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2012中国经济烙印是风险
对于经济学家茅于轼 ,有人称他是学术界公认的正直而善良的好人、中国经济学家的脊梁,但是作为当代中国最有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也同样有人将其言论斥为罔顾民意。尽管每一次的直抒己见都会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但这位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似乎愈挫愈勇,而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口头禅也成为了他的标签。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茅于轼有关楼市、经济的种种言论再次引发了广泛争议,进入更加复杂的2012年,风险一词也成为了茅于轼老先生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下面是茅于轼先生在接受财富天下记者专访时的文字整理稿。
风险将成2012年中国经济烙印
记者:在过去的2011年,国内宏观经济整体运行基本平稳,那么在2012年,您对国内的宏观经济有怎样的预期?
茅于轼:我觉得2012年经济的特征就是风险。一般讲由现在看未来的事情,总是有很多不确定的问题,但是中国2012年不确定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风险。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于,经济本身偏离了均衡,经济自身有一种恢复到均衡的趋势。如果偏离的太远,经济自身会突然地恢复到均衡,这就是产生的风险所在。例如:目前的房地产问题,它是太脱离均衡了。再比如说收入分配问题,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太大了,但它要恢复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产生一种想象不到的风险。
2012 GDP质量比增速更重要
记者:从2011年整体来看,GDP增速有所放缓,CPI在7月份创出新高后,后半年也在逐步降低,那么2012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以及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又将如何怎样演绎?
茅于轼:这些数据目前来看都只能是一种猜想,比如说GDP的增长率估计要降下来,因为我们过去GDP增长率虽然很高,但是质量很差。财富虽然生产了,但收入分配不均匀问题导致GDP增速质量很差。你浪费了资源或者破坏了环境,或者你产生了泡沫,搞通货膨胀,GDP都可以上去,泡沫也是GDP,但是这种GDP的质量是不好的。所以未来要把这个质量提高上去,也就是中央所号召的改变增长方式,要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这样一种改变就是要降低GDP。你收入分配要好,那就得牺牲GDP的增长,你的环境要保护好,那就得牺牲GDP的增长,并不是说我们想要让GDP降下来,而是我们想要提高GDP的质量。GDP永远是高了好,为什么要低?因为它质量不好,所以我们要把它降下来。
CPI不排除继续增长的可能
再比如物价指数,去年的物价指数是十几年来偏高的,到年底的时候有点缓和,那么今年的物价情况会不会又上去呢?这种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因为有很多风险在里面,在对付这些风险的时候,一般经常采取的办法是给钱,给政策,这都会促使经济增长,物价上升。所以,如果2012年没有大的风险,政策也很平稳,那么物价指数就可以继续往下降,但是如果一旦出现风险,政府的办法说老实话就是印钞票,这时候物价指数也就又上去了。
物价水平将决定人民币升值空间
记者:您如何来看2012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茅于轼:人民币已经升值四五年了,现在已经6.3都不到了。那么今年的情况如果按照均衡来讲我们还需要升,因为今年我们又增加了一千多亿的贸易顺差,我们要升到没有顺差,甚至要有点逆差,这个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民币还需要升值。但是,我刚才讲了未来中国经济有不确定性的风险存在,因此,这对人民币本身的稳固性也提出怀疑。人民币本身价值的稳定性,就是国内物价的稳定性会影响到汇率,如果国内物价不稳定,那人民币升值就会受限制,就升不上去了,因为你国内的人民币不值钱嘛。所以升值的前景就跟国内物价前景有关系,如果物价前景平稳的话,人民币还能继续升。
调控政策:微观结构比宏观总量更值得关注
记者:如果说2012年将是充满不确定性风险的一年,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和财政政策又将做出怎样的调整呢?
茅于轼:现在中央已经提出来叫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的宏观调控包括货币、财政、还有银行的利率,准备金的比例等等。这些调控手段过去用的也还是很充分的,但是中国的问题在我看不在宏观调控上,而在微观的结构上。比如说你货币供给保持稳定,但是现在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缺钱,货币不够;但另一方面呢,银行又大批地把钱借给一些没有效率的项目,钱配制不到最有效的地方去,也就是在微观上。这不是总量钱多钱少的问题,钱再多解决不了中小企业的问题。你改善金融市场,不能把钱拿到紧急需要用钱的地方去用,这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财政问题也一样,比如说税收,税收里面的结构问题非常多。我们从1994年税改以后没有经过大的调整,现在情况已经大变了,差不多二十年过去了,所以税收的结构继续要进行比较大的根本性的调整。这两个问题我觉得不是在宏观上的,而是微观上的。税收总量当然也有问题了,但是结构是主要问题。货币供给也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
国际经济形势对于国内的影响利大于弊
记者:除了中国经济自身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从国际上来看,您认为2012年欧美经济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茅于轼:2008年遭遇了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全世界很多国家负增长了,但是我们还是保持百分之八的增长。这也说明国际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太大,它也是有影响,本来我们是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一,降到百分之八。这个降的方面主要是通过出口影响的。而金融活动,比如我们目前金融活动参与较浅,虽然有三万多亿的外汇储备,但由于这些钱没有到国际金融市场去运作,这使我们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还在赔钱。
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没有运作这笔资金也防止了风险造成的损失,所以我们没有在金融风险中造成损失。损失只是出口的减少,出口减少照理说对中国还不是坏事,我们出口太多了,减少一点,可以帮助我们国内的结构调整。
2012年来看国际经济形势并不好,我想会对中国的出口还会产生影响,我觉得这个影响不是很坏,应该是帮助中国结构调整。而且中国没有很深入的运作到国际金融体系里面去,所以他们的坏账还不了钱、倒闭等等影响不到我们国内的金融。
中国的保障房之路是否正确?
记者:2011年中国的楼市调控,各种政策不断出台,您认为201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会如何发展呢?
茅于轼:中国的房地产是个极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是泡沫问题,这个是非常危险的。我觉得还有一个可能会有很大争议问题,就是中国的保障房这么搞下去,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道路,我对这个有很深的怀疑。中国住房的成功说老实话是商品房,从计划福利分房变成商品房大大的改善了中国人的居住条件,很多人通过十几年的商品房改革改善了居住条件。当然有一种人例外,那就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的居住条件不但没改善还恶化了,因为他们在城里打工住的非常差,远不如他在农村住的小宅子。
主要解决住房是要靠商品房的,现在把保障房搞成这样,而且保障房里面的问题就非常大,贪污腐化,而且质量差,建筑的规格不好,不符合需要。政府盖房跟开发商盖房是不一样的,开发商盖房他想好多的事,交通问题,配套的问题,房子大小,户型的问题。政府盖房是计划,你给我盖一千万套房,盖完一千万套完成任务,管你是什么房子,位置也不合适,上班也不方便,不管人多人少都是一个样,这就是政府盖房的特点,效率是很低的,毛病是很大的。而且政府说老实话也没那么多钱帮普通人买房,普通人也糊涂,政府又不创造财富,他拿什么钱来帮你买房?你还是用自己的钱买房嘛。当然最低收入的有理由,因为他确实有困难,中等收入的人就不算在内了,靠政府给中等收入买房就将创造贪污腐化、效率降低、浪费的条件,整个方向是错的。
中国的房价已经远离了均衡点
记者:那么对于房价,您认为会有多大下跌空间呢?
茅于轼:中国的房价有泡沫,远离了均衡点,房价涨这么多,两年里面一倍、半倍的涨,这完全是脱离均衡的!当然一方面是因为GDP在增长,但是在收入分配方面倾向于富人,富人买房不是为了住,因为他住房老早解决了。他三套、五套的买,因为他的钱没地方用所以空房特别多,这造成巨大的浪费。花了劳动、材料,盖了个房结果还空着,你不是等于把钱扔掉了嘛。原因是我们的宏观结构上,收入分配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缺乏合适的投资机会,能够赚钱的机会都给政府垄断行业占了,私人资本很难找到投资,所以大家就买房了。穷人根本买不起,富人买好几套房,买了以后就是空着了,这个就是中国房地产的特点。(证.券.时.报.网)
茅于轼简介:
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中国民间经济学者的重要代表。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曾担任亚洲开发银行注册顾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工作组中方专家、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能源组国际顾问组成员、LEAD国际培训项目中国国家理事会成员、China Economic Review顾问编辑、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马光远:2012年房价将迎转折点房企将告别暴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评说,上市公司房企资金链吃紧,2012年房价调整势头更明显。
马光远:最近我到很多地方参加一些论坛、会议,大家对中国经济最关注的问题还是两个价格。第一个是物价,第二个房价。
关于房价可能大家说得非常多,但是大家更关注的是2012年的政策会怎么样?有很多人认为如果政策松动的话,2012年房价不排除有反弹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对于2012年的房价,我们考虑的时候除了政策以外,对于房屋的供需平衡,对于开发商的资金链,对于房地产的基本状况,对于未来大家对房价的预期,我想做一个全面的考虑。
对于房价本身,大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总体来讲,我们要预测2012年的房价,包括房地产走势的话,应该从中国的宏观经济,包括从开发商短期的资金链,从房地产本身所处的周期等一系列的因素去考虑,这样更加全面一些。
我想从这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梳理:第一,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最引人注目的数据就是中国的GDP增长在2011年达到了9.2,在全球的主要经济体里面是最高的。这个成绩意味着在2012年之后,中国经济所谓的出现硬着陆的概率变得已经比较小,这是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情况。
第二点是房地产的情况,公布数据的一个重要数据就是房地产的情况。房地产的情况我想从这几个角度去讲,第一是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尽管2011年的调控非常严格,但是房地产的开发投资仍然增加了27.9%,增长非常快。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在加紧调控,另一方面房地产本身投资的增速尽管在降低,但是整个增速本身还是比较高。
第二个数据比较关键,就是商品房的销售和代售情况。在2011年所谓最严厉的宏观调控的一年,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超过了10亿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了4.9%;代销面积上,国家统计局有一个统计数据说,2011年末的时候,全国商品房的代售面积达到了2.7亿平方米,创造了一个新高。也就是说,从销售面积来讲在增长,但是增速在下降,我们根据这个数字可以来判断一下供需面的基本情况。
第三,在20家上市公司的房企公布的数据里面,根据中央地产的统计,目前目前绿城、首创、合景等20家上市房企的销售业绩合计为7000多个亿,但是距离目标的销售业绩仍然有很大的距离。
第四是资金链的紧缺,根据统计2012年整个房地产资金的短缺达到了万亿以上。2008年我们遇到过,如果2012年遇到,意味着整个房地产企业可能因为资金链的紧缺出现大幅度的降价促销。
无论从中国的经济的基本面,还是房地产的情况、供需状况、资金链的状况来看,种种数据表明,2012年对中国房地产来讲,第一可能是真正的转折点,房价会继续进入下降的周期,第二,房价出现2009年、2010年那种暴涨的情况,我想基本不复存在。
目前万科已经启动了冬天模式,也就是房地产要回归正常利润。如果房地产转变成一个正常利润行业的话,根据中国2011年统计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的数据来讲,我想在城镇化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房地产本身的黄金期还没有结束。
所以综合种种要素,我认为2012年中国的房地产基本可以判断,第一不会有暴涨,第二点,整个房地产的整个预期会有一个逆转,第三点房地产企业本身会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和定位,把自己从一个暴利的行业转变成一个正常的行业。如果这三个调整完成,中国的房地产应该说真正的走上了一个健康发展的道路。
当然最终的结局、最终的方向取决于我们的政策,取决于我们的制度的建设,所以2012年大家大可不必为房地产担忧,为房价担忧。我认为大家可以安安心心的过一个年,等到了龙年以后,一季度、二季度的时候,大家再去观察中国的房房会怎么样,中国的房地产会怎么样。
皮海洲:朗玛信息中止发行难言市场化成功
因最终参与询价机构数量不足20家,朗玛信息不得不于12日提前结束其新股发行事宜。该公司因此成为继八菱科技之后A股历史上第二家中止发行公司,同时也是首家中止发行的创业板公司。
面对朗玛信息的中止发行,人们很容易将其归结为市场化发股制度所取得的成功。实际上在去年6月,八菱科技中止发行的时候,舆论方面就是这么认为的。认为八菱科技中止发行彰显市场化约束力,让大家看到了市场的力量,是市场成熟的表现,说明发行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等等。如今,又见朗玛信息中止发行,人们再一次将其与市场化发股制度所取得的成功联系在一起是很自然的事情。
实际上,朗玛信息中止发行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约束力。如果不是股市行情的低迷,如果不是近期上市新股频频破发,那么朗玛信息主承销商宏源证券在路演中给出的朗玛信息合理价格在30元至40元,对应2011年市盈率在29-38倍的这一出价是有可能被询价机构们所接受的。但正因为目前市况不佳,所以询价机构面对主承销商的报价望而却步了,以至最后参与询价的机构只有18家。因此,朗玛信息中止发行,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体现出了市场的力量。
但朗玛信息中止发行并不意味着市场化发股取得了成功。一个很明显的现实是,八菱科技在去年6月被中止发行了,但在八菱科技之后,新股发行仍然还在源源不断地进行,既有40几元、50几元、60几元发行的高价股,也有50几倍、60几倍市盈率发行的高市盈率股。所谓市场化约束力并没有体现出来。而即便当下朗玛信息中止发行,其他新股的发行一样还在源源不断地进行,如周五上市的国瓷材料,发行市盈率高达55.32倍。可见,这种市场的力量并不是终始都发挥作用,而只是偶尔发挥一下作用而已。并且这种偶尔发挥作用主要还是一种欺软怕硬。不论是八菱科技,还是朗玛信息,其保荐机构或主承销商都是民生证券与宏源证券这样的小券商,这些小券商可以调动的参与新股询价的机构客户资源相对有限,所以在股市低迷时容易出现询价机构数量不达标的问题。相反,象平安证券、国信证券、中信证券这样一些保荐大户,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
朗玛信息中止发行之所以难言市场化发股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该公司本身就存在大量问题有关。在朗玛信息首发获批后,各种市场质疑扑面而来,社保门、信披门、投诉门及寄生门等一系列负面舆情集中爆发。尤其是该公司欠缴巨额社保费用已经构成违反《劳动法》嫌疑。正因如此,早在该公司过会之时,就有媒体已经预言了朗玛信息上市夭折。因此,朗玛信息中止发行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无关,而与公司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
尤其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在新股询价中,投资基金通常都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去年12月,基金报高价的行为遭到沪深交易所两位总经理的炮轰,而且在12月底的时候,华宝兴业基金明确对新股询价说不也赢得了市场阵阵掌声。在这种背景下,投资基金参与新股询价自然会谨慎一些,尤其是面对朗玛信息这种问题公司,投资基金当然还是与其保持距离为好,这也是导致朗玛信息网下询价机构数量不足20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朗玛信息中止发行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因素问题,这其中也包含了诸多非市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