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月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大量热钱涌入亚洲,不少亚洲经济体股市、汇市、房地产市场行情大幅上涨,中长期通胀风险加大。业界普遍担忧热钱将经由香港流入内地,建议对热钱加以防范。那么,热钱将会通过怎样的渠道流入?对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手段加以防范?今天的专题对此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追踪热钱:会否以香港为跳板涌入内地?
日本央行日前决定再推1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722亿元)的货币宽松措施,同日,印度央行宣布,维持目前8%的基准利率不变,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至4.25%,这意味着全球宽松政策将继续加码。
自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后,包括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为促使经济尽快复苏以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均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来应对目前的经济下行趋势,但是伴随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来的大量流动性的注入,加快了国际热钱引入新兴市场的担忧。
新兴市场担忧国际热钱加快流入
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带动下,部分亚洲国家已经显现出外部宽松环境所带来的压力,根据印尼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三季度FDI季度环比增速高达22%,越南FDI也持续增加,9月单月已达到10亿美元。
另外,渣打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9月份,印尼债券市场的资金净流入已达到13亿美元,而8月份该国约有5.4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韩国8月份的资金净流出24亿美元,到了9月份,资金净流入14亿美元。
我国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达257707.62亿元,环比新增1306.8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创下近8个月以来的新高。
广东社科院境外热钱专家、广东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黎友焕表示,9月外汇占款增加的原因很多,但我们在近期发现热钱的跨境流动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美国QE3及其宽松思路的影响下,境外热钱出现了新的判断,不少国际热钱重新流入香港,一些热钱还流入大陆境内。
黎友焕指出,在人民币升值影响下,外围资金已经开始进入,并且这个因素的影响在10月就更加明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教授在其报告中将亚洲地区经济体面临的本轮资本流入归因于发达国家集体实施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张明指出,2012年9月,欧元区、美国、日本、英国均出台了新一轮QE。这些政策缓解了短期内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风险,有助于降低全球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避险情绪,从而驱动大量资本从美国国债市场流出,重新回流至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的风险市场。
中国银行(601988)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未来全球宽松货币政策是大趋势。目前世界经济在下滑中,各国央行的宽松规模和持续的时间还难以判断,这主要看经济复苏的情况,若经济不见起色,预期各国还会加大宽松规模。
曹远征还表示,全球央行宽松政策释放出来的资金,其流动比较频繁。目前其流向是向新兴市场国家,年初则是流出这些国家。而是否会持续流入则不好判断。
热钱涌入香港 金管局出手干预港元
近期,香港金管局两周内五次卖出港元,香港金管局此前曾于10月19日买入6.03亿美元,为自2009年底以来的首次。10月23日又两度干预汇市,24日上午再次干预,三次总计买入12.5亿美元。加上此前金管局的入巿,十日内金管局已向巿场注资170.8亿元。香港金管局预计,热钱仍将继续流入,并且将继续密切关注局势,维持港元汇率的稳定性。
数据显示,自1983年起,香港建立了港元发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2005年,香港将美元兑港元的兑换区间设在7.75-7.85港元。截至9月底,香港拥有3012亿美元外汇储备。去年香港外汇储备增长了8.5%。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余伟文表示,面对资金流入香港及港汇持续强势,预期市场对港元的需求仍将持续。部分买港元的需求主要来自早前的美元长期仓平盘或者是企业自身资金调动所致。资金流入的情况会持续多久还要看外围环境的变化、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企业业绩以及经济状况等。香港的银行短期利率已接近于零,即使再有热钱涌入令银行体系结余持续增加,相信对香港银行间同业拆息的影响也极为有限。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主任雷鼎鸣则认为,随着热钱推高资产价格,将令香港的通胀压力逐步加重。由于香港监管机构对遏制楼市炒风未雨绸缪,早有抑制措施出台,因此,估计热钱将较多地投入到港股市场。他估计,香港金管局在频繁入市沽售港元后,下一步会采取措施增加外汇基金票据,以减少热钱流入对通胀影响。
此外,交通银行(601328)香港首席经济及策略师罗家聪指出,热钱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快来快去”,目前还难以预料港汇强势可维持多久。
我国近期未现热钱大量涌入 监管部门仍需加强监控
热钱的形成,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国际性投资基金快速扩张等原因。很多资金充裕的国家的基金除了做中长线投资外,还保留部分流动资金寻找短期投资的机会,以寻求高回报率。再加上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旦有了好的投资机会,全球的投资者都会发现,蜂拥而入,大量的流动资本就会进入当地市场。这些资本有时可到百亿元,会对当地市场的汇率、利率产生很大影响。此外,热钱与正当投资的最大分别是热钱的根本目的在于投机盈利,而不是制造就业、商品或服务。
对于热钱是否将由香港作为跳板从而大量涌入我国内地,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认为,近期确实存在国际短期资本涌入香港。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后,国际上开始看空美元,看多非美元货币。最近我国公布了三季度宏观数据,整体上看,经济已经触底回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亚洲尤其是香港对国际短期资本的吸引力,跨境资本流动趋势出现逆转,这并不意味着内地经济面临国际游资的入侵。
赵庆明认为,自2003年前后国际上出现人民币升值论以来,确实有些热钱性质的资金进入内地。但与香港资本项目高度开放不同,内地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这些热钱性质的资金主要通过贸易、个人汇款、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相关外债等方式或渠道混入。无论哪种方式进入,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也正因为如此,多数严谨的研究人员将其与国际上常见的热钱相区别,称其为热钱性质的资金。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贺力平也表示,目前尚无显著规模的热钱流入,而且未来我国也不会有大规模热钱涌入的危险。但是,不排除偶尔有一部分投机性和套利性资金进入我国内地,但其不足以对我国经济造成危害,无需过分担忧。
贺力平认为,首先,美国QE3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的影响有限,QE3从规模上看,要小于QE2,而且QE3主要功能是稳定美国国内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其次,在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明显更趋严格,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行为受到约束,货币创造的功能受限;再次,中国目前存在资本管制,中国不是国际热钱的避风港;最后,热钱出于套利的本质需求往往会涌入存在资本泡沫的地方,而我国目前并不存在经济增长泡沫。
如果热钱将涌入内地应如何应对?赵庆明指出,尽管我国不会出现所谓的热钱大规模涌入,但是对于热钱或者说异常资金流入确实需要保持高度警惕。监管部门应对热钱流出的主要渠道加强监控,对于不合法的外汇收入加大处罚力度,决不姑息。最近几年,热钱流入有所减少除了与国际大环境有关外,与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也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