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郭树清主席就任一周年之际 2012年10月29日,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任职满一周年的日子。而去年的10月31日,本报发表了《一位老股民对新主席的十大期待》。一年,25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从2681.25点下跌至2062.35点,跌幅达到23.08%。从中国股市的历史看,前五任证监会主席都在任内带来了一波主席行情,那么,在经历了郭主席主席一年新政的股市,是不是离主席行情越来越近呢?主席行情何时到来? 主席行情鼓舞市场信心 中国证监会自1992年至今,走过了20年的历程,历任证监会主席共有6位。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当回顾每一任证监会主席的历史,都会与其治下的市场走势紧密相连,此之所谓主席行情。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除了郭主席以前的五位证监会掌门人的主席行情。 首任主席刘鸿儒(1992.10-1995.3):三大利好掀起8月狂潮 背景:1994年,全国出现了一波高达20%以上的物价上涨,为了控制物价,政府对国债和储蓄实行保值贴补,一年期储蓄的收益率最高达20%以上。民间市场利率更是远远高过此数。高息之下,股市受压。1994年1月11日,大盘摸高907点后展开漫漫熊途,到7月29日跌至325点,半年跌582点,跌幅64%。 措施:三大利好救市。1994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措施的文章,推出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救市政策,引发8月狂潮。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9月13日的1052.94点,累计涨幅215.33%。 第二任主席周道炯(1995.3-1997.5):十二道金牌也拉不回的牛市 背景:1996年初,自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实施了三年,随着经济中泡沫的消除,中国股市已经连续走熊三年,许多股票已跌到最低的极限。有很多绩优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均为10倍以下,深科技等股票更是只有3倍,到处都是便宜的股票,这无疑给投资者进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措施:1996年4月,央行停办新的保值储蓄业务;国务院批示要稳步发展,适当加快,5月和8月,央行两度降息。3月开始,股市走出了一轮大的上升行情,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的512点,上涨到1997年5月的1510点,周期长达一年零四个月。期间,管理层连发十二道金牌如《关于坚决制止股票发行中透支行为的通知》等,但都没能阻止住大盘的升势。直到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并于当日开始实施涨跌停板制度和T+1交割制度,才让股市逐步恢复理智。 第三任主席周正庆(1997.5-2000.2):六政策赢来5.19行情 背景:在1999年5.19行情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亚洲金融风暴后的恢复期。而中国经济也经历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与目前相比,同样面临经济转型的局面。在资本市场方面,改革也在继续。 措施:经过各方面的协调和修改,5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包括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允许部分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发行融资债券、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规模、搞活B股市场、允许部分B股H股公司进行回购股票的试点等六条主要政策建议的文件。这一信息向外透露后,引发了著名的5.19行情。上证综指从1070点,经历长达两年的上涨,最终达至2245点的历史高位。 第四任主席周小川(2000.2-2002.12):引爆B股第二春 背景:1992年2月,B股市场诞生。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后,B股市场的大门正式对境内投资者关闭。 措施:2001年2月20日,为了激活B股市场,让海外投资者重回国内,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下发通知,决定自2001年2月21日起,允许国内居民 买卖B股。这一政策瞬间打开了沉寂多年的B股市场资金流动大门。2月28日起,上证全体B股连续涨停五个交易日,深证全体B股更是创造了连续六个交易日涨停的奇迹。从2001年2月19日到6月1日,上海B股指数涨幅达189%,很多B股个股甚至上涨超过300%,不仅让一大批当年的套牢者得到重新获利的机会,也使不少看准时机的投资者获利颇丰。 第五任主席尚福林(2002.12-2011.9):史无前例的6124行情 背景: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措施:回顾A股历史,2006年至2007年间的大牛市最让人记忆深刻。在这场牛市来临之前,国内资本市场发生了两场大变革,一是2005年的汇率升值,二是2005年夏季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7月,人民币汇价由挂钩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外币,并从此踏上了升值之路。人民币兑美元报价从当时的8.28,至2007年10月的7.0,升值幅度达到15%以上。另一方面,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上市公司普遍以10:3的对价送股作为对中小散户的流通权补偿,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国有股流通问题,而中小股东也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份的998.23点上涨至2007年10月份的6124.04点,涨幅达到5倍以上,具体个股上涨数十倍的比比皆是。 从上述历史中,我们可以对历任的主席行情总结如下:1. 每一轮主席行情基本上都是在新主席上任后的第2-3年开始启动(即便是尚福林主席,也在2003年末启动了一波小牛市,只是在6124牛市之下显得黯然失色);2. 每一轮主席行情,其背后都伴随着资本市场游戏规则和外部环境的重大改革。特别是以股票发行为标的的改革,如人民币升值、停发新股、股改对价等等。如果以这些条件来看今日的中国股市,无论从郭树清主席的上任时间,还是上任以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和经济环境变化来看,是否也有类似之处? 十大期待实现了多少? 在去年的今天,《投资快报》发表了由炒股19年的小散户发贴的《一位老股民对新主席的十大期待》,代表广大中小股民向新任证监会主席表达了殷切的期盼。在此,记者将这篇《十大期待》和郭主席的部分新政进行对比如下: 老股民的十大期待: 郭树清主席部分新政 1、新股发行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 1.打击新股三高发行,新股首日停牌制度 2、把大小非减持和再融资结合起来 2. 组织召开券商创新大会 3、老三板问题的解决要早日提上日程 3. 新三板扩容 4、B股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地步 4. B股改革终于破冰 5、规范上市公司发行上市行为 5. 公开IPO发审流程,预披露提前一个月 6、打击内幕交易行为 6. 宣布内幕交易零容忍 7、完善退市制度7.创业板退市制度出台 8、推行上市公司强制分红 8.要求上市公司重视分红并写入相关披露 9、资产重组与新股发行实行统一标准 9.提出借壳标准与IPO趋同 10、产品提供方面不急于推出对资源配置无关的纯流动性产品 10.降低沪深股市交易手续费 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一年之后我们再回首对照这十大期待,郭主席为中小股民的呼声交出了怎样的一份答卷? 实事求是地说,郭树清主席上任以来,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对股市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性建设有所建树。据统计,在此一年期间郭树清推出了70余项改革新政,皆在保障股民权益、严打违规行为、释放证券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属于长远性、基础性的建设不乏亮点,如推动上市公司强制分红、内幕交易零容忍、IPO制度改革、创业板退市制度等方面,是直指A股长期以来的重融资轻回报、违法监管不力、炒新炒垃圾三个核心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其长远的基础性、制度性建设有所建树,值得肯定。 但另一方面,对于短期的、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问题,郭主席的新政却尚未显露其威力。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在他继任证监会主席一年来,A股市场一路跌跌不休,直到不久前的9月下旬还盘中跌破2000点,令到一众股民荷包继续缩水。另外推动上市公司强制分红等措施,大部分也是 只见楼梯响,不见美人来,真正落到实处、给股民带来实实在在收益的变化,尚未明显起效。我们希望郭主席,既要高屋建瓴地对证券市场的根本制度进行改革,也要多多体贴、具体关切中小股民的利益。尽管这项工作的难度很大,要出成效不容易,但证监会必须要继续提高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另外要指出的是,郭主席这一年所推出的举措并非都是效果良好,一些举棋不定的措施误伤了部分投资者。例如A股ST摘帽的口径是否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就令到一众ST股从年初的退市利空大跌,到年中纷纷摘帽暴涨;另外B股的1元面值退市风波,也让好几只B股经历了从连续跌停到连续涨停的过山车行情;还有最近的IPO缩水,也让洛阳钼业等一众炒新狂潮再度复活。严格意义来说, 这些措施的出台属于考虑不周,甚至并不恰当,与此前的价值投资原则自相矛盾。我们唯有盼望,日后类似的政策出台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误伤中小股民的举措要杜绝。 三、扭转融资导向才能造就牛市 70多条政策收效较差 著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在接受《投资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证监会出台了70多条政策,事情做了不少,但是收效较差。从效果上看,股市一年来下跌了15%还多,改革应该说并不成功。皮海洲认为,政策不奏效的关键在于没有对症下药。要有牛市,关键点有二,一是宏观经济面要好转,要能见底回升。此外,资金面要能够宽裕一点。比如暂停新股发行,暂停IPO,规范再融资和大小非减持。现在股市本来就贫血,这三个抽血机还不停在运作,那怎么行?对于当前A股市场萎靡不振的现状,皮海洲发出感叹。他不断对记者强调:中国股市的定位存在很大问题,完全是为融资服务,如果这个定位或者说方向不改,股市就没有任何希望。否则即便有反弹和牛市,最终还是要投资者来买单。 著名财经评论人士侯宁也强调改善供求关系的重要性:2012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年份,也是全球经济危机继续深化、让许多人很恐惧的年份。因此,这一年本来应该特事特办,甚至停止新股发行。目前看来,7月份以后,新股IPO放缓了很多,但还没有停的意思。据说存量新股已经排到明年年底,达到700多只,现在应该把新股发行这个贪婪的胃口堵一堵了。 受访专家相信,如果要出台能够短期见效的救市措施,首先就应该暂停新股发行,规范和限制大小非无序减持。 政策理念虽好 落地还需完善 除了有关供求关系的问题,皮海洲还指出,未来的政策重心需要转向保护投资者。比如退市要能获得赔偿,引入集体诉讼制度。此外,现在有些政策片面强调分红,但新股的股价不降下来的话,强调分红对普通投资者意义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对目前投资者正在热议的按持股期限差别化征收红利税,皮海洲有不同的看法。对很多人来说,该政策不但不是利好,而且是利空。政策分三档征收,一个月以内的恢复双向征收,1-12个月的大概也就维持现在的水平不变,12个月以上的可能有一点优惠。但中国股市很多股票没有投资价值,投资者为什么会为了一点小红利而持有12个月以上呢,因此绝大多数人的持股期限还是在一年之内甚至是一个月之内,对这一部分投资者来说,红利税反而提高了,负担加重了。虽然政策制定的初衷是鼓励大家价值投资,但这反而可能会误导投资者。高了卖,低了买,这才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不是让投资者买入后一直拿着不动。 此外,皮海洲指出,提倡价值投资没必要把绩差股往死里打。一个证券市场,其中有投资也有投机,应该让投资者自由选择,该投资就投资,该投机就投机。不能说只能投机的绩差股就全部让他退市,首先应该从上市的源头找问题。现在上市的新股,很多都是垃圾股,对于这些股票,就不能投资,只能投机。证监会自己审核上市的公司,反而对投资者的日常交易采取不少限制,这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化。 改革会有阻力 投资者需耐心等待 一家上市券商的首席投资顾问表示:郭树清主席上任以后,改革一直没有间断过,这也是市场的希望所在。但是,改革确实是任重道远。比如投资者最关注的新股发行制度,供求关系的改善可能是碰到了一些阻力。新股发行,目前只是在询价、遏制三高方面起到了一些效应,但是并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的全流通发行。此外,证监会年初提出的引进长线机构投资者,比如养老金、公积金、401K计划等,短期看,似乎又渐行渐远了,这也可能是导致A股市场虽然到了相对底部,但是成交量始终未能放大的原因。从这些情况看,证监会虽然有很多想法和思路,但具体的落实还要各大部委的配合和协调。该人士认为,A股经过估值的长期低迷,一旦制度建设有所完善,市场的信心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最近这段时间,市场可能还处于一个磨底的阶段,投资者需要继续给予管理层以更多的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