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银监会2011年中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对近期疯炒的银行理财产品提出风险警示,并点名批评了多家推高短期理财产品收益、违规揽储的股份制银行。这是近一个月内银监会第三度念“紧箍咒”,警示理财产品违规风险。
点名批评违规揽储
据透露,这次会议银监会点名批评了多家推高短期理财产品收益、违规揽储的股份制银行,并要求其立刻停止此类理财产品的销售以及相关宣传单张和产品公告。这些被点名银行被要求进行理财产品自查,且地方银监局将对这些银行进行重点抽查。
刘明康要求,监管部门须严格审核商业银行提交的理财产品报告,及时否决不符合“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原则的产品。同时,禁止银行通过相互购买理财产品或发行理财产品投资另一款理财产品变相调节监管指标,禁止通过理财产品或其他任何方式变相高息揽储和违规揽储。
银监会还要求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做到完全的信息披露。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开展多个理财产品同时对应多笔资产的资产池类理财业务,对每个理财产品的投资资产应单独管理。同时要求商业银行为每一个理财计划制作明细记录,包括资金募集、投资过程、各类标的资产的明细、到期清算的过程。在理财计划的存续期内,商业银行应向客户提供所持有的相关资产变动、收入和费用、期末资产估值等情况。商业银行在理财计划终止时,或理财计划投资收益分配时,需向客户提供理财计划投资、收益的详细情况报告。银行不得夸大收益率误导客户,理财产品到期后应在1至2个工作日内及时完成清算。
不允许收益率倒挂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期限为3个月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额占理财产品总发行额的比重超过80%,30天以下的占比超过60%。为了揽储,价格战逐步升级,个别银行甚至不惜赔本赚吆喝。通过用其他收益来源弥补的方式兑付客户预期收益。
一位银行人士透露,所谓变相揽储,是指有些理财产品的理财资金实际根本未进行投资,而是直接通过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按产品预期收益进行兑付。还有一种形式是,理财资金确实进行了实际投资,但当收益存在缺口时,银行通过直接划拨方式或其他渠道的盈利来填补该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缺口,即违规转移内部收益。
普益财富专家表示,“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3%-5%之间属正常,不过6月底不少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飙涨至6%以上。根据测算,如果仅靠投向拆借以及债券市场应该难以达到这一收益。因此银行如果要兑付这么高的收益,很可能只有亏本。”一位商业银行个金部人士也承认,市场上银行发行期限在一个月以下理财产品收益若超过6%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违规操作,“资金池投资也不可能长期做到这一收益,通常现在市场下,收益超过5.5%就可能是通过违规手段实现的。”该个金部人士表示,为了揽储,一些同期限的产品从数月前4%收益率大幅提高到目前的6%甚至更高。“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达到6%,银行基本上是要贴钱亏本的。”据悉,此次银监会明确规定,不允许银行投资收益仅为5%却回报客户6%的收益率倒挂现象出现,否则将被定为违规。
债券类产品值得关注
银监会曾于6月底要求商业银行规范6类理财产品,主要包括理财资金池中涉及委托贷款、信托转让、信贷资产转让、监管套利的票据及高息揽存、银银合作等产品。但多家银行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相关正式文件,因此有的银行尚未正式停止此类产品销售。
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称,叫停6类理财产品的传言已经很久了,但一直没有收到正式文件,这可能与某些银行此类产品发行规模较大有关,因为一旦一刀切叫停,将面临较大的违约风险。监管部门或会考虑制定一些措施缓和一下。
如目前银根收缩,一些企业无法从银行贷到款,因此信托公司及银行均有委托贷款的产品。如果一刀切将其叫停,很容易造成企业资金断裂,这样风险将转移到客户身上,而且这类产品以后违约风险较大。
据了解,被规范的6类产品中,票据类和银行间同业拆借类产品首当其冲。票据类产品收益相对较好,但涉及将资产从表内转向表外,因此受到规范。而银行间同业拆借类产品基本可以保证本金,随着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SHIBOR利率走高,7天短期同业拆借类产品收益甚至一度高达7%。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真正叫停6种违规产品,对目前理财产品收益率将产生影响,影响或在1%~2%左右。
叫停后还有哪些产品值得投资?普益财富专家认为,目前债券类产品值得关注。随着央行加息,此类产品收益率较6月有所提升,最近收益率已处在5%上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