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市场呼唤交易制度改革 蓝筹T+0可先试
货基T+0破题:汇添富南方国泰首推存款替代
证监会:已取消审批项目决不变相审批
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将被追责
四季度大盘将筑成大底
A股市场已经处于历史低点 投资价值已经显现
四行业节后首周吸金逾15亿
蓝筹反弹出现苗头 煤炭产业再迎机会
投资盈利增长确定且估值安全的蓝筹股
市场呼唤交易制度改革 蓝筹T+0可先试
近日有消息传出,包括沪深300ETF在内的ETF基金场内交易正在酝酿采用T+0机制。据了解,有关部门正抓紧研究、落实改进这一交易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此举一旦成行,将有利于提升ETF交易活跃度,提高市场定价效率。而随着ETF采取T+0交易的讨论走向深入,各方人士对于股票市场恢复T+0交易的呼声也逐渐强烈。
专家认为,从全球主要股市交易制度现状和中国股市未来发展着眼,A 股交易恢复T+0是大势所趋。从积极稳妥的角度出发,在未来ETF场内交易实现T+0的基础上,考虑以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为代表的蓝筹股率先恢复T+0回转交易,不失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项。此举的一个附带效应,还可活跃蓝筹股交投,形成资金洼地,吸引资金走出盲目热炒题材股的怪圈,引导市场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刺激交投变蓝筹为资金洼地
有市场人士认为,在长期弱市压制之下,多看少动已成为目前A股投资者主流态度,低迷的交投已成为抑制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A股成交不活跃,外围资金自然不敢大举进场。而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A股走出低迷难度较大。要解决这一矛盾,交易制度的改革和交易工具的进一步丰富应尽快进入决策层视野。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就指出,现行的T+1交易制度使股票买入后,必须第二日才能卖出,人为延长了同一股票买卖过程的时间,使交易效率明显降低,相对降低了市场流动性。同时,T+1交易不利于股票市场的活跃。当股票市场处于连续低迷状态的时候,T+1交易容易导致股票成交量的急剧萎缩,投资者信心不足。
贺强认为,实现T+0交易后,可以使投资者在一天内将有限的资金多次进行买卖,如此将能够放大交易的资金数量,提高交易的效率,继而提高股市的活跃程度,增加股市的交易量和市场的流动性,增强市场人气和投资者的信心。
专家表示,一旦恢复沪深300指数成份股T+0交易,一个立竿见影的作用就是将使这些蓝筹股成为资金洼地,吸引市场中周转要求较快的资金走出盲目热炒题材股的怪圈,客观上起到引导市场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作用。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股市场浮躁的炒作现象,使市场内部的资金分布更加合理。当资金流向蓝筹股后,其产生的赚钱效应也将增强A股市场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走入良性循环。一位资深投资人士这样畅想蓝筹股实行T+0 后的市场态势。
平衡多空有效实现风险对冲
一位投资人士表示,目前银行、钢铁、地产等多个板块的权重股市盈率都在历史底部,其中不乏跌破市净率的个股。
虽然这一现象主要是基本面造成的,但也与多空力量在利用交易工具上的不平衡有着关系。
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就表示,由于融券卖出后当天即可买股还券,使得做空在理论上已经实现了T+0交易。考虑到目前融资融券标的与沪深300(2304.531,2.00,0.09%)指数成分股大致重合,因此使得沪深300成分股面临的抛压更为沉重。在沪深300成分股中实行T+0制度,将有助于多空双方在游戏规则上实现再平衡。
贺强则表示,股市现货的T+1交易与股指期货的T+0交易无法匹配,难以发挥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作用。因为股指期货当天买入,当天就可以卖出,可是,股票现货当天买入当天不能卖出。股票现货的隔夜操作不仅会导致巨大的风险,也使投资者难以利用股指期货来规避风险。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实行T+0的交易制度也能达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效果。专家认为,对沪深300指数覆盖的股票实施T+0回转交易后,买入蓝筹股的散户只要发现大盘下跌或操作失误可立即止损,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同时,还可以在当天再次择机入场。对于买入蓝筹股并盈利的散户,也可利用T+0交易规则当天将部分股票止盈,以有效规避隔夜外盘及政策面带来的风险。
专家:T+0不可与投机画等号
有观点认为,中国股市尚处于逐渐成熟的历史过程中,过度投机的现象时有发生,而T+0交易则有可能放大这一问题。但在众多业内人士眼中,这样的观点未免有些想当然。贺强就指出,股市的过度投机是因为机构操纵和违法违规导致的。股市T+0交易与T+1交易一样,只是一种股市的交易规则。股市T+0交易本身不仅不会导致股市过度投机,反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股市的过度投机。
贺强表示,在股市T+0交易的情况下,如果当日股价出现连续上涨,很多投资者在买入股票后,出现了一定的利差,就会大量卖出股票,延缓股市的上涨;而当日股票若出现连续下跌,投资者又会纷纷抄底,大量买入股票,延缓股市的下跌。因此,T+0交易会导致投资者即时逆向操作,出现多空互相制衡,客观上起到对市场股价的抹平作用,避免了股价单边的上涨或下跌。
当然,为了更好地避免中小投资者过分短炒,T+0交易在具体制度上仍可作出进一步的细节安排。以美国市场为例,投资者在美股T+0交易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由于频繁的交易确实在客观上会让没有经验的散户很快损失掉资本,为了避免这种风险,美国证监会(SEC)制定了PDT (Pattern Day Trader)规则,从多项指标上对小额投资者的日内交易做出了限制。国内监管部门也可以此作为借鉴。(.上.证)
货基T+0破题:汇添富南方国泰首推存款替代
三家实现货基T+0业务基金公司最大区别在于,汇添富通过农行垫付,南方国泰则是自有资金垫付
此前曾表示暂不跟风短期理财产品的富国基金也终于按捺不住。10月10日,富国7天理财宝债券基金开始发行。尽管在工银瑞信7天理财产品首募规模达到400亿元的强大压力下,富国依然选择在这一时点发行。
我们之所以选在季度初发行,是因为这时候资金链还不算紧张,时点不错。富国基金向记者表示。
同日,南方基金、国泰基金和汇添富3家基金公司申报的货币市场基金T+0赎回业务获得证监会批准,固定收益产品再掀波澜。
富国7天理财最大特点:可预约赎回
我们会尽力发,不过估计很难达到工银瑞信的规模。富国方面向记者无奈的表示。
此次富国7天理财宝产品与工银瑞信、嘉实的7天理财产品相差不多。
不过此次富国还是做出了一些创新,其与农业银行(601288)合作首推预约赎回功能。这一功能使投资者可以提前预约赎回,避免到日期当天遗忘。
据了解,若投资者在非到期日提交赎回申请,该申请视为预约赎回,管理人将顺延至运作期到期日为投资者办理赎回业务。投资者持有多期理财产品且到期日不同的情况下,一笔预约赎回只能对应一期理财产品。
现在理财产品基本可以说是银行系的天下,他们在渠道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其他公司发这类产品感觉就是在赔本赚吆喝,不过从产品线上来说还是值得的。沪上某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解释。
汇添富农行垫付,国泰南方自己垫付
同样在10月10日,另一则消息发布:南方、国泰、汇添富3家基金公司官网直销货币基金T+0赎回方案获得证监会通过,汇添富已经抢先一步,在次日开始运作。
从T+0赎回机制来看,汇添富是通过银行垫资实现投资者当日赎回,实际赎回的资金自动归还该笔贷款,并支付相关费用。
不知道这笔手续费是客户自己支付还是汇添富来支付,不过1万元支付4元这样一个比例等于损失掉货币基金好几天的收益,感觉不合算。一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南方基金采用的方案则是自有资金垫资。南方基金表示,官网直销将支持工、农、中、建、交、招、邮储等20余家全国性银行卡的货币基金T+0赎回业务,而汇添富仅支持农行银行卡的用户。
此外,汇添富还设有最高限额,具体而言单个投资者当日累计申请快速取现的现金上限为2万元,并且单笔申请快速取现的金额上限为2万元。而在费用方面,则划分为两个档次,如果快速取现1至10000(含)元,其费用是4元/笔;如果快速取现为10000至20000(含)元8元/笔。南方则表示,肯定会高于2万元。
南方基金市场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我们发行估计要到11月中上旬,我们用的是自有资金,不限于农行,会比汇添富更灵活一些。
相较于汇添富和南方的表态,国泰显得异常低调,记者致电公司无法得到关于此事的任何回应。一业内人士猜测:估计他们觉得这个产品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听说他们的模式应该和南方差不多。
货币T+0或影响银行存款
不可否认,货币T+0的出现会对银行存款造成一定的影响。上海证券首席分析师代宏坤表示,很多现在在银行里的存款可能会转到货币基金里来。之前货币基金规模一直没有实现爆发式的增长,就因为是T+2的赎回模式,这种模式对于需要短期资金流动的投资者而言不方便。
其实货币基金一直存在一个风险,即面临短时间内的大额赎回时,资金链会不会出问题。基金公司应该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止该问题发生。代宏坤补充道。(.理.财.周.报 .李.沪.生)
证监会:已取消审批项目决不变相审批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在深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证监会将继续做好行政审批项目取消调整的后续工作,妥善做好过渡安排,确保取消和下放项目及时落实到位。对于已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坚决不留尾巴,不进行变相审批。证监会还将通过推进阳光审批、持续开展行政审批项目的评估和清理工作、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等措施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此外,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另有10项行政审批项目,因涉及修改法律法规,仍在继续研究、沟通和征求意见过程中。
根据《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证监会共取消和下放32个行政审批项目,占国务院部门清理项目总数的10.2%,数量位居首位。其中取消22项,下放10项,分别占国务院部门取消和下放总数的12.8%和8.5%。同时,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决定取消3项非许可类行政审批项目。自2001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至今,证监会已分六批累计取消136项行政审批项目。
上述负责人介绍,对于已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坚决不留尾巴,不进行变相审批。对于要约收购义务豁免的若干情形和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核准等9个项目,鉴于监管法规明确、检查手段完备且有较强的市场约束,将通过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并加强事后监管的方式进行后续管理。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并履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义务,无须向证监会报备;对于证券公司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期货公司变更公司形式等9个项目,由于涉及较多后续监管,需要报备。报备均为事后行为,不进行前置审批;对于保荐代表人注册等7项涉及市场运行秩序、需要加强行业自律的事项,将交由相关社会组织实施行业自律管理。对于授权派出机构审批的10个项目,证监会已制定了过渡安排和下放后的具体管理措施,将通过制订审核指引、加强交流和指导等方式确保各派出机构的审核工作遵循同一标准,审慎实施。
证监会将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审批机制,推进阳光审批。该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将公告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名称和设定依据,明确后续管理方式和工作衔接。公告更新后的行政审批项目规范名称、审核依据、办理流程、申请标准和办理时限,编印《证监会行政审批项目指南》。继续推进证券经营机构行政许可、证券投资基金行政许可和期货机构行政许可审核进程的公开力度,有条件的项目实行全流程公开。近期将抓紧推动并购重组审核进程公开,提高行政许可审核的公开化程度。
此外,证监会将持续开展行政审批项目的评估和清理工作。根据证券市场改革发展的需要拟新设行政审批项目的,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论证,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要继续认真清理并规范现有行政审批项目,建立审批项目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的作用。适合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和管理服务事项,将通过委托等方式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承担。
该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健全行政审批服务体系,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证监会行政许可及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服务中心的设立工作进展顺利,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将正式启用,成为集行政许可申请材料的接收、通知送达、信息公开、受理咨询、接收行政许可事项的投诉和建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该负责人认为,证券业的监管主要是行为监管,不能依赖于一次性的准入门槛。要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尊重证券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尊重证券市场参与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自我调节、市场主体能够自主决策、社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都要取消行政审批。要通过弱化行政约束,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进一步激发市场的潜力和活力。(.中.国.证.券.报)
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将被追责
一位券商投行部门项目组的成员告诉记者,身为非签字保荐代表人的他,每个月几乎有10天都在飞机上,一个首次公开发行(IPO)项目做下来,往往需要两到三年。而记者从深圳福田一家正筹备上市的公司了解到,公司总经理等高层经常彻夜开会,一般销售人员则拼命做业绩。
无论是保荐券商还是拟上市公司,忙是其主旋律,上市似乎是其终极诉求。
对于任何一家希望借助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的公司,只要该公司财务、公司治理等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市场永远敞开大门欢迎。遗憾的是,为数不少的公司正在耍小聪明。它们在部分中介机构的协助下,对上市材料进行一系列包装,试图营造这样一种景象,即业绩稳健增长、主业前景辉煌、募投项目回报预期良好。
这些隐而不报的问题迟早会爆发,上市后披露的首份财报便是试金石之一。
据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上市的123家公司中,首份半年报业绩同比负增长的公司多达36家。珈伟股份、隆基股份、温州宏丰及百隆东方4家公司上半年净利下滑幅度均超过70%,其中珈伟股份中期业绩更是暴跌94%。
这些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往往对过往业绩大肆渲染,在盈利预测方面则含糊其辞;半年报则对招股说明书的错误估计只字不提,并将盈利剧减归因为行业整体下滑。表现比较明显的是今年7月上市的一家公司,该公司7月上旬发布的招股书中声明公司经营良好、业绩可期,3天后实施申购,上市前一天突然发布业绩预警,称今年上半年业绩预降四成,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有分析指出,部分拟上市公司和保荐人对招股书申报稿发布日、招股书发布日、申购日、上市日、首份财报披露日5个时点拿捏得分毫不差,并巧妙利用时点对上市信息和财务数据进行选择性披露。部分重要信息在招股书发布日实际就应披露,但这些公司却故意拖延,以便于顺利实施申购和上市。
这些业绩变脸公司在面对股价暴跌和媒体、投资者的质疑时,往往表现得极为淡定,保荐人、相关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也集体沉默,但这并不代表相关方就不应该为此承担责任。最终,珈伟股份和百隆东方双双被监管部门出具警示函,百隆东方董事长、董秘及财务总监等核心高管被处罚,珈伟股份的保荐人、签字保代、律师、会计师等一系列参与上市人员均被处罚。
监管层此举无疑透露出一个信息:蓄意造假带伤上市的公司终将被追责。(.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