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财报:“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须多关注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慧眼看财报:“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须多关注

加入日期:2012-1-14 8:10:40

  随着2012年的来到,上市公司也迎来了年报披露时。

  年报就好像一份成绩单,不仅反映了上市公司上一年来的绩效,也成为媒体、投资者观察、分析公司基本面的重要依据。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考得好,当然不惧怕投资者和媒体的放大镜,但考的不好,会不会想着要修饰一下呢?当然,不排除有上市公司会铤而走险,但粉饰后的财报对投资者而言已经完全失去了参考价值。而这种造假行径一旦被查处,代价也是惨烈的。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上市公司发现利润是可调节的,就会对主营业务越来越没有兴趣,而这种骗人游戏一旦开始也很难停下来。可这种没有现金流支撑的净利润迟早都是要露馅,最终买单的只剩无辜的中小投资者。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财务造假的手段可谓花样百出,不过有以下两点对上市公司而言却是最为方便快捷的,也是投资者应该注意的。

  首先就是 “应收账款”和“其它应收款”。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它应收款则是其它往来款项。为了提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与关联企业或者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既然是赊账,就不会产生现金流。而更严重的手法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当年的“银广夏”就是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重罚。

  再说其它应收款,相比应收账款,在其它应收款上做手脚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应收账款毕竟是货款,需要实物,实物销售单据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较大,而其它应收款可以是委托理财、可以是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种无形资产的款项等,其它应收款基本上可以实现“来无影去无踪”,除非专业人士详细调查。

  其次,与应收账款紧密相连的坏账准备金。对于应收账款数额巨大的企业来说,坏账准备金一个百分点的计提变化都可能造成净利润的急剧变化。利用坏账准备金做假账无非就是两种手段—要么多计,要么少计。少计坏账准备金可以增加利润,提高股价。而多计则一般发生在公司经营情况不佳或者高层变动的时候。因为可以一次亏个够,把利润分散到往后几年去,这种行为被称之为“洗大澡”。

  值得注意的是,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是根据账龄变化而变化的。账龄越长的,被赖账的可能性越大,计提比例则越高。因此,账龄问题并不是个小问题,投资者应该注意上市公司是否在财报中披露了应收账款的账龄、又是否按照账龄对应的比例计提政策计提了坏账,又是否及时勾销了因长期拖欠或对方破产而导致的无法收回的应收款。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