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时装是件易碎品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手记:时装是件易碎品

加入日期:2011-9-28 8:33:02

  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电影《追捕》中高仓健将一件竖领风衣演绎得风生水起,在中国掀起了一波风衣热潮,已经成为不少人的集体回忆。据说当年有心计的国内厂商依照影片中的风衣式样生产了十万件,结果不到半个月就被抢购一空。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流行元素与时尚潮流在服饰产业链上的惊人影响力。比如近两年来,淑女装中大热的豹纹与蕾丝、碎花,男装里风行的条纹格子……这些时髦元素往往成为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经其点缀的畅销单品令不少品牌厂商赚得盆满钵满。

  但在品牌服装行业,要稳占市场领先者的江湖地位、一直享受品牌溢价绝非易事。流行需要不断变化才具有鲜活的魅力,时尚也需要不停地创新才更具有消费的价值。

  时装和新闻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具有易碎品的共同特征。热点瞬息万变,新闻热点与时尚潮流都具有新鲜性,一旦成为明日黄花,再精耕细作的材料都要大打折扣。例如明星们争奇斗艳的定制礼服,就是不折不扣的易碎品,一旦在特定场合公开穿着,其价值就随之缩水,还时不时引起撞衫的尴尬。

  伴随时装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洋品牌的大举进攻,本土服装品牌内外受敌,行业的易碎品特征更加显著。

  曾经志同道合的同行倒了一批又一批,凯撒股份(002425)的掌门人郑合明深谙服装产业的激流暗涌,他一再重复:“服装公司很容易倒闭,必须要马不停蹄地坚持、完善和改进。”他还强调说,男装看品牌,女装穿款式,往往一个花纹图案就导致整件女装过时。

  在这种背景下,ZARA、H&M等快时尚时装品牌搅动了国内时装界的一池春水。这种运营模式最出彩的特征是快速反应,从研发设计到采购生产、配送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达成供应链的快速反馈,从而成功解决了生产周期长以及存货量大的难题。虽然大多数国内品牌服装上市公司与这些快时尚品牌的消费群体并不重合,但是加速企业供应链反应能力无疑已经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记者在与国内品牌服装公司高管交流时,对方均不约而同地强调两个问题,一是提高产业链效率;二是缩减生产成本、轻资产运营模式,这已成为行业共识。

  国内品牌过去每年只有一两次订货会,现在基本提升到四次以上。其中,凯撒股份现在坚持每年六季开发、四次订货会。

  走近凯撒股份的办公大楼,诸如“推行ERP(管理信息系统),始于知识,终于知识”的标语随处可见。该公司应对时装产业的瞬息万变,力图做到内外兼修,在推广多元商品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的同时,一方面加码研发设计来捕捉潮流的讯息;另一方面则通过科学管理和信息化经营来降低成本、提升运转效率。

  对于构建庞大销售网络的上市公司而言,谋取时装行业话语权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和人力资源储备,也离不开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

  众所周知的是,整个时装产业之中,经典款总是少数,没有什么可以经久不衰,即便是香奈儿的小黑裙、阿玛尼的黑标礼服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与流行时尚元素相比,品牌的易碎性有过之而无不及,美誉度“哐当”一声破碎就难以轻易修复。我国衣食住行四项基本需求之中,当下其他三项已为人诟病,不知服装产业能否独善其身?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