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

加入日期:2011-9-21 8:00:02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目录:
  一、重要新闻点评
  IMF下调中国2011年GDP增速至9.5%
  新建核电项目审批或明年初重启
  人民币对欧元两周连升3000基点 欧债危机预警中国出口
                              
  二、主力动向曝光
  大盘清淡基金炒新 三季度六成新股现机构席位
  基金悲声载道九月以来一半被套
  弱市捕捉投资亮点基金掘金定向增发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生益科技博云新材九阳股份


一、重要新闻点评

IMF下调中国2011年GDP增速至9.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来首度下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2011年GDP增长9.5%,较6月预期低0.1个百分点,但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之首。
  IMF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下调全球今明两年GDP增长预期至4%,同时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由6月份预期的9.6%降至9.5%;而对2012年的预测下降0.5%至9.0%。同时,IMF预期中国今年CPI达5.5%,远高于去年的3.3%。
  报告分析指,下调中国经济增速主要受国内持续的紧缩政策和逐渐减少的外部需求所致。中国政府财政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导致投资增长减缓,但这仍是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点。而中国及印度仍是区内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亚洲新兴国家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将保持在8%左右,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平均增速。
  同时,IMF提醒,新兴市场资产价格的高增长可能会破坏金融稳定。就中国方面而言,实际信贷增长持续以每年10%速度下降,住房市场交易和房屋价格都有所下降。但香港地区的信贷增长速度高,房价则持续攀升,值得留意。
  在全球关注的各国赤字和债务问题方面,报告指出,新兴亚洲区域范围对此问题的担忧较小,中国依靠提升公共消费、扩大内需,从而达到平衡经济的目的。
  此外,报告认为,中国汇率改革不大,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将导致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报告更谏言,中国须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及执行力,更多依赖利率调控,而非量化货币控制。
  中财简评:全球经济出现衰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欧债债务危机持续影响全球经济一年多的时间里,对欧洲经济体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深远,特别是作为中国第一外贸区域,也严重影响了占据中国重要经济支柱的外贸经济下滑。再加上美国推出QE2之后欲再欲推出QE3导致的全球物价飞涨通胀压力高企,使得国内经济遭受着双重的打击,整体经济的走弱,那A股市场又能好到哪里去?


新建核电项目审批或明年初重启

  日前从多个权威渠道获悉,8月底结束的核电安全大检查目前已完成核查报告并上报国务院,有望近期向社会公布。《核电安全规划》制定工作正陆续展开,争取年底前发布征求意见稿。多位人士表示,随着一系列规划的出台,此前一直暂缓的新建核电项目审批工作或于明年初重启。
  权威人士透露,正在抓紧修订的2007年出台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核电装机达4000万千瓦目标已成定局。关于2020年装机目标,相比此前已作调整的8600万千瓦目标将有进一步调整,但将不低于6000万千瓦。目前,除已运行和在建机组装机规模逾4100万千瓦外,还有1600万千瓦已开展前期工作,等待开建。
  根据核电安全检查结果,即将出台的《核电安全规划》提出,未来新上核电项目要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设计下一代核电站,在核电技术设备上要全面引进包括AP1000(美国西屋公司独创先进非能动压水堆)和EPR(法国阿海珐公司研发欧洲压水堆)在内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同时要求尽量新上大容量设备,安全指标和质量标准均比《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更高。
  有分析指出,尽管修订后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可能提出的目标数字会低于8600万千瓦,但政策上继续推动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态度日渐明晰,2020年实际装机规模将很可能远超修订后规划提出的数字。同时,《核电安全规划》强调大力推进第三代核电技术发展,是基于第三代技术安全性更优、设备质量稳定性更佳的考虑,这一基调将对国内已掌握第三代核电设备制造能力的企业带来利好。
  中财简评:虽然日本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对全球核电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冲击,但是就目前我国严重的电荒局势,用电缺口巨大的背景之下,国内核电项目开启重新审批是必然的结果,这早在我们中财的预料之中,毕竟目前我国与德国等核电发达国家相比,核电在社会用电量的占比还太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未来核电产业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只是在核电安全上做的更为严格。


人民币对欧元两周连升3000基点 欧债危机预警中国出口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日的最新数据显示,继本月初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突破9.0的重要关口后,20日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报8.7084的高位,创出近两年来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的历史新高。
  近期以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走出连续升值的行情,近两周来中间价升值幅度达到3000个基点。分析人士认为,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作用下,我国对欧出口不容乐观。
  欧债危机影响中国对欧出口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二大进口市场,若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给我国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不言而喻。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对中欧的经贸合作势必带来一定的影响。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20日表示,欧盟经济增长如果进一步放缓,内部消费投资进一步疲软,就可能会直接影响双边贸易增长;欧盟内部随着危机的愈演愈烈,其内部压力会增大,和中国的产业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双边的贸易摩擦可能会加剧,这对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不利。
  外贸顺差对中国GDP的贡献已经从2007年的10%左右降到今年的4%左右。出口增速放缓的影响对中国来说是可以驾驭的。高盛中国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表示,近年来随着政府极力推动内需增长,内需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的减少。
  目前我国再次走到了内、外部双重不确定性均很显著的十字路口。对于中国未来的政策走向,张明认为,此时应格外警惕放松货币政策以应对外部冲击的观点,在出台未来政策时应该格外慎重。
  中财简评:欧债持续影响着欧盟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出口受到的影响是肯定的。不过好在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有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消费型转变,这有利于减少欧债对中国出口经济的影响。对于人民币升值,欧债持续影响着欧盟经济体,而中国的增长势头稳定,升值在所难免。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