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银行大宗交易零折价 疑QFII抢筹 170亿巨资望进入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4银行大宗交易零折价 疑QFII抢筹 170亿巨资望进入

加入日期:2012-10-16 8:00:03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4家银行昨大宗交易零折价 疑似QFII抢筹
  QFII重新抄底价值股 家电银行地产成标的
  A股正能量增大:170亿美元QFII巨资望进入
  洋股民看好内地股市 专家:QFII驰援将提振市场信心
  华泰证券:二季度QFII持股动向 瞄准大消费

  4家银行昨大宗交易零折价 疑似QFII抢筹
  多日来,买家在大宗交易意向市场的求购喊话终于获得回应。昨日,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集体现身大宗交易市场,合计成交1655万股,成交额合计1.2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除光大银行外,其他4笔交易的买家和卖家所在营业部完全相同,且相关交易的成交价均恰为昨日各股票的收盘价。
  多家银行同日大宗交易成交的局面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更可况还是零折价成交,市场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买方很可能是受到了汇金增持的鼓励,而从买家席位来看,QFII的可能性非常高。
  上交所大宗交易信息显示,昨日5家银行亮相上交所大宗交易平台。其中,浦发银行成交315万股,成交金额2334.15万元;兴业银行成交360万股,成交金额为4384.8万元;民生银行成交380万股,成交金额2196.4万元;招商银行成交300万股,成交金额3093万元。
  上述4笔银行股交易显然高度相关,其买家均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席位,卖家均为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昌路营业部席位。上述买卖双方昨日还交易了1笔中信证券,成交价格为11.6元/股,成交量为330万股,成交金额3828万元。
  在业内,海通证券国际部有QFII席位集散地之称,海通证券在其官网上也表示,公司国际业务稳步发展,重点推进QFII、跨境并购、人民币基金和跨境ETF等业务,公司QFII客户数和资产规模位于市场前列,QFII交易金额位居行业前三。
  唯一一笔折价成交的是光大银行,昨日成交了300万股,成交金额729万元,但其买方席位和卖方席位均为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华龙路证券营业部,与上述交易关联度不高。(.证.券.日.报)


  QFII重新抄底价值股 家电银行地产成标的
  通常QFII被定义为长线的投资者,但多数QFII通常也是成长型风格的投资者。最新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QFII的价值型特色得到了强化。
  由理柏和本报联合推出的最新一期QFII中国基金月报显示,QFII中国A股基金在8月份中有所减仓,这个情况和7月份显示的情况恰好相反。但与仓位相比,QFII的行业布局更值得关注--家电、银行、地产,看上去,QFII似乎在抄底价值股了。
  股票仓位明显回落
  这一期跟踪的QFII基金在8月份多半缩小了仓位,或者更准确地说,没有新加仓。相关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QFII中国A股基金,整体仓位下跌3个百分点左右,与同期A股市场3%左右的跌幅接近。这意味着QFII基本跟随了其组合个股的下跌态势。
  不过这个行为和7月的状态有了明显差别。上一期,沪深300指数在2012年7月份下跌5.5%的同时,QFII基金整体仓位却是与6月份同期相比有明显上升,增仓幅度超过6个百分点。在过去1年中是QFII基金整体最大幅度的加仓。
  进一步观察后,可以发现,QFII类似的收缩,更多的似乎是在等待市场的冲击性下跌过去,不与市场短期宏观态势正面相击。
  在一些QFII的报告中,QFII基金经理总结2012年8月份的下跌属于国内经济放缓预期影响,海外出口回落,货币增速下到历史低位的三碰头。而展望后市,由于人民银行已密集进行逆回购,释放资金,一些下跌因素已经过去。
  这同时意味着,QFII的整体仓位再一次从年内最高水平回落,从过去看,无论是3月份之前,还是8月份之前,QFII的仓位貌似处于一种箱体震荡状态。但无论指数如何下跌,最终在某一时刻,QFII会采取加仓步骤,不断将资产逐步平衡给股票。既然8月份不是这个节点,我们很有兴趣看看9月份的情况。
  从总体上看,QFII中国A股基金的上一轮加仓,始自2011年末,当时亦是A股市场大跌,各路机构年终削价大减仓之时。QFII整体的仓位在当时提升了3个百分点。而此轮的加仓,平均的仓位提高在2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同期指数约6%的跌幅,QFII逢低纳入A股的意图相当明显。
  从整体上看,QFII在过去一年内的主线是把握A股市场的调整机会,迅速扩大A股仓位的策略依然没有改变。
  同样,以日系QFII基金为例。该大型日系基金,在4月末时持仓比例超过99%,到5月末小幅减至97%。下降两个点。但整体上依然处于历史偏高位置。6月中,该基金再度回落到96%,7月末,在几度加仓后,该基金的仓位稳定在95%以上。8月末则回落到90.8的历史较低位置。从总体上看,类似的放任资产比例下滑的态势,历史上不会太多。去年年中,该基金的仓位曾经一度下降到91%附近的状态,今年以来,该基金的整体仓位基本保持在95%以上。8月份已经探回了过去几年的底部。
  欧美系的几家基金整体仓位维持在接近顶峰位置。摩根大通的基金8月仓位曾再度上扬,9月仓位下降3个百分点,但依然是业内较高的。历史上看,这只QFII的规模一直很大,策略也很稳定,投资一致性很高。
  另外,由欧系资金支持的QFII灵活配置基金的仓位也处于震荡状态。两个月前,其中一只基金的仓位一度明显回落。从89.7%回到80%附近,随后该基金仓位再度上升。总体来看,QFII中国A股基金的基金经理,在8月份对A股投资采取了耐心的观察策略。
  另外,QFII基金对于港股和港股基金的增持操作仍在继续,7月中一家日系的QFII,以约四分之一的仓位增持香港市场的股票。而8月,美国一家大型QFII又增加了7个点的港股基金。
  股市会先触底
  一家欧系资金支持的基金认为,刚过去的一个月份,是市场整体明显下跌的一个月份。一种技术性抛售,弥漫了当月市场。
  但他们认为,以坚实基本面对应指数的明显下跌,是他们的一贯策略,在这个时候心态必须坚强。
  该基金团队认为,导致8月份市场大幅下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7月份的经济数据明显低于6月份,让市场吃惊。比如经济能否在第三季度打底,引起了投资者的怀疑(但QFII基金经理很认可)。再比如,工业生产在当月进一步放缓到9.2%的同比增长,这个数据在6月份是9.5%,另外,还会有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竟然还在20%左右,出口还在放缓,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还在回落等等。
  总体上,该QFII团队认为,目前的核心因素是经济下行没有得到遏制。不过他们也提及,新增贷款速度在7月份只有5400亿可能更为关键,6月份是9200亿元,这样的下降是太明显了。他们认为,流动性的抽紧还和资本外流有关。这个过程中,作为QFII也必须做一点应对,比如控制仓位。
  但同时,该QFII团队认为,既然政府已经推出了大量的投资计划,市场有必要怀疑一下资金需求能否得到足够的资助这样的大问题。
  他们认为,短期内,削减库存阶段没有结束,并可能保持经济的疲软状态。但未来应该更多的期待政策,尤其是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我们应该希望一项新的改革,这将提高中国的经济结构。虽然7月经济数据令人失望,我们仍然认为,一个温和的经济反弹是可能的,许多指标有稳定的表现。
  另一家QFII则表示,8月中国A股市场已是连续4个月的下跌了,主因是低于市场预期的7月经济指标和工业产品需求,他们认为这或许是衰退的暗示。
  但同时,他们也表示:另一方面,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下降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消失,而且通货紧缩的风险也被过度担心了。
  他们认为,投资者对政府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等金融政策的引而不发感到失望,这才是第三季度股市不振的一个原因。但总体上,他们认为,很多可能性出现,其实是被过度发挥了。
  与之相应,他们比较明显地相信,2012年第三季度将会出现一个经济的底部。目前看,基本可以确认。在经济和企业的业绩恶化倾向持续好转的迹象还没出现的现在,股票市场实际触底的可能性比较大。
  制造业龙头受到青睐
  个股配置上,2012年8月末,QFII基金倾向于更多配置制造业,格力电器成为许多QFII基金共同的新增品种,这是一个久违的迹象。
  对于购买格力这样的电器股,QFII没有给出过于明确的解读--毕竟这是一个新增仓的品种。但是字里行间显示,QFII似乎看中了中国经济复苏后,格力等公司面临的潜力。另外,诸如成本下降、估值底部这样的因素,也在QFII的考虑之中。
  一家大型美资基金表示,我们并不预期中国经济会短期内出现显著复苏,但基于2009年刺激规模过大造成的后遗症不会过于明显,银行资产质素等情况并不足以督促政府急于采取对策。那么我们相信目前的A股仍不乏投资良机,政府财政刺激和逐步放松银根应可带动企业盈利复苏。我们已逐步增持盈利增长会改善,但估值仍处于或接近谷底的股份。
  地产股是受到QFII抄底的另一个重要品种。一家灵活配置型基金,在9月初持有了包括保利地产 、万科在内的多家房地产股股票。另外,他们还积极增持了中联重科 ,显然比较好的单月数据是他们看好的内容。
  对于他们的投资意向,该基金表示,他们目前更倾向于在价值股和成长股之间做一个平衡的配置。原因是虽然短期经济数据是令人失望的,但在政策督促下,温和的反弹是可以期待的,因此,把握住核心持仓同时,提高周期类股和政策敏感个股是可以接受的投资策略。(.上.证)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