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娴
不久前结束披露的上市公司2011年半年报显示,许多行业业绩不俗,高毛利、高利润引市场追逐。在这些行业中,却有一个这样的行业:一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也是一个资本密集、近乎垄断的行业;这个行业有综合毛利率高达60%的上市公司,也有屡遭质疑的市政工程,甚至充斥着堪称“中国最复杂价格”的水价之争,这就是污水处理行业。
污水处理公司处于行业产业链的下游,2011年中报显示,从事污水处理运营的上市公司毛利率大多在40%以上。以洪城水业为例,今年上半年由于污水处理业务量增长,公司综合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4%提升至40%,创近年新高。但事实上,与自身增长能力很强的公司不同,污水处理上市公司的高毛利率并不来自主营业务,而是大多得益于政府补贴。来自业内的质疑是,持续依赖政府补贴的企业是否有竞争力可言?
上海市排水处副处长陈其楠告诉记者:“上海市目前一共有53座污水处理厂,其中中心城区14座,但大多是在亏本运行。”在被问及污水处理厂亏本的主要原因时,他表示,先期投入大、回收时间长和设施使用排水费(即污水处理费)低于盈亏平衡点是主要原因。
据陈其楠介绍,目前上海的大型污水处理厂都处于投资回收期,设备一旦运行,就有不菲的折旧费用产生。那么服役期超过投资回收期的污水厂,日子是否就好过呢?陈处长并不这么认为,他说:“老厂虽然规模不大,但国有性质的企业往往人多,加上环保排污标准在提升、成本在涨,也难说盈利。”“上海市的污水厂大多是国有性质,中外合资的有少数几家,民营基本上退出了。”
就污水处理的投资回收期问题,记者咨询了中国水网的水务专家肖琼。肖琼连续两年参与了《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市场系列分析报告》的调研和撰写工作。她告诉记者,一般一座生产经营期为20年的污水厂,理论上计算前2年~3年肯定亏本,3年~7年是成本回收期,第7年才有可能开始盈利。但她同时强调,这个计算结果是基于“理想的”成本控制前提。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污水处理行业的成本运作不甚透明先后多次被业内人士或明或暗地提及。一位环保水务行业的券商分析师提醒记者:“水务企业需要高毛利率来支撑重资产的投资回报,高毛利润是行业共性,你要看净资产收益率ROE。”数据显示,中原环保、重庆水务、兴蓉投资、江南水务、武汉控股等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同比减少,但也仅在2.29%到7.15%之间,而洪城水业、首创股份、南海发展和桑德环境的该数据则同比略增,创业环保则与去年同期持平。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上调水价毫无疑问是助推公司盈利水平的“利器”。虽然相关部委明确表示,水价改革要优先提高污水处理费,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盈利。但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却不完全认同,他告诉记者,污水处理厂大多带有行政色彩,往往易陷入亏损补贴的恶性循环,“提价并不具备持久性,一旦达到临界点,不同企业的盈利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和新业务的开拓能力。”肖琼也认为:“虽然通胀条件下,污水征收费上涨是趋势,但提价带来的高增速不可能在每个公司身上出现,一些地方政府的水处理结算价可能会下降。”
2011上半年部分污水处理运营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
上市公司 污水处理业务毛利率 同比变化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同比变化
兴蓉投资 56.76% 2.48% 6.86% 1.93%
南海发展 41.14% 4.12% 5.04% 0.25%
武汉控股 35.74% -1.85% 2.29% -2.36%
桑德环境 37.37% -0.64% 9.13% 1.59%
中原环保 54.83% -3.72% 6.54% -0.60%
(《证券时报》 李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