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奶有望10月迎新主 三元股份自顾不暇恐难力撑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太子奶有望10月迎新主 三元股份自顾不暇恐难力撑

加入日期:2011-9-30 7:07:48

  本报记者 李 冰

  9月28日,《太子奶重整计划(草案)》的普通债权组书面表决以较高的赞同比例通过,太子奶重整收官在即,新华联-三元联合体目前已经在为10月份正式接管太子奶做入驻前准备。

  太子奶重整管理人陈建宏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普通债权 组的投票结果好于预期,至此,重整计划草案获全部债权组通过。现在已经有11个人进来了,在做入驻前准备。

  据了解,目前,新华联-三元联合体已经进驻株洲,为交接太子奶做最后的准备。按照计划,新华联-三元联合体将出资7.15亿元偿还太子奶债务并获取100%股权。

  三元恐无充裕资金参与收购

  根据此前的太子奶重组计划草案,新华联控股(000620.SZ)将携手三元股份(600429.SH)以7.15亿元资金,参与重组太子奶。根据重组计划草案,普通债权清偿比例为9.57%。其中,普通债权10万元以下部分3个月内清偿30%,普通债权10万元以上部分3个月内清偿7.99%。职工债权、税务债权、抵押担保债权自重组计划生效之日起,分不同期限100%清偿。至此,经历数次起伏的太子奶重组终于尘埃落定。

  陈建宏表示,下一步将向法院申请正式实施太子奶重组计划。

  但对于重组的牵头一方,三元股份来说确实刚刚脱离“贫困”。8月23日,三元股份发布201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利润1939万元,较去年同期-4742万元增加了6681万元;公司净利润2839万元,较去年同期-5151万元增加了7990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然而,事实上自三元股份收购三鹿后,“蛇吞象”一说让三元股份疲于奔命。

  通过三元股份的业绩可查,2004年底,三元股份上市后的首任总经理郭维健因业务经营不善被撤换,钮立平接过帅印。3年后成功摘星脱帽,扭亏为盈。到2008年底,业绩已经从2004年的亏损1.38亿元转为盈利2889万元。然而,2009年在“蛇吞象”收购因三聚氰胺事件倒闭的三鹿后,2009年三元股份股份再现亏损,亏损达到1.29亿元。

  2010年三元股份又宣称净盈利5146万元。然而,财经人士指出,仔细查看三元股份年报,发现其“水分不小”。原来,去年三元股份出售子公司华冠乳制品,获得2.37亿元非经常性损益,才避免被ST。但如果扣除此部分,三元股份其实仍处于巨亏状态。

  2011年三元股份中报虽继续盈利,实现净利润2839万元,也并不是主营业获利,而是投资收益。查阅该公司中报发现,三元股份中报业绩的最大功臣是公司参股麦当劳获取的收益。中报显示,上半年,参股麦当劳获得了4788万元的投资收益,该收益占上市公司净利润比重的168.69%。由此可见,三元股份主业经营状况并没根本好转,依旧亏损。

  根据年报可查,三元股份目前在经营现金流上仍旧紧张,不得不依靠外部资金维持。公司截至二季度末的短期借款高达4.9亿元。就在8月初,公司再次向实际控制人借款8000万元。

  在如此情况下,三元股份又投入这一资产及债权复杂不堪的破产重组案例中,似乎有些难以理解,至此有些人对三元股份重组太子奶事情并不看好。

  太子奶能否进入下一轮回?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表示,几年了三元股份还没有把三鹿这个烂摊子弄好。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表示,太子奶曾是乳酸菌饮料行业老大,但太子奶品牌已今非昔比,含金量已经很低,接手三鹿这个包袱之后又去接手太子奶,令人匪夷所思。

  知名品牌营销专家李光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也表示说,三元股份一直在寻求全国性的突破,然而三元股份的整合战略并不清晰:整合品牌价值为零甚至为负的三鹿已属得不偿失,而太子奶现在属于“休眠”品牌,前景也并不看好。

  也有人认为,三元股份新华联看中的都是太子奶的土地资源。

  三元股份方面认为,太子奶不同于三鹿,太子奶最大的优势在于质量可靠,他的问题只是债务问题属于经营不善或者决策失误,而三鹿是致命的质量问题,因此整合三鹿的难度远远小于太子奶。

  “新华联三元股份合作,是民企与国企的联姻,民企的管理和激励优势与国企的品牌与信誉,有助于这次合作成功。如果有资金注入和债务解除,太子奶凭借其质量信誉和品牌、渠道优势,加上三元股份的渠道,再度实现全国领先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太子奶乳酸菌系列产品将和三元股份的现有产品形成互补,延伸产业链,形成主业优势。”太子奶破产重整管理人陈建宏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有人指出,按照评估报告,如重整成功,太子奶实物资产的评估价值为8.20亿元。而新华联三元联合体仅提供7.15亿元资金偿还全部债务,从账面上看存在1亿元的浮盈空间。

  对此疑问,陈建宏坦言:“评估报告中对部分资产的估价过高,无法按照评估值变现,新华联—三元联合体也是“和我们接触的投资者中出价最高的”。

  他同时透露,联合体能够出价7.15亿元已经是管理人尽最大努力的结果,也是开价最高的。“湖南本土一家企业仅开价1.5亿,一家境外投资者开价5.5亿。”

本文相关推荐

(责任编辑:sohustock)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