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热评明日证券市场走势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众专家热评明日证券市场走势

加入日期:2011-9-1 19:42:0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夏 斌: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作为金融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人民币国际化备受关注,对于国际化的路径选择,社会各界有很多争议。《第.一.财.经.日.报》本期推出的专访内容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则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战略要求、战略方向,不可能一蹴而就,过渡期内应追求人民币区域化目标。他还建议,人民币国际化应通过创设人民币离岸市场逐步推进,并不失时机地推进汇率、资本管理改革。
  过渡期内应追求人民币区域化目标
  第.一.财.经.日.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上,你认为在2020年之前的金融战略过渡期,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只是追求区域化的目标,并提示注意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自由浮动之间的政策搭配,能否详细阐述一下政策搭配的建议?
  夏斌: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战略要求、战略方向,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看,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去努力、去追求。但是现在由于受多种条件的制约,本书又提出,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到2020年前后的战略过渡期内,我们应追求的是人民币区域化的目标。
  讲到政策搭配,从粗线条、大原则说,第一,汇率、资本管理政策要与国内其他政策变动尽可能衔接好。这一点尽管不直接涉及人民币国际化政策,但是相当重要,因为这是基础性的工作。第二,在人民币逐步区域化的过程中,衔接好与汇率、资本管理政策的适度改革。比如,人民币流进流出规模大了,自然资本管理和汇率的改革要跟上。第三,我们是通过创设人民币离岸市场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离岸市场的发展速度、发展结构、发展规模必须同时视汇率、资本管理政策的演进过程而动,适时扩大在岸与离岸两个市场的通道、机制,才能不断推进中国整体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
  至于从工作层面看,具体的政策配套内容就多了。比如,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民币流出去进程,就要在贸易结算上用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对外贷款、对外投资政策要跟上。
  如果流出去的人民币多了,回流的政策就要跟上,包括在境外发人民币债,允许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金融市场等等。进出的人民币规模大了,则意味着资本管理政策要变化,汇率的浮动区间、浮动弹性要跟上。
  另外,在战略过渡期内,我们要人民币国际化,又要坚持部分的资本账户管理,这是不是涉及要建立人民币外汇账户的管理政策?当在岸与离岸市场之间通道做得相当大了,那么在国内,包括信贷、社会融资总量管理政策上是不是也要及时调整?等等。当然,如果汇率、利率的市场功能完全发挥了,那是另一回事。其他的政策配套,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以离岸市场为支点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日报:最近媒体上有一些文章提到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次序颠倒了,应该先是汇率改革,然后才有可能搞人民币国际化,并提出搞人民币离岸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危险的。有的还说,正是由于推行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加剧了外汇的流入等等。对此,你有何想法?
  夏斌:对此我想从几个方面回答。
  第一,当今世上如果有一个稳定的国际汇率制度,或者说,当今世上存在一个平等、互信、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当今中国未必一定需要去追求人民币国际化。但是,因为当今金融世界不太平,问题太多,主导世界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不争气,不能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要避免现实金融世界对本国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迫不得已,必须去追求人民币国际化。所以我曾说,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
  第二,按照常识及有关国家金融开放的教训,一国货币的完全自由兑换,必须取消资本管制。要取消这一管制,意味着汇率改革要在先,先要自由浮动。这是常识,也是有些国家的教训,而这些常识背后的理论其实质就是华盛顿共识。但是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正在改革过程中,某种意义上你也可以批评当前的这项改革太慢,然而毕竟从经济全局看,这项改革慢又并不意味着中国目前的汇率可以实现自由浮动,这也是严酷的现实。中国客观上还需实行一段时期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第三,根据以上分析,既要克服美元的负面影响,自己的汇率又不能完全自由浮动,怎么办?能否鱼和熊掌兼得?能否走出三元悖论?
  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下,我们提出了通过创设人民币离岸市场来逐步推进人民币国标化。即通过离岸市场在向境外部分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同时,又相对隔离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际金融风险向国内市场的传递。同时,不失时机地推进汇率、资本管理改革,来逐步扩大离岸与在岸之间的通道。
  最终,随着汇率改革的基本到位和资本管制的基本取消,届时离岸市场自然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意味着中国金融大开放时代的真正到来。当然,这是一种理论上的期望。期望能否变为现实,一半还取决于政策、制度的设计和具体的执行力。
  第四,想进一步说明的是,要实现上述第三点,确实是充满着矛盾和困难,是史无前例的,因为在世界上这样的案例几乎没有。但不这么做,不选择次优,什么是最优?面对缺陷多多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中国自身结构调整的艰难性和长期性,汇率马上选择完全的浮动,能行得通?答案是否定的。
  而且,正因为这种次优选择存在不少困难,所以我同时认为,尽管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开放的核心利益追求,人民币迟早也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但是我仍清醒估计,即使经过10年的努力,人民币占世界储备货币的比例也许也仅仅为3%~5%。因此,我们一定要有长期努力的心理准备。
  第五,当前一些学人在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序的讨论中,重点提出了由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助推了外汇储备增长的观点。对此,我们在两年前写的《中国金融战略:2020》的第341页中早已预料: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有可能在某一时期内反而加剧我国外汇储备的积累。怎么办?
  首先要看到,由中国一个国家持有另一国家纸币形式的国际储备货币近三分之一的现象,也许是经济全球化史上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是史无前例的,因为其背景是这毕竟是百年一遇大危机下全球经济失衡的产物。现中美大国等都在努力纠衡。大危机不可能是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的。
  其次要看到,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既是苦恼也是机遇。人民币贸易结算加剧了外汇储备的增加,这恰恰说明,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在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方面,在藏汇于民方面,在资本账户开放方面包括适度加快汇率改革方面,我们的动作慢了,改革慢了。在美国宽松货币政策下,我国的托宾税等措施滞后了。而不能说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步伐快了,不应该了。
  进一步说,针对人民币国际化中可能预料的各种矛盾与风险,我认为应该要尽快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体系,要有一套特别的制度安排作储备,包括 在岸与离岸两个市场通道中的人民币外汇账户管理、要加快人民币QFII、境内债券市场向境外人民币持有者的开放,以及应该在外汇储备战略性利益的运用方面,加快调整管理框架和制度,等等。
  第六,从全球化潮流讲,特别是从中国崛起的大势讲,只要主导世界的和平政治力量仍占上风,只要在全球化趋势中中国自己不犯大的决策错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决定了,通过渐进的策略,以人民币离岸市场为支点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是可行的。剩下的是,关键取决于策略的博弈。
  


  宋鸿兵:2011黄金下半年走势乐观
  8月28日,以货币战争时代全新金融理念与投资策略宋鸿兵申城论道为题,由上海金谷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协办的一场论坛在申城举行。经济学家宋鸿兵在论坛上表示,白银价格被超级低估,其合理价位应在300美元/盎司以上,未来十年中白银价格涨幅将大超金价。
  宋鸿兵说,黄金作为货币的机会已经被大家看明白了;但对于白银,大家普遍认为其只是商品而非货币。在对金银的选择中,更多的人最后会选择白银。他指出,作为穷人的黄金,白银单价低,更合乎中国人的消费能力,而且中国人对白银价值的深刻认识自古有之,加上中国人口众多、全球白银存量却只有3万吨的供求关系,这些因素将共同支撑银价。此外,白银同时具备货币属性和工业属性,特别是其在新兴工业中的潜力很大。就金银比价而言,当前1:40的比价严重脱离了历史上1:16的比价。当前金价已经远高于1980年的历史高度,而白银还低于1980年的价格,这是大宗商品中独有的现象。宋鸿兵表示,从通货膨胀、金银比价、存量等角度看,白银价格都是不合理的。通胀回归后的合理银价应为200-300美元/盎司,价值回归后的合理银价将在300美元/盎司以上。未来10年,白银涨幅将大超黄金。(上.海.金.融.报)

 

  李迅雷:中国重税负与贫富悬殊是悖论
  知名经济学家李迅雷今日在微.博上称,中国重税负与贫富差距扩大是一个悖论,主要问题出在长期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上。
  李迅雷称:中国重税负与贫富差距扩大是一个悖论。众所周知,征税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或主要手段,通过转移支付、社保、免费医疗、教育等支出以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故从理论上讲,在合理的财政收支体系下,税负越重,则贫富差距越小。但我国税收收入这两年以30%的速度增长,贫富差距却以超过GDP的增速扩大。我觉得问题主要还是出在长期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上,经济增长的奇迹值得反思!用于民生的偏少,但这一情况正在改观。希望大家的评论不要情绪化。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近日推出榜单显示,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居全球第二,这是继2009年之后,中国内地再次位列该名次。(证.券.时.报.网)

 

  钮文新:美国或已落入流动性陷阱
美国正在对QE3反复掂量,赞成和反对的态度都十分明确,这将使美联储的抉择十分艰难,也将使9月议息例会的时间扩展到两天。
  货币投放真能拉动经济增长?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国家已掉进流动性陷阱,那无论怎样放松货币,都将无济于事。而美国很像。
  流动性陷阱最好的例证就是日本。1990年泡沫破灭之后,连续20年大规模投放货币,结果经济依然维系0增长,CPI保持-1%到+1%波动,即所谓通缩状态。
  为什么?我们说货币政策是根软绳子,抑制内部需求过旺十分有效,只要紧缩货币就可以实现,但要想用它推动经济增长,那有时是不可能的。因为,货币政策、信贷政策是被动性政策、服务性政策,实体企业或社会个人不愿意借钱,货币再多、贷款再多、利率再低,也贷不出去。
  所以,宽松货币政策是否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关键要看一个国家的主动性内部需求是否存在,是否足够充分。注意:一定是主动而非被动性内需。如果是,全社会确实大量需要贷款,那宽松货币没问题,经济很快就会被推升;如果否,全社会贷款需求很低,那宽松货币对推动经济几乎无效。
  日本之所以20年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关键是没有强大的主动性内部需求。1985年广场会议之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日本在雁型战略的作用下,开始了大规模通过中低端产业转移为先导的对外投资。到了1990年,日本真正变成了泡沫经济体,这还不仅仅指楼市、股市泡沫,更重要的是产业空心化。
  日本本土生产的产品确实高端,但不仅摆脱不了国际市场竞争,反而越发激烈,竞争对手更加强大。同时,高端商品生产大大降低了产量,加之日本企业裁员艰难,这使得日本企业的成本大大提高,利润微薄。迄今也找不到一个足以引领日本经济走出低谷的支柱产业。为挽救经济,日本把凯尔斯主义用到了极致。大规模的政府开支使日本政府债务负担从1990年的90%,扩张到了现在的200%以上。但由于主动性需求无法接续,经济持续低迷。
  今天的美国十分类似当年的日本。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的产业同样大规模转移,国内经济结构转向消费和服务。目前,美国虽有足够的科技力量,但谁愿意投资把它转化为生产力?实业生产是十分艰难的事情,靠金融、靠让别人代工就可发大财的美国人还有谁愿意在本土从事实业生产?这很麻烦。
  8月31日看到的数据表明,美国本月的制造业效益大幅下滑,消费者信心跌至2008年11月以来最低谷。这说明,美国经济的内部需求十分堪忧,而就算美联储给出QE3,也无力挽回美国经济。因为,美国经济已经落入流动性陷阱。
  能够挽救美国经济的是无可撼动美元优势。如果美国真想以美元优势挽救经济,那势必经历短时阵痛债务违约和由此引发的债务重组。如果美国经济长期一蹶不振,而不能支撑其不断扩张的债务,那这一天就不会太远了。
  不过必须申明:美国经济尽管已落入流动性陷阱,但其自身的经济实力并未受到破坏。只要债务重组完成,甩掉了旧债包袱,又可大举借入新债,美国的债务经济模式就将得以延续,经济增长立即又可以恢复。

 

  高盛经济学家:中国事实上是美欧宽松政策的受益者
  除非人民币短期内升值25%,否则不会对美国有什么影响
  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不断走强,最近,专家们纷纷对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低估产生争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发布报告表示人民币估值仍然太低。而在中国的老百姓身上亲身感受到的却是消费物价节节攀升。
  目前,通货膨胀是否已帮助修正了先前人民币低估的问题?经常账盈余是否造成升值压力下降?人民币是否开始出现高估?外国金融机构的专家又如何看待人民币的价值?为此,记者采访了高盛首席亚太经济学家迈克-巴参纳(Michael Buchanan)和美国银行的外汇交易策略主管帕瑞绪-尤派得亚雅(Paresh Upadhyaya)。
  记者:今年7月下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人民币价值被大幅度低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门小组估计,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人民币价值低估在3%到23%之间,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巴参纳:在过去10年中,中国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十分迅速,已经获得了竞争力。因此,我们相信人民币有进一步升值的空间,尤其在一个真正的贸易加权的基础上,从而帮助经济恢复平衡。
  尤派得亚雅:我们不会说人民币被大幅度低估,只是稍微被低估。中国仍旧是有大量的外贸顺差,这是人民币仍旧保持被低估的一个表现。在过去一两年,中国在货币上的步伐非常大,汇率已经变得不那么被低估,同时,美元也在贬值。
  日报:如果购买力平价被考虑进去,你认为人民币是被低估的吗?购买力平价是衡量人民币价值很好的工具吗?
  巴参纳:大多数低收入国家的汇率比购买力平价弱--这是正常的,并没有告诉我们货币现在应该在什么位置交易。
  尤派得亚雅:购买力平价是很好的指标,它在汇率之间给出相对的估值。它很容易在多种货币中进行计算。我认为它是一个合适的衡量工具,因为使用其他方法的话,也许比较难以找到相关数据。
  日报:因为美国和欧洲央行维持利率如此之低,资本大量流入新兴市场,中国的外汇储备已发展到超过3万亿美元,这与中国人民币价值变化有关系吗?
  巴参纳:虽然它(人民币升值)部分反映了资本流动,它也反映了当前账户余额对汇率升值的压力。
  我们看到,除日本以外的许多亚洲国家本月已经出现高盛金融形势指数紧缩的现象,加上汇率升值压力,这说明QE2导致更多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国家,但是和QE1开始购买债券时相比,则不那么显著了。
  尤派得亚雅:过去两年来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和欧洲的宽松货币政策确实有在新兴市场国家产生资产泡沫的副作用,这些国家被迫采取紧缩政策来对应。但是,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
  中国事实上是宽松政策的受益者。因为,宽松政策增强了世界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而中国的资本市场相对独立,除了香港流通的少量新出的点心债外,海外的人无法购买人民币债券。中国的股市与世界其他股票市场关联度也比较低。
  所以,我觉得无法看到宽松政策与外汇储备上涨之间的直接联系。我更倾向于认为是赌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热钱造成了外汇储备的快速上升。按照上个季度的报告,中国外汇储备增长1000多亿美元,除去第二季度中国的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对华投资,还有将近40%的外汇增长应该来自热钱流入。
  我想,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也知道这种(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是不可能持久的。从长期的角度,保持这样的速度对中国也不是好事。我认为中国会考虑让人民币更大幅度升值来遏制外汇储备的过快上涨。
  考虑到美国最近的信用等级降级,中国应该减少美元的储备,但是没有其他货币可以持有。欧元有问题,商品货币,例如加元、澳元等,已经很热,但是流动性差,容纳不了中国的资本。中国试图购买矿藏资源的努力在很多国家保护战略资源的政策下也不成功。所以,我认为会有战略性的政策调整,让人民币快速升值来减少外汇储备。
  日报:美国国会呼吁中国让人民币升值,那么人民币升值真的会帮助激活美国经济吗?
  巴参纳:非常有限,非常小的影响。
  尤派得亚雅:国会的呼吁是从政治角度出发的。我认为,除非人民币短期内升值25%,否则不会对美国有什么影响。美国已经不再净出口了,美国需要很多中国的商品,只有中国才生产的商品。人民币升值,会减少全球贸易不平衡的程度,那些像印度尼西亚那样直接和中国竞争的国家会得益,会拉动亚洲其他国家的货币上升,但是对美国没有直接的帮助。
  日报:几年前,经济学家表示,中国人民币应该升值四分之一左右。在过去数年,中国人民币大幅升值。现在仍有专家表示,人民币需要升值近四分之一。为什么呢?
  巴参纳:升值在贸易加权的基础上并没有如此巨大,特别是考虑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与其贸易伙伴相比,并没有随人民币升值而上升。
  尤派得亚雅:这大概是从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也有很多经济学家用贸易加权来算。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
  日报:你对人民币价值将来走向如何看待?
  巴参纳:我们预期6%左右的年均升值。我们仍期待在最近阶段有更急剧的人民币升值,并且,尽管中国将转向限制较少的整体宏观政策,我们预期升值将持续。
  总体来说,我们发现,(可能会发生的)QE3或者与我们基本观点相一致的增长应该会鼓励更多的资金流入到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但是,如果一些不良的情况发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最近的金融风暴中,人民币升值脚步加快后,我们仍旧倾向于卖空美元对人民币。
  尤派得亚雅:我预计人民币将在年内升值到6.3,我们会看到人民币持续不断的平稳上升。我不想对近期作激进的预测。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