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生钱”游戏 积聚投资风险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上市公司“生钱”游戏 积聚投资风险

加入日期:2011-9-27 8:49:13

  2011年以来,众多上市公司的投资理财热是普遍现象,发布的委托贷款、购买银行和信托理财产品、参与定向增发等股权投资、出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等公告频频亮相,一阵上市公司“理财风”正渐入高潮。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逾6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投资理财公告,从最少的500万元小试身手,到最多的一次性豪掷40亿元,合计金额高达200亿元。像海螺水泥理财资金高达40亿元,中工国际陕鼓动力各有20亿元资金用于理财,特变电工云南白药也分别有10亿元投资理财。

  在货币紧缩、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公司产品销售业绩下滑,运营成本提高,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而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为提高收益,把募集的大量资金用于理财,基于此形成了强大的“买方”和“卖方”市场。

  上市公司“生钱”有道,流向房产风险堪忧

  银河证券一位分析师对笔者表示,“上市公司所做的,实际上是相当于信贷和担保公司做的事情。理财热的背后,是部分资金最终流向了国家重点调控的房地产领域。上市公司‘副业当家’,‘空心化’加剧,投资风险堪忧。”

  受金融市场银根紧缩,地产暴利但是缺钱的影响,今年以来,委托贷款数量和利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发放给房地产企业的贷款猛增。

  “目前几乎已经没有高利的实体行业,只有房地产还能维持相对高利润,所以房地产企业成为委托贷款的最大客户。”华龙证券投资顾问经理牛阳告诉笔者,在房地产企业贷款无门的情况下,资金充裕的上市公司在没有高收益的好项目情况下,委托贷款自然是资金的最好出路。而求贷无门的房地产企业只能寻求委托贷款,甚至连利率上浮100%、200%的都趋之若鹜。

  根据公开信息,上市公司将资金投向房地产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参与房地产信托项目;二是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直接将钱借给房地产公司;三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又借道信托最终投向房地产。如陕鼓动力在半年报里披露了投向房地产的两笔信托投资,其中西安信托·金泰恒业特定资产收益权单一资金信托投资余额为3亿元,投资期限9个月,预期收益率7%。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现在是房地产企业风险最高的时候,像南京宇扬置业有限公司9月初突然“失踪”。

  “委托贷款的主要对象是房地产的话,一旦挤出泡沫或者限购政策范围扩大,房价下跌,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将会出现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牛阳说。

  高额理财产品警惕“放贷容易收贷难”

  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的积极性高涨,却不知现在银行理财产品高风险低收益。从近几年银行交的理财成绩单看,如此高的风险与如此低的年化收益率无法匹配,何况买银行理财产品两头都还有时间差。

  “因为银行对委托贷款的信用评估多元化、监管不到位,上市公司存在‘放贷容易收贷难’的风险。而且,此类纠纷的诉讼成本也很高。”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王澍波律师对笔者表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委托贷款的风险均由委托方承担。也就是说,贷款企业逾期不还款的风险由委托公司自身承担,银行没有义务返还贷款。此外,当贷款企业还贷久拖不决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委托公司不能将该企业作为被告直接起诉,而应与银行磋商,由银行作为原告向法院起诉该企业,要求其履行还款义务。“如果银行坚持不肯出面起诉该企业,委托公司可以将银行作为被告,以贷款公司为第三人向法院起诉。”王澍波说。

  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保值增值,上市公司筹资后不是专注主业经营给投资者带来回报,把应用于补充现金流、项目扩建等实业的募集资金购买地产、股票或委托贷款、理财产品,“加速了资金向虚拟经济流动,这不仅违背了证券市场筹资的本意,给公司经营带来巨大风险。过度的金融投资必然导致对主业投资的削弱,没有发展潜力和后劲,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旦公司各项非主业投资出现问题,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根本没有利润空间能够支撑20%的高利贷,只是利用高利贷资金勉强维持生产和市场,实体经济经营环境短时期内很难见改善曙光。风险不容小觑。”华龙证券牛阳告诉笔者。

  他说,一旦生产企业支撑不住,那些报表上的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存货都难以变现,而且加剧了市场泡沫化、空心化,也削弱一个经济大国赖以维系健康的实业基础。

本文相关推荐

  • 风险投资的优缺点
  • 银行投资理财有风险吗
  • 信托理财产品的风险
  •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方法
  • 投资担保公司有风险吗
  • 如何控制投资的风险
  • 维欣风险投资
  • vc风险投资
  • 银行有哪些零风险投资
(责任编辑:sohustock)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