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公司IPO下周上会 机构砸盘 新股创20年来最大跌幅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16公司IPO下周上会 机构砸盘 新股创20年来最大跌幅

加入日期:2012-1-7 21:50:55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新股破发潮汹涌 机构高价哄抢终成买单冤大头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新股与亏钱形影不离,近四分之一新股在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超过七成新股先后跌破发行价。由于机构很难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新上市公司进行全面深入了解,更多的是通过招股说明书等公开信息,以及路演时和公司高层短暂交流,得到一些信息。对于一些质地不错的公司,部分机构为了提高获配的几率,报出的价格也会较高,致使不少新股在定价时就存在泡沫。相对于可以迅速脱手的二级市场的打新资金而言,最终成功获配的机构不得不面对3个月限售期,正是在破发之后依旧跌跌不休的股价,使其只能吞下自酿的苦酒,成为冤大头。
  曾经,神州泰岳洋河股份等个股,一次次地为我们演绎了新股的财富神话;曾经,就算没有任何投资经验,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和一定的运气,凭借傻瓜式的打新也能获益颇丰。但是,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新股却成了一个与亏钱形影不离的词汇,近四分之一的新股在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超过七成新股先后跌破发行价,不管是普通投资者,还是剑走偏锋的私募 ,甚至连正规军基金公司也屡屡中招。在2012年1月6日上市的加加食品等三只新股更是齐齐破发,2012版的新股中签如中刀的大戏正在火热上演,那些曾经高价哄抢的机构们也郁闷地当上了冤大头。
  新股神话破灭
  回想2010年,曾经有一大批个股在上市首日遭遇爆炒。诸如新亚制程暴涨275%,艾迪西暴涨235%,当年首日涨幅在100%以上的新股多达31只,让不少成功中签的幸运儿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根据数据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没有一只新股的首日涨幅能够突破200%,涨幅在100%以上的也仅有东宝生物 、江粉磁材等6只个股而已,与2010年相比,出现了明显下滑。
  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各界的眼中,2011年新股所面临的窘境不仅仅是涨得不多,而是跌得很惨。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的数据,在去年上市的近280只个股当中,约有75家公司遭遇了首日破发,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换句话说,即使是百里挑一的中签幸运儿,也很有可能面对亏损或者浮亏的尴尬。而在2010年,首日破发新股的数量仅为26只。
  回顾过去一年首日破发的新股,最悲剧的莫过于网上中签率高达21.57%的庞大集团 。以45元/股的价格发行的庞大集团,在4月28日登陆沪市的一瞬间就以低开近20%的表现宣告破发,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跌幅最终被定格于23.16%。由于庞大集团每一个中签号对应1000股新股,即4.5万元的市值,也就是说,如果中签一个号且没有卖出的话,首个交易日浮亏就近万元,正因如此,不少中签者自嘲 中签如中刀,一号套一万。
  仅次于庞大集团的,是2011年1月以发行价90元/股登陆A股市场的华锐风电 。同样因为每个中签号对应1000股,当中签者手握市值9万元新股直面9.56%的首日跌幅之时,就意味着近8600元的亏损。
  包括庞大集团在内,去年上市新股中首日跌幅超过10%的共计18只之多,其中天瑞仪器迪威视讯东方国信等公司发行价都不便宜,让不少中签者损失惨重。
  破发潮愈演愈烈
  除了近四分之一个股出现首日破发,大部分上市当日大涨的新股,最终也没能逃脱破发的命运。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的数据,截至2012年1月5日,在2011年上市的近280只新股当中,有近220只已经跌破发行价,换句话说,在去年上市的新股中,有近78%已经处于破发状态,与首日破发比例相比,这一数据让人更感惨淡。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上市个股跌幅超过30%的接近百只,而股价遭遇腰斩(跌幅在50%)以上的超过了15只,其中庞大集团华锐风电亚太科技风范股份大智慧 荣登前五位。而在上涨的公司中,上市以来涨幅在50%以上的个股还不足10只,其中冠昊生物作为一只涨幅翻番的个股稳居涨幅榜第一位。
  需要指出的是,上市以来跌幅居前的新股往往是在2011年上半年上市的。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规律,还是因为随着大盘的不断下挫,2011年上半年上市的新股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如果市场继续下行,不管是上市首日破发还是后来逐渐破发的情况,都会越来越常见。
  而从本周五(1月6日)三只新股上市的情况来看,上述人士的担忧似乎正在成为现实。作为2012年上市的第一批新股,加加食品等三只新股非但没有献上各方期待的2012年新股开门红,反而全体破发。
  在昨日上市的新股中,此前最受市场关注的无疑是拥有 加加酱油这个著名品牌的加加食品。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公司注重品牌形象和价值的培养,加加已成为全国市场上具有广泛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强势品牌,预计上市首日目标价为30.15元~40.58元。即使是预测保守的国泰君安,也给出了29.44元~32元的首日定价区间。
  不过,加加食品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开盘之时其跌幅就超过了20%,盘中跌幅更是一度逼近30%,并最终收于22.10元,相对于30元/股的发行价下跌了26.33%。而在昨日三只上市新股中,跌幅最小的博彦科技也下挫了9.41%。
  两大因素重压新股
  毫无疑问,新股正陷入愈演愈烈的破发潮中,对于它们令人失望的表现,市场各方都将目光投向了两个方面:跌跌不休的市场,以及新股的高速发行。
  梳理近期新股走势不难发现,最近一次新股破发潮是从去年12月5日上市的雪人股份开始的,6.26%的首日跌幅,使得雪人股份成为去年10月份以来的第一只破发新股,当时,正是上证指数从11月中旬的2500点一线下挫至2300点附近之时。
  随着市场的不断下探,新股的表现也越来越差,一方面是涨幅迅速萎缩 (首日涨幅超过30%的仅有两只),另一方面是出现破发的越来越多,特别是从12月28日上证指数下探至2134.02点低点开始,南通锻压 、金明精机 、宏磊股份 、卫星石化等个股在登陆A股市场首日就跌破发行价,新股破发呈加速迹象。而到了指数再次创出2132.63点新低的2012年1月6日,加加食品等三只新股在上市首日即全军覆没。
  除了市场低迷因素外,新股发行对于市场的抽血也被视为新股走势疲软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2011年IPO市场回顾及2012年展望》,2011年沪深股市IPO共计282宗,融资总额2861亿元,位居2011年全球首次上市公司数目和首次上市公司融资金额的首位。对于2012年,普华永道预计沪深股市IPO数量大约为300家,融资额会达到2700亿~3000亿元,保持2011年的融资水平。
  一名券商策略分析师指出,如果整个市场比较好,有足够的资金流入股市,那么新股融资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像2011年这样几乎是单边下跌的情况下,新股融资就成为市场无法承受之重。
  机构吞下自酿苦酒
  受累于新股的疲软走势,亏钱的不仅仅是普通打新者,还有常常剑走偏锋的私募,就连正规军的基金公司也屡屡中招。而当大家尝试找出一个怪罪的对象时,在新股发行环节表现热情、屡屡报出高价的机构自然而然成为最易被归咎的对象,因为机构扮演着新股定价阶段最关键的角色,正是基于各家机构的报价,新股发行价格和市盈率才得以最终确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即使是在新股神话加速破灭的去年12月份,新股发行的整体估值在2011年终也不算最低。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发行的新股发行市盈率普遍为30多倍或者40多倍,青青稞酒更是高达53.33倍。而根据巨灵财经提供的数据,上证指数位于2600点~2800点区间波动的去年6月,新股发行市盈率却普遍在20多倍至30多倍这一区间。换句话说,即使市场环境大不如前,近期发行新股的估值却并不算低。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少机构在询价阶段都将相关公司2011年的业绩作为参考,而在去年6月份或是更早的时候,大家考虑的仅仅是2010年的业绩情况。另外,新股市盈率对市场走势的体现有一定滞后效应,如果整个市场和新股表现持续低迷的话,未来一段时间很可能新股整体发行市盈率都将下滑。
  该人士还表示,由于新上市的公司太多,机构很难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招股说明书等公开信息,以及路演时和公司高层短暂交流,从而得到一些了解。因此,在定价时波动空间就比较大,不乏报出人情价的机构。对于一些质地不错的公司,部分机构为了提高获配的几率,报出的价格也会较高。
  正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少新股在定价时就已经存在明显的泡沫,而相对于可以迅速脱手的二级市场的打新资金而言,最终成功获配的机构不得不面对3个月限售期,正是在破发之后依旧跌跌不休的股价,让它们最终只能吞下自己酿的苦酒,成为新股悲剧中的冤大头。
   /重点观察/
  冤大头一:华宝兴业基金
  受伤指数:★★★★★遭遇陷阱:通裕重工
  很多时候,吃了大亏才知道转向。
  2011年12月29日,华宝兴业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则致尊敬的发行人、保荐机构的友情提示:为提高公司投研工作效率,决定即日起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暂停参与各发行人的IPO询价,暂停接待各发行人、保荐机构的IPO路演。此提示一出,业内一片哗然,有人将其视为是向一二级市场收益严重失衡现象的宣战;有人担忧这一做法具有示范效应,从而影响到其他机构,进而进一步影响承销业务。实际上,华宝兴业或许只是在修正自己的错误,因为他们在2010年的打新行动中的确被伤得很深。
  华宝兴业对去年3月份登陆A股的通裕重工 (300185,收盘价11.55元)可谓一往情深,当时华宝兴业收益增长和华宝兴业行业精选联手报出26元的申购价,这一数字较通裕重工25元的发行价高出1元。最终,两只基金分别拿下90万股和270万股的配额。
  但是这并没有满足华宝兴业的胃口,从通裕重工2011年三季报中可以发现,华宝兴业行业精选又在二级市场中吃进了58.73万股,以共计328.73万股的数量位列十大流通股东之首,同时华宝兴业先进成长也在二季度中买入49.65万股。由此来看,截至2011年二季度末,华宝兴业至少持有468.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持股成本大约为23.59元/股,动用资金至少为1.1亿元。
  跟谈恋爱一样,真心付出并不一定有回报。通裕重工自上市以来,股价表现一直很平淡,在2011年三季度中股价也是同样的不喜人,最高仅19.56元。无奈之下,华宝兴业只好鸣金收兵,齐刷刷割肉,到2011年三季度末,华宝兴业已从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以均价来算,如果全部卖出,仅这一笔生意就亏了2548万元,损失相当惨重。
  这只是华宝兴业的一幕戏而已,除通裕重工外,华宝兴业还高询价过庞大集团(601258,收盘价5.64元)、天喻信息 (300205,收盘价20.28元)等,这些个股后期均大幅下跌,华宝兴业的处境不言而喻。
  冤大头二:华商基金
  受伤指数:★★★★★遭遇陷阱:庞大集团
  从天堂到地狱,或许只需一年。
  在2010年里风光无限好的华商系,在悲情的2011年中,其也星光黯淡。公开信息显示,其旗下有3只基金净值亏损幅度超过30%,华商产业亏损高达39.58%,在股票型基金中排倒数第三;华商领先亏损33.4%,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处于倒数第5位;华商动态亏31.1%,在配置混合型基金中排倒数第二。在2010年,华商动态排名第二,华商领先排名第十三。至于2010年股票型基金的冠军华商盛世 ,在2011年里亏损达29.1%,排在第187位……
  如今,华商系之殇,俨然成为新入门基金经理的经典教案,在不堪回首的2011年中,高询价参与打新,或是导致华商系败走麦城的原因之一。
  最经典的莫过于华商系对庞大集团的钟爱。公开信息显示,对庞大集团的询价,华商系异常积极,在128个配售对象的申报信息中,华商领先企业 、华商盛世、华商产业均报出55元的最高价,这一数字较最终发行价45元高出22.22%。诚然,高询价让华商系如愿申购到347.83万股的股份,但其也因此自食苦果。
  2011年4月28日,庞大集团开盘第一天便遭遇破发尴尬,首日股价最高达到38.6元,但收盘时定格在34.58元,当天华商系就浮亏1.41亿元,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自上市以来,庞大集团的股价只见跌不见涨,38.6元的首日上市最高价,也成了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截至目前,庞大集团复权的股价不到14元,累计跌幅近70%。从2011年三季报来看,华商系并未出现在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上,这表明其已经离场,但从股价表现来看,割肉是无疑的。
  然而,华商系高询价的故事仍在上演。在大智慧(601519,收盘价10.07元)的询价中,华商盛世和华商动态同样给出了27元的高询价,实际上,大智慧最终确定的首发价为23.2元,华商系最终获配81.49万股。盘面显示,大智慧仅在上市后的两个多星期内有所闪光,随后也走向了破发之路,到2011年二季度末,由孙建波亲自掌舵的华商盛世已溜了,并未出现在十大流通股东当中,自解禁日起到2011年二季度末,大智慧股价最高也就是19.5元,华商系再次上演割肉一幕。虽然大智慧在其行业中确实属于佼佼者,但其股价表现与这个头衔不相符,这或许也是华商系没有预料到的。
  此外,华商系的高询价还出现在天瑞仪器(300165,收盘价17.86元)、华中数控 (300161,收盘价13.18元)、骆驼股份 (601311,收盘价17.48元)等个股中。
  冤大头三:工银瑞信基金
  受伤指数:★★★★遭遇陷阱:大华农
  之所以谈及工银瑞信,是因为该基金在2011年中独摘两宗最。
  一是对打新最为狂热的基金。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共有15只基金网下申购新股的次数超过20次。其中,工银瑞信增强收益荣登第一,获得网下配售38次,工银瑞信信用添利和富国天利增长紧随其后,以37次并列次之,工银瑞信双利则以29次位列第三。
  多吃多占并不一定多赚,工银瑞信由此获得的收益相对微薄,甚至不得不面对浮亏的尴尬,比如工银瑞信增强收益虽以38次打新成为全部基金中最狂热基金,但2011年其总回报下跌了1.34%,在同类67只基金中排第25位,其参加打新的已上市交易的30只新股中,假设其仍持股,截至12月31日,其浮亏已达到7032万元。
  然而,让工银瑞信增强收益损失最大的来自于两只新股大华农 (300186,收盘价13.30元)和宝鼎重工 (002552,收盘价9.03元)。工银瑞信增强收益分别获配两只股票176万股和100万股,假设持股数不变,其浮亏分别约1300万元和100万元。
  同时,工银瑞信信用添利A2011年内下跌4.46%,在67只同类基金中排第48位;工银瑞信信用添利B2011年下跌4.85%,排第49位;工银瑞信双利A表现相对较好,全年收益为2.58%,工银瑞信双利B收益为2.09%。
  难看的成绩,或许就是高询价所酿的苦果。比如在大华农的申购中,工银瑞信稳健成长、工银瑞信增强收益、工银瑞信双利就分别报出27.6元、27.6元、28元的价格,远远高于其他申购方,其报价也较22元的首发价分别溢价25.45%、25.45%、27.27%,但是从该股的走势看来,这种高询价完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佳士科技 (300193,收盘价12.69元)的操作上,另外,在海立美达 (002537,收盘价17.68元)的询价中,工银瑞信虽未获配,但同样也是以高价吸引着市场的眼球。
  第二个最则是,工银瑞信在2011年四季度以184.41亿份的增量,成为货币基金份额增长最多基金公司,以此保住了2011年年底基金公司规模前十的金身,依然保持着其敢做敢干的作风。
  冤大头四:招商基金
  受伤指数:★★★★遭遇陷阱:京运通
  地雷不可怕,可怕的是以高询价的方式踩中地雷。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梳理2011年新上市公司累计涨跌幅、机构询价以及获配信息时发现,用高询价踩中股价地雷的基金不胜枚举,在累计跌幅超过50%以上的17只个股中也不乏基金的身影。其中,招商基金出现的频率为最高,达到5次,占到了17只总数的30%左右,由此看来,招商基金自然是最郁闷的高询价基金。
  据记者统计,被招商基金相中的个股分别为大智慧天瑞仪器迪威视讯(300167,收盘价15.72元)、京运通 (601908,收盘价19.50元)和理邦仪器 (300206,收盘价18.69元),以昨日的收盘价来算,上述5只个股较首发价已下跌56.85%、55.57%、53.63%、53.57%和50.45%,除这些公司本身的因素外,招商基金的眼光着实不敢恭维。
  值得一提的是京运通。公开信息显示,当时招商基金旗下包括招商安瑞进取等5只基金、四零八组合等3只社保基金、招商银行瑞泰灵活配置1号等9只自管计划,均参与了询价,大部分产品报出44元的高价,最终招商系大军共计获配190.16万股,总耗资达7986.72万元,成为当时这场网下申购的大赢家之一。
  当时的大赢家却不能笑到最后,京运通在2011年9月8日登陆A股后,上市第二天便宣告跌破42元的首发价,随后的4个月股价更是弃阶而下,短短数月间股价的累计跌幅经可以和2011年1月上市的大智慧等相提并论。如此的表现,招商基金也只能黯然神伤。
  按昨日的收盘价计算,京运通每股跌了22.5元,如果招商基金旗下产品还在煎熬,那么持有190.16万股就将浮亏4278.6万元,这真是亏钱容易赚钱难,一朝解禁身已残;原想高价抢金砖,不想金砖变炸弹。(每日经济新闻)

 


  新股集体破发 市场叫好
  在几乎令人有些审美疲劳的股指绝地反击之外,周五市场的最大焦点当属三只新股挂牌首日的携手破发大跌。很多分析方认为,这几乎可以视作市场参与各方在股指不断低迷下挫、IPO抽血却兀自喧嚣景象的用脚投票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来理解,这种新股们的压顶乌云,却是后市行情的亮色所在。
  市况 金融护盘二八气氛再起
  周五大盘大部分时间延续了之前下跌的格局,继创业板、中小板和深成指创出新低之后,上证指数也创出了新低,最低探至2132.63点。下午两点过后大盘出现超跌反弹,最终沪指上涨14.94点报收2163,深成指上涨34点,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数最后也拉红。这种局势,与之前的创新低之后的超跌反弹没有大的区别。
  从板块看,金融概念涨幅居前扛起护盘大旗,有色、水泥也表现颇佳,这令全天交易洋溢着浓郁的二八气氛。
  焦点 新股破发寓意深远
  当日登陆深市的三只新股遭遇了罕见的集体暴跌而全线破发。N加加收盘下跌26.33%,N利君下跌16.88%,N博彦下跌9.41%。从市盈率来看,加加食品最高,利君股份和博彦科技次之,巧合的是跌幅排名正好与市盈率排位相同。向前追溯,最近一批新股的上市首日表现亦不怎么样。去年12月29日上市的三只新股中仅汇冠股份稍获追捧,金明精机、南通锻压均大幅破发收场,而汇冠股份紧接着也拉出两个跌停,目前亦逼近破发线。
  可以想见,如果大盘继续如此低迷,新股破发将高潮不断。我为这种全线破发现象拍手叫好。市场人士陈玖福认为,这种以往罕见的景象,意味着市场自身约束机制开始起作用。他指出,融资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发新股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政策的扶持下、在三高发行背景下,数十倍乃至上百倍市盈率发行后将巨大泡沫丢给二级市场,其必将带给二级市场灾难性持续暴跌。陈玖福更大声呼吁:作为真正的投资者,请你对新股说NO,拒绝申购三高新股,二级市场拒绝买进新股,让新股发行受到市场约束。要记住,我们每申购一只新股,就为诞生一个亿万富豪作出贡献。
  操作 收敛心神展开长线布局
  继2011年贯穿全年的震荡下挫后,2012年开年A股首个交易周仍开门见绿。不过,不少历经牛熊风雨考验的市场人士建议大家,当前关头更应着眼长跑。成立于2004年6月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最新净值收益率为387.23%,同期沪指涨幅54.05%;2006年10月上市的内需增长贰号收益率为143.42%,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为23.23%。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及内需增长贰号基金经理王鹏辉高调表示,投资者目前应在把握内需方向的基础上进行长线布局,消费升级是内需板块的一大主题,比较能体现消费升级变化的是娱乐和休闲行业,特别是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的文化传媒、娱乐板块。曾经数字化革命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但是在整个传媒行业中国的处境还停留在表象,如果未来随着无线互联、中国宽带速度的提升,整个文化传媒领域会有质的变化。
  由于量能仍处低位,故周五的尾盘上拉仍应视作市场自身的技术性超跌反弹,没有得到场外资金的呼应,其力度也就不宜期望过高。但大盘阶段性底部有望近期探明,投资者此时不宜再过度悲观,可关注资金较为活跃的题材个股。(.西.安.日.报 .刘.宁)


  警惕股灾中发新股的后果
  新任证监会主席呼吁对中国股市要有信心,但是,广大投资者完全没有信心,因为中国股市已经陷入相当程度的股灾。在国外,政府会采取各种措施救市喊话,这是政府应尽的职责,这与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并没有矛盾。在中国,新任证监会主席也采取了相应的救市举措,比如推动战略投资者入市,提升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打击内幕交易,完善退市制度等等。但是,这些举措不见成效。是中国经济基本面出了大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比中国经济基本面差许多的欧美及全世界经济体,其股价指数都比沪深股市稳健。很显然,证监会一系列新政回避了沪深股市缺乏信心的根本原因,是大扩容、高询价发行新股的机制导致二级市场投资者信心崩溃。这个事实非常清楚,一目了然,有关方面如果对此不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研举证,抽件调查也行,抽调投资者投票也可以。但是,令全体投资者伤心、目瞪口呆的现状是,代表官方媒体的三大报纸,居然用相同的文章观点,否认大扩容是股市低迷的主要原因。这种否认已经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后果之一是,管理层无视股灾现状,继续审核发行比二级市场高两倍左右的价格发新股。新年第一周,上发审委审核的企业就达十几家,第二周还有十几家,而已经审核还没有发行的企业还有几十家。这种发行美其名曰市场化。其实,在整个体制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光要求发行新股市场化,这种做法说好听点是书生气,说客观点是不负责任。而不负责的行为最终会受到惩罚的。
  后果之二是,大量投资者及资金从二级市场流向一级市场和专做上市企业的各类私募基金。中国未上市的企业达几十万家,要从这几十万家企业进入到能上市的少数企业中,各种腐败油然而生。全社会愤然指责权贵资本,资本市场最活跃的资金、大户资金、私募资金,都会远离二级市场,去寻租,去找可能上市的企业等等,证券市场资金的合理、均衡分布格局被打乱。新任证监会主席应当到基层多做调研,这样才看得清后果的严重性。
  后果之三是,股灾发行新股会激发社会矛盾,引发金融市场动震、社会动荡,会造成社会中产阶层对政府离心离德。如果国家经济确实发生重大危机,作为国家有闲钱投资的阶层,理应为国出钱出力。可是,在国家经济正常发展情况下,中产阶层的合法收入资产正在遭受人为股灾的掠夺。这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个国家最主流、最代表改革开放、新兴生产力的阶层,将会对有关部门的执政能力提出追究,并有权要求给予合理回应。(.金.融.投.资.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