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围城 狂买中资股 香港十天八出手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热钱围城 狂买中资股 香港十天八出手

加入日期:2012-11-2 8:07:5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香港金管局十天八出手干预汇率 热钱或意在内地
  香港金管局再度干预汇市 或调查热钱动机
  热钱虎视 人民币开盘闹乌龙
  热钱多渠道涌向内地 外保内贷或为帮凶
  分析称热钱或暂留香港 伺机大举进入内地
  港金管局连环注资狙击热钱 港股创14个月新高
  热钱疯狂追逐中资股 恒指收涨180点
  热钱持续涌入香港股市 航运板块最受追捧

  香港金管局十天八出手干预汇率 热钱或意在内地
  分析称,热钱袭港源于中国因素,似乎也意在中国内地
  港元连续升值“逼”得香港金管局不得不连续出手,又一场汇率保卫战已经吹响号角。11月1日一天之内,香港金管局连续两次出手干预港元汇率,向市场抛售共计46.5亿港元。这次出手不仅是自10月19日以来的第八次,也是其连续三个交易日进行干预,因港元兑美元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这八次干预,也使得金管局总共向市场注入的资金量达约244亿港元。
  “并非自由浮动的香港汇率制度决定,一旦国际资金有突然的流入或是流出,香港金管局就将进行入市干预,以维持稳定的汇率。”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对记者表示。
  根据香港货币发行局设计,港元兑美元即期汇率触及强方或弱方兑换保证时,金管局将入市进行干预。兑换保证承诺一旦汇率触及上下限,金管局将以一个固定的汇率买卖港元或美元。在强方兑换保证方面,金管局承诺在7.75的水平向持牌银行买入美元,而弱方兑换保证方面,金管局承诺在7.85卖出美元。
  连续的入市干预仿佛将我们带回三年前。金融危机爆发后,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金管局也频频出手干预以维持港元汇率,不仅曾出现过连续多日入市注资的情况,一日内连续注资多次的情况也有发生。据相关统计,在当时一年多的时间内,香港金管局多次向市场注资总共达4847亿港元。而在那时连续干预行为的背后,正是国际资金大举入港的事实。据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在2009年底的表态,自2008年10月,有超过6400亿港元的海外资金流入香港,香港的资产价格面临全面上行压力。
  历史是否会重演?答案需要时间来验证,不过,在美联储QE3释放流动性的背景下,干预举动正向市场释放一个重要信号——短期内,热钱确实在加速涌入香港。热钱持续涌入香港的股市和楼市,并推高资产价格。股市方面,恒生指数从9月5日的低位19145点反弹至11月1日的年内新高21821.87点,在整个10月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3.8%。楼市方面,反映香港房价走势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一期(2012年10月21日至25日)报112.25,连续5个星期创出新高,而在QE3推出前的一期(9月10日至16日),该指数为108.17点。
  “增量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安全出口,新兴市场,尤其是亚太的新兴市场因为相对稳定而成为它们的目标。”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表示。他还指出,此次热钱大量涌入香港的一重背景是QE3,另一重背景是中国因素,即外界对中国经济的“软着陆”预期以及市场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转向。
  与前期市场上对人民币一边倒的贬值预期不同,最近,风向一变,升值预期迅速主导市场情绪。11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询价盘中再度触及1%的波幅上限6.2387元,这已是人民币汇率在6个交易日内第5次触及“涨停”。而在前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收于6.2372元,创下汇改以来新高。农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期有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而这可能形成一个更大的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除非是其他力量出现了显著变化,那么升值预期在一定阶段内会形成趋势。
  热钱袭港源于中国因素,似乎也意在中国内地。《明报》、《东方日报》和《信报》等香港媒体分别发表多篇文章认为,热钱来港的意图是流入香港的股市和楼市,但这只是第一步,其最终目的是押注人民币升值,通过香港人民币市场进入中国内地。广东省社科院《境外资金在中国大陆异常流动研究》课题组的跟踪研究和对100多个地下钱庄的监控结果显示,从9月下旬开始,境外热钱加大了流入内地的趋势,并预计10月份国际热钱流入香港和内地的总量超过9月,热钱加速流入的势头至少延续到今年年底。
  刘维明指出,尽管中国金融体系没有完全开放,热钱的冲击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但是资金从香港进入内地的渠道并不能完全堵住,不能排除热钱伪装成各种合法渠道流进来。他还特别强调,由于人民币已经接近均衡汇率水平,此次的人民币升值并不是新一轮长时间升值的开始,而是此前一轮升值的尾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等风险可能爆发,而一旦市场预期出现变化,不排除热钱在这轮快速流入之后,再次快速流出。“这种风险,值得监管部门高度警惕。”刘维明说。(.经.济.参.考.报 .张.莫)

 

  香港金管局再度干预汇市 或调查热钱动机
  每次热钱涌港,关于热钱是否流入内地的言论总是甚嚣尘上。虽然关于热钱的具体流向难以统计,但是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流入香港的资金大部分还是以投资港股市场为主,只有小规模资金流向内地,但是在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的背景下,不排除未来热钱将伺机进军内地。
  昨日,港元对美元一度触及7.7500,为缓和港元强势,保证强弱双向的兑换保证能以联系汇率7.80港元为中心点对称运作,香港金管局昨日两度向市场合计注资46.5亿港元,自10月20日以来共计8次注资。截至目前,香港金管局共释放出约244亿港元接盘沽售的美元,至下周一(5日)香港银行体系结余将上升至1730.8亿港元。
  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由于目前内地A股依然在低位徘徊,而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依然严厉,外资没有动力大举进入缺乏高回报渠道的内地市场。但是,由于看好中国经济见底回升的前景,对于外资来说,热钱更有可能是暂时留在香港,待中国经济发出明显的回暖信号后,才会大举进入。
  有关人士称,香港金管局正调查热钱流入的意图,怀疑与人民币升值有关。国泰君安国际投资咨询部主管蒋有衡认为,在人民币近日持续强势的情况下,炒港元和美元脱钩也是热钱进入香港的炒作目标之一。近日,美国某对冲基金认为在美元疲弱、人民币强势的情况下,港元和美元脱钩会成趋势,并炒作港元将最终升值30%至兑1美元对6港元的水平。此外,他认为,资金目前在香港还是以炒作港股以及债券等流动性高的资产为主。
  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投资官浦永灏认为,在欧美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热钱看重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主要投资与人民币有关的资产,包括H股和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等。
  香港证券专业学会委员会成员温天纳预计,很大一部分涌港资金流向了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他认为,很多资金是冲着利差套利来的,利用低利率港元借人民币,投资人民币相关的固定收益品种稳赚不赔。
  对于热钱是否会借道“地下钱庄”投资内地A股,中银香港经济研究处经济及政策研究主管谢国梁则认为,正规的基金如果要投资香港,都不会用这样一种非正规的渠道,而是会采用目前合法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渠道。
  浦永灏认为,相比2009年的资金涌港,此次流入香港的热钱规模大打折扣,这与美国量化宽松力度依次减弱有关。此外,此次所谓热钱流入的时点接近年底,因此部分资金的流入可能只是由于企业结汇的需要。(.证.券.时.报 .徐.欢)

 

  热钱虎视 人民币开盘闹乌龙
  热钱实在太凶猛。
  昨日,香港金管局再次出手干预,向市场抛售港元。这是两周以来的第七次出手。
  冲着人民币而来的热钱,脚步不会仅限于香港。
  昨天人民币兑美元开盘价6.2372,超过央行规定的当日中间价1%波幅上限,引起市场讶异。就在市场纷纷猜测央行是否已悄然放开波幅限制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昨天中午紧急澄清称,系统显示的其实是系统自动取自前天的收盘价,不是真正成交价。
  此次乌龙事件背后,人民币涨势凶猛。10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市场价已连触涨停,最近6天更是5度触及涨停。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师黄少明、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以及农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等专家向南都记者表示,虽然内地未现热钱大规模涌入,但是这种势头依然值得警惕。至于央行应对,会以稳定为主,不大可能放宽波幅限制。
  人民币开盘价异动摆乌龙
  昨天人民币兑美元开盘价6 .2372,高于当日中间价1%波幅上限,引起市场讶异。昨日央行设置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3017元,且央行规定人民币兑美元每日涨/跌幅不得超过中间价1%,根据测算涨停价位应为6.2387.
  就在市场纷纷猜测央行是否已悄然放开波幅限制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昨天中午紧急澄清解释称,昨天9:30外汇市场刚开盘的时候,没有询价成交,中国货币网子系统“美元兑人民币询价日内走势图”上显示的仍是前天的价格和交易量。昨天第一笔询价成交价格是6.2394,成交时间是9点30分20秒。意即,系统显示的突破波幅限制的开盘价,其实是系统自动取自前天的收盘价,不是真正成交价。
  昨天,央行设置的中间价6 .3017较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3002下调了15个基点。早盘人民币兑美元开盘短暂小幅回落,但随后一路走高,午盘一直徘徊在涨停位6 .2387附近,尾盘收报6.2405,较开盘走低。
  在此次乌龙事件之前,10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市场价已连触涨停,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也连刷新高。昨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市场升值强势不改,盘中再度触及涨停价位6.2387,但尾盘有所回落,截至收盘,询盘报价为6.2411.在最近的6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已经第五个交易日触及涨停。
  当经济企稳遭遇热钱汹涌
  此轮涨势可谓凶猛,究其原因,市场普遍认为是热钱推动。花旗银行上周发布的资本流向跟踪报告显示,自Q E 3推出之后,全球资本市场资本开始从发达国家大举流向新兴市场,中国开始吸引大量外来资本,而持续资本流出地则以北美为主,北美占到全球资本流出总量的90%以上,而自9月下旬至10月,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则吸引了其中80%以上的资金,且人民币资产是本轮热钱最重要的流向。
  “美欧日三大央行同时在9月份再度启动量化宽松计划,这是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次共同放水。”中银香港高级经济师黄少明接受南都记者采访分析,美国推出Q E 3后美元贬值,中国外贸出口这几个月有所改善,且市场判断中国经济下跌趋势在缓和且四季度有可能回升,而且国外货币供应量大增导致热钱流入,多种因素综合推动人民币上涨。
  “这一轮资金流动,先到香港再到内地。首先是港元对美元出现涨势,然后才是人民币升值。”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向南都记者分析,三大央行放水时恰逢我国经济数据改善,我国内地资本账户尽管未完全开放,但也有资金流入。
  “真正流入内地的热钱未必很多,但市场预期已经明显改变,国外量化宽松政策公布以后,市场都认为人民币要走向升值通道,都在助涨。”农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向南都记者分析,从外管局的跟踪数据来看,进入内地的热钱并不多,但即使它们没有进来,内地企业本身的外汇也不少,大家开始大规模结汇、抛售外币,买进人民币。
  而中国经济数据的持续改善,也在日益强化市场预期。“中国经济企稳向好,市场纷纷投向人民币,光是香港的投机力量就足以推涨。”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对南都记者分析,虽然中国内地资本账户并未完全开放,未现热钱大规模涌入,但是这种势头依然值得警惕。
  短期扩大波幅可能性不大
  不仅如此,由于资金进出便利,进入香港的热钱正日益汹涌,屡次推动港元对美元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昨天再次出手干预港元汇率,向市场抛售23 .26亿港元,这不仅是自10月19日以来第七次,也是连续三个交易日进行干预。
  如前所述,热钱进入香港的目的主要是人民币资产,这意味着人民币此轮涨势一时难停。“预计这轮涨势会持续一段时间。”中银香港高级经济师黄少明说,就目前而言,三大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仍在持续;而从世界经济来看,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格局不变,长期来看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始终存在。
  “这轮涨势持续多久要看全球经济,如果美国经济好转,资金紧缩,资金可能会回到美国,但这种可能性暂时来看不大。”宋敏也分析,美联储已明确零利率政策将持续到2015年,欧洲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量化宽松亦料将持续。而中国在全球来看,尤其随着经济企稳回升,仍是资金追逐的亮点。向松祚预计,此轮涨势料将持续至年底,升幅在2%以内。
  央行如何应对?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如昨天早盘市场猜测那样放宽波幅,是不大可能的事。“现在中国经济需要稳定,扩大波幅企业受不了。”向松祚分析,央行肯定会干预,手段之一是中间价,尽管人民币兑美元近期频创新高,屡触涨停价位,但是央行近日公布的中间价一直维持在6.30附近,表明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大幅攀升。有时中间价也难免刷新高,是由于中间价形成时须参考市场情况。此外,向松祚称,央行还有别的方法,比如可授意做市商将价格报低。
  “中长期,两三年之内,扩大波幅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汇率由市场决定是改革的方向。”宋敏说,“但目前不太可能,现在明显是以稳定为主。”
  “此前央行曾表示,经过多年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均衡。”黄少明认为,“这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处于稳定阶段,短期内也没有必要再放宽波幅。”(.南.方.都.市.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