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经济数据超预期 A股影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三大经济数据超预期 A股影响

加入日期:2011-9-12 10:54:42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8月数据超预期 货币紧缩仍将持续
  8月M2增速继续下降 预计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
  8月进出口双双超预期增长 进口值创新高扶助顺差收窄
  贸易顺差大幅收缩或是一个好的市场信号
  官媒刊文:物价真正下降可能要到年底
  基金:8月CPI略高于预期 宽松政策或将后延
  外资银行专家评议8月份经济数据
  危机漩涡 中国何去何从?
  文国庆:价格拐点初现 政策取向不明
  央行按兵不动 A股继续纠结前行
  政策底水落石出 市场底仍需确认
  经济数据公布后如何选股

  8月数据超预期 货币紧缩仍将持续
  货币紧缩仍将持续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了8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8月份广义货币(M2)余额78.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和5.7个百分点;同时,8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485亿元,相比7月份的4926亿元的年内低点有所回升。
  M1、M2增速持续回落
  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485亿元,同比多增93亿元,相比7月份4926亿元的年内低点有所回升,回升幅度为559亿元。具体分部门来看,住户贷款增加188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87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1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360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1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17亿元。此外,8月份外币贷款增加59亿美元,相比7月份有较大的增长。
  数据还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8.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比上月末低1.2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7.33万亿元,同比增长11.2%,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7月份M2同比增长14.7%,曾创下六年新低,而8月份M2则是再创新低。
  在人民币存款方面,报告显示,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962亿元,同比少增373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6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710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015亿元。外币存款余额2561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当月外币存款增加84亿美元。相比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6687亿元、住户存款减少6656亿元而言,8月份人民币存款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负利率的存在,同比仍然持续减少的态势。
  料9月新增信贷创年内新低
  今年以来,央行持续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先后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针对部分银行实施了差别存款准备金,上周又扩大了存款准备金的缴纳基数,信贷增量的放缓在此调控的宏观背景下也表现的比较明显。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二季度新增贷款规模分别为2.24万亿元、1.93万亿元。按照今年新增贷款规模7万亿元以及央行全年3∶3∶2∶2的放贷节奏,上半年的信贷增长符合信贷投放计划。按照央行预期第三季度1.4万亿元的信贷规模计算,9月份的新增信贷额度只有3589亿人民币,将创下年内新低。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央行紧缩延续结果凸现
  8月新增贷款维持稳态,M2和M1增速继续回落,这是央行紧缩延续的结果。M2等数据下滑令经济继续放缓,放缓步伐并可能延续到明年一季度,因受高铁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影响,通胀高企还会延续,但趋势是回落的。考虑到外围形势不容乐观,央行采取紧缩政策应该谨慎,年内加息的可能性趋小。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皓宇:8月数据超预期
  新增信贷数据明显超出了市场预期,说明有大行在8月最后两天冲刺信贷量。这样有定向央票发给大行就不难理解了。尽管M2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但央行知道M2有短期波动性。目前新增信贷的绝对量比去年增加,央行没容忍,因此发行定向票据惩罚多放贷款的机构。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经济学家李志强:未来仍维持紧缩态势
  8月份的信贷增量总的来说不算多,但如果考虑M1和M2增速下降,新增信贷又不算少,综合看,现在还不能有货币政策会放松或转向的乐观预期,预计未来几个月还是会维持目前这样一个比较紧的态势。(新快报)


  8月M2增速继续下降 预计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
  新华08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高立 王培伟 王宇)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8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较上月有所回升,但M2增速继续向下突破,货币供应持续减速。
  分析认为,8月金融数据显示央行货币政策继续从紧,但在具体信贷结构上或有微调。考虑到未来流动性控制仍可能面临压力,且通胀形势仍然严峻,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
  M2增速继续向下突破 紧缩调控效果继续显现
  央行11日发布的《2011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8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5485亿元,同比多增93亿元,较7月份的4926亿元有所上涨。
  分析认为,新增信贷数据高于此前市场预期,但幅度有限。8月信贷可能在三农、中小企业和保障房贷款方面增加较多,信贷规模的管控出现定向宽松也在市场预料之内。
  上月的信贷数据分析中曾指出,鉴于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放缓,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突出,未来信贷规模的管制将可能会有所放松,因此今后几个月的货币信贷数据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目前看来,8月份的数据也对此判断予以支撑。
  尽管新增信贷规模有所回升,M2增速却继续向下突破,货币政策收紧的效果继续显现。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8.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和5.7个百分点。M2增速继上月之后再次创下了2005年6月以来的新低,也明显低于央行年初制定的16%目标。与此同时,M1余额同比增幅也呈下降态势,8月末余额同比增长11.2%至27.33万亿元。
  M2增速的持续下降值得关注。在贷款增长受限、受托支付导致货币乘数维持低位及外汇占款增势可能放缓的的背景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M2增速总体回落态势难改。
  M2增速快速向下突破,显示了政府控通胀的信心和决心,但部分分析人士对其副作用表示担忧,认为这将加剧小企业资金短缺及失业率的上升。
  流动性控制压力稍减 不确定性仍存
  央行8月末下发通知,将商业银行三类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从9月5日起实行分批上缴。据市场估算,此举将在未来长达半年的时间内累计回笼约9000亿元的资金。
  分析认为,准备金新政的主要目的虽是控制银行表外融资规模的过快增长,但同时也保证了央行在未来数月内的流动性控制。
  数据还显示,8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30%,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38%。两项数据虽较7月数据有所降低,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显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依然偏紧。
  此外,在国际资本持续流入中国的背景下,外汇占款造成国内基础货币被动投放,也是影响市场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由于进口规模创下历史新高,而出口规模却环比下降,8月我国月度贸易顺差为177.5亿美元,环比明显回落。贸易顺差的缩减有助减少外汇占款带来的压力。
  据招商证券(600999)的预测,8月外汇占款可能仅有2700亿元左右,维持较低的水平。但招商证券同时指出,外汇占款的波动具有季节性。从季调后的外汇占款季节因子来看,1月、9月和12月处于相对高位,2月、6月和8月处于相对低位。预计9月外汇占款可能高达4500亿元。
  在9月外汇占款可能大幅反弹的情况下,央行对流动性的控制仍不能掉以轻心。
  货币政策将仍保持稳健
  分析认为,新增信贷回升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融资政策结构性的微调,并不能说明中国货币政策出现转向。事实上,央行扩大存款准备金缴存基数的政策也向市场传递了稳健货币政策仍未转向的信号。
  统计局此前数据显示,8月CPI同比上涨6.2%。虽然CPI指数较7月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偏高的水平,且远远高于年度调控5%的目标。此外,考虑到非食品价格的趋势性上涨以及外围市场可能持续量化宽松导致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加,市场普遍预期年内通胀将仍然维持高位,预计政策基调转向可能性不大。
  同时,最新的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也显示,经济增速虽有所下滑,但在预料范围和可控范围之内,也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符合。
  分析认为,在通胀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预计短期内货币政策仍以稳健为主。考虑到监管层一再强调要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小企业及保障房建设的信贷支持,货币政策可能在结构上有一定微调。
  而在央行流动性控制压力仍存的背景下,尤其是一旦外汇占款反弹超出预期,不能完全排除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加息的可能性。 (新华08网)

 

  8月进出口双双超预期增长 进口值创新高扶助顺差收窄
  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依然运转良好.8月进出口增幅双双超越预期,且进口值创下历史新高,推动贸易顺差自上月所及30个月高点大幅回落,表明内需依然旺盛的同时,外需也没有想象的那麽悲观。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出口多元化趋势为出口增长添薪加柴,降低了出口大幅下降的可能性.惟欧债危机经久不散,美国经济依然脆弱,恐将令外需继续承压.
  海关稍早公布数据显示,8月出口同比增长24.5%,进口同比增30.2%,增速高于预期的21.6%和21.5%,并分别创下四个月和七个月最高水准;当月贸易顺差为177.6亿美元,远低于上月的顺差314.8亿美元.
  8月进口值1.555.6亿美元,刷新今年3月份创下的1,522.6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若经季节调整後,8月出口同比增长20.7%,进口增长25.1%。
  出口增长强劲体现了中国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虽然发达市场的出口总体来说有所回落,但新兴市场还不错,总体上出口出现快速增长.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称.
  他并表示,中国今後几个月的出口增速料维持在20%左右,全年约增长23%.进口增长较快亦体现中国内需增长还不错。
  不过环比数据表明8月出口略有降温.当月出口环比下降1.1%,进口环比则增长7.5%;经季节调整後出口环比下降3.3%,进口基本持平。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聂文指出,中国对欧美的出口比重约40%,若欧债危机给银行体系造成大规模冲击,将进而打击实体经济和需求,中国出口必将受到拖累,需对此保持高度关注。
  他并称,本月顺差规模虽然较上月下降,但仍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不过中国的贸易顺差一般都为前低後高,从较长时间来看,顺差将呈现逐渐收窄的态势.
  昨日工信部负责人也指出,下半年中国工业经济内外部运行环境比预期复杂,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总体走势趋缓,而诸多导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性在增加,可能通过金融、贸易、投资等渠道传导到中国.
  不过8月顺差收窄,将帮助缓解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自申银万国的李慧勇也指出,中国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已经不取决于顺差的大小,而是取决于中国经济状况和转型的路径.
  昨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物价压力仍未根本缓解,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2%,自上月创下的37个月新高回落.当月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同比增速均温和回落,但基本符合预期仍在调控范围内,显示中国经济正在软着陆,或为宏观调控争取更多空间。(路.透.社.李.文.科)
  中国海关周六公布8月贸易数据如下:
  指标8月实际值中值区间上月去年同期预测数
  出口(%) 24.5 21.6 17.0-30.7 20.4 34.4 22
  进口(%) 30.2 21.5 18.6-28.0 22.9 35.2 22
  贸易顺差(亿美元)177.6 251 175-310 314.8 200.3 21


  贸易顺差大幅收缩或是一个好的市场信号
  由于月度进口规模刷新历史记录且明显超出预期,8月份中国贸易顺差大幅收缩。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8月中国进口1555。6亿美元,同比(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2%,环比(与上月相比)增长7。5%。1555。6亿美元这一数据,刷新了今年3月份创下的1522。6亿美元的历史记录。由此,8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为3288。7亿美元,当月顺差177。59亿美元,较7月收窄137。2亿美元,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241。4亿美元(《东方早报》9月11日)。
  显然,如果在追求出口顺差的重商主义者眼里,顺差的大幅收缩的结果由于导致了外汇积累的减少而可能不是一件好事,然在当今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在很大程度上已成各国共识、且尤其是在欧美经济面临困境,国内面对通胀形势的今天,我国在出口未见明显回落同时,8月国内进口在创出历史新高、顺差大幅收缩,或许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件好事,亦是一个好的市场信号。
  首先就进口创新高的市场角度看,显然应该承认,自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以来的十年时期里,我国的国际贸易,尤其是出口数量已经有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飞速增长。然与此同时,随之而来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人民币汇率在内的各种贸易与货币争端也一直困扰着国内出口企业。所以就此而言,我国8月进口创出历史新高,一方面,对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击某些国家与地区攻击我国用压低人民币汇率、及各种补贴获取国际贸易优势的口实,并进而由此减少相关不必要的国际贸易磨擦;另一方面,在欧美经济尚未摆脱困境的情况下,我国8月出口在保持平稳同时进口创出了历史新高,则不仅说明国内市场需求强劲,并且进出口之间趋向平衡的形势,也可以说是国内经济结构转变也许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和改善的具体表现。
  其次就进口创出新高对市场价格影响讲,应该众所周知的是,虽然在过去多年时间里,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为我国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也为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然与此同时,一方面,这样的顺差是建立在国内低工资成本、付出环境污染等成本为前提的;另一方面,由于巨额的贸易顺差所形成外汇流入,使得央行也不得不以增加人民币发行来对冲,而过多的人民币流动性就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国内物价水平,并进而使国内通胀形势变得更为严峻。而与之相比,我国目前进口的大幅增长,或者说是顺差的大幅收缩,在结果上不仅可以减轻输入性通胀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而且还为国内通胀的缓解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政策调控环境。
  所以,面对上述我国出口创出历史新高数据,笔者认为,无论以我国进出口健康发展还是以国内物价形势看,这次8月贸易顺差大幅收缩或许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市场信号。(光明网 周义兴)


  官媒刊文:物价真正下降可能要到年底
  8月CPI随天气从酷暑转向秋凉也开始降温。9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6.2%,较创下三年新高的7月份有所回落。CPI降温缓解了市场的躁动。
  小猪依然跑得快
  CPI虽有所降温,但涨势仍然不凡,其中,以猪肉为主的食品价格还是领跑者。统计显示,8月食品价格上涨13.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02个百分点。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9.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89个百分点,而猪肉仍为罪魁祸首,价格上涨45.5%,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27个百分点。但可喜的是,猪肉价格环比上涨涨幅比7月份缩小6.4个百分点。除猪肉外,蛋和油脂成为新杀手。8月蛋价格上涨16.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4个百分点;油脂价格上涨1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9个百分点。蛋价格环比上涨4.4%,比7月份的环比涨幅扩大3.6个百分点;油脂价格环比上涨2.1%,比7月份的环比涨幅扩大1.7个百分点。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蛋和食用油有可能成为下一轮物价上涨的领头羊。
  8月份CPI涨幅回落是否意味着通胀压力减小?是什么因素造成此次涨幅回落的?专家们认为,CPI同比增速回落主要是食品项目同比出现回落,8月份食品CPI同比增速为13.4,相对于上个月的14.8出现明显下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涨幅有所回落,但物价实际水平并没有明显下降,涨价因素环比8月份比7月份上升了0.3个百分点,控制通胀的压力依然很大。而造成涨幅回落的主要因素是翘尾因素下降。据测算,8月份6.2%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2.7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3.5个百分点。
  同比拐点是否开始形成
  物价持续上涨让人们一直渴望拐点尽快现身。
  同比拐点已经形成,但真正的物价回落要等到年底,连平分析说,估计9月底因翘尾因素物价会继续回落。去年以来,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效应会逐渐显现,国家对流通环节的治理也开始见效,同时,人们对通胀的预期也在减弱。到年底,翘尾因素没了,纯粹是新涨价因素,估计年底CPI能到4%。
  有专家认为,取决8月CPI形成拐点的主要因素是看未来猪肉价格的变化,如果未来一个月内猪肉价格从高位回落,就可以确认全年CPI拐点的出现,否则CPI还有上冲的机会。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慎言见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说,7月份是个高点,但10月份、11月份有没有可能再起来,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新涨价因素还是不断出现,比如上半年前几个月没有猪肉(价格上涨)的问题,没有油、蛋(价格上涨)的问题,现在看来全部都出来了,而且蔬菜价格出现新一轮上涨。
  货币政策应审慎平衡
  CPI稍微下降了一点,但控制物价上涨的道路依然艰巨。
  连平认为,下一步调控物价主要是解决好重要商品的供求关系,比如生猪的供求问题,猪有生长周期,若供应偏紧价格就下不来。据了解,猪的供应一时难以如愿。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峰表示,因供应偏紧及饲料成本上升,中国猪肉价格预计年底前一直会维持上涨,并且生猪供应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才会明显增加。
  因通胀压力依然大,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国家仍将实行偏紧的货币政策,否则一旦放松通货膨胀的预期又会卷土重来。海通证券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胡一帆认为,只要CPI涨幅仍维持在6%以上,就表示通胀压力仍很大,央行就需要加息。有分析报告称,年内仍有一次加息的可能。对是否加息市场意见不一。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如果采取加息的话,可能会造成我们的经济增长雪上加霜,会出现大幅度衰退。估计在这个形势下,中国不会加息了。
  还有专家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应该既不踩刹车,也不踩油门。连平说,现在通胀没降下来,只是出现曙光,资本流动性压力大,同时,又要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这些因素都需要实行审慎平衡的货币政策。近期央行在扩大准备金率缴存基数的同时连续8周向市场净投放资金3400多亿元,表明货币政策将维持审慎平衡。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美债欧债影响持续,国内通胀水平居高不下,中国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既不踩刹车,也不踩油门。(人民日报海外版)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