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本趋稳 温家宝总理传递重要信号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经济基本趋稳 温家宝总理传递重要信号

加入日期:2012-10-18 7:57:03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温家宝:稳增长很坚决 刺激经济未超预算
  三季度宏观数据即将公布之际,决策层为经济灌注了信心。
  昨日(10月17日),中国政府网消息称,10月中旬以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召开行业协会负责人、部分地方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三场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意见和建议。
  温家宝表示,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应该说比较好。现在可以有信心地讲,中国经济增速基本趋于稳定,并且继续出现积极的变化。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还会进一步企稳。
  经济企稳迹象明显
  温家宝表示,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艰难曲折,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三季度非常关键,承前启后,关系到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外都非常关心中国经济的走势。正确分析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做好第四季度的工作,为明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基础十分必要。
  在座谈会上,中物联副会长蔡进表示,9月制造业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 ,是5月以来首现回升。更为重要的是,新订单指数明显回升,达到49.8%,比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是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库存呈现持续下降走势。
  座谈会上还提到了几项重要宏观数据,比如: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完成了全年目标的114%;中央项目投资转降为升,投资到位资金增速回升等。
  从座谈会中行业和企业代表的发言来看,经济企稳迹象也较为明显。远洋运输是经济运行的 晴雨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魏家福说,虽然中远散货船队还在亏损,但集装箱船队三季度开始扭亏为盈。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王晓齐介绍说,从去年10月以来,钢铁行业效益持续下滑,目前仍处在历史最困难时期。近期,国家加大了稳增长的政策力度,9月中下旬,市场需求疲软态势有所改观,钢材价格小幅回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也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预计在7.5%~8%。中国最近两次降息以及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帮助提振了房地产市场的合理需求,中国第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将加速,出口不久将出现改善。
  结构调整见成效
  与以往依靠投资等猛药拉动经济不同,今年5月以来,我国打出一套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组合拳。
  温家宝说,稳增长我们态度很坚决,一天都没有迟疑。一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保障重点支出,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但我们并没有超出预算来采取刺激经济的措施。二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我们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是与改革相结合的。比如,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努力减少重复征税;调整利率的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温家宝指出,今年没有采取过大的刺激政策,很多企业是在倒逼机制下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结构,包括产品结构,以应对当前风险。总的来看,虽然传统产业比较困难,但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好;重化工比较困难,机电和轻纺相对比较好;工业比较困难一些,农业和服务业的形势比较好。
  张立群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经济增长保持在7%~8%之间总体可控,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大体相当的状况,对推进转型升级都是非常有利的。现在有多项政策在支持结构调整,这些政策效果在市场环境的压力下,正在推动多个企业转型升级,这包含着很多设备投资和制造业的投资潜力。
  座谈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余斌也称,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经济持续下行中,我们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积极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中西部地区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民生领域的支出,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
  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
  今年GDP增长速度目标设定在7.5%。业界普遍预计,三季度GDP正处于筑底企稳过程中,GDP增速应该与二季度7.6%的增速水平相当。
  温家宝称,从各行业、企业、地方部门等相关方面传递出的诸多信息看,当前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经济增速趋于稳定,我们有信心经过努力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目前实体经济困难主要存在于企业盈利以及需求端。魏桥纺织公司张红霞在座谈会上反映称,今年以来,纺织市场国内外需求疲软,棉花差价比较大,国内棉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约5000元/吨,纺织企业比较困难。
  此外,江苏省发改委主任陈震宁说,今年以来企业成本明显上升,江苏省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增长30%左右,用工成本上升10%以上。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贷款困难与融资成本较高并存的压力仍然存在,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降。
  温家宝称,当前企业效益下降和财政收入增速减缓比较明显,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今年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有的已经落实了,有的还没有落实,有的落实得不够好。应该认真检查贯彻落实的情况。同时要推进改革,把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与改革结合起来。
  针对房地产业,温家宝特别指出,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但依然不稳定,必须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调控手段从长期讲还需要逐步完善,更加注重市场和法制手段。
  温家宝称,无论从国家整体实力,还是企业发展状况来看,我们都有能力应对当前的风险。中国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又不平衡,内需潜力很大。在稳增长过程中,一、二、三产业结构都得到了调整。其中,消费扩大比较明显。从当前情况看,继续稳定扩大社会消费还是非常重要的。(.每.日.经.济.新.闻)

 

  温家宝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基本趋于稳定
  10月12日、13日和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召开行业协会负责人、部分地方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三场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意见和建议。
  温家宝说,稳增长我们态度很坚决,一天都没有迟疑。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应该说比较好。现在可以有信心地讲,中国经济增速基本趋于稳定,并且继续出现积极的变化。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还会进一步企稳。在稳增长过程中,一、二、三产业结构都得到了调整。其中,消费扩大比较明显。从当前情况看,继续稳定扩大社会消费还是非常重要的。
  温家宝表示,尽管面前的困难还不小,但还是可以看出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论是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还是民生改善,都有比较好的进展,甚至出现了一些转折。从各行业、企业、地方部门等相关方面传递出的诸多信息看,当前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经济增速趋于稳定,我们有信心经过努力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温家宝说,我们今年没有采取过大的刺激政策,很多企业是在倒逼机制下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结构,包括产品结构,以应对当前风险。总的看,虽然传统产业比较困难,但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好;重化工比较困难,机电和轻纺相对比较好;工业比较困难一些,农业和服务业的形势比较好。不仅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而且内需与外需的结构,都在向好的方面转变。
  温家宝指出,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但依然不稳定,必须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今天的调控,包括房地产业的科学规划、规范市场秩序、使价格合理回归,都是为了促进房地产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调控手段,从长期讲还需要逐步完善,更加注重市场和法制手段。
  温家宝说,9月份进出口比8月要好,外部市场不是由我们来决定的。当前最重要的是把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温家宝说,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5个年头,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我们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扩大外需的难度很大,弥补外需萎缩的难度不小。当前企业效益下降和财政收入增速减缓比较明显,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未雨绸缪,沉着应对。(.证.券.时.报)

 

  总理判断经济增速基本趋于稳定
  10月12日、13日和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召开行业协会负责人、部分地方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三场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意见和建议。温家宝说,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应该说比较好。现在可以有信心地讲,中国经济增速基本趋于稳定,并且继续出现积极的变化。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还会进一步企稳。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特别是5月份以来,我国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从座谈会上与会人士反映的情况看,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以来,出口逐步回升,消费稳定增长,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就业形势良好,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
  辽宁省发改委王金笛介绍说,今年以来,辽宁经济发展也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从最近的一系列指标看,经济增速下滑势头在减弱,经济指标同比降幅在收窄。工业用电量9月份降幅比上月收窄2.5个百分点。
  温家宝说,稳增长我们态度很坚决,一天都没有迟疑。一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保障重点支出,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但我们并没有超出预算来采取刺激经济的措施。二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我们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是与改革相结合的。比如,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努力减少重复征税;调整利率的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另外,出台了新36条的42项实施细则,鼓励民间投资;取消和调整了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这些措施对增强市场信心、促进经济企稳起到了重要作用。
  温家宝还说,我们今年没有采取过大的刺激政策,很多企业是在倒逼机制下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结构,包括产品结构,以应对当前风险。总的看,虽然传统产业比较困难,但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好;重化工比较困难,机电和轻纺相对比较好;工业比较困难一些,农业和服务业的形势比较好。不仅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而且内需与外需的结构,都在向好的方面转变。
  正是上述措施,带来了经济增速趋于稳定。温家宝说,尽管面前的困难还不小,但还是可以看出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论是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还是民生改善,都有比较好的进展,甚至出现了一些转折。从各行业、企业、地方部门等相关方面传递出的诸多信息看,当前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经济增速趋于稳定,我们有信心经过努力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总理也强调了下一阶段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温家宝说,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5个年头,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我们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扩大外需的难度很大,弥补外需萎缩的难度不小。当前企业效益下降和财政收入增速减缓比较明显,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未雨绸缪,沉着应对。
  温家宝说,今年还剩一个季度,面临的困难不小。做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第一,要坚定信心。我们有信心经过努力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二,每一个地方、部门、领导干部、企业家都要发挥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三,狠抓落实。今年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有的已经落实了,有的还没有落实,有的落实得不够好。应该认真检查贯彻落实的情况。第四,要推进改革。把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与改革结合起来。第五,要重视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具体行业方面,钢铁业将主抓兼并重组。温家宝说,钢铁业最主要的是产能过剩,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下决心调整结构、兼并重组、淘汰过剩产能。这条路早走早主动,关键在于落实。
  房地产业则要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温家宝说,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但依然不稳定,必须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今天的调控,包括房地产业的科学规划、规范市场秩序、使价格合理回归,都是为了促进房地产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调控手段,从长期讲还需要逐步完善,更加注重市场和法制手段。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纪实公布之后,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学者对总理的判断表示了认同。我同意总理的看法。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虽然在逐季下滑,但是仍然处于年初的预定目标之内。但是衡量经济并不只有增长率一个指标。今年我国就业形势至今仍然较好;人民收入明显提高,扣除物价之后的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同比增速都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近几个月物价水平被保持在2%左右,显示民生继续改善;就从增长来看,由于之前大规模投资扩张计划仍在发挥效力,我国投资增长仍然处于高位,出口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通过这些指标进行客观判断,总理的观点非常正确。如果反过来认为经济情况不稳,再推出大规模的扩张计划,大量发行货币,可能反而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也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表示了乐观。他说,三季度以及9月份主要经济数据还没有全部公布,但根据各种情况判断,即将公布的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有可能趋稳或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比如说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加值增长率可能趋稳,受假日因素影响消费情况有所好转。座谈会中提到的远洋运输情况的好转,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此前进出口数据的回暖。预计在此前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影响下,四季度我国经济会有所反弹,但是反弹力度较为温和。而且如果政策不能持续发力,不排除经济走势出现反复的可能。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认为,经济进一步企稳还需要再出台稳增长措施。他说,对经济情况的判断还要参考即将公布的9月份主要经济数据。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物价持续处于低位,9月份进口增幅只相当于三季度同比增幅的一般,出口却基本与三季度一致,说明总体需求仍较为疲软。关键要看投资数据的表现,如果强力增长,就表明经济已经企稳。总体判断,未来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很低,但是如果经济增速回升乏力,可能导致未来就业压力增大。近来国家发改委加快了投资项目审批,国家在货币政策方面也保持稳健,但是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税收改革等方面还没看到明显动静,预计未来还会有一些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 (.经.济.参.考.报)

 

  2013中国经济增长将有明显反弹
  进入10月份,国际机构纷纷发布对全球及各区域经济的展望报告。本月初,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亚洲开发银行三家重要国际机构都调低了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IMF认为,在预测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时,IMF给出了7.8%的判断,而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则一致把中国的全年GDP增速调低至7.7%。
  三大国际机构为何集体调降中国增长预测?外部因素尤其外需不足,是经济增长势头不强劲的主要原因。
  IMF10月9日发布的最新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低迷的国际贸易将对新兴市场造成不利影响。该报告还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显示出该机构对全球经济前景走势趋于悲观。其中,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2013年为3.6%,分别比7月时的预测值下调了0.2%和0.3%。
  世界银行10月8日发布《东亚与太平洋经济数据监测》预计,出口疲弱和投资增长减速,将导致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放缓至7.7%。但随着刺激措施开始显效及全球贸易回暖,中国2013年增长预计将反弹至8.1%。
  亚行调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主要是由于中国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放缓。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4月份亚行发布预测时认为,二季度触底反弹了,至少在8%左右,但是实际是7.6%,比预期低了很多。
  亚洲开发银行于10月3日发布的报告大幅下调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将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预测从此前的8.5%下调至7.7%,2013年增长预测从8.7%下调至8.1%。
  中国2012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由上年同期的9.6%下滑至7.8%,主要原因是出口日益减少外需疲软,以及国内投资节制。亚行在《2012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的报告中解释。报告分析,中国国内增长乏力及外需疲软,意味着2012年经济增长将低于此前预测;国内挑战及全球经济减速引发的局势动荡,预示2013年增长也会低于此前预测。
  不过,世界银行同时预测,随着刺激措施的影响逐渐显现,中国2013年的增长将有明显的反弹。
  事实上,部分先行指标已经显示出经济增长反弹的迹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9月PMI比上月回升了0.6个百分点,达到49.8%,接近于50%的荣枯线,是4个月以来的首次回升。此外,9月,汇丰中国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54.4)和新订单指数(47.8)双双创下5月以来最大增速。
  对此,庄健表示,近期这些指标看似回升,但仅仅观察9月份这一个月的数据变化,不能说明什么,也很难扭转整个季度的情况,因为七八月份从工业增长值来看,增长幅度都比二季度还要弱。他认为,三季度的GDP增长,不会比二季度高,有可能是略低。
  亚行报告认为,在中国,实际内需增长较上年有所下降,二季度GDP增长同比仅增长7.6%,特别是去年采取的房地产投资调控措施使得投资增长出现放慢。不过,今年早些时候货币政策的放松,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的财政刺激措施,可能在未来数月扭转这一趋势。亚行报告称,中国政府加速大型基建项目投资,将助力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并继续担当经济增长主动力角色。
  在谈到中国经济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顾问布兰查德认为,中国政府采取了诸如下调储蓄利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为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庄健看来,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增长模式转变和寻找增长新动力的关键时期,如在相关领域着力推动改革和调整,中国经济将在新的增长路径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5-10年应能保持7.5%左右的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将来自包括投资和消费在内的国内需求增长、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壮大以及中西部地区的赶超。
  从数据上看,三大国际机构是调低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但从全球看,中国经济增速仍然是最高的,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并不悲观,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仍将维持在稳定的增长区间。(.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开始改善
  1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贸易顺差的迅速缩减和居民消费率的复苏,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开始改善。
  这份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撰写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分析认为,当前外贸顺差占GDP的比重迅速下降,从金融危机前最高点8.8%降到2011年的2.7%,而2012年中国经济的外贸顺差还将继续下降。与此相关,中国经济的经常账户顺差也在下降,从金融危机前最高的9.4%降到2011年的1.4%水平。
  研究报告称,外贸顺差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出口增速的下降,更多的是进口的加速。这表明中国内需的上涨事实上是外部结构改善的主要原因,内因是外部失衡缓解的主要因素。
  此外,报告指出,统计数据还显示中国经济居民消费量从2007年开始已经开始改善。2007年作为一个转折点,居民消费率低到35%的水平,而到2011年,居民消费率已经上升到38.5%的水平,而中国经济结构改善的主要动力是基础性的市场机制而非短期政策调整。
  报告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阶段将有可能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相对生产能力过剩逐步减少的局面。由过去的产能过剩经济走向均衡经济,在局部将有可能出现一定的短缺。
  报告还特别提醒,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外的依赖度将不断降低,而消费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上.证)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