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成为了白酒涨价的催化剂!
五粮液日前发布公告称,自2011年9月10日起对“
五粮液”酒产品出厂供货价格上调20%-30%,业内人士指出,52度
五粮液的终端价格将极有可能突破千元大关。而在此前,白酒行业的领头羊
贵州茅台已经提价8%,茅台从去年以来已经提价多次,而五粮液虽然从2010年1月调价以来一年多没动过,但这次20%-30%的涨价幅度,着实令市场吃惊不小。
白酒涨价欢,机构忙重仓。今年上半年,白酒成为机构第四大重仓行业,仅次于保险、银行以及房地产。来自基金和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数据显示,二季度基金超配食品饮料行业4.21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上升了0.62个百分点。二季度,机构持有的白酒股票市值比一季度增加388亿元,不少基金甚至将白酒股列为“非卖品”。
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白酒股如此“陶醉”,无非是看中了白酒类上市公司因为涨价带来的让很多其他行业“羡慕嫉妒恨”的业绩增长。13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白酒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86.13亿元,同比增长49.96%;利润总额183.08亿元,同比增长59.14%。增速分别高于食品饮料行业和全部A股,后两者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5.37%和27.15%,利润总额增速为42.52%和25.88%。
白酒股业绩大幅增长投资价值凸显,机构热捧,这是两厢情愿、愿打愿挨的事。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对其中利润与道德之间的“悖论”视而不见。
让我们先探究一下白酒涨价的背后。对于一线白酒来说,按照公开的说法,是缘于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品牌维护云云。而二三线白酒的涨价,则缘于“跟涨”:老大哥涨价,小弟焉能不涨?
白酒涨价果真是一些企业所说的成本上升导致的吗?以国内某品牌白酒股为例,成本上升导致上市公司毛利率减少1个百分点至72.07%。如此高的毛利率,试问有几个行业敢与之比肩?又有数据显示,白酒类上市公司目前综合毛利率仍然高达35%左右,大部分一线和二线白酒类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都在70%以上。毛利率减少1个百分点就提价20%-30%,这未免有点太让人“惊诧”了。
其实,白酒涨价的最根本原因,说白了是建立在面子文化上的“品牌维护”以及为了满足强势集团的身份优越感。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这是国内高档白酒消费市场的通行规则。无论酒有多贵,反正不喝白不喝,喝了不白喝,有权有势的人不是自己买单,索性把白酒当水来喝,只要酒量够大就行。而且价格越高,就越显得身份高人一等,就越有面子。试问,又有几个每月为房贷搔头挠耳的普通老百姓,舍得把辛苦钱撒出去换来一顿高档白酒的豪饮?在高档白酒的推杯换盏中,大量的腐败在潜滋暗长!
白酒涨价,倘若确实是基于供不应求的供需状况,即使涨到天高,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发出质疑。问题是,国内白酒的这种供不应求,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官场文化和贪腐之风衍生出来的结果,是以纳税人的钱财来满足部分权势者的口腹之欲,从而导致出现虚假的供不应求现象。
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热捧白酒股,从追求利润的角度来说固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投资者越热捧白酒股,白酒股越能在二级市场引起投资者的关注,相关白酒类上市公司的“品牌效应”就会越突出,贪污腐化者对“品牌影响力”如此之大的白酒就会越有公款消费的冲动。照此逻辑,说机构投资者热捧白酒股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贪腐的恶习,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一方面因为业绩增长而重仓白酒股,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助长贪腐之风,这就是机构投资者重仓白酒股时,遭遇的利润原则与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诗酒剑侠,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赋予酒的人文情感,那种把酒当歌的侠义精神,饱含着“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悲悯情怀与担当意识。惜乎如今美酒沦为了贪腐的载体和工具,也算是一种让人悲哀的反讽了!
作者:陈 楚
(责任编辑:sohustock)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