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赴美收购接连遇挫卓越航空“失手”豪客比奇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中资企业赴美收购接连遇挫卓越航空“失手”豪客比奇

加入日期:2012-10-22 8:35:57

  曾有媒体称卓越航空创始人成身棕为“直升机大王”,但这位“直升机大王”今年7月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却不愿透露自己旗下公司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包括订单数量和年产能力。

  一系列以失败告终的交易令试图投资美国的中资公司苦恼不已。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最新一桩失败的交易中,由于担心美国政府可能以国家安全为由予以反对,美国公务机和通用飞机老牌制造商豪客比奇(Hawker Beechcraft)将自身出售给默默无闻的北京卓越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下称“卓越航空”)的计划化为泡影。

  最近,美国政府设置的障碍还阻挠了其他一系列交易,包括三一重工(600031)(600031.SH)关联公司在美国俄勒冈州的风电投资项目(详见早报10月19日A34-A35版《三一集团在美风电遭禁,起诉奥巴马“几无胜率”》),以及浙江万向集团收购美国主攻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旗帜型企业——A123 Systems的计划。

  此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000063)股份有限公司(000063.SZ)的管理人士最近还对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的一份标志性报告大为不满(详见早报10月9日A32-A33版《美国会指华为、中兴威胁国家安全,吁美企寻求替代供应商》)。

  虽然有交易受挫,但中国对美国的投资依然在增加。不过,这些交易正值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争着对中国表现出更加强硬的立场之际,这就使每一桩交易的失败都显得更加事关重大。

  万向:继续收购A123

  尽管如此,这些最新的交易似乎只是例外。万向集团18日宣布,该公司为A123 Systems准备了一份新的收购计划。由于美国国会的反对,万向集团最初斥资4.65亿美元收购A123 Systems 80%股权的交易宣告失败(详见早报7月12日A34版《成身棕出价百亿吞美国老牌飞机商》)。

  几乎没有外国投资交易纯粹是因为美国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CFIUS)以美国国家安全为由提出反对而失败。在2008年至2010年该委员会评估的313桩交易中,只有5%的交易被迫做出调整。美国官员称,这个过程不会因计划投资美国的公司所在国而存在歧视。

  律师行Mayer Brown LLP驻华盛顿合伙人、前美国贸易官员基勒(Timothy J. Keeler)说,“由于中国对美国总体投资增加,所以碰到问题的交易数量也增加(尽管数目相对较小),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他同时提到,渴望涉足美国电信、能源和信息技术等行业的中国公司可能仍会遭到美方的强烈反对。

  卓越航空的谈判困境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卓越航空试图以17.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豪客比奇,以避免后者破产(详见早报8月10日A36版《万向下注锂电池:购美旗帜企业》)。

  双方的谈判因豪客比奇的国防业务而变得复杂。豪客比奇向美国和外国政府出售军事训练和攻击机。豪客比奇和卓越航空难以想出办法将豪客比奇防务业务与商务机和螺旋桨飞机业务分离开来。知情人士说,豪客比奇一度建议,在某些与防务业务有关的资产被“净化”之前,卓越航空推迟获得这些资产的所有权,但后者对这一提议不满意。

  还存在其他问题。据知情人士介绍,美方顾问在同不熟悉美国金融和破产法案的中方代表进行谈判时存在障碍,而文件翻译也令双方的谈判变得更为困难。(编注:这一并购案刚一公布便曾遭到多方质疑。美国媒体普遍担心这一并购案会对美国工厂的工人就业问题产生威胁,而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卓越航空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也遭到中国国内媒体的普遍怀疑。)

  美国当地时间18日,豪客比奇披露了双方谈判破裂的消息:该公司将试图进行重组,并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脱离破产保护。

  豪客比奇首席执行长罗伯特·S·米勒(Robert S. Miller)称,虽然交易最终未能达成,但豪客比奇依然获得了卓越航空支付的5000万美元的不可退还保证金,并已将其列为公司财产。就这一说法,早报记者昨日曾试图通过手机联系卓越航空创始人成身棕加以置评。

  “美国审批过程非常慢”

  近年来,中国在美国的投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其间美国各州政府努力打破“美国不欢迎中国投资者”这一理念的作用至为重要。美国商务部的数据表明,中国去年在美国的投资额增长了18%,至38亿美元。纽约一家密切追踪中国对外投资的咨询公司Rhodium Group估计,今年中资企业对美投资总额可能达到80亿美元,打破2010年创下的58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涉足中资企业在美潜在收购交易或投资的交易撮合人说,为了避免同美国监管机构发生冲突,中资企业眼下通常选择规模不到5亿美元且容易避开监管机构关注的交易。同时,相比全资收购,中资企业通常会选择成立合资企业或以不太正式的合伙制组建公司。“那些涉及业务不太敏感的交易都获得了通过。”

  大连万达集团今年斥资26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二大院线AMC的交易,是迄今为止中资企业在美国娱乐业进行的最大一笔投资。

  中国买家也在加紧扩大投资范围,除了美国,还盯上了加拿大和欧洲企业。交易撮合人说,中资企业在并购业务上变得越发老练。但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企业相比,中资企业在进行交易时碰到的困难也更多,部分原因是交易所需的层层审批。

  程序上的障碍可能阻止更多中资企业在美进行大手笔交易。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斯劳特(Matthew Slaughter)说,“中资企业过去一般要花几个月的时间获得美国监管机构审批,现在这一时间已经延长到一年,美国政策审批过程非常慢。”

  斯劳特目前给部分中资企业提供在美经商咨询服务。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