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肯定跌 李志林:主动砸底目的 谢国忠:减税万亿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水皮:肯定跌 李志林:主动砸底目的 谢国忠:减税万亿

加入日期:2012-1-7 21:53:47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成思危:中国股市还将是波浪式前进
  第十六届(2012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2012年1月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资本市场:新起点、新机遇、新突破。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做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股市宏观看来进步小,微观来看问题不少,还将会是波浪式前进。
  以下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成思危主旨演讲实录:
  成思危: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和各位同学,这也是我第八次参加你们这个论坛,这个论坛办了十六届,而且这个论坛我认为在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高学术实际理论的论坛,我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个人看法。大家知道我退下来以后,在中科院担任新经济和数据科学中心主任,也在从事新经济研究是主要的部分。
  今天题目很好,新起点、新机遇、新突破,因为现在正是我们需要研究中国股市怎么样抓住新的机遇。最近我在中央经济周刊发表访谈,我相信中国股市还是会波浪式前进,而且是上升。三个基本观点,第一个就是股市波浪式前进,这个话最早我在2011年3月在纳斯达克时代广场提出,发表演讲。我相信股市还是会波浪是前进波浪式前进,长远来看我们一定有信心。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人跳楼,有人自杀,好象世界末日一样。
  第二个基本观点,中国股市宏观进步不小,微观看来问题不小,这个话我在2011年领导证券法检查完成以后,做的报告。到今天我认为还是适用。第三,就是作为学者来说,所以我常常叫做反周期操作,这样召来一片骂声,网友看我访谈以后网上有人骂。第一骂他怕我讲,所以如果我要不讲等于怕他们。第二个,他越骂我影响越大,所以我也不怕。就是往往股市热的时候,我们真的要注意寻找问题,要提醒投资者注意,而在股市今天这样大家悲观情绪浓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到希望,有信心。实际上我个人看现在股市到今天,如果说不是到了一个差不多底部,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好多人新起点、新机遇、新突破正当其实。
  第三个,中国股市要不断发展有4个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经济新转变,我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就是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另外特别美国一些投资家,中国股市是晴雨表吗?似乎不能这么说,第一点就是什么是中国新经济的特征代表,我们以前一般说GDP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绝对不能够完全代表经济基本面的好坏,因为GDP增长说明经济量速度,没有说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质量衡量,我觉得第一就是劳动生产率。所以劳动生产率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制造业是世界第一大国,但是我们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美国相比还是差距比较多,美国制造业全国劳动生产率是每人每年18万美元,我们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不到20万人民币。第二,资金效率。一个就是你投资增长1%,你拉动经济,拉动GDP增长多少?这个数据按理论上说,至少是0.7%,因为根据发展。但是我们近年来GDP比较低,我们09年投资增长30.1%,GDP增长9.2%,就是0.3%,这是一个。当然这里面有原因,我们投了大量铁公机。第三,关注环境的成本,你看发展很快,但是环境问题严重,没戏。我们在03到07年达到两位数的增长,但是政府增长实际从经济学来讲超过我们潜力增长。由于能源效率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环境代价,占GDP13%,而当年GDP增长14.4%,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增长快了把环境债务留给子孙万代。所以中央提出来用好又快又好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经济基本面我们也是要速度和质量同时考虑,甚至是质量更重要。一定要注意基本面不是GDP唯一代表。最近我想还有更重要问题,就是全样本做法,他实际是不能代表真正股市质量,为什么?因为即使你炒ST股,他也一样在股指上?还是进入好的股,还是进入差的股,股指上全部上涨。实际上我们要求是真正股市起到富优汰劣。所以道指他也不是这么做,他也是选择一些典型代表性。所以我说我们也不能单看上证指数,现在沪深300作为股指期货交易,但是中国股指什么最有代表性,我觉得这里面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个,股指和经济基本面有没有关系,我们个人认为还是有关系,因为从理论上,为什么找不到这个关系?由于他的多种因素太多,杂音太多,怎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学术需要研究。在这个方面有两个做法,我们都在做。一个是产生滤波的手法,可以大致看到(现场图表)。当然股市很复杂。
  另外一个办法,最优的进法,这个也能够判断,股市基本发展趋向,当然这些工作还是比较初步。但是我个人还是坚信经济的基本面,和股市在内在的时候,还是存在正向关系。第二个问题,就是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市公司的是创造社会财富这个主力,股市本身我始终他不能创造社会财富,他可以给个人创造财富。有人不同意,说印花税也算GDP,这是对的,但是这给政府创造财富。那么所以真正创造财富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质量短期看,看财务绩效,我认为上市公司的回报率应该是高于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平均指数,这应该是投资者最低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融资的最低手段。如果你两这点都做不到,干吗要投资?当然这个是分红加上市公司价值的增加。但是这里面投资非常重要,从短期来看。长期来看上市公司最取决于公司质量。公司治理通过各种指标,最后得到这个指数。
  我昨天了解最新情况,2011年公司治理出来,他的样本是1900个上市公司,做的不错,他的一个小消息我们今年及格了,平均60.28分,2010年是59.09分,提高了。我高兴什么?起码到了60分,原来一直到50,现在到60分。中国上市公司还有治理上不断进步,这个是关键。
  第三,就是投资者的素质,这里面有两点,一点就是结构,大家可以看到机构投资在逐渐提高,机构投资者他是专业,一个是比较长线的投资,股市需要这种机构投资者。在座证券公司基金,都应该是机构投资者。但是我们确实有这个问题,就是现在机构投资者也成了短期效应,这个不好。我们基金都追求短期效应,怎么行呢?所以现在基金表现赔得多,本来股民希望通过专家运作,能够尽管回报低一点,但是风险低一点,但是这一点是没有做到。
  但是毕竟经过投资者比例增加,这是好事。第二点,就是投资者素质,投资者素质我认为应该包括4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他要对宏观经济拉紧,投资者关心国家大事,所以他对宏观经济形势要有多了解。第二,是他要对他所投资这些上市公司,要有一个比较多的了解,你要了解财务绩效,了解他的公司治理,如果你对你的投资对象不清楚,或者看看短期上升下降,你这个成不了高素质投资者。第三,就是要有风险意识,风险和回报是对称,想要高风险高回报就得注意支撑高风险,否则有问题。第二,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这里面有很多人还是不理解,股市好的时候他就借钱拿房子抵押炒股,这是很危险。因为你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不够,你借钱现在叫杠杆率,你自己杠杆率40%,你杠杆率是40%,说明自己有2万5,炒100万股,97万是借来的,当你回报率高于你借钱利率,当然你赚大钱,但是借钱利率高于回报率你就赔钱了。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不理解。如果自己没有承受风险能力,不行。
  第四,投资者一定要注意不断学习,在股市里面不断学习。我们股市里确实有个别豪赌不服输,股市里赚点钱就了不起了,股市里差不多一半股神,一旦股市掉了没了,不是检查自己问题,他是怨天尤人,这是最糟糕。我们有些专家迎合这些人的心理,跟着骂,这不对。对小孩子走路,摔跤了,有的大人说这地不好,这么说绝对学不到东西。所以我们要提高素质,要求投资者在股市操作中,股市的波及中总结经验。
  最后一个,监管。监管我讲过多次,合法、依法、合理、适度、有效,这是非常重要。首先依法监管,这一点我觉得证监会最近加强了,其实证券法确定什么?第一个素质,一个虚假信息,一个恶意操作事故等等。一定要依法严惩,不严惩这些违法上市公司实际上就是损害了投资者利益。第二个,合理。就是你监管同时你要考虑到各方各面,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我们监管部门也有他的苦处。不管谁出了问题,不管谁来说情,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要合理的分析。第三个是适度,监管也不是说你各种措施,越严越好,也不是,因为是有成本。
  最后就是有效,不是说你要想对付一个政策,你只有在你能改变投资者的预期的时候,这个政策才是有效的。如果你不能改变投资者有效,这个政策无效,股市上涨以后你加印花税,股市跌的时候你减印花税,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在政策上改变投资者预期。比如说我们股市说发行率比较高,投机气氛比较多,你买股票在一年之内出售,收你们资本率的税,一年以后出售就不受资本率的税,这样就改变投资者的预期。
  我几个基本观点,一个股市还是波浪式前进,第二个中国股市宏观看来进步小,微观来看问题不少。只要信息披露,正式及时全面,很多人可以做分析,所以我今天利用这个论坛机会,讲这么一点比较肤浅意见,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苏彦祝:站在新一轮牛市的起点
  2011年年初,我们提出2011年的主题词是通货膨胀、地产调控、结构转型,认为通胀是市场的关键词。2011年的市场印证了这一判断,国内通胀持续高企,宏观调控政策层层加码,而经济增速逐季回落,A股市场震荡下行,跌幅居全球前列,市场十分低迷,投资者很难捕捉到获利机会。
  预测2012年市场,总体看处于熊市末、牛市初的接合部,站在新一轮牛市的起点,投资机会应该会比2011年好。
  2012年的整体宏观环境是:通胀减缓和经济减速。中国经济减速基于以下综合判断:
  --从国际因素看,国际金融危机形势较为严峻。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尚不确定,发达国家经济面临的冲击和调整将是长期和深刻的。
  --从国内因素看,首先,房地产行业继续在收缩,政府坚持宏观调控政策不动摇,房地产去泡沫化将带动投资增速放缓,这将引发一系列经济调整;其次,政府投资不会大规模扩张,现在已有一些在建工程因为资金紧张陷入停工或半停工,今年投资重点保在建和扩建工程,而新的消费热点也很难一下子得到呈现,不少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最后,欧债危机解决需要持续很长时间,暂无最终解决方案,这将会对中国出口产生长期不利影响,资本流出态势加剧。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一部分是周期性原因,如投资放缓和出口增速下滑叠加导致,另一部分缘于长期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而长期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可能是永久性的。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释放出稳中求进的明确发展信号,这意味着政府已经意识到要针对经济下行压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在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也要努力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求得发展的新空间。这就是2012年的一个总体发展环境。
  从目前看,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不会再有像应对2008年时的4万亿一揽子刺激计划。为什么政府不再出台大的措施呢?当年宏观刺激政策好比是强心针、兴奋剂,现在最多就是营养液。因为当时未曾遇到过金融危机,过猛的应对政策一方面迅速使中国经济反转,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些地方财政恶化、突击花钱、房地产泡沫等负面效果,到现在这些问题已经逐渐显现。从经济发展规律看,经济增长难免会有波折;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使中国经济经历了四五年的困难,但现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可谓百年罕见,其持续时间之长、深度影响之大,超过预期,现在希望其很快过去、一下就云开雾散的想法并不现实,必须要做长期应对。因此,2012年我们不再下猛药,而是更重视扩内需、调结构、重内力,眼光更向内、更长远。
  从长远看,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动力仍然巨大,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工业化不断推进、城市化不断扩张、市场化不断完善、国际化不断拓展的阶段,中国城镇化率不到50%,而发达国家多在90%以上,其间的差距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东部地区虽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中西部地区经济依然欠发达,投资需求旺盛,消费潜力巨大;垄断行业的改革远未完成,市场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对应到股市,2012年投资机会要比2011年好。我们判断今年通胀压力下降的可能性很大,这便蕴含着货币政策放松的机会,加上2011年市场连续下跌,释放了系统性风险,预测上半年市场会是波动较大的震荡行情。
  投资策略上,一定要把握住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寻找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的行业,在恐慌下跌中建仓。我们较为看好消费、经济转型等板块。中国的消费潜力较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对于医药的需求也会上升。此外,我们还觉得,在阶段性反弹中,周期性股票反弹可能也比较大。(.第.一.财.经.日.报 .苏.彦.祝)
  


  潘稷:港股上半年防守做空 看好下半年机会
  2011年大市多次反复,特别是8月与10月的急剧下跌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波动风险。在香港,不少对冲基金2011年收成转负。展望2012年,香港市场是否继续波动?有哪些行业存在投资机会?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专访了香港马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潘稷。
  潘稷认为,2012年的市场趋势要好于2011年,上行与下跌趋势可能更为明显,这为对冲基金提供了多种机会。
  《财商》:你如何看2012年的市场大方向,特别是港股的大方向?
  潘稷:港股大方向基本上是受外围因素影响的。目前影响港股有三大主要因素,一是欧洲债务问题,二是美国,第三是中国内地经济。目前情况最差的是欧洲,而中国内地可能已经出现拐点,但也要看政策是否配合。比较好的地方是美国。它的经济开始好转,其主要的问题是政治问题(今年是美国大选年),但如果没有类似上个世纪20年代的错误政策去打击市场,美国经济在2012年应该会开始复苏。
  从全年来看,第一季度的港股市场应该是最差的,因为欧债危机因素在第一季度影响最深。欧洲很多国家在3月底之前将会陆陆续续进入还款期,欧洲央行会如何配合,目前还有很大的变数,这其实也是政治上的问题,毕竟欧洲这么多国家,这么多不同的声音。这种情况对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会有影响。
  在中国内地方面,目前A股很弱,我认为主要是要看银根是否会慢慢松动,或是出台政策配合鼓励消费和支持出口,扶持中小企业。近几年欧洲正越来越成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现在欧洲出了问题,就要看中国会否相应出台政策应对。从这个角度来说,港股在第一季度怎么走,也要看中国内地的政策是否会有微调。我个人估计,第一季度中国不会减息,但银根会慢慢放松下来。
  《财商》:能否介绍一下你在2012年的选股策略?
  潘稷:2012年上半年我会以防守性为主,所以暂时以一些高息股为先。消费类股要看中国内地的政策;此外,如果政策开始松动,也可以看看内地房地产股。
  对于内房股,这个板块在2011年走势很弱,所以如果政策上有松动,估计内房股在2012年反弹幅度会比较大。虽然目前内地房地产市场还是处于宏调期,但是如果内地银根有所松动的话,那么地产类股票可能会从绝望变成有点希望,可以以小博大,小权重地配置一些。
  从排序来看,权重较高的应该是高息类股,其次是消费类,最后是内房股也会放很小的比重。
  从个股来看,高息类股香港业界可能会比较重视以领汇房产基金(00823.HK)为主的收租类股,还有就是香港特区政府发行的通胀挂钩债券。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美国试图印钞解决问题,所以香港这边的通胀应该不会有太多下降。所以我认为稳妥的策略是重点选一些像领汇这样的高息股;次一点的选择对象也可以包括一些其他的写字楼收租股或是房地产投资基金(REITs),但由于2012年的写字楼租金也有可能下跌,所以还是像领汇这种半政府性质的收租股会好一些。
  至于消费类这一块的个股,大家可以看一些在2011年跌得深的百货股,或是有品牌的消费类股。
  《财商》:你觉得哪些行业在2012年面临下行风险或是有可能出现调整?为什么?
  潘稷:其实我们在这方面主要是看个股估值,行业因素次之。我会比较担忧那些市盈率较高的股份。如果是20~30倍左右的高市盈率股,可能就要小心一些。因为现在整个香港市场的大市市盈率才7至8倍,如果某公司PE达到20~30倍,当然是要避开。
  虽然我们也会参考公司所处的环境和行业因素,还有企业现金、政策走向等,但高市盈率是更主要参考因素。这涉及一个公司的股票定价是否合理,因为现在市场上便宜的股份太多了,高市盈率股的下行风险较大。
  举例来说,有一些内地的食品股我们就会避开,像2011年的味千(中国)(00538.HK),它是很好的消费类股,但市盈率较高,所以一旦出现一些负面的消息,它就会迅速地回归基本面,回调重挫的压力很大。其实在百货类及消费类股里都有这个情况,例如过去的雨润食品(01068.HK)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
  《财商》:过去一段时间,新能源行业频频成为投资焦点,但我们看到太阳能和风电类股份在2011年表现波动,你怎么看这些行业?
  潘稷:这些行业要具体分析,比如太阳能,回升的机会是有,但要看政策配合,因为现在不单只是中国国内政策对太阳能产业没有特别的扶持,它在美国还遇到反倾销的麻烦,所以这个行业有可能会有反弹,但主要看政策,看各国还有多少这方面的投资需求。此外,这类股票还有个问题,就是它已经绑了很多人在里面,所以即使反弹,可能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财商》:刚才你点评过内房股,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板块是银行板块,你对内地银行股在2012年的预期如何?
  潘稷:对中资银行,我更主要留意的是它们的坏账问题。因为中国前几年搞了个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现在要看银行是否会因此而坏账有增加、拨备上升。中资银行的其他方面我觉得没有问题,目前中国政府还是倾向于扶持银行。我们看到,中国并没有削减利率,还只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所以银行的借贷收益还是可以增加。如果基本上坏账率没有异动,我觉得内银股还是可以考虑的,这方面要看完它的报表才能决定。
  《财商》:就2012年全年的布局策略来看,你会如何运用不同的策略组合?
  潘稷:从2012年全年来看,可能做空会集中于上半年。第一季度应该是市场最惨淡的,而下半年可能形势会较明朗,而且各国也会出来扶持自己的经济,所以最差的情况应该会在上半年出现。
  从策略来说,我在上半年会以防守性为主,适当做空。但是如果第一季度末有迹象显示全球经济情况开始改善的话,我可能会停止做空,并开始抄底。
  从下半年来看,我觉得各国政府应该压力会比较大,到时可能会有一些刺激措施出台,所以我看好下半年的市场走向。而且从美国来看,下半年的大选形势也基本明朗化,政治斗争开始接近尾声,这些都是积极的因素。(.第.一.财.经.日.报 .舒.时)
  


  陕西创赢投资董事长崔军:2300点下是吸纳价值股绝佳机会
  A股在2011年大跌21.68%,是近10年的第二熊市。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2012年的A股会走出什么样运行图,哪些行业和个股存在机会呢?
  大盘将收阳线
  经过了2011年大跌之后,2012年的大盘将走出一根阳线,A股年线还没有连续3年下跌的。而从时间周期上看,上证指数自2007年10月16日6124.04点下跌到2011年12月19日的2164.89点,下跌时间达50个月。一般来说,50个月的时间周期是大盘下跌的极限周期,从2001年2245点到2005年的998点,前一轮的熊市只下跌48个月。2011年12月21日,上证指数收于2191点(沪深300指数2339点)的估值比2008年上证指数1664点的估值还低15%~17%。
  创赢投资还认为,2011年12月,A股还将迎来77个月见底周期,2300点下面都是吸纳价值股的绝佳机会。77个月周期是个非常神奇的周期。1990年12月,上证指数从95点上涨77个月之后,见了1997年5月1510点的大顶;1997年5月,上证指数在1510点运行77个月后见了2003年11月1307点的底部;2005年6月的998点大底到2011年12月正好又是77个月。2300点以下区域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类似998点的大底。
  2007年10月,当市场涨至最高点6124.04点时,中国股市的市值大概是40万亿元(包括H股),当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为26万亿元,市值与GDP比约为1.5倍,根据国外发达市场经验,股市泡沫高点的市值与GDP比一般在1.5倍附近。2008年底,当上证指数跌到1664点时,市值约为10万亿元,当年GDP为31万亿元,市值与GDP比为0.32倍。2011年12月21日,股市市值约为21.38万亿元,假设2011年我国GDP增速为9%,那全年GDP水平为43万亿元,当前市值与GDP比为0.497倍。
  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低估,但这并不代表市场马上会上涨。长期看,虽然股市走势跟基本面是吻合的,但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产生背离,不过,背离的时间越长,纠错的力度也会越大。
  银行板块最被看好
  中国个人的钱都是存在银行里,银行具有高度垄断性,有非常强的护城河。提高准备金率对银行是利好,因为银行可提高利息,贷款利息最高可到20%,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更是利好。
  目前,许多资金都看好中资银行股,除了汇金增持四大行、中投增持建行H股27.6亿股外,不少外资机构2011年持有的中资银行股的仓位也总体上升。其中,2011年10月,在中资银行股大跌时,各家外资机构纷纷抄底,所持中资银行H股仓位普遍达到年内最高值。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2011年1月3日持有民生银行(600016)H股比例仅5.84%,而8月16日已增至13.61%;虽然大摩在银行股大跌过程中减持了部分股票,但9月底又转为增持,2011年10月12日持股比例回升至13.16%;JP摩根持有农行H股的比例从2011年3月3日的5.08%,最高增持10月10日的7.17%,最新披露的持股数据显示,持股比例仍然达7.02%。
  随着市场的持续下跌,银行股估值出现的白菜价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该不该在目前的价位买入也引发争议。以深发展(000001)A(000001.SZ)为例,根据统计,1987年5月9日,深发展A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了79.5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20元,实际发行33.65万股,实收金额793万元,完成了发行计划的49.9%。买了深发展A原始股的投资者,24年投资收益是7636倍,深发展A最高股价是2007年11月1日的37.65元,相当于原始股20年涨了17624倍。
  股市里最后挣钱的人只有10%,这是个真理。因此,现在的银行股都在净资产左右,非常便宜,但是大家还是不太看好。创赢投资2006年在5元多/股买入云南铜业(000878)(000878.SZ),当时市场也不看好有色金属股,之后一年半左右,云南铜业股价却涨了近20倍。因此,请记住,在大家都不看好一个行业的时候,就是最佳买点,当大家都远离股市的时候,大盘就是大底了。(.第.一.财.经.日.报 .崔.军)

 

  水皮杂谈:让市场回归常识 不调整IPO节奏股市肯定会跌
  元旦之前,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对手》栏目要做一期股市节目,辩论的主题是上市公司该不该分红,编导征求水皮的意见,水皮左右为难,坚辞不上,事后看到当期嘉宾吕随启的微博,用了相当的篇幅为自己的讲法解释,感慨良多。
  在水皮看来,随启本不该趟这趟浑水,因为分不分红就是个伪命题,本来也不该成为什么争论的焦点,中国上市公司的问题是有钱不分红吗?中国股市跌跌不休的原因是有钱不分红吗?上市之前要有分红的承诺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上市融资就是因为缺钱,有钱分红还融资干什么?一边分红一边融资不是居心叵测就是欺世盗名,这么简单的矛盾是个正常的人都看得出来,辩什么辩,争什么争?!
  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是不是分红,而在于上市公司让人看不到希望,没有预期,这才是根本,正因为没有将来,大家才会把眼前看得比天还大,正因为股价没有上升的预期才会想到眼前要分光吃净,能落一点是一点。换句话讲,因为无法往前看所以只能往回看!
  这样的话讲给谁听呢?
  这样的话散户听不进去,而管理层又不愿听。作为正方,水皮知道这是人家转移斗争大方向的烟幕弹;作为反方,水皮知道这是把自己放在不明真相群众的对立面,说真话要挨骂讲假话对不起良心。
  中国股市违反常识的现象不止分红规定,围绕新股发行也是如此。印象中也是新年前,北京不少主流媒体几乎同时发声力挺IPO,声辩股市下行与IPO没有关系。这样的观点看上去没有错,但是却经不过推敲,管理层推诿责任事小,其后反射出来对于市场规律的漠视才真正叫人胆寒。
  的确,没有一个市场会因为IPO发行而崩溃的,不能融资的市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更何况没有发不出去的股票,只有发不出去的价格。但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否则就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当股市供求关系出现严重失衡时,IPO就会成为股市下跌的动力和压力,停止IPO股市不见得会涨,但是不调整IPO的节奏,股市肯定会跌。刚刚过去的2011年,A股融资规模达9000亿,上市282只新股,差不多天天有发行,总市值20万亿,流通市值16万亿,蒸发的市值是5.97万亿,流通市值2.83万亿,人均损失4.12万元。上证指数下跌21.68%,收不到2200点,和6124点差三倍,但是市值却相差无几,这就叫稀释,库存水量不变,扩容三分之二,水位下降三分之一,是必然的结果。更何况,还有9000亿的抽水,进场的资金赶不上融走的资金,股市不跌难道还会涨吗?
  这不是常识吗?
  郭树清主席也是上市公司董事长出身,也经过市场的起伏,也知道价值规律。上任之初,发审委的过会率也的确从三过一到过四过一,但是时间不长,发审委又开始大干快上,媒体的舆论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是保护市场呢,还是落井下石呢?
  中外市场的对比是如此的鲜明,A股上证2011年下跌21%,深证下跌28.41%,而道琼斯则上涨5.5%,新年美股开门红,A股依然跌不停,谁敢说这和IPO滥发没有关系?单位时间,可交易的股数多,价格下降,可交易的股数小,价格上升,这需要教吗?在一个供求均衡的市场里,上市公司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而在一个供求失衡的市场里,覆巢之下是没有完卵的,股票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汇金公司护盘的努力眼看着功亏一篑,证监会就不能宏观调控一下几个上市公司上市的节奏,相煎何太急?!玉石俱焚谁又能得什么好处呢?理想的动态均衡就是退市一个,上市一个。
  投资者是最讲道理的,暂停新股发行没有必要,但是这个市场需要呵护,人人有责,尤其需要管理层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至少要向市场传递类似的信号,信心不能光说在嘴,更要落实到市场调控的实践中。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