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债务融资市场致力服务实体经济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发展债务融资市场致力服务实体经济

加入日期:2012-1-21 9:31:44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了实体经济在整个国家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同时也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会议指出,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坚持创新与监管协调的发展理念,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坚持自主渐进安全共赢的开放方针。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就是要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做到将资金投向与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产业政策相结合。中国银行(601988)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已有近千家企业经协会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募集资金5.67万亿元,占我国企业全部直接债务融资产品发行量的70%,有力地发挥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就如何更好地发展债务融资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相关负责人。

  发挥债券市场社会融资平台功能

  记者: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们知道2011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社会融资平台功能凸显,债务融资工具在债券市场中的比重逐渐提高,债券市场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今年将如何更好地发挥债券市场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负责人:自2007年成立以来,交易商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紧密团结和依靠市场成员,大力推进市场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推动直接债务融资市场发展的进程中,协会始终坚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准则,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与信贷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确保资金投向国家支持发展的实体经济领域。截至2011年末,协会支持300多家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等十大重点调整振兴行业企业融入2.47万亿元资金,支持了国家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支持装备制造、冶金和建材等大型制造业融资2517亿元,在支持制造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以及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协会还组织市场成员研究支持保障房建设的具体措施,积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定向工具,为保障房建设开辟了一条规范的、市场化的融资渠道。通过支持北京市政府指定的保障房建设企业发行非公开定向工具,为北京市保障房建设注入149亿元资金。此外,协会还推出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等创新产品以及区域集优等债务融资模式创新,支持200多家中小微企业开展直接债务融资,筹资超过130亿元,切实帮助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社会多层次就业。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交易商协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服务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继续以国家方针政策为导向,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等领域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国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二是大力提升直接债务融资市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支持“三农”、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缓解融资难问题;三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推出资产支持票据、债股结合类工具,探索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市政项目收益债券及地方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四是进一步完善注册发行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后续管理制度,加强信用评级体系和风险分散分担体系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防范市场风险。

  支持涉农企业直接融资

  记者: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将继续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作为直接融资重要渠道的债券市场在满足涉农企业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方面有哪些举措?

  负责人: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三农”问题依然严峻,而以间接金融为主的农村金融体系远不能满足涉农企业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近几年来,交易商协会在人民银行的正确指导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市场成员的力量,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涉农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通过注册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为涉农企业募集资金,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有力推进了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加强。

  为支持涉农企业融资,服务“三农”建设,交易商协会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支持涉农企业进行债务融资。积极落实国家关于确保农产品(000061)供给的相关政策,支持农牧生产类企业募集资金465.9亿元,支持农产品批发和零售企业募集资金382亿元,为农业生产及时注入了所需资金,促进了粮食的有效供给;支持食品烟酒等农副产品加工类企业募集654.4亿元营运资金,促进了涉农企业多元化经营。此外,积极帮助农业机械生产制造企业发行60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农业化工类企业募集资金327.5亿元,有力推进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是推动涉农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创新。积极引导主承销商等市场机构加大对涉农企业的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和潜力;结合涉农企业自身特点及其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先后推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构化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创新产品;针对涉农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不强、资信评级较低的特点,利用集合授信、打包发行等方式,推进涉农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

  三是优化涉农企业注册发行机制。为涉农债务融资工具提供“绿色通道”,优先办理、优先审核;积极支持受灾地区涉农企业融资,对其项目进行专人专岗、加速办理,帮助受灾地区快速融入农业生产运营资金、服务灾后重建工作;对涉农中小企业采取差异化的信息披露机制,增强涉农企业进行公开融资的意愿。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债务融资

  记者: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几年来,交易商协会依托广大市场成员,大力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拓宽企业直接债务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力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精神。

  负责人:截至2011年底,交易商协会通过注册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23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行企业注入资金超过1.5万亿元,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服务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精神,协会及时组织市场成员,从产品创新、风险防范、优化机制以及宣传引导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加大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债务融资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支持新能源产业债务融资,助力发展国民经济先导产业。截至2011年底,已有70家涉及核能、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智能电网、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超过9080.1亿元,6家节能环保类企业募集资金447.5亿元,助力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二是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资,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截至2011年底,支持涉及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新信息技术产业的46家企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募集资金超过2674.45亿元。其中,12家企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集合票据成功募集资金。

  三是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融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1年底,支持航空装备、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系统集成智能装备47家高端装备制造类企业进行直接债务融资,募集资金超过1771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近64家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1862多亿元。

  今后,交易商协会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产品创新、制度规范、宣传引导,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债务融资,为企业提供发展资金,助力产业做大做强,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助力文化产业大力发展

  记者: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央实施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正日益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协会成立以来,在推动文化产业债务融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后还将有哪些举措?

  负责人:一是支持文化产业类企业直接债务融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1年12月31日,文化企业累计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41只,募集资金1250亿元。其中,协会累计接受华侨城集团164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文化产业领军企业的发展。2011年6月,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团成功发行首期10亿元短期融资券,实现了西北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成功破题。11月,以文化科技产业为主导的深圳华强(000062)集团成功注册25亿元3年期中期票据,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科技创新。

  二是加大产品和制度创新力度,完善文化产业直接债务融资体系。针对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具有轻资产、重知识、重创意的特点,协会研究推出了文化企业中小企业集合票据。2011年,先后推动北京石景山区文化创意企业发行4800万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支持西安文化和科技中小企业发行2.21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为中小文化企业开辟了一条规范的市场化融资渠道,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协会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用增进机制,积极发挥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等大型专业机构的作用,为文化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提高了文化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市场接受度,促进了文化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顺利发行和融资成本的降低。

  三是加强对文化产业类企业的专项服务,为文化产业直接融资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深入了解文化企业经营特点、发展模式和实际困难,找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等会员服务活动,加强金融部门与文化部门沟通合作,帮助文化产业类企业把握经济与政策脉搏,探索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具体举措,把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落到实处。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