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肖波
获悉*ST海鸟重组信息后,利用10个账户,调配3000多万资金买入该股,鲍崇民等人利用内幕信息意欲谋取暴利,终被监管部门识破并受到严惩。中国证监会近日通报该案查处细节。据悉,目前,公安部门已经完成该案侦查工作,主要涉案人员已被依法逮捕。
源于重组
提到*ST海鸟,老股民并不陌生。自2000年末曾为上海首富周正毅幕后控制的上海东宏实业有限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东宏实业”)接手*ST海鸟以来,公司业绩表现平平。2007年周正毅东窗事发后,*ST海鸟更是陷入了经营艰难的境地。
2008年6月,*ST海鸟第一次公布了重组预案,然而在2008年11月,因东宏实业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解除质押的事宜无法和债权人达成共识而被迫中止;2009年3月,*ST海鸟启动第二次重组,由于此次重组方案中拟注入上市公司中的资产之一的长沙国中星城置业的股权转让没能在约定时间内完成股东大会的审批,重组再次夭折;第三次重组方案于2009年11月浮出水面,可是短短一个月,*ST海鸟就宣称因司法原因致使股权无法过户给中金集团以及股东单位的债务等原因,重组计划再次搁浅。
尽管连年亏损至退市边缘,但也有不少人对此垂涎三尺。无锡地产大佬鲍崇宪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5月28日,鲍崇宪从*ST海鸟原实际控制人周正毅的哥哥周正明手中接过东宏实业100%股权,从而间接持有*ST海鸟1886.52万股股权,占其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1.63%。
掌控*ST海鸟后,2010年6月29日,鲍崇宪开始考虑重组*ST海鸟。由于考虑到当时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允许,房地产资产注入困难,因此鲍崇宪优先考虑将其控制的另一优质资产河南裕丰复合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丰复合肥”)以定向增发形式注入上市公司。
7月6日,*ST海鸟公告未来12个月内上市公司有重大重组计划。一切似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如果重组顺利进行,鲍崇宪相关资产将顺利实现上市,其身价亦将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上涨。然而,让鲍崇宪没想到的是,一场内幕交易事件让*ST海鸟重组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发现异动确定嫌疑对象
伴随着第四次重组的展开,*ST海鸟股价也开始舞动。2010年5月至9月,*ST海鸟在二级市场上表现抢眼,4个月时间里累计上涨达50%。
股价异动引起了上交所的注意。在*ST海鸟第四次重组这段时间,上交所通过监控,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的线索2010年5月至9月集中买入*ST海鸟的数十个账户可能涉嫌内幕交易。
随后,这些线索被上报至证监会。证监会随即作出安排,要求宁波、河南、青海、甘肃四地证监局联合展开非正式调查,对上交所经筛查后提供的40多个账户逐一进行排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搜寻,调查组最终锁定了18个存在内幕交易可能的账户。其中包括王某某等10个证券账户及“潘登”等3个证券账户。
“在办案过程中,我们对王某某等10个账户进行核查,发现这些证券账户留下的电话,有的是空号,有的关机;很多账户名义拥有人又是无业人员。我们只能根据其他线索一家一家去找,在找寻这些证券账户的名义拥有人时,克服了很大的困难,并最终找到了当事人。”证监会有关人士表示。
在对1200多页资金往来凭证、三四十个银行账户、18个证券账户进行梳理之后,鲍崇民成为重要嫌疑人。尽管调查人员在前期调查过程中已经基本锁定鲍崇民为重大嫌疑人,但要拿到证据证明其存在内幕交易行为并不容易。
此后调查人员通过巧妙设计问题,环环相扣,调查人员最终查清了本案内幕信息形成过程以及鲍崇民知悉信息的关键证据,即2010年7月3日、4日,鲍崇宪和弟弟鲍崇民等人向当地政府领导表达拟将裕丰复合肥注入*ST海鸟的想法,并获得当地大力支持。这意味着鲍崇民是内幕信息知情人得到确认。
浮出水面
证监会通报称,经查,王某某等10个证券账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鲍崇民指令划拨的银行账户,去向为鲍崇民及其指定的银行账户。
2010年7月1日至5日,该10个账户共计买入*ST海鸟股票249万余股,成交金额2647万元,鲍崇民曾亲自操作部分账户进行交易。
此外,2010年7月1日至5日,“潘登”等3个证券账户共计买入*ST海鸟股票50万余股,成交金额538万元,上述交易由潘登操作,上述3个证券账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鲍崇民指令划拨的银行账户,部分去向为鲍崇民银行账户。
据介绍,王某某等10个账户均为鲍崇民“业务伙伴”的亲戚的账户;潘登等3个账户则为鲍崇民“生意伙伴”及其姐姐和老婆的账户。
最终,证监会认定,鲍崇民等人利用内幕信息,在*ST海鸟重组期间,调配3000多万元资金大量买入该股票,情节严重,影响恶劣。上述行为涉嫌构成《刑法》第180条规定的内幕交易罪,根据相关规定,证监会于2011年6月将本案移送公安部门,目前,公安部门已完成侦查工作,主要涉案人员已被依法拘捕。
作者:肖 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