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热评明日证券市场走势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众专家热评明日证券市场走势

加入日期:2011-9-2 18:14:2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曹仁超:现在买A股只会买贵不会买错
  过去三十个月香港楼价上升80%,但8 月9 日九肚山地皮以底价成交,是否是本港楼价下调讯号?
  大和证券分析员指出,香港第二季GDP较第一季回落0.5%,是否意味香港经济进入收缩期?2008年9月雷曼事件引发11月中国政府宣布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目前是否开始收缩?上月恒生指数出现死亡交叉(50天线跌破250天线),根据2008年5月那次经验,未来六个月股市可能大泻;但根据2010年6月那次经验,则未来半年股市上升。这次又如何?
  美国去年11月再推QE2,但恒生指数却由去年11月的24989点回落到今年8月的最低18868点,并未产生财富效应!在炒股不看市的环境下,一般小投资者亏损占多数,能做到止蚀不止赚则更难。
  美国完成迷失十年
  美国进入日式衰退,主要是私人企业自2007年起开始去杠杆化,2009年3月依赖政府增加借贷刺激经济复苏,情况有如1994年的日本。今年8月QE2完结后,私人企业仍没有增加借贷,情况亦有如1997年的日本。克鲁明博士认为财赤不重要,只要政府继续推QE3,美国经济仍可繁荣下去。可是看日本过去十七年的经济表现,恐怕这次克鲁明博士是看错了。
  今天美国问题一如1990年起的日本或1997年后的香港,是来自分配不平衡,财富过分集中在社会20%人口手中(更甚者集中在1%人口手中),QE及QE2只令财富更加集中,又怎能解决当前问题?或者听听来自日本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ichard Koo 意见,了解一下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衰退。2000年起的美国一如1990年起的日本,不同的是1994年前日元继续升值,令日经平均数一沉不起。美元自2000年起贬值令道指在2007年创新高。日本至今已迷失二十年,并继续迷失下去;美国亦完成迷失十年及继续迷失下去。
  买A股有买贵没买错
  7月份内地CPI上升6.5%再创近期新高,其中食物类价格上升14.8%(猪肉上升56.7%);反之居住价格只上升5.9%。会否加息?以外国经验,食物及燃料价格对利率并不敏感,猪肉价循环周期一般需6-9 个月,即从肉价上升到供应量上升需时6-9 个月。估计猪肉价在8月份见顶,9月起回落。内地CPI中,食物所占比例重达1/3,是内地CPI升幅较香港高的原因。
  下半年起原料价开始回落,估计内地仍需加息一次及收紧银根两次,明年CPI升幅应回落到4%左右。
  内地2007年起进入高通胀期,情况一如1980年代、1990年代的香港。由加薪速度加快引发良性通胀,一般可维持十五年。换言之,今时今日投资内地股票,只会买贵,不会买错。理由是内地人储蓄率高达35%,美国人只有2%。中国有没有问题?有,但不是大问题。
  人民币已升至十七年来高位,过去十四个月兑美元升值7%,内地贫富差距带来社会不稳定。太多人买不起楼、负担不起医疗费或子女教育费,其不满情绪已接近爆炸点。人民币升值不但无法压抑消费物价上升,反令制造业经营困难,引发大量工人失业。
  人民币升值亦压抑不了内地楼价上升,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大力压抑内地房地产价格,平息民愤,以免走上日本或香港之路。近三十年各国政府政策皆向有钱阶级倾斜,以为创富较分配财富更重要。今天英国贫富差距问题已引发暴动,香港政府宜尽速解决此问题,不然香港社会将步英国后尘,那就事情大了。
  利率倒挂九死一生
  8月份美国国债被降级,后果不是债券跌价而是股市,美联储正在重复十多年前日本银行之路,保证未来两年维持低利率,结果只令长期债券(例如十年期以上)利率一步回落,但股市却反复下跌,理由是避险心态。
  2002年10月到2007年10月那次透过减息、减税、美元贬值令美股上升了五年。这次QE及QE2只支持美股上升两年,只是最近一个月全球股市失去8万亿美元市值,相信高消费零售股亦渐受压力。
  美国第二季GDP 只上升1.6%。过去每次美国GDP增长率低于2%,次年出现衰退的机会高达70%。十年期债券利率同三个月期利率差收窄又是另一令人担心讯号,失业率无法回落是第三个令人担心的讯号。
  经济学家认为明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机会超过50%。2000年起的衰退,2007年10月股市大幅回落后,引发2008年衰退亦一样,皆出现九十天期利率高出长期--利率倒挂,十次有九次事后出现衰退,但这次却没有出现。
  至于美股指数回落40%后出现衰退已多次不准(例如1987年),因此明年是否出现衰退(即连续两季GDP负增长)?仍然难定。
  许多人把凯恩斯理论与费雪效应混为一谈,其实两者差异很大。凯恩斯认为需求不足引发衰退,因此政府应制造需求去刺激经济,并透过印刷货币支付所制造出来的需求,因此令CPI上升。费雪效应并不鼓励政府制造需求,只须由联储局不断向市场购入债券去压低利率,透过低利率去刺激GDP增长。
  观察日本自1994年实施货币宽松政策的结果,初期的确刺激日股上升,但到了1997年却变成流动性陷阱,日股又再回落。和日本不同的是,日本的货币宽松政策并没有刺激金价上升及全球原材料价上升,但美元持续弱势令资金流向金市及商品市场,刺激金价及原材料价上升。因为美元是计算金价、原材料的货币单位,最后结果是否一如日本只产生流动性陷阱,抑或摧毁美国银行业的借贷能力,或是陷入滞胀期?无人可预知。
  高频交易如快闪党
  8月1日至12日,美股成交额较2011年1-7月平均成交额高出80%,可见高频交易在跌市中所扮演的角色。两星期内美股失去2.2万亿美元市值,情况同2010年5月初相似。去年5月面对QE完成,大量高频交易令美股在一星期内失去8620亿美元市值。
  高频交易类似社会上的快闪党,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造成很大破坏,然后又消失。美国司法部门已联同美国证监部门追查高频交易及研究是否须要立法监管。在高频交易下股市已变得非常难看。
  税制改革可能引发资金回流支持美元汇价,摩根大通估计美国519间跨国大企业海外资金高达1.375万亿美元,例如苹果有760亿美元、微软420亿美元、思科288亿美元,谷歌已动用百多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其他大企业又如何?小心随时出现美元回流美国潮,9月起是否抄底时机?恐惧是投资上最大的敌人。
  2008年8月开始黄金同股市脱钩(金升、股跌),近期甚至向其他商品De-coupling(即商品价回落、黄金一样升),黄金一枝独秀。上述情况极为危险,黄金不再用作对抗通胀,而是代表投资者对货币不信任,最后如果不是金价回落便是货币制度崩溃。
  社会学家曾做一个实验:将十个中学生在纽约不同地区放下,要求在天黑前大家聚在一起!根据数学理论:在一个超过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自十处不同地区的人是不可能在一天内聚在一起的。但结果刚相反,很快他们便聚在一起,理由是中学生皆喜欢纽约时代广场,他们不约而同地去了时代广场。
  金融市场情况亦一样,人人认为黄金是避难所,上述想法令金价一度升至1913 美元一盎司。当道指/黄金比率出现1:6(一股道指相当于六盎司黄金),黄金是否仍有投资价值,或只有投机价值?2007年10月金价只是740美元,当时道指/黄金比率接近1:18,更加不要说2000年时道指/黄金比率接近1:40……任何投资项目一旦疯狂起来,非理性可解释,例如1980年1月曾见过两者比率是1:1.
  欧、美经济在2000年起进入慢动作式崩溃期。一如1990年起的日本,政府的干预只能带来短暂反弹。问题是欧、美加起来GDP达30万亿美元(欧洲16.3万亿美元、美国10.1万亿美元;两者相加较日本大8倍),他们的慢动作崩溃不像日本可以不影响其他国家,因欧、美加起来GDP是中国GDP的6倍。中国可独善其身多久?
  2009年3月至今美国政府增加了2.3万亿美元负债去推行QE及QE2,亦只能将失业率推低至9%或以下。推出QE3的效果又如何?美国政府债券失去AAA 评级后,法国AAA 评级亦岌岌可危,如法国亦失守,欧洲只剩下德国仍然拥有AAA地位。8月9日恒指跌至18868点获支持,证明基本因素较技术分析更重要,资金流向较市场情绪更重要,趋势分析较价值投资法更重要。
  1987年10月股灾、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政府债务危机、2008年9月18日雷曼事件等,事后皆证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2011年8月欧债危机后又如何?
  下半年科技股寻宝?
  去年中国政府宣布保障房建设,对内地建筑股及建材股是机会,对内房股是压力;又如2009年开始的美元贬值潮,对智者而言可透过投资资源股及能源股而获利,愚者却在抱怨联汇制度令香港物价大升而受损。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大气候,为何不利用小气候去获利?在过去,通胀率一旦上升,利率亦会上升,以便把通胀压制, 例如1980年至2000年。但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虽然面对通胀上升,但利率却跟不上,造成过去十年资源价、楼价大升的负利率时代。
  2011年下半年如美国CPI升幅下降,是否出现另一大趋势?1980年美国货币政策出现改变,结束过去经济的盛衰循环周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泡沫,理由是资金充斥市场,总要找寻出路,投资策略变成如何捕捉一个又一个泡沫。2011年下半年,长达12年的原材料价上升期是否又已完成,是否需要找寻另一个在形成中的泡沫作为资金出路?
  中国内地发展内需经济的消息,已刺激香港消费股股价狂升到PE30倍或以上。
  今年十二五规划,政府已表态支持高科技行业,但高科技股至今仍然受投资者忽略,下半年是否应在高科技股身上寻宝?(21.世.纪.经.济.报.道)
  


  陶 冬:一线城市房价离谱 中国房价迟早将会大跌
  笔者一位朋友,在佛罗里达州买下一幅土地(永久产权),正在建筑四幢小型住宅楼,预计租金回报7-9%。这块土地的买入价为15万美元,15万美元在上海只能买到住宅内的一间厕所,在海南也不过能买到两间厕所。
  不知不觉间,中国房价与世界标的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不仅一线城市房价离谱,疯狂的海南房价离谱,连二线城市的房价比起海外二线城市也开始显得离谱。
  国务院7月12日的公告,不仅维持了房地产新政的基调,而且将对非居民的限购延伸向二线城市。尽管经济遭遇一些增长波折,打房决心不动摇,为今后12个月的房地产政策定下了基调。通过政策调控,抑制炒作,换取时间,早日推出政策性住房。
  在看谁先眨眼的博弈中,开发商先输一局。2009年下半年买地所建成的新楼相继进入市场,新盘供应压力极大,销售却不见景气,高杠杆的公司开始感受到资金链的压力,不少小开发商的现金流似乎在逐步陷入绝境。
  进入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面对持续的政策打压和买房人的观望,笔者认为新楼盘的售价出现松动的可能性颇大。住房销售数量估计会因此出现反弹,不过反弹力度未必很强,对解决部分开发商的现金流压力效果也未必很大。开发商在与政府、买房人的三角关系中,可能仍处于弱方。
  不过,就整个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借贷杠杆来看,目前的水平明显低过2008年周期时的水平,住宅库存大约相当于13个月的销售量,好过2008年19个月的水平。二三线城市在上半年销售还算理想,大开发商也在海外通过发债、增发集到一笔资金。笔者认为,房地产开发商还没有到大举砍价出货的地步,今后一段时间,行业整合比降价更可能体现房市的调整。
  有人指出,也许一线城市有泡沫,二三线城市仍值得投资。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基本面,需要做个体的分析。不过笔者认为,二线城市的房价也已经不便宜了。那些城市的房价虽仍低过一线城市,但是当地的收入水平也大幅低过一线城市,便宜只是在一线城市热钱眼里的一个相对概念。而且,相当一部分二线城市的住宅库存急剧增加,太原、天津等城市哪怕开发商不再建任何新楼,现有的库存也需要8-9年才能完全消化。另外还有部分城市以政府迁址为由另起新城,那里的房屋空置情况更令人叹为观止。
  这样是否意味着中国的房价面临大跌的风险?笔者相信,中国的房价迟早会有一次较大的调整,不过调整未必已近在眼前。上海的房价水平接近东京,而上海人的收入水平仅有东京人收入的1/5。如果海南岛的临海住房全部以现在的价钱卖出,足以买下金融中心曼哈顿。这些都是乱象,是笔者认为房价迟早会跌的理由。
  目前中国房价高企的根本原因,是流动性性过剩、利率过低。负利率下银行储蓄搬家,住房成了普通百姓的储蓄手段。通胀预期升温,人们购房保值也无可厚非。如此的货币环境,恰恰是政府房地产新政推行得很艰难的原因。
  然而,货币环境正常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间中针对经济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政策上会有技术性调整,甚至政府对部分领域实施定向宽松,但是笔者相信,政策总体上逐步收缩乃大趋势,3-5年后利率回到雷曼兄弟倒闭前水平(甚至更高)、流动性回落到与实体经济需要相适应但足以抑制资产泡沫的水平乃大趋势。这几年的货币环境属非常态,那么正常化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过程的问题。
  同时,中国出口业的萎缩,估计会加速,经常项目顺差会进一步减少。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也是全球贸易再平衡的基石之一。出现这种进展的一个后果,就是外汇占款逐步下降,顺差所带来的流动性(占2010年新增M2的26%)随之消失。
  在投机炒作上,如今在中国好像不差钱,手头拥有几十套房子的人自然不愿意放售。不过几年后,当货币环境正常化之后,当银根正常化之后,当温州商人、山西煤老板的资金链比目前紧出许多、资金成本高出一截后,且看他们卖不卖楼。
  笔者将中国房市的调整,看成一个中期过程,看成货币政策恢复正常化的衍生结果。房市具有强烈的周期性特征,受货币政策周期的严重影响。逆市炒房,比逆市炒股票要难得多。中国缓慢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国房地产市场其实与其他国家没有太大的不同,除了资金环境相对封闭外,最大的不同是负利率现象逼迫银行储蓄搬家,货币政策已连续扩张了8年,2011年仅是收缩的开始。
  


  周科竞:别对王亚伟概念股当真
  近期市场上所谓的王亚伟概念股股价下跌,有言论称王亚伟概念股遭机构围攻,殊不知这或许正是王亚伟抛售股票所致。本栏以为,王亚伟概念股只能说明过去,无法反映当前及未来的持股状态,投资者如果根据王亚伟概念股进行投资,最后的业绩很可能会相当糟糕。
  谁会真跟王亚伟较劲?要说也只能是其他基金,要不何苦难为王亚伟呢。可是杀敌1000,自损800,在股指下跌这么多之后,去砸盘王亚伟的持股,而且也不是关键时点,这又是何苦。再说了,就算王亚伟基金净值低了,自己砸盘也会损失不小,对于自身排名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好处。所以所谓的机构围攻王亚伟更像是一个笑话。
  王亚伟的持仓情况,有一种非常准确的公告形式,那就是华夏基金和相关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但是现在的中期报告公布的是6月30日这个时点的数据。投资者看到的王亚伟持仓,属于存在录像机中的影像,现在的持仓未必是这些股票。
  再退一步,就算王亚伟至今还是持有这些股票,那么这些股票遭到抛盘打压,又怎么知道是其他机构所为,而不是王亚伟本身?既然有人卖出持股,又为什么不是王亚伟正在卖出。据本栏推测,王亚伟卖出旧的王亚伟概念股,买入新的王亚伟概念股,可能是这种现象的最佳解释。
  其实王亚伟的买入卖出,并非一般投资者可以揣测,就算真能跟在王亚伟屁股后头交易,也未必能够踏准节拍,有时候王亚伟也会略施小计算计一下跟风盘,这样跟庄并不容易。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与其研究王亚伟的交易,还不如研究王亚伟的投资风格和国家经济环境,以发现王亚伟下一批会看上哪些股票。
  股市投资者,还是要有自己的理性思维,只要愿意长期坚持自营,就不能总把眼光放在看名人在干什么,而是应该树立理智的投资投机思路,用长期的眼光看待市场,不盲从各类分析和投资建议,把简单的事情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最终取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曾经有一个大师说过:我8元买入的股票在9元卖出去是我的本事,别人在9元买入我的股票在10元卖给其他人是他的本事,我只要赚到我能够赚到的钱就可以了,其他的钱留给别人去赚吧。
  所以,投资者最该做的事情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新股也好、重组股也罢,总之要有自己的眼光和思维。根据历史的经验,跟着他人操作的投资者,最终极少有人能够赚到钱,大多数人都损失惨重。何况投资者跟随的还是扑朔迷离的王亚伟概念股。(北.京.商.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