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太严,做空太狠,中概股还是最先坚持不住了。也许中概股的言退只是另一种“威胁”,因为欢迎他们的不只是美国,还有欧洲。但整个事件的“硬核”并没有多大改变:那些包装华美的公司,那些热情洋溢的“中介”;最初做多赚钱,如今做空赚钱,这些在欧洲依然能够重演。到那时,中概股还能往哪撤?
二级市场大跌、监管趋严,不仅让有意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却步,甚至让已经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集体逃离。
不过,从包装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做空中国概念股,再到收购撤退中国公司的股份,在这场中国概念股的战争中,似乎仍有赢家。
退潮裸泳
据海外媒体报道,随着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财务问题的质疑日益加剧,不少在美上市的中国中小企业已经打起退堂鼓,计划在美国股票市场退市,转战中国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
今年3月以来,美国市场相继有近20家中国企业因被质疑财务造假而停牌,其中有不少被勒令退市。股东因此遭遇了数十亿美元的账面损失。
在加拿大上市的中国公司嘉汉林业的债权人便面临投资缩水七成的窘境。6月初,浑水公司发布嘉汉林业涉嫌虚报木材持有量后,其在多伦多交易所的股价已经重挫85%。此后该公司作出了一轮反击,使股价有所回升,但近日,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德源辞职、标准普尔调低嘉汉林业长期企业信用评级等消息,再度令该公司陷入困境。
野村证券信用分析师预计,嘉汉林业债券持有人最终能够收回相当于面值30%的投资。
为了避免投资者进一步的损失,近日,美国证券监督委员会(SEC)成立了一个小组,调查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问题。这让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更加不信任,整体走势承压。上周五,中国概念股普遍收低,7只股票跌幅超过5%。
池鱼之殃
事实上,受波及的中国企业,不止是已经上市的公司。统计数据显示,7月以来,赴美IPO的中国企业数量锐减,仅有土豆网一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而今年上半年,有14家公司成功赴美IPO。
但在美国资本市场受挫的同时时,有4家中国企业转向赴法兰克福证交所高级市场上市,数量等于2007年至2010年4年之和。
“财务造假的祸端始于利用反向并购赴美上市的中小企业,SEC的调查也主要是针对这些企业。但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形象因为这个事件跌入谷底,因此,绝大部分不存在违规问题的企业,不能接受现在估值和风评,开始筹划从美国资本市场撤退,选择估值更高的中国香港和内地市场。”昨日,一家合资券商投行部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高盛大中华区原主席胡祖六也撰文指出,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一改往日强劲表现,转入暴跌,究其原因,除了影响全球宏观经济与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外,根本导火索在于接二连三暴露出来的企业会计作假、公司财务混乱与管治缺陷等问题。个别公司涉嫌财务骗局和欺诈的代价将由几乎所有中国概念股承担。
渔翁得利
股票是场零和博弈,不胜则败,但资本市场却没有这么简单。不少私募股权基金就嗅到了中国企业退市计划里暗藏的“钱味”。
在海外对冲基金看来,以极低的价格收购退市中国企业的股份,等这些企业到其他股票市场上市,尤其是中国内地、香港等发行市盈率高于欧美市场的股票市场,那么,这笔投资将会获得令人惊喜的回报。
这些嗅觉灵敏的基金经理们已经开始行动。5月21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消防安全集团(以下称中消安)宣布,贝恩资本就计划以每股9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已发行股票。收购价比3月7日的收盘价6.26美元高出近50%。上周末,中消安股价报8.52美元。
“这确实是项有利可图的交易,但这当中的风险也不小。”上述合资券商人士表示,“最重要的是要鉴别这些有退市计划的公司,是真的不愿‘屈就’,还是为了规避监管。如果稍有不慎被卷入中国概念股的信誉风波,后果会相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