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无关论致熊冠全球 刘纪鹏:两次绝佳机遇错过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李志林:无关论致熊冠全球 刘纪鹏:两次绝佳机遇错过

加入日期:2012-1-3 9:27:14

  导读:
  A股创史上第三熊 私募持仓过节候反弹
  资本市场专家期待2012涅槃重生 刘纪鹏:两次绝佳机遇错过了
  苏渝:A股只能用中药治
  苏培科:推翻压迫中国股市上行的三座大山
  李志林:无关论导致A股熊冠全球又一年
  谢百三:立即停止大发新股 建议2012年
  皮海洲:股民更应对IPO说不 拒绝新股申购
  桂浩明:平淡收官待来年 低迷行情或持续
  水皮:2012年股市可能给大家带来点惊喜
  叶檀:房地产调控再难也应坚持到底

  A股创史上第三熊 私募持仓过节候反弹
  黄婷
  201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最终收涨1.19%报2199.42点,虽然2200点未能成功收复,但在一些私募基金经理看来,最后两个交易日的反弹已经预示了节后的开门红。
  2012年还不是末日,可以安心倒数了。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说。
  2011年跌幅21.68%
  A股的股民们万万没有想到,刚从2008年的重创中缓过神来,2011年投到股市中的资产又被无形之手掠夺。
  截至本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收报于2199.42点,2011年累计跌幅达到了21.68%;深成指则报收于8918.82点,2011年累计跌幅达到了28.41%。A股2011年表现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仅略胜于印度股市近24%的跌幅,排名倒数第二。
  而在A股过去20年的历史上,上证指数全年跌幅超过20%的总计有三次,分别是1994年的22.3%、2001年的20.62%和2008年的65.39%,2011年的行情成为历史上第三大熊年。
  在2011年底收官之战的最后一周,A股走势也颇让人心惊肉跳。上证指数在周三盘中创下了年内最低点2134.02点,但随后两个交易日均有触底反弹迹象,最终周五以红盘报收。
  从申万23个一级行业指数的表现看,本周行业指数也集体收红,其中有色金属、农林牧渔、房地产和电子4个行业指数本周累计涨幅均超过2%。
  节后反弹行情可期
  经过连续30个交易日的持续下跌,A股技术层面上已经是严重超卖,从最后两个交易日的表现看,市场已经存在反弹的要求,节后的市场应该会乐观一些。深圳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说。
  同时,余定恒也指出,市场对2012年1月份流动性普遍存在好转的预期,也预测春节前后存款准备金率将会有两次下调,在这种预期之下,市场短期还会有较好的表现。
  估值修复带来的结构性反弹行情可能早于市场预期出现。广发基金指出,当前企业盈利增速下调的风险也在股价中得到了一定的反映,政策转向信号已经出现,未来一个季度,流动性呈现逐月好转的态势,结构性反弹行情可能提前至2012年一季度出现。
  广州赢隆投资董事长罗兴文也认为节后市场仍将延续反弹。在流动性转好的预期之下,资金短期内会陆续进场博弈利好,但这些资金的性质主要是短线游资为主,因此虽然节后反弹仍然会延续,但随着利好的落地就很可能戛然而止了。罗兴文指出,这波反弹从时间和空间上看都不会太持续。
  主要还是基本面的原因,目前看来,基本面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改善。罗兴文说,对于2012年国内经济硬着陆还是软着陆的问题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政策上也没有太多大的利好出台。从机构投资者的态度看,普遍也没有太多做多的欲望,大家都还在等进一步确定的政策出台。
  在这种情况下,由游资主导的这种反弹行情自然不会走得太远。罗兴文说。
  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从当前的点位看,底部区域已经很明显了,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现在正是逐步建仓的时候。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则表示。
  大盘想在当下位置彻底破位大跌似乎也难,因为目前一些因素已经在发生积极的微妙变化。国元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康洪涛指出,一是即将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定位于后危机时期的危机消化。从历史上三次金融工作会议看,每一次金融系统的重大变革都源自于对外部冲击的应对,也是激发金融体系改革的内生性驱动。第二,从估值上来看,沪深300指数当前估值为动态市盈率11倍左右,今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14.73%,这说明平稳的业绩会在2012年1月份逐渐开启,因此现在阶段为最差的时刻逐渐过去。
  私募布局超跌股
  最近两周都在陆续加仓。余定恒说,节前基本上已经布局完毕,因为看好节后的反弹行情,所以主要买入方向都是超跌、估值低而且未来需求确定的公司。
  从行业上,余定恒表示更看好医药中的中药、三网融合,另外还布局了部分地产股和汽车股。
  地产股对于流动性敏感度最高,在节后流动性逐步放松的背景之下,一些龙头公司存在超跌反弹的要求。余定恒说。
  罗兴文虽然也看好节后的反弹,持仓过节,但由于认为这波反弹幅度不会太大,目前仅保持三成左右的仓位。搏反弹还是选择严重超跌的个股为主,比如前期跌幅较大的环保、新材料等个股,在反弹开始的时候,超跌个股往往涨得较快。罗兴文说。
  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则表示,自己目前仓位较重,品种主要以保险股等蓝筹股为主。在2011年大幅下跌之后,2012年市场一旦转暖,价值回归行情将成为主线,首先受益的应该是蓝筹股。该私募基金经理说。
  广发基金则指出,在2012年的投资策略方面,可以围绕三条思路。一是流动性环境转好可能带来的反弹机会;二是增长相对确定行业(公司)的估值平移;三是估值触底、未来盈利下调有限行业的风格切换。具体行业配置和个股上,广发基金则表示看好大消费行业、转型驱动下形成的新蓝筹以及存在估值修复和分红收益性机会的银行、地产、煤炭等。(.第.一.财.经.日.报)
$$$
  资本市场专家期待2012涅槃重生 刘纪鹏:两次绝佳机遇错过了
  2011年即将过去,神秘的2012年即将到来。
  2011年的A股市场注定要在失落中收场。在这一年里,市场下跌幅度超20%,创下2134点的新低,继2010年后再次蝉联全球表现最差股市;在这一年里,上证指数用从起点回到终点的走势画了一个圆圈,十年零涨幅。不得不说这一年是让投资者伤神心碎的一年……
  但绝望之后往往孕育着希望,让我们期待2012年的股市能够涅槃重生!
  多位资本市场专家为投资者倾情奉献,在微博吐露心声,一起来展望2012!
  赵晓(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对于2012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只有一句话,期待浴火重生!
  曹凤岐(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今年股市走得不好,希望明年比今年走得好。祝愿各位投资者明年投资顺利,在市场上能赚到钱,从公司中能得到丰厚的红利!我们相信,只要加强资本市场和公司制度建设,中国股市一定会健康和平稳地发展。增强信心,提振股市!
  华生(燕京华侨大学校长):中国股市远不是市场市,所以熊市才有排长队等上市。治市用IPO市场化、强化分红、严打内幕交易、不支持借壳,属刮骨疗伤瘦身,是为泻药;IPO责任制、再融资市场化、鼓励产业收购兼并、降低上市公司债务等成本,属强本固元壮身,是为补药。病市中短期何去何从,还看管理层怎样下药。
  刘纪鹏(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从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到2011年的债务危机,给了中国两次绝佳的机遇,可我们错过了。看一看中国的股市就会发现这就是中国的命啊。渣打银行经济学家说2012年上半年欧洲拖垮世界,中国接着在下半年提供提振力量。
  水皮:多么希望2012年的第一场雪就是一场鹅毛大雪,让这个世界变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给我们一个清新的世界,明朗的未来,让我们这条中国龙腾飞得更高、更远、更快、更强劲。
  花荣(知名财经作家):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明天晚上你在做什么?
  董登新(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2011年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最复杂、最艰难的一年,为此,A股市场日子也很难熬。展望2012: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已成大势所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将会进一步加速。如何让中国股市从快牛慢熊的运行模式转变为慢牛短熊的市场格局?这是监管层和投资者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华.西.都.市.报)$$$
  苏渝:A股只能用中药治
  A股市场病得不轻,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中国特色的股市只能用中药来治,为了A股能在2012年恢复健康,特在2011年年终奉献十味中药。
  第一味:降香。降香为名贵中药。顾名思义降是降低的意思,香是受股民欢迎的意思。眼下,高企的印花税已成股民心中的痛。股民每年亏损还贡献了印花税3000亿元左右。原本印花税作为调控股市的工具,在股市火暴时,可以升一点以降温;在股市低迷时,降一点以提振信心。
  第二味:当归。顾名思义,即当归还广大投资者的权益,比如强制分红。同时给小股东表决权,向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进言权、监督权、投资回报权、信息对称权。只有当这一切归落实处,股市必然由熊途归回牛路。
  第三味:黄芪。黄芪是补气药之首。A股市场元气大伤,投资者信心遭受重挫,参与各方全成了输家。目前,全国股民、基民总数超过1亿,所以说股市涨跌事关国计民生。目前,需用黄芪补气,拿出实质性的措施,方可重振股民信心。
  第四味:阿胶。阿胶为补血良药。由于一些上市公司忽视市场承受能力,大小非不计成本无节制套现,使股市失血严重。血亏者必疲,故补血要尽快。证监会新领导近日表示:正在研究加大鼓励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笔者认为,应尽快广开渠道让社保基金、养老金、公积金等长线资金入市,股市方能血气方刚。
  第五味:杜仲。杜仲与杜种谐音,即杜绝上市公司制假包装上市之种;杜绝大股东恶意圈钱,限制再融资规模,上市公司应按分红多寡作为再融资的条件和决定融资规模的大小;限制公司高管自提薪酬。只有把股民的钱用在刀刃上,投资好项目,产生实效回报股民,才真正有种。
  第六味:三七。三七为活血化瘀特效药。股脉不畅,皆因股民亏损过多。A股市场历来存在三七现象,即三人赚,七人赔。赚的大多是有内幕消息者,是上市公司的关联方或老鼠仓,而赔的大多是中小散户。应该把这一现象倒过来,让大多数人在股市中赚到钱。
  第七味:大黄。大黄是泻药,用此药主要是针对制假贩假、贪污挪用股东钱财者,提高造假成本,变以罚(罚款)为以法治市,对机构老鼠仓、内幕交易、上市公司巨贪老总和骗取股民钱财的黑嘴,要发现一个惩治一个。(.中.国.证.券.报)$$$
  苏培科:推翻压迫中国股市上行的三座大山
  编者按:十年前,2245是一轮牛市的终结点,也是4年熊市的起始点;十年后,2245并不是谁,它变身为一个符号,沉痛地提醒投资者,中国A股市场刚刚经历的十年只是浮云。十年来,中国的GDP从不到10万亿增长到40万亿;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从1073家增长到2300家,创造的富翁成千上万;而同期中国股市的上涨幅度居然为零!
  中国股市的病因何在?《敢问路在何方--十年一梦 问策A股》大讨论,问策知名专家学者、市场人士,共同探索中国股市新政。
  作者: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苏培科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苏培科
  1929年美国股市的大崩盘,被人形象地表述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因为当时美国的市值从890亿美元跌到150亿美元,股市中只有几十万的参与者。但目前中国股市的参与者数以亿计,截止2011年12月16日,沪深两市的A股账户已经超过了1.6亿户,但从A股账户市值分布表来看,100万以上的账户仅60万户左右,还不到总账户数的1%,而60%以上均为0-5万元的账户。但就在今年,A股流通市值锐减了28866.94亿元,如果将流通市值损失平摊,每个股民人均亏损4.2万元,低收入者损失惨重。如此看来,中国股市的持续性下跌不是在屠杀百万富翁,而是在割韭菜。
  难怪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说低收入者不适合炒股。如果在这个长期只重圈钱的市场里炒股犹如在捐钱,最后连钱捐给谁你都不知道,这就是中国股市制度性屠杀的悲哀。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先推翻压迫中国股市上行的三座大山:
  第一,尽快制止中国股市的国进民退,设法解决大小非和限售股减持带来的流动性不足,别让股民再前赴后继地充当捐钱者。
  这里的国是指国有股,民是指股民。虽然中国A股账户已经超过了1.6亿户,股民超过了7000万,而且每天都有新增开户数和有人不断地往进输送弹药,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大小非和大小限减持、套现所需要的流动性。
  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夕,中国证监会曾在三大报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1月31日,沪深两市的总市值为45456.48亿元,其中流通市值为14301.43亿元,非流通市值为31155.05亿元,非流通股市值是流通股市值的2.18倍。但截至2010年底,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已经达到26.54万亿元人民币(相对于2005年的8.2倍),其中流通市值19.08万亿元,占总市值的71.9%,较股改之前的1.43万亿元增长了13.34倍,随着限售股的陆续解禁,流通市值的比例还将不断提高。也就意味着全流通时代需要巨额的资金来填补大小非和大小限的套现需求,如果监管部门对此视而不见,继续加速扩容,则对A股市场来说是雪上加霜。
  还有人对目前中国股市的国有股统计了一组数据,所有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共3 .65万亿,扣除6900亿的H股,还有2.96万亿股。其中973家为国有第一大股东的上市公司,其持有的股本占2 .96万亿总股本的65%,总量近2万亿股,目前这些股份基本都已解禁。很显然,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国有股的市值增长速度最快,是股权分置改革最大的赢家,而普通中小投资者获得的送股对价早都亏光了,而且还得用真金白银去填全流通的泡泡。
  但监管部门认为,解禁并不意味着全流通全套现,有些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和大小非并不会减持套现。但从市场的交易量情况来看,大小非和限售股早已在二级市场里疯狂流通了。2006年之前沪深两市的年交易量一直维持在5万亿元以内,直到2006年交易量突破了9万亿元之后一发不可收拾,2007年超过45万亿元、2008年超过26万亿元、2009年超过54万亿元、2010年超过55万亿元、今年才10个月就已经超过35万亿元。显然,大小非和限售股正在侵蚀着中国股市,尤其在目前实体经济和企业急需流动性的情况下,抛股套现就成了习惯性的动作。
  况且,这些股份的原始成本远远低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成本。有人曾按照公司上市之前的原始投入(发行新股前的净资产),加上非流通股股东参与配股等后续投入的资金,再扣除历年来的分红收入,最后除以目前的持股数,结果发现早年上市的很多公司经过多次分红、送股后成本基本为零,一旦可以市价减持之后,他们只顾套现而不计成本,从而成本分置严重冲击了二级市场的走势。这就是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成本分置后遗症。
  解决办法:要么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来缓解大小非、大小限的套现压力,要么就采取堵的办法。堵显然来不及了,但是可以要求限售股在减持时提前公告,并适当延长国有股的限售期限,让其长期持有来稳定市场。
  而在增加股市增量资金方面,有人建议将4万亿元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引入股市来解决中国股市的流动性不足,这个可能会缓解中国股市的萎靡不振,但是在目前中国股市基础制度不改、10年都在上浮零的情况下,这样的豪赌风险太大,现收现支的养老金已经捉襟见肘,而且还有很大窟窿,如果让这些养命钱进入股市去折腾,搞不好会出大乱子。
  当务之急,在引资方面我建议不妨用融资融券中的融资方式将存款引入股市。商业银行可以专门开发一款融资存款,利率可以高于普通存款利率,这样融资者是在自愿借入的基础上杠杆买股,一旦投资失误则会被强行平仓。因此,股市风险是由融资者来承担的,而不是由储户和银行来承担,反而储户有可能在借资的过程中可以获得高于存款利率的利息收入,可以主动地对冲通胀和应对负利率侵蚀。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通过融资既可以拓展新的盈利模式,也可以解决目前融资融券业务清淡的局面。
  第二,尽快改变目前中国股市圈钱市的现状,让中国股市尽快休养生息。
  1990年至今A股累计融资4.3万亿元,尤其这两年融资额度和融资频率极高,去年超过了1万亿元,今年也已经超过了7700亿元,几乎世界领先。十一五期间,内地股票共筹资2.84万亿元,相当于市场前15年股票筹资的3.1倍。但我们的股市走势在这一时期几乎是全球最差的股市,有人戏称中国股市十年一梦上浮零。对于这样一个只长胖不涨高的股票市场,监管部门应该深刻反思,如果只重抽血而不重造血、忽视投资和资源配置功能,那这个市场一定会崩溃,而且投资信心很难恢复,目前恰恰处于这样一个阶段。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这个时候应该适当的停车修理或者减速,而不是继续踩油门去高速圈钱。
  在股市休养生息期间,可以尽快启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一要改变目前权力发审的模式,将新股发审的权力下移,实施更加市场化的注册制;二要在询价环节实施惩罚性的报价成交机制;三要取消网下特权分配机制,让市场中的所有投资者公平参与申购;四要用市值配比认购法来限制一级市场的裸申专业户,让一、二级市场价格和利益有效衔接,改变一、二级市场价格割裂的问题;五要解决全流通定价机制,不妨成立专门的借券公司,将新发行的限售股借给这些借券公司,然后实施融券,在理论上实现新股发行的全流通,从而让IPO定价趋于合理;六要尽快叫停券商直投+保荐的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新股发行的三高现象;七要返还一级市场申购资金在冻结期的利息,让监管部门最好远离利益瓜葛;八要严格监管开盘、收盘和申购环节的各种市场行为,避免价格操纵。
  另外,建议对当前的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制度进行改革,让每个公司的前十大股东按照持股数表决,但表决结果不能超过最终结果的六成权重,让其余参会表决的股东按一人一票的原则来表决,不论持股数多寡(这一点可以学习联合国大会的表决机制,不分超级大国还是弹丸岛国,实行每国一票制),但表决结果只占最终结果的四成,然后加权求算最后的投票通过率。这样就可以防止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一股独大、操纵民意,这种加权方式也同时尊重了资本和大股东的权利,也可以激发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尊重,不合理的再融资必然会被以脚投票,而非目前的束手无策。
  第三,尽快改变中国股市负和博弈的格局,强化分红制度,让股市恢复投资价值。
  从1990年至今,A股市场累计现金分红总额约1.8万亿元,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平均若按三分之一算,大家分到的红利也就5000多亿元,若剔除了交易所的规费、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过户费、券商的佣金和给政府上缴的印花税(有人估算这几项费用加上投行的保荐费用这20年来大概已超过2万亿元)。其实这个数据并不夸张,笔者将1993年至2010年间的历年证券交易印花税累加,其总额为6382.15亿元,仅此一项就已经超过了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的分红。另外,自股权分置改革以后A股市场的交易量大幅飙升,2007年沪深两市超过45万亿元;2008年超过26万亿元;2009年超过54万亿元;2010年超过55万亿元;2011年截至目前已经超过35万亿元。从市场交易量来看,券商的佣金收入、交易所的规费、登记公司的过户费均不是小数,若按照单向1‰的券商佣金标准来粗算,仅这几年券商收取的手续费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靠投资分红和长线投资在中国显然是靠不住的。如此一算,自有中国股市以来,A股市场的投资者整体处于负收益,也印证了A股市场确实不是在零和博弈,而是在负和博弈。
  在这样一个负和博弈的市场里,股指一路下行,但中国股市却完成了一个令全世界都惊羡的数据,IPO融资和再融资全球领先。显然,这是一个病态的市场,是一个严重的圈钱市,需要对其进行救治,让其恢复投资功能,让投资者恢复信心。
  根治负和博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要强化股市的分红回报机制,以让股市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另外就是减少和降低交易成本,减轻交易环节的各种盘剥,比如降低登记公司的过户费、交易所的规费、监管费、印花税、券商的佣金等。
  另外,建议分红制度除了与上市公司的融资挂钩外,还须与大小非减持挂钩,对于那些不分红、不盈利的垃圾公司,应该立即限制其大小非抛售的行为,并及时让其退市,以避免大小非泥沙俱下而让投资者无辜受损和让A股市场整体遭殃。
  $$$
  李志林:无关论导致A股熊冠全球又一年
  2011年中国股市再度熊冠全球:上证指数跌21.7%,深成指跌28.42%,中小板跌34.1%,创业板跌35.89%,从常理看,堪称是股灾。中国股市已经成了这一两年来、这十年来,中国所有经济领域中唯一的一个天怒人怨的领域。
  近期,几乎所有的媒体和投资者都在苦苦地追问A股再度熊冠全球的原因,但几大证券媒体却异口同声地说这与扩容无关。而我恰恰认为,正是这种无关论的指导思想,导致了A股连续两年熊冠全球,10年涨幅为负,必须加以匡正。
  1、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1.63亿投资者,包括卖证券报刊的、看自行车的、卖菜的老伯、阿姨,都会毫不迟疑地一言道破股市持续下跌是因为扩容过快、过滥,而股市资金越来越少,市场实际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5次国际板将推出的舆论,之所以均导致股市暴跌,并一蹶不振,正是出于对扩容的恐惧。每一个大盘股上会、发行和上市,都会将大盘拖下一个台阶。随后,便是大盘新股的破发,再将老股拉下马。2011年市场就是在新股不断上市、股指屡创新低中度过的,全年609点的巨大跌幅,让投资者屡买屡套的惨重的亏损效应,像瘟疫一样传染,逼使场内的资金不断地告别股市。扩容,尤其是大盘股扩容,已经成为广大投资者的不堪承受之重,有人愤怒谴责:这是A股的耻辱。
  2、数据是最有力的回答。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领域里影响价格波动的最本质的关系,股市的涨跌自然离不开供求量的变化。2011年新股增加279只,总股本扩大2900亿股,但总市值却蒸发了6万亿点1695只;73%的个股跌幅超过上证指数,跌幅超过50%的股有274只,占12%。从扩容的数据看,279宗IPO,预计募集资金1373.8亿,超募后实际募集资金2720亿;增发183起,募资5378亿;配股13起,募资373亿;公司债[131.69 0.35%]79起,募资1201亿;可转债9起,募资413亿,合计扩容8249亿,扩容数量再次雄冠全球第一。此外,发生了4953宗持股5%以上股东的减持,套现的资金980亿。2011年从市场总共抽资9230亿,而目前的股民保证金余额总共才8000多亿。对市场威胁尤大的是高市盈扩容,IPO的平均发行后市盈率高达46.07倍。其中,创业板51.42倍,中小板42.68倍,远远高于目前市场11.5倍的平均市盈率,把市场的有限资金活生生地以高价圈走。毫无疑问,供严重大于求、高市盈率的扩容、上市后的炒作、原始股东以及高管的短期内高价套现,是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
  3、掩饰股市下跌的其他理由显得十分苍白。即所谓的经济增速下滑、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实际的情况是:2011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全球第一的9.2%强劲增长,而上证指数-21.7%,深成指-28.42%,中小板-34.1%,创业板-35.89%。相反,美国GDP增长只有1.7%,但道指却涨了4.98%。欧元区GDP增长仅1.6%,并且面临着不断困扰的欧债危机,但是欧洲三大股指,英国涨6.65%,法国涨19.28%,德国涨16.53%。欧美股市在翻倍并创出金融危机前新高后,至今依然保持着牛市态势,唯独可怜的中国管理层和诸多分析师,却一直在喋喋不休地用美债和欧债危机作为股市下跌的借口,竭力掩饰股市管理上的严重失误。
  4、拯救A股股灾的关键是变无关论为有关论。为此,需要从思想上、观念上、制度上提倡实事求是,进行根本性的扭转。第一,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爱护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爱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再也不能让经济大增长,股市负增长、扩容8000亿、市值损失6万亿的得不偿失的局面继续下去了。第二,证监会工作的考核指标必须从唯扩容数量,转移到科学发展、尊重实际、把握供求平衡、关注群众满意度、关注估值管理和市值管理上来。就像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不能再唯GDP一样。第三,适度放慢扩容节奏,给市场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将前20年来的融资市,真正变成投、融资市,恢复股市的本来面目。第四,在新股发行中,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询价机构收受发行方的好处、联手哄抬操纵高发行价的行为。最低限度应规定:新股发行询价市盈率上限,不得超过二级市场同类股的水准。第五,推动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和财政结余资金入市,不能宣而不决,而应像发新股那样雷厉风行。
  5、期待2012年的春生行情。在周线七连阴之后,本周终于生出了一根周阳,杜绝了八连阴。尽管这是一根假阳线,但是,历史上无论是七连阴,还是八连阴之后,尤其在罕见的连续8个月的单边下跌市以后,都会出现较为像样的反弹。至于春生的高度,则取决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政策指向,取决于货币政策的放松程度,取决于扩容速度能否减缓,取决于新股发行定价制度能否有效改革,取决于引进长线资金能否明确时间表,取决于市场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公布后能否积极响应,取决于新证监会主席对股市有信心能否变成广大投资者有信心,股市能稳中有涨。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2012年股市将好于2011年。(.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
  $$$
   谢百三:立即停止大发新股 建议2012年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谢百三教授
  令人百感交集的2011年即将过去了。2011年人民币升值了12%(加上通货膨胀因素),2011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两大挑战:通胀与房价上涨过快,现已得到初步遏制;2011年经济企图软着陆;房价开始下跌,人们预料其拐点来临,2011年通胀最高达6.3%给人们以很大压力;2011年的反通胀压房价是以前所未见的超紧货币政策及超经济的法律加行政手段、以极其严厉手段压下去的。现在,其正作用已很明显,其副作用也在逐步地显现出来,即很可能搞成了硬着落。全世界为欧美危机及中国经济可能冷却而担心。
  2011年中国股市走出了很糟糕的轨迹,年初2825.33点,年末至今还在2199.42点艰苦挣扎,下跌了22%,而GDP增长了9%,股民成为中国最苦一族。
  2011年,领导掌管中国股市8年的尚福林先生调走了;学者型的郭树清来了;他上台后两件事令人注目:第一、是在深圳公开说:中国股市风险很大,低收入和退休人员不要介入。(这是20年来,6位证监会主席中第一位敢面对病态股市讲真话者。)第二、在他明确表示2012年要做的一系列大事中,引起人们极大争议,人们坚决反对的国际板竟悄然消失了。
  2011年,准备了几年,想与深交所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抗衡的上海证交所企图推出的国际板,遭到了很多学者、百姓的强烈反对。
  以下,我们再简略点评之:
  一、通胀将是一种常态,央行的目标不仅应是反通胀,且要防失业
  中国2011年通胀高达6.3%;近2个月有所回落;但这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低所致;估计元月--2月又会上来。中国央行和世界各国主要央行行动保持一致;且也把通胀当天敌来打。其实这是新教条主义、搬来主义。盯住通胀打,是原西德央行的原则,各国仿制。但德国人口是零增长,中国人口年生600万;就业比通胀问题更严重。如果搞到2亿农民工都推回农村,将是一场灾难。中国M2高达80万亿;房地产又压着;有4%-5%通胀将成为一种常态。应该正视之、容忍之。因为中国GDP还高达8.5%-9%,比通胀高3-4个百分点,是金砖四国中唯一的。它们三国都是通胀比GDP高,也比中国通胀高。容忍适度通胀,长期控制通胀、力免走为了打通胀、而超紧货币政策,而压经济,造成大量失业,人们不敢购物,而迫使通胀下行之道路。
  二、货币政策应尽快放宽,温州企业家逃跑自杀一幕不能重演了
  央行过紧的货币政策,20%--21.5%的超高准备金率,使基层银行日子十分难过;温州企业家不得不以年息40%-50%借高利贷,10亿资产背上了15亿的债,又遇到中介公司暴力逼债,最后只好自杀、逃跑;温州跑了82个企业家、仅15人回来,多数还在流亡之中,令人同情。
  很多仇富的愤青对企业家自杀、逃跑幸灾乐祸;而被逃的82企业的几万工人则面临着工薪无着,就业无门的惨景,借出资金的中介公司后边的几十万温州市民也惶惶不可终日。这和富士康的13跳本质不同。企业家不是小青年啊!是在市场里摸爬滚打20-30年的成功者啊!
  所以,这是中国经济从热到冷转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我在博客上写文章:救救温州企业家,救救中国经济,有关方面应该赶快去温州看看,后来温总理带周小川一行来温州解围。此等一幕,希望2012年再也别重演了。
  现在货币政策还是太紧,小川同志该把保经济放在首位了。(2001年,小川任证监会主席,股市从2245点,跌四年半达998点;现在对经济,不能再这么紧了)。
  三、宏观经济下,股市一定下,宏观经济的关键是房地产,目前多有乱象。
  中国股市与众不同,不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宏观经济上,股市不一定上,(别国肯定上);宏观经济下,股市一定下。2001年至今,宏观经济增长约3.9倍了,但股市却走到了10年以下的位置,成为世界股市的一个反面典型。
  2011年,我们进股市很少,8月8日,标普事件进了20%资金,四天后收获10%逃出来。(外因造成的中国股市大跌,必反弹很快);以后很少进去了。(买债券,转债,中短期国债与其他中短期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中国经济的命脉之一,它直接影响了19个产业,间接影响到42个产业。房地产与钢铁、铜、电解铝、石灰、水泥、玻璃、家电、汽车、家具等诸行诸业,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钢铁、铜(甚至前一段的金)都大跌了一场,各行各业十分萧条,失业潮随年关临近又出现了。因此中国宏观经济的下行态势十分明显。房地产价往下打,老百姓拍手称快。但这是何等严厉的超经济的行政手段啊!房地产市场下去后,它全面的严重的副作用怎么办?没有全面统筹的大思路,令人十分不安。(罗斯福总统接到日本要偷袭珍珠港的密报,他将信将疑,先把航空母舰调走了;对于万一再真正到来的空袭,他有全盘思想准备,立即对日本宣战,动员全美人民支援同盟国反法西斯。)但我们对房地产调控引起的全国经济下行,冷却,衰落及引起的失业潮,消费投资大幅下降没有全盘的应对举措与整体思路。我们从未看到一个国家房地产大跌而经济能强劲的。
  总之,对于限购令,房产税等类似计划经济时代的强硬调控手段,国家现在还在说:调控房地产不放松,因此,经济下行态势已非常明显。这种态势下,股市怎么好呢?
  四、大量高价发新股令人厌恶、一人富万人穷的市场化改革臭名昭著
  2011年股市IPO发行282家,募集资金2567.68亿元,增发、发可转债等募集资金 6815.47亿元;至2011年12月30日止,203家跌破发行价,占71.98% ;而且至今这种极其臭名昭著的,令人民厌恶的,富了一家上市公司老板、亏了成千上万投资者的,世界罕见的批发价高于零售价的市场化发新股还在人们的鄙视,唾吐之中毫无人性地坚持着,最近上市的新股一开盘就跌破发行价;几大证券报还在刊登武汉某人士之文章鼓吹这种违反人心,违反市场规律,违背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的丑恶发行制度。
  五、国际板企图推出,成高悬在股市头上的达摩斯利剑,成2011年的最大利空
  国际板将在今年(2011年)推出,这是前任主席尚福林的表示,它成了悬在全国股民头上的达摩斯利剑,上交所一吹风,股票就大跌,成为2011年最大利空。
  由于它的推出将会成圈钱大餐(一个汇丰控股股将募走500亿元人民币),而且都是国际大盘股:纽交所、路透社、可口可乐、渣打银行等等。
  中国目前银根奇紧,企业由于资金极为紧张,上市新股又密密麻麻,上市募资资源极为紧缺,加之,美欧各国又对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上市公司竭尽打压,贬低之能事;且它们将可以募到比在国内多几倍的资金;所以国际板推出是违反中国股民的民意与心愿的,是肯定会伤害中国民族利益。因此笔者与许多正直的学者及投资者都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从郭树清2012年的大事安排上,国际板已悄然消失了,我们对郭树清注重实际,尊重民意及清醒思维表示敬意。
  2012年建议:
  1、容忍了-5%的通胀,保住经济、保就业。
  2、密切关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目前房地产被窒息,经济还在下行,而股市亦受影响。只要宏观经济下行,股市就走不好。
  3、停止国际板近期上市计划、创造条件等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国家股法人股完全自由兑换,国内外股价基本一致时再行推出。
  4、立即停止大发新股、停止臭名昭著,毫无人性的市场化发新股改革。世界上哪个市场上、批发价高于零售价,小猪贵于大猪?这种荒唐局面应立即停止。此外,高价发新股,造就了少数亿万富翁,使几千万投资者深套其中,欲哭无泪。此事已令人厌恶,唾弃与鄙视,此事不停,股市终不会止跌。
  5、建议在上海开设上海创业板和上海中小企业板。
  6、建议对国际板,市场化发新股,超巨量都发新股(不过牛熊市)等重大的问题召开全国股民代表听证会。
  7、适当的时候召开股民代表大会,为长期健康发展中国证券市场献计献策。
  祝1亿2千万股民投资朋友新年快乐!事事顺利!2012年走出困境,重现辉煌!(.金.融.投.资.报 .谢.百.三)$$$
  皮海洲:股民更应对IPO说不 拒绝新股申购
  职业投资者 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
  12月28日,华宝兴业基金官网上发布了一封致尊敬的发行人、保荐机构的友情提示。公司方面表示,为提高公司投研工作效率,决定即日起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暂停参与各发行人的IPO询价,暂停接待各发行人、保荐机构的IPO路演。
  在目前股市低迷,投资者对管理层暂停或放缓新股发行充满期待的情况下,华宝兴业基金公司率先站出来对IPO询价说不,这种做法顺应了市场的呼声,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所有的基金公司都能象华宝兴业基金一样拒绝参加IPO询价,那么IPO自然而然就会停下来。即便发行人与保荐机构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能够将IPO询价勉强维持下去,那么,发行价格的大幅走低也是可以预见到的。
但这样的事情基本上不会出现。不是所有的投资基金都会象华宝兴业基金那样站起来对IPO询价说不,毕竟这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既有基金公司大股东的利益关系,也有基金公司本身的利益关系,甚至还涉及到基金经理的利益关系。而且基金公司参与IPO询价,在照顾了方方面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甚至是可以不承担任何投资风险的。因为目前的询价制度,就是IPO畅通无阻的一条通道,在制度上已极大地照顾到了询价机构的利益。比如,询价机构可以在询价时报高价,但在配售时却可以低价申购。并且在询价中报高价的询价机构,甚至可以不参与网下配售。如此一来,参与IPO询价,投资基金完全可以友情参与,自身利益不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公司完全可以不对IPO询价说不。虽然华宝兴业基金对IPO询价说不了,但这并不表示其他的基金公司都会从IPO询价中退出来,IPO询价完全可以正常地开展下去。
叫停新股发行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行政干预。但目前证监会采取行政叫停新股发行做法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毕竟中国股市是一个圈钱市,为融资服务是证监会最主要的工作与最大的政绩工程。更何况证监会还有市场化这个最好的借口,尽管目前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是一种伪市场化,但这对于证监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把新股发行出去就行。更何况目前的新股发行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操纵的,即便股市再低迷,新股发行一样可以源源不断地得以进行下去。所以尽管2011年上证指数全年跌去了608.66点,跌幅达到21.68%,沪深两市市值缩水6万亿元,有90%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但在201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对中国股市有信心,还会有企业继续上市。在这里,本人看到的更多的是郭树清把新股发行进行到底的信心,是郭树清对新股发行有信心。
所以,要想让新股发行停下来,或者让管理层放缓新股发行的速度,只能是靠千千万万的投资者自己。正如国际歌所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股民只能是自己救自己。就象华宝兴业拒绝参与IPO询价一样,如果股民也都能拒绝参与新股发行的网上申购,那么,新股发行自然也就停下来了。所以,为了让新股发行停顿下来,广大投资者都必须从自己做起,拒绝参与新股申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投资者就只能接受管理层将新股发行进行到底的现实,接受任人宰割的羔羊命运。但愿这不是广大投资者2012年的选择。
$$$
  桂浩明:平淡收官待来年 低迷行情或持续
  虽然说现在的投资者普遍对后市是很谨慎的,但在这个主要是靠做多才能够盈利的市场中,人心总还是思涨的。本周是2011年股市的最后一个交易周,尽管在前两个交易日股市还是惯性下跌,并且创出了年内股市收盘新低,但随后的三天,股市倒是出现了连续的上涨。股指也从最低的2134点一度回升到了2200点。尽管到周五的时候,几经反复,大盘还是没有能够站上2200点,但是毕竟终结了周线七连阴,在日K线形态上股指是收出了三连阳,这多少给投资者些许心理安慰。
  由于股指在周五是报收于2199点,这样在整个2011年,股指下跌了309点,跌幅达到21.68%,并且形成了年线两连阴的格局。就操作而言,因为明显缺乏阶段性机会与结构性行情,一年中各股轮番下跌,其中相当部分还创出了上市以来的新低。原本估值相对比较高的中小板和创业板,2011年成为下跌的重灾区。而受到政策方面因素的影响,题材股,特别是资产重组板块股票,在这一年中也是遭遇到了沉重的打击。即便是那些投资价值明显,股价又相对比较低的银行股,在2011年也由于市场资金供应的不足而走势低迷。
  二级市场如此疲弱,也就势必会对一级市场构成冲击。就在2011年,新股出现了大面积的破发,本来被认为低风险的新股申购,如今也成为了一种高危投资。甚至,由于市场基本面表现不佳,在股市大跌的同时,一度债市也出现了下跌,以致形成了历史上十分罕见的股债双杀局面。在这样的格局下,投资者自然是损失惨重。有数据显示,如果是根据流通市值来计算,那么2011年境内投资者人均亏损超过4万元。
  如果从年线的角度来看股市,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20多年来,最多是连拉两条年阴线。如果这样的状况能够继续成立,那么到了2012年,也许市场会有另外一番风光。有人说,本周(实际上也是2011年)最后三个交易日股市所拉出的三条阳线,尽管很短,但在技术上却可以认为是具有不小提示意义的红三兵,很可能为2012年股市营造出一个开门红的格局。
  应该说,现在股指很低,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是超跌比较严重,加上最近有关央行将再度下调准备金率的传闻也不少,如果消息兑现,那么股市顺势出现一波反弹,应该说也是有可能的。目前20日线在2236点附近,在这下方基本属无量空跌,股指真要反弹的话,运行到这个位置的上方其实并不困难。一般而言,股市在2012年开盘时候延续2011年底的反弹行情,应该说并不奇怪。
  但问题在于,即便出现这样的反弹,其实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的弱势格局。为什么?从现实情况来看,市场上的流动性还是非常紧张的,同时企业效益又不理想。能够对股市上行构成支撑的,现在看来只有低估值这一条。但很清楚,离开了成长性,没有了流动性,再低的估值也难以吸引投资者。因此,至少在2012年年初的一个阶段,投资者恐怕还是不容易在股市中寻找到像样的投资机会,大盘的相对低迷以及个股行情的清淡,将仍然是这个阶段行情运行的特点,股市操作的风险还是很大。
  不过,如果人们把眼光放得远一些,对于股市还是能够有所期待的。毕竟,宏观政策是在慢慢向好,企业效益则有望在2012年下半年企稳回升,一旦人们对市场的预期发生改变,大盘还是有可能在实体经济还不是太景气的情况下,提前有所表现。而且,现在的股市点位又比较低。在这个意义上,2012年的股市,下跌空间将小于上涨空间,仍然是值得期待的。(作者为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首席市场分析师)$$$
  水皮:2012年股市可能给大家带来点惊喜
  也许在此之前没有人会相信,中国央行的一张通知能够导致国际黄金期货价格走上价值回归的不归之路,但是现在情况变了,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
  道理很简单,中国央行关于黄金交易所的整顿势必带来黄金交易需求量的减少,黄金价格就失去了支撑;而从价值的角度来看,黄金的价格怎么能超越白金呢?即使出现了12月28日的暴跌,黄金的价格依然在每盎司1560美元左右,而同期白金的价格才1380美元,而在2011年4月之前,白金的价格较黄金的价格要贵上200美元/盎司,不要说你不懂贵金属的品质,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黄金的泡沫是十年形成的,破灭当然也就不会在一时一刻,同样会有一个反复的过程,中国央行的决定无非是雪上加霜而已。
  问题还在于美元。
  从2011年5月2日拉登被干掉当日的72.72到现在的80.85,美元指数开始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走强形态,其间虽然有反复,但是往上的攻击已经形成趋势,美元转强已经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此前已经说过,美元走强有被动的因素,也有主动的因素。被动的因素是欧元太弱,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而主动的因素则源自于美国经济的复苏,拉詹在他的《断层线》一书中提到过一个失业型复苏的概念,意思是随着科技进步,美国三十年来经历过的复苏周期从GDP的角度一般都是二到三个季度,但是从就业人数的角度看却从十多个月拉长到了三十八个月左右,差不多是三年的时间失业人口会缓不过劲来。从曲线上看,2011年大多数时间美国的失业率在9.1%上下,但是临近年底下降到了8.6%,这样的回落是明显的,而失业的复苏才是真正的复苏,这个道理对于美国这样的消费型国家而言是不言自明的。换句话讲,也许美国这一轮金融危机导致的黑暗岁月最难忍受的阶段就快过去了,2012年或许并不会像大多数专业人士预想的那么悲观。
  说到黄金的走势就不能不让和金本位联系起来。当年美国是世界上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但是罗斯福总统在上台的第一天就宣布全国的银行关门,之后又果断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美元为此反贬50%,而道琼斯指数不但没有因此而崩溃反而上升了15%。罗斯福新政已经是80年前的事情了,中国央行对于黄金交易的清理会不会产生类似的效应呢?因为从总体而言,中国民间并不缺乏资金,但是投资渠道的确相对狭窄,无论是高利贷盛行或是交易所乱象一定程度上都是这种现实的反映,当然背后是资本的逐利性和地方对于资金的垄断性。但愿对于黄金交易的整顿能让相当部分的资金重归正道,但愿201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上涨也是这种期望的反映,但愿2012年的投资环境更安全更通畅。
  或许正因为大家对2012年不抱什么希望,2012年却可能给大家带来点惊喜。即便按德邦证券相对悲观的预期,上证指数的波动区间也在1900-2700点之间,德邦对于2010年和2011年的判断是准确的,按照一贯的逻辑,理论上的预期也有可能成立,所以机会同样存在。
  当然,有时候逻辑成立的问题,实践中却不成立。比如赵笑云预测2011年下调到1700点但却满仓操作,又比如高盛奥尼尔预测2011年中国股市出现黑天鹅事件但却落空,水皮呼吁了很长时间并预测的下调存款保证金率倒是兑现了,但是对于市场却已然失去了刺激,更没能形成打开上升通道的利器,因为大家不相信真的会就此打开存款准备金的下调通道,管理层的反应实在太过迟钝和自恋,但是,如果出现了持续的调降呢?市场会不会就此服输呢?
  2011年结束了,最后的红盘或许是一种暗示,2012年更多的是机会。(.华.夏.时.报 .水.皮)

$$$
  叶檀:房地产调控再难也应坚持到底
  地产调控必然拖累经济增长,但再困难,房地产调控也应该坚持到底。目前的这一轮调控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地方财政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需要抑制。从房价收入比、租售比以及房地产总市值占GDP的比例来看,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不可持续,如果不主动调控,必然成为引爆未来中国实体经济与金融的炸弹。
  为了追求经济增速,此前的房地产调控屡屡折戟沉沙。2010年之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大约两三年就经历一轮调控,但从来没有调控到底的先例。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房地产调控短期化,市场预期混乱,中国宏观经济周期随之变化,市场投机心态越来越重。
  调控必须稳妥、渐进。
  总结此前的调控经验,只要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出现大动荡,调控就难以推进:2008年下半年房地产调控之所以放松,是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崩溃倒逼所致;2003年出现SARS,担心通缩,政府通过房地产与汽车消费拉动消费;随着欧美债务危机,全球实体经济日益疲软,类似于IMF总裁拉加德等全球金融人士,纷纷暗示中国应该放松调控。此时,中国国内经济的稳定,才能为房地产调控腾出空间。最近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出口下行,消费没有质的飞跃,如果只靠投资拉动,恐怕行之不远。中国的房地产调控的宏观经济根基尚不稳定。
  调控要防止出现金融动荡。房地产是投资品种,与金融有密切联系。房地产抵押品出现40%的下跌,此时必然会导致房地产抵押品大幅下挫,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价格跌到零,资不抵债,从而引爆债务危机。到那时,信用市场必然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向我们两次预演了房地产泡沫崩溃后的信用冻结惨状。
  2008年房价下跌,媒体披露深圳出现过停止缴纳按揭贷款的小高峰,最后靠货币宽松和房价上行才得以解决。因此,房价在逐渐下行中去除价格泡沫,是调控成功的基础。急功近利地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当房价同比大幅下跌,造成资产负债表退化,最终将危及此轮房地产调控的效果。
  调控必须兼顾各方利益。目前地方政府的财政主要靠土地收入,土地收入下降对于地方基建、投资甚至对于地方的一些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会产生非常剧烈的负面影响。
  一些地区的地方财力正在经受考验。今年第四季度以来,全国土地收入流拍严重,12月6日,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130个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总土地出让金为1.18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200亿元,减少了30%。如果计算全国所有城市,则今年土地财政将可能减少上万亿元。
  为了弥补土地财政损失,预计明后年房产税在发达地区试点范围将有所扩张。2011年12月底眼看快到,住建部希望重点城市继续执行限购令,各地面临财政困难,如果取消限购令,则房价有极大的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双方处于僵持阶段,如果不从房产税等体制上突破,保持长期有效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非常困难。
  房产税水到渠成。从1998年之后,通过培育房地产与汽车市场拉动内需告一段落,目前要靠调整房地产与汽车消费税收,来重新建立财政根基,从生产税向消费税、财产税过渡。而房产税是未来可以想象的大税基。
  房地产调控取得成功,还需要严格的货币纪律。房地产市场忠实地体现了房价泡沫是货币泡沫延伸的理论。在房地产调控期间,恰好是中国广义货币大发特发的时间。根据央行的数据,截至2003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1万亿元,截至2010年末,M2的余额为72.6万亿元,短短7年的时间,广义货币发行增加了50.5万亿元。
  按当前的汇率计算,目前中国的广义货币存量已超过12万亿美元,广义货币存量占GDP的比重更是达到了1.8倍。无论从货币存量的绝对数还是货币存量占GDP的比重来看,均已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货币泡沫不除,房地产泡沫难以根除,即便通过严厉的打压政策抑制住泡沫,一旦调控放松房价就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只要有稳定的实体经济、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加上严格的货币纪律,房地产调控必然成功。(.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