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经济放缓 多国央行或按兵不动
在通过国会参议院表决后,美国举债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将被签署成为法律,美债违约警报暂时消除。不过,欧美债务阴影并未完全散去,加上各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尽人意,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持续影响市场。
昨日,澳大利亚央行继续维持现行4.75%的基准利率不变。在澳央行之后,英国、欧洲以及日本央行都将公布最新利率决定,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各大央行都将以不变应万变。
各大央行都将按兵不动
澳大利亚央行继续维持现行4.75%的基准利率不变,这是该央行今年以来第七次作出这样的决定。由于第二季度澳大利亚消费价格指数创下自2008年底以来的最大涨幅,市场人士一度猜测该行本月将加息。
澳大利亚央行行长史蒂文斯表示,在全球金融市场存在显著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应当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有分析人士指出,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澳元过快升值可能促使该行推迟加息,澳大利亚央行可能要到第四季度才会加息。
本周,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将迎来新一轮的议息高潮。欧盟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6月生产者物价指数环比持平。除此之外,欧元区和英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都不及预期。市场人士普遍预计,欧债危机仍未散去,欧洲和英国央行都将按兵不动。深受地震等灾难冲击的日本,更可能会继续维持或扩大量化宽松政策。
市场焦点重回经济增长
美国国会众议院当地时间1日通过了提高美国举债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不过,上述消息并未给金融市场带来提振作用。昨日,亚太股市普遍下跌,MSCI亚太指数下跌1.3%;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下跌1.21%,报收9844.59点;韩国股市跌幅更达到2.4%,创下近两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欧洲股市低开,三大股指盘中跌幅均在0.3%以上。
从周一欧美金融市场和昨日亚太股市的反应来看,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远远大于美国债务谈判。有市场人士认为,美国在最后时刻达成提高债限协议,美国乃至全球股市出现新一轮风险偏好,但持续时间很短,市场焦点将重新回到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上来。
著名经济学家惠特尼表示,美国地方政府财政陷入困境,失业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美国经济已经显现双底衰退迹象。市场人士开始担心,美国将以财政紧缩、经济增速放缓和就业市场低迷为借口,为美联储再度启动量化宽松政策提供依据。届时,全球或再遭遇美元泛滥这一洪水猛兽。(.证.券.时.报)
央行发央票轻描淡写 货币政策紧缩预期暗流涌动
市场人士认为,8月份加息概率甚于提准
在资金面依然较为紧张的背景下,央行本周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继续释放安抚资金面的积极信号。当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10亿元1年期央票。继上周之后,1年期央票再次维持10亿元规模的象征性发行状态。与此同时,正回购操作也继续暂停。
据央行网站消息,央行周二发行的是2011年第五十七期央行票据,期限1年,发行量10亿元,价格96.62元/百元,参考收益率持平于3.4982%。与此同时,央行周二连续第二周暂停了28天正回购操作。分析人士表示,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的走稳和正回购的继续暂停,再度显示了央行安抚市场的意图,预计短期内公开市场操作有望继续保持地量格局。统计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460亿元,虽较上周增加120亿元,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在公开市场近期持续地量操作的背景下,有关准备金率手段近期再度动用的可能,正逐渐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焦点。对此,此间多数分析观点认为,8月份准备金率再次动用的可能性并不大。
上海一券商分析师表示,中短期内央行进一步加强数量紧缩的可能性并不大,预计8月份准备金率手段将不会被再次动用。该分析人士认为,准备金率政策手段主要是针对额外资金的回收,但目前内部市场资金面依然处于偏紧状态,8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也较低。同时,目前外部的流动性压力也没有前期那么大,因此货币当局在8月份的数量调控空间将不会太大。此外,该市场人士还强调,虽然8月份市场资金面将有望较7月份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将继续处于相对偏紧的状态。
与此同时,南京银行在2日发布的8月债市月报中也指出,8月份央行提准的概率比较低,考虑到今年11月份之后公开市场到期量骤减至1000亿元以下,央行预计将选择滚动发行3个月央票或者正回购。南京银行分析观点认为,7月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有所变化,央行在7月18日之后主动减轻了资金回笼的力度,在此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着力点有望从数量转到价格。而对于资金面的判断,南京银行同时指出,8月资金面有望得到缓解,但紧平衡的局面有望持续。
不过,对于准备金率手段在8月是否会再次复出,也有市场人士持不同的观点。国泰君安债券交易员胡达表示,8月份提准的可能性依然不能完全排除。在央票发行始终难以放量的情况下,公开市场仅依靠正回购的滚动,力度可能还不足够。2日隔夜回购利率已跌破3%关口,市场资金面紧张状况可能会逐步缓解。
伴随着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公布的日益临近,有关于高通胀水平仍将延续的预期逐步成为市场共识。根据近期主流机构发布的预测报告,7月份CPI同比增速预计将达到6.5%左右,8月份将成为一个敏感的加息窗口。
在7月31日至8月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二季度座谈会上,央行进一步强调,下半年要严防物价反弹,货币政策将不会松动。对此,国海证券分析人员指出,在目前经济基本面向好但通胀预期仍处高位的形势之下,货币政策近期尚难以出现明显松动。国海证券特别指出,会议中央行指出的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与一季度会议上的表态在次序上有明显不同,这可能反映出央行认为当前数量型工具使用空间有限,未来为了继续稳定物价总水平,价格型工具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8月份乃至下半年加息工具使用的必要性都较高。
对此,国泰君安分析师胡达也指出,央行在货币政策措辞上的新变化值得关注。就短期而言,胡达表示,预计7月CPI增速将会达到6.3%至6.5%,8月份央行仍然有较大的加息动力。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师也指出,此前市场对于下半年CPI可能缓步回落的预期将有可能落空,预计7月CPI增速预计将会高达6.6%,再度超出6月份的水平。该分析人士称,8月份央行仍可能再次加息。(.中.国.证.券.报)
央行该加息还是提准备金率
2011年6月份,我国消费物价指数(CPI)高达6.4%,控制通胀成为眼下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不难预料,下半年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但是,到底该加息还是该提准备金率?这个问题颇令人困惑。
央行官员曾公开表示,理论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没有上限。但是,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本降到了0%,商业银行根据自身情况灵活确定存款准备金水平。随着金融创新的推广,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给作用越来越小,发达国家已基本放弃这一政策工具。
与国际潮流相比,这种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常态化的做法值得商榷。央行不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对冲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而过多投放的基础货币,维护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但对商业银行来说,意味着可利用信贷资源减少,实际是不合理限制了商业银行正常流动性、减少了利润。
央行过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产生了以下负面影响。第一,央行支付巨额利息。第二,人为造成大型国有企业不差钱和中小民营企业钱很紧的不公平竞争。第三,长期维持实际利率为负值,实质是居民补贴商业银行,银行补贴国有企业。
央行不断提高准备金率,对加息却心存疑虑,助长了投机和资产泡沫。不加息的原因,据说是为了防止国际热钱流入。实际上,在资本严格管制情况下,热钱一般是不会冒险追逐2~3个百分点利差的。
因此,笔者认为,下一步货币政策调整,应该更加关注实际利率变化,并将前期矫枉过正的准备金率适当调整回来。(.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