中明确写着:于女士支付三万八千元费用,对方保证于女士在明年年初前盈利20%,如若不成,便退还全部费用和本金,外加5%利息。不过几个月下来,于女士的账户不但没实现盈利,还亏了许多,于女士害怕血本无归,便将自己的账户密码进行了更改。

  于女士说,当初该公司承诺她炒白银稳赚不赔,但现在却不认账了。

  记者探访:

  炒白银一月平均收益率能达12.8%?

  炒白银真的有那么好赚吗?11月14日,记者来到南京广州路上的这家贵金属公司。不过此时,这家公司已更名,和于女士签订协议时的名称不一样了。前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那个公司便是现在这家公司的前称。随后,记者表示想投资炒白银,对方安排记者约见了一位金融分析师。

  这位分析师一听记者准备投资白银,便开始侃侃而谈起来:“黄金现在400多一克,翻一倍多不容易啊,但是白银才6块5,翻一倍就很容易。说句不好听的,全球经济现在非常好,你说黄金白银涨价不涨价?肯定涨价!如果经济不好了,黄金白银涨不涨?肯定还是涨价!所以投资炒白银长期都是涨的!”

  记者询问,所谓的炒白银是如何操作的。这位金融分析师介绍说,炒白银不同于炒股票,“没有大盘,白银现在价格的变动走势,每分每秒都在变动,买一手就是买15公斤的白银。”也许是觉得记者还在犹豫不定,这位分析师又开始继续列举炒白银的种种好处:“你玩过股票的肯定知道,买10万块钱股票你要花10万块钱,但在我们这你只要出9000,我们是押金式交易,股票是4小时交易,我们这个(炒白银)是24小时交易。你说方不方便?”

  在这位分析师的介绍中,投资白银已经超越了投资股票、黄金、期货等等,利润大得惊人!“我讲一下平均值,一个月是12.8%,我们这边有个客户做的最牛的,8万元赚到42万!”

  赔钱“原因”:

  贵金属公司称是当事人私自改动密码

  虽然这位分析师将炒白银说得天花乱坠,但是记者谢绝成为体验客户。那么,为啥“稳赚不赔”的炒白银会让于女士亏这么多钱呢?随后,记者希望找到那位帮助于女士进行操作的杨经理,不过却没找到。无奈之下,于女士再次拨打了那位杨经理的电话。对方表示自己现在不在南京,在外地出差,一切等她回南京再说。

  当于女士提到自己为何连连亏损时,这位杨经理似乎有些生气。她表示,于女士自己擅自修改了账户的密码就是违反合约,造成的损失也应由于女士自己承担。于女士询问,那笔高额的代操作费是否能够退回。杨经理表示,于女士违反了合约,3万8千元的代理费是不会退还的,于女士若不相信可以去法院起诉“试试”。

  律师提醒:

  “代理合约”无效,相关监管法规尽早出台

  对此纠纷,江苏李安祥律师事务所的倪韶风律师表示,现在所有的法律以及能查到的法规规则,都是禁止客户代表给予客户承诺,比如盈利多少、增值多少等,类似代客户操作炒白银的行为都是违规的。因此,于女士和该贵金属公司签订的“代理合约”是无效的,造成的法律后果就是公司必须返还客户钱款。

  不过,倪律师进一步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我国对于贵金属交易的相关法规政策还有待完善,某些机构打擦边球的现象非常严重,而相关部门想要对这一行业进行执法存在难度。据了解,目前国家对于贵金属交易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法规,实际管理都是散现于各个主管部门的,比如人民银行对于黄金有监管,证监会对贵金属交易也有职责,还有工商、税务也都对此有监管的责任,但是没有一个专门的法规对于贵金属交易有明确规范,因此在执法过程中会遭遇到“谁都能管,但谁都管不好”的困局。法律界人士在呼吁职能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政策的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投资“炒金炒银”需谨慎,因为所谓高收益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高的风险。 (来源:扬子晚报)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