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的定价不准确,目前要格外警惕某些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继续扭曲债券市场。债券市场不能重蹈A股市场覆辙。 两家上市公司与公司债、短融产品,印证背后的无形之手伸向债券市场,在把A股市场搅混之后,继续搅混债券市场。 *ST海龙是其中一家。 首先,该公司黑洞重生,资不抵债。据4月20日ST海龙公布的年报,其营业收入约为3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负8亿元,资不抵债。*ST海龙9月10日以公司管理人名义发布的公告显示,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确认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寒亭支行等526位债权人的债权,金额共计约38.91亿元。 其次,盲目扩张,管理混乱。2010年底,*ST海龙未履行担保程序,亦未履行及时披露义务,对外担保(未包括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担保)所涉金额达4.23亿元。违规担保、高管辞职相继而来,截至去年三季度,公司亏损扩大至5亿元,总负债逾70亿元。后金融危机时代,该公司继续大跃进,跨区域发展的速度还在加快,管理成本迅速扩大,收购企业之后跨区域整合不力。对于目前的局面,没有核心管理者、幕后推后为此付出代价。 再次,重组过程继续侵害普通投资者利益。 重组过程也就是亏损承担过程。10月12日,*ST海龙发布公告宣布各自承担的成本,但普通投资者愤愤不平,源于二股东、三股东持股成本较低让渡30%与25%,仍有50%以上的收益,但普通投资者让渡25%,是在亏损的现状下再切一刀,主责者未体现出诚意。重组方被认为以空头的重组套话,捡了大便宜,以5亿元现金获得了市价10亿元左右的股票。 一家混乱的上市公司给投资者带来负面收益,如果A股市场充斥着类似于*ST海龙这样的公司,必然导致A股市场的整体折价。更糟糕的是,这样的公司正在成为债市的蛀虫。 今年4月16日,我们本期望海龙公司成为第一只违约垃圾债,但不出意料,11海龙CP01短融资券有惊无险渡过难关。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分别于去年9月20日和今年8月3日,对山东海龙11海龙CP01短融资券项目请注册发行期间,蓄意隐瞒公司重大事项,募资约定用途与实际用途不符,做出处分。 姗姗来迟的正义也比没有正义好。但这样一家企业能够在债券市场如入无人之境,必须反思债券市场的信用漏洞。 山东海龙此前三次短融发行,均由恒丰银行担任主承销商,由联合资信评估公司担任信用评级机构,由大信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作为审计机构,由北京市观韬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这些中介机构受到了什么样的处罚,是否参与造假,绝不能语焉不详。审计师的造假直接影响信用评级,而信用评级在漏洞曝光之后才匆忙下调评级,比亡羊补牢都不如。 10月12日,中诚信将国际将新中基主体评级由A降CC,并将该公司发行的短融11新中基CP001的债项评级由A-1下调至B。新中基10月15日宣布,公司董事长曾超和副董事长吴明已于10月12日辞职。巨亏、高管辞职、财务数据可能不实、证监会介入调查,*ST中基与*ST海龙如出一辙。相信11月7日兑付日到来,*ST中基也会涉险过关。 中国债券市场处于大发展的前夜,相比A股市场,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中小企业债等更市场化,更有效率,对投资者的回报更高。 债券市场比起A股市场更适合信用不彰的经济体,但是,债券市场的定价仍然要靠基础的信用体系,海龙、新中基可以发垃圾债,但绝不能以造假的方式推高发行价格。这是对中国债券市场的透支,所有这些企业已经让中国的A股市场整体折价,绝不能让这些鸡毛混进债券这一锅鸡汤。 不实行市场机制下的严惩,中国的所有信用市场将会被这些企业透支一千年。(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