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3天新增贷款500亿 央行加码监管警惕资本外逃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四大行3天新增贷款500亿 央行加码监管警惕资本外逃

加入日期:2012-1-11 8:16:21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央行拟加码跨境资金监管警惕资本外逃
  对于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央行始终保持足够警惕,并提出2012年要进一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
  对于长期处于资本流入状态的中国而言,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出并非坏事。
  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出,与我们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方向并不矛盾。从近期情况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到国内的外汇市场,影响到资本流动方向的变化,应该说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资本流出的规模需在一定的程度之内,对于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央行始终保持足够警惕。
  布置2012年工作之时,央行就提出,2012年要进一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甚至,这种监测也将人民币囊括在内,央行还称要做好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和监管工作。
  资本外流何时了?
  央行2012年工作会议指出,今年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二字与2011年类似,但这次重提稳健,却面临着迥然不同的外部环境。
  最大的不同,是资本跨境流动的方向正在逆转。从去年年底以来,随着外围形势的恶化,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遭遇了大规模的资本流出。
  央行数据显示,2011年10月、11月份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下降,分别净减少249亿和279亿元,是近4年来外汇占款的首次月度负增长。这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的资本流出情况,在中国也有所体现。
  回答媒体记者提出的2012年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很强,这种不确定性会给我国的金融体系带来哪些潜在的风险时,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在金融市场方面,可能会导致资金出现流动性过松或过紧,特别是资本大幅度撤回等变化。目前一些亚洲国家的欧洲资金撤回得就比较明显,这种变化会在我国金融市场上也有所体现。
  尽管目前央行尚未公布2011年12月外汇占款数据,但研究人士普遍认为,国际金融形势动荡的情况下,资本仍将从新兴市场国家回流至欧美发达国家。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外汇占款在12月份,乃至2012年年初仍将下降,也即是说,短期内资本流出状况或将难以扭转。
  外流双刃剑
  针对资本跨境流动,央行召开的2012年工作会议指出,要敏锐观察和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做好应对预案,切实防范经济金融风险。要进一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
  部署2012年各项任务之时,外管局更是将坚守风险底线,构建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体制机制列为2012年外汇管理各项重点工作的第一条。
  毋庸置疑,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用事实证明,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将给一国经济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因此,多年来,中国一直对资本流动保持高度警惕。
  但事实上,多年来中国一直处于资本净流入状态,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在中国鲜有发生。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资本的持续流入甚至给中国国内政策带来了诸多掣肘,例如,货币投放渠道严重依赖外汇占款等。
  周小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近期情况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到国内的外汇市场,影响到资本流动方向的变化,应该说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目前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出,与我们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方向并不矛盾。周小川称,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让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届时资本不是只在一个方向流动,而是有流入也有流出。
  货币供应渠道生变
  中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资本外流因素对于货币政策调控是一个扰乱因素,未来政策制定要考虑这个因素。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也指出,外汇占款下降直接减少了国内的人民币投放数量。
  随着跨境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未来货币增长方式和政策传导机制可能发生变化。中金公司此前曾发布报告称,外汇占款作为货币增长来源的重要性将下降,甚至负贡献,相对应的是银行信贷对货币扩张的贡献增加。
  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可能看到和过去10年相反的过程。(即)由于私人部门购买外汇资产的增加,央行被动收回人民币流动性,为防止货币条件过度紧缩,央行需要向市场注入人民币流动性。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指出。(.第.一.财.经.日.报 .聂.伟.柱 .康.子.冉)

 

  银监会今年工作双重点:严守风险底线促实体经济发展
  严守风险底线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将成为2012年监管机构工作的双重点。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近日召开的2012年银监会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监管层将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监管针对性、前瞻性,坚持守底线、强服务、严内控、促转型,全面推动银行业改革、开放和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记者从接近银监会内部人士处了解到,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也集中在金融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这两个方面,而其他有关金融监管协调等议题,则由于政府即将换届等原因影响,并没有被实质讨论。
  守住风险底线
  尚福林表示,2012年,银监会将重点着力提高风险防范的针对性。高度重视潜在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着力加强风险防范的前瞻性。继续保持案防高压态势,着力增强案防工作的主动性。全面布控表外业务风险,着力减小风险的扩散性。持续加强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着力降低信息系统的脆弱性。特别是要把基础工作做扎实、把数据搞准确、把各机构的风险点搞清楚。要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可靠。要加强对资产分类真实性监管核查,确保分类准确无误。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和房地产调控的深入,业内认为,银行资产质量问题将逐渐暴露,两位数以上的利润增速很难持续。与此同时,受实际负利率的影响,资金流出银行迹象明显,为了达到吸存的目的,银行发行了巨额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这更加剧了资产负债的错配风险。
  在2011年11月份举行的2011年第4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尚福林就指出,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紧张,风险压力犹存。尚福林曾透露,2011年9月末,日均存贷比超标的商业银行有64家,比8月增加9家。与此同时,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缺口放大,90天以内的累计流动性缺口为7735亿元,比二季度放大6606亿元。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如果说严控风险是银行监管的题中之义的话,那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则在2012年被特殊强调。
  尚福林要求银行不断改进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科学发展。尚福林指出,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宏观调控政策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完善优化信贷结构的体制机制,按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导出口结构升级。
  在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尚福林表示,将积极推进机构准入、存贷比考核、资本计量以及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的差异化监管政策落地;强化涉农金融业务的差别化监管政策,完善涉农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加大对农业科技和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确保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继续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尚福林同时指出,将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提高效能和降低成本两方面入手,创新产品、改进服务、减少借款人财务负担,服务实体经济。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教育,规范金融产品销售和服务收费行为。(.第.一.财.经.日.报 .由.曦)

 


  存款保险制度或择机出台
  2012年,被寄予厚望的利率市场化恐难有进展,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却初露曙光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2011年被寄予厚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2012年恐难有进展,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却在2012年初露曙光。
  央行近日召开的2012年年度工作会议部署2012年工作任务时指出,要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处置,全力维护金融稳定。进一步做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
  此前在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央行行长周小川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目前来看,此前的准备工作(注: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大体上都是有效的,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择机出台。
  存款保险制度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对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银行存款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制度是1933年以来美国货币领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74个经济体建立了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
  从必要性角度讲,存款保险制度毫无疑问是需要的。法国巴黎银行亚洲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表示,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的金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中,第二点就是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就需要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制度性后盾。
  事实上,2007年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我国就传出要推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息,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该制度建设相应有所推迟。
  目前,中国的金融机构正处在一个日趋多元化的进程之中,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的保障。工行投行部史晨昱博士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而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大行其道,利率市场化的雏形已经慢慢形成。
  不过,从无论从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还是央行2012年工作会议,市场都感觉到了利率市场化可能要短暂歇脚的信息。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国际国内形势比较的角度看,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是零利率,在利率缺口太大的情况下推进利率市场化就会出现一些特殊问题,对资本流动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周小川认为,从这个条件来讲,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机还不是太好。(.第.一.财.经.日.报 .章.文.贡)

 

  存保制度十年酝酿终胎动 专家热议时机和使命
  一是防范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二是推动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
  存款保险制度终于有望正式落地,而在此前,这一制度的建立被讨论了将近10年的时间。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召开的2012年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央行行长周小川透露存款保险制度将择机推出。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有利于防范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同时也将对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产生推动作用。
  所谓存款保险制度,是指银行按一定比例向特定机构缴纳一定保险金,当发生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等方式来保障其清偿能力的一项制度,该制度意味着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将变为以法律形式为主的显性担保,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
  我国在2007年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曾把推行存款保险制度提上议事日程,但其后,国际金融危机使这一制度建设相应推迟。而鉴于该制度的重要性,去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存款保险是针对银行而言的,需要银行付出保费成本。因此财务稳定的大型银行相对风险较大的小银行来说,对存款保险的态度消极一些。但从国际上来看,大部分存款保险都是国家强制性的。存款保险实施后,银行利率将可能逐渐放开,门槛也将降低,银行竞争将更加激烈。对普通百姓而言,各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将各不相同。
  对于存款保险制度的择机推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向纵深发展,建立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对稳定金融体系,增强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十分重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天龙也认为此举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并从三方面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首先,它能够比较有效的来保护中小存款人的利益,这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基本的功能,其次,它能够完善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它也能够消除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以后所带来的一些后患,维护市场的一种竞争的纪律,最后,它能够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来保驾护航。
  至于选择在这个时机再提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问题,中国建设银行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关于该制度的探讨已历经多年,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全部上市,法人治理结构更为完善,风险控制能力有所提高,该制度的推出时机更为成熟。(www.ccstock.cc)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