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热评明日证券市场走势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众专家热评明日证券市场走势

加入日期:2011-8-29 19:19:2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克鲁格曼:伯南克货币政策可刺激经济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rnanke)上周五(26日)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表示,美联储还有振兴经济复苏的工具。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赞同伯南克的说法。
  伯南克在央行年会上尽管未提及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不过他表示,美联储还有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他称,美联储有一系列的工具,可以提供额外的货币刺激。我们在8月会议中已讨论过这些工具的相关利弊及成本。在9月的会议中将继续衡量这些工具及其它议题。
  克鲁格曼分析伯南克在2000年给深陷经济衰退泥潭的日本建议,在公开市场购买长期国债来压低市场利率及企业借贷成本,同时宣布接近于零的短期利率,并延长期限。
  这种非常规的刺激经济措施,可以在控制通胀率在3%-4%的范围内。该项政策持续几年,将促进企业融资和鼓励民众投资消费,为目前经济这潭死水注入活水。
  克鲁格曼称,伯南克过去给日本的建议可以压力日元汇率,增加出口。就目前美国面临的困境而言,同样适用目前的政策选项。
  不过,量化宽松政策有利于美国经济增长,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甚至认为QE政策是美联储刺激经济的最有效工具,但是此举可能招致亚洲国家,尤其是美国最大债权人--中国的反对与抨击,认为此举是滥发美元,变相压低美元汇率,对外输出通胀,将亚洲当成提款机。
  克鲁格曼对此表示忧心,他称,美国当前的政治形势,高度干预本应独立的货币及财政政策,如果美联储无法推动刺激经济政策,将很容看到灾难再度上演。
  克鲁格曼此前曾表示,为了刺激美国就业创造和经济复苏,美国政府须加大财政刺激力度,同时美联储及全球央行不适宜目前启动升息周期。
  


  谢国忠:建立在贸易失衡基础上的模式如庞氏骗局
  要使全球经济运行正常,一个不知道如何对贸易盈余进行明智投资的国家就不该有贸易盈余;一个不知道如何处理利润的企业就不该有高额利润;一个不知道如何理财的人就不该存钱。除非能够明智投资,否则赚钱的能力对世界就是一种伤害。
  由于通胀、资产通缩或违约,资金囤积者在这个十年将会遭受困难。这是过去20年资金积累的必然终点。
  庞氏骗局
  德国人抱怨希腊人是骗子,窜改账本来借钱。中国抱怨美国欠债成瘾。但是,孤掌难鸣。若非有人响应,希腊人和美国人是无法维持这些坏习惯的。
  人类为了以后的安全或是不时之需而攒钱。但从整体来看,钱还是要花的。如果每个人都想攒钱,那么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了。通过假设工作的人攒钱,退休的人花费积蓄,经济学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率让这两者达到了很好的平衡。这种模式正常运行的条件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管理其经济的制度都是相同的。然而假设与现实大相径庭。一些人攒钱的欲望要比其他人强烈得多。这种人通常会集中在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这些钱必须从这些民族或国家流动到其他民族或国家。否则,全球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
  然而,如果资金从前者到后者的流动效率低下,也就是说后者没有建立赚钱的能力,那么危机就不可避免。因为人总是本性难移,所以危机总是在所难免。
  从2000年到2010年,德国积累了1.64万亿欧元的贸易盈余,中国为1.35万亿美元,日本为5120亿美元。79%的德国贸易盈余直接来自其他欧盟国家。由于中国对德国有贸易赤字,而对其他大多数欧盟国家都有贸易盈余,因此,所有德国贸易盈余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其他欧盟国家。现在情况仍然如此。
  德国累积的盈余跟其他欧盟国家主权债务规模差不多。对于问题重重的欧盟各国,其来自国外的资金基本上都是德国的累积盈余。
  欧元的发行在欧元区创立了一个新的货币环境。资本市场假设成员国经济体不会违背1997年《稳定与增长条约》。市场在条约签订之前便做出如此假设,并使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些国家的利率降低到德国的水平。由于存在其货币贬值的预期,这些国家的利率原先都很高。进入欧元区以后,这种风险似乎已经消失了,因此降低利率是合理的。
  尽管《稳定和增长条约》限制了财政赤字额,这些国家的私有部门还是可以继续以高利率借钱。高利率使得借钱给它们的人就像消费者看到了大减价一样。当欧元区经济低迷之际,几乎所有人都会违背赤字限制。借贷热潮所引发的高需求,导致从德国进口商品。德国则通过银行体系将盈余转移到借钱的国家。
  这是一场庞氏骗局。只要德国相信其他国家最终会还钱,骗局就可以维持。而一旦市场信任感消失,骗局就无法再继续。如果没有欧元,这些国家不可能会借到这么多钱,德国也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贸易盈余。
  德国最好的出路就是由欧洲央行发行货币将损失货币化。这样至少会将损失蔓延给欧元区的所有人。如果德国拒绝这么做,那么欠款所造成的大部分损失都将由德国承担。德国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会挽救欧元,他们也希望欧元能像德国马克一样坚挺,债务人最终也会还钱,但是最终,德国可能还是会选择牺牲欧元。
  到目前为止,德国一直是最大的贸易盈余国。中国、日本和石油输出国的贸易盈余也相当可观。德国的贸易盈余主要通过循环回到其他欧盟成员国,而中国、日本和石油输出国的贸易盈余却进入美国的国债市场,因为其货币与美元挂钩,而不是欧元。这些国家贸易盈余主要来自美国,所以其贸易盈余要投回美国,以支持本国的汇率政策。
  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对美国国债市场来说是有利的。市场不会像以前那样向欧元区国家提供贷款。这些资金转移到了国债市场。尽管美国的财政赤字比所有遭受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国家要高,国债收益率却有所下降。因此,上述这些国家似乎比德国拥有更多财富。但是,这些国家和美国的动态关系,恰如德国和其他饱受债务危机所累的欧元区经济体的关系。建立在贸易失衡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宛如庞氏骗局。德国现在的命运可能是中国未来的写照。
  盈余困境
  如果一个国家无法在国外明智投资,那么它首先就不应该赚取贸易盈余,否则就会伤及自己和其他国家。首先,很可能在国内产生泡沫,因为贸易盈余对货币供应会造成影响。其次,这会让人们获得傻钱,造成其他国家的泡沫。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做出过明智的投资。
  如果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那么储蓄率高的国家最后会拥有另一个国家。但事实上,一个主权国家不可能由另一个主权国所拥有。主权国家总是可以通过将外企国有化和拖欠外债来解决问题。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永远赚取较大贸易盈余,那么它并不聪明。所有为获取贸易盈余付出的努力最后都会化为乌有。
  对外投资要取得很好的收益,前提是其所投资的国家经济增长,并且不介意与外国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但是这两种条件很少同时满足。这也是长期贸易失衡会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
  如果中国要维持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中国的投资必须要推动美国经济增长。但是投资于国债不会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政府支出效率没有那么高。中国应该进入美国股票市场,以获得更多机会,维持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关系。股市资金可以为公司所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否则,美国经济萧条不可避免地导致美联储印钞量越来越大。尽管美国政府可以还清债务,投资者却只会获得贬值严重的美元。
  货币不会停滞,需要流通。一群人或一个国家积攒下很多资金时,这些资金将通过再循环转移到愿意消费这些钱的人手中。积累的资金就成了白纸一张,只不过证明了前者是股东或者债权人。长期贸易盈余会导致失败的投资,通过泡沫来创造需求。
  因此,如果有谁想储存资金,前提是其必须是非常优秀的投资者。比如,巴菲特就有资格囤积大量的资金,因为其投资富有成果,通过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远超过其投资回报。同理,如果一个国家一直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贸易盈余,那就必须扪心自问,是否能像巴菲特一样优秀。
  患在不均
  世界经济正经历二次探底。金融市场一片恐慌,造成2011年8月的市值减少了10万亿美元。许多权威人士必将提出许多方法,恢复世界经济。但这些办法肯定不会奏效,因其都在刺激需求的临时增加。世界经济的问题在于有钱人不想花钱,想花钱的人却没有钱,比如,贸易顺差国和贸易逆差国,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现金充足的公司和无业工人。
  世界上有很多钱,低利率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资金分配过于不均,世界经济因此而无法正常运行。增加货币量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在大部分经济体中,企业现金充足,但失业率也是居高不下。如果企业对未来预期悲观,不愿投资,其预期就将自我实现,因为高失业率会让经济持续衰弱。全球化加剧了收入不均。仅凭刺激政策是无法解决的。
  陷入困境的全球经济终将通过摧毁账面财富并重新分配给大众的方式来实现再平衡。这些方式主要包括违约、资产亏损、通货膨胀或税收。全球经济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经历相似的挑战。各国都采用自己的方式来实现再平衡。德国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美国则经历了资产亏损和债务违约。
  当前债务危机的后果是通胀和在未来几年内出现负利率,同时资产价格将会保持不变或下降。随着时间流逝,通胀会缓解债务人的压力。在某个时间点上,他们可以有更多的钱来消费。我不知道这个过程会持续多久,可能需要十年。
  


  何志成:全球市场仍震荡 A股或能突破
  吵闹很久的美债危机,由于美国副总统拜登对中国的成功访问而趋缓,中美领导人在会谈中强调的保增长话题,对中美两国甚至全球的宏观经济环境都应该具有深远意义。保增长是为了消除重大风险隐患,但它必须建立在全球经济重大风险隐患已经基本解除的背景下。比如说,美国经济不会出现第二次衰退,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欧债危机被按住等。这些基本条件若不具备,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仍将在防范危机以及抗通胀中徘徊。
  美联储近期难推QE3
  上周黄金价格暴涨暴跌,很多人分析说是因为投资者落袋为安,或曰正常回调,但在我看来,黄金价格的剧烈震荡,证明了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最大的不确定性是众说纷纭的所谓西方主要国家央行即将展开量化宽松政策竞赛,比如欧洲央行在不断地买入欧元区二线国家的债券,买入规模为欧元建立以来最多;日本央行已经准备出1000亿美元的特殊资金,既可以支持该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同时虎视眈眈地盯住强势日元,一旦日元兑美元升破76:1,随时可能进行干预;还有英国央行,它很可能比欧洲央行、日本央行更积极,下周即可能推出量化宽松新政,购买更多的英国公债。
  在这种背景下,市场甚至一致认为,美联储也不会落后,本周末极可能宣布实施QE3。金价就是在这种预期下暴涨,而且创了新纪录。这么多人似乎都忘了,虽然各国央行都纷纷量化宽松,但出发点大不同,市场背景大不同,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大不同。欧洲央行为什么要违背自己制定的原则买入欧元区二线国家的垃圾债?那是为了遏制欧债危机对欧洲银行业的侵蚀程度,避免债务链断裂;日本央行时刻准备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日元进行国家干预,那是因为日元的走势已经完全背离了基本面,目前的价位已经突破历史高点;至于英国央行的确有一点与美联储相似,但英镑属于高息货币,而且价位也不低,具有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的条件。反观美联储所处的国内经济环境,虽然经济复苏缓慢,但相比欧洲、日本并不算差,关键点在美元指数目前的位置,尤其是对问题国家货币的位置已经不能再低。
  许多人说,美联储在长期实行弱势美元政策,以刺激改革出口和刺激经济复苏,这个道理似乎很在行,但它没有考虑美元目前的处境。可以预见,若美联储推出QE3,中国央行一定带头抛售美元。这符合两国领导人刚刚商议好的保增长、稳货币的政策吗?因此,我以为美联储近期不会推出QE3,除非是美国经济真的遭遇到大麻烦。在8月26日召开的全球央行行长会议上,伯南克的讲话没有涉及新货币政策的探讨,没有市场期待的QE3,只是重申了8月9日的议息会议内容,为维护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站台。本周黄金冲高回落的走势,尤其是周二的暴跌,反映了市场对美联储即将推出QE3计划预期的落空心态。
  美国经济近期问题不大,并不等于全球经济向好。我们看到欧元区主要国家在6~7月份出现了经济的严重减速,国际评级机构很可能在9月对欧元区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德国、法国采取出乎意料的降级行动。如果是这样,全球经济复苏将蒙上了更厚的阴影,国际市场也将出现剧烈的震荡。
  根据以上判断,我预计全球股市仍将维持震荡市,震荡幅度有可能扩大,有可能向下寻底;黄金市场的震荡幅度会更大,美联储没有实行QE3的近期计划,黄金价格会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但在每盎司1600美元一线应该有强支撑,虽然9月不会创新高,但反弹幅度不会小,尤其是在欧债危机冒出新泡泡的时候。至于美元的主要对手货币,应该出现进一步的回落走势,尤其是欧元英镑日元。但宽幅的震荡区间很难突破,欧元兑美元底部位置还看1:1.382附近,美元兑日元则可能在1:79一线止步,届时会涌现大量买盘。
  A股9月或将继续反弹
  本周四中国股市的强劲反弹,预示出主.力资金在进场抄底,说明重要的底部区域已经形成;而央行有意识地放出央票发行利率不变的信息,也变相地告诉市场,近期的确不会再有明确的紧缩政策出台;更重要的是国家容许香港人民币资金走正规渠道回流,RQFII下周可能成行。虽然资金规模不大,只有200亿元人民币,但它的象征意义很大,而且预示着后续资金量也很大。香港地区人民币资金的回流,将有利地推动红筹股行情,这一点已经在本周四银行股强势反弹的盘面上有所反应。
  但是,中国股市大幅度反弹的基本面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尤其是资金面的改善目前还看不到明显的迹象。可以预期的是,保增长已经被高层领导人越来越频繁地提及,货币政策继续从紧的预期也在减弱。目前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处于观察期,而观察的重点一是8月CPI能不能有所回落,二是制造业和投资的减速趋势会不会延续。据我判断,8月CPI回落一点点的可能性是大概率事件,它能够使继续紧缩的声音变得更小一点,使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声音更大一点;而8月工业和投资的进一步减速应该也是大概率事件,目前部分地方房地产价格已经有所松动,动车追尾事故对关联企业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因此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不具备继续紧缩的条件。
  我预计,9月货币政策的微调会在以下几方面显现:一是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相应会支持人民币资产板块;二是对保障房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绿色通道会得到落实,相应会起到对银行股、地产股以及二季度被不断减持的很多国有股板块的支撑力度;三是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政策会得到明显的改善,起码是有所作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虽然不会大面积放开,但这个信号很重要,它会增强投资者的持股信心。当然,所谓货币政策微调并不代表不升息,也不代表房地产政策会放松。
  总之,对全球经济来说,未来的希望就在中美两国,只有中国的经济稳住了,美国的经济复苏加快了,下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加快就有希望了。预计9月份,美国将出台全面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中国的宏观经济决策也将更注重保增长。因此,A股沪指在2500点一线的底部将很坚实,下周大盘如果因为美联储没有推出QE3而跟随全球股市向下调整,应该是很好的买入机会。记住,在沪指2600点以下的每一次急跌,更应该大胆的买入,中长期持有。震荡市是符合全球经济基本面的,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却支持沪指向2740点一线展开反弹。
  中国股市从大周期看未必有大牛市,但小牛市还是可期的。(每.日.经.济.新.闻)
  


  郎咸平:中国股市露出3大衰象 揭秘阴跌幕后推手
  我们在看美债危机的时候,不要有隔岸观火的感觉,而是更应该正视自己的中国债危机。
  今天中国股市的大跌,如果你简单地认为是由于美债危机,那似乎我们对中国股市还是不理解的。这轮的跌势是从4月底开始,一直跌到今天,只能说美债危机让中国股市的跌势稍微加剧了一点,然后再稍微反弹一点。但是大势的下滑并不是一个美债危机可以解释的。
  股市三大衰象
  套现 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大小非减持是456亿元。有14家银行从整个债券和股票市场总共套现了5185亿元,其中股票市场就套到了1500亿元。A股主板市场有308位高管总共套现了37亿元,创业板87个高管套现了8亿元。
  高管离职 根据媒体的统计,今年4月1日到8月5日的127天中,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中有324家公司的高管离职,有445个高管位置变动,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有24家公司,超过3位高管离职。比如,金钼股份在7月5日,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都辞职。另外,宝胜股份一个月内8个高管辞职,ST厦新一周之内7名董监事辞职。中小板605家公司当中有125家公司,总共有150多名高管辞职。这种辞职的现象,给我们的股市带来一定的警讯。
  资金难募 截至今年6月30日,新发行的基金当中很多只募集了10%的资金,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基金募集到了一半。次新基金当中,有3只基金只募集了一半。不但如此,次新基金有大量赎回的现象。国联安货币A,在募集的时候是14亿份,在赎回之后还剩下6000多万份。大量赎回的意思就是投资人对股市缺乏信心,机构投资人已经没有了信心,我们的中小股民就更没有信心。
  阴跌的幕后推手
  只要看到这些数据的人肯定对我们中国股市摇头叹气。那么我们为何会走到这一步?其实,中国股市阴跌的原因就是4月份开始的中国债危机。
  从金融海啸之后,我们推出了很多的救助计划,而地方也有很多的配套。我们的很多地方融资平台比较复杂,债务体系不是很容易算得明白。截至2010年底,每个部门对地方负债的说法是不一样的。审计署说是10万亿元,央行说是14万亿元,银监会说16万亿元,我们根本不知道确切的数字。加上还有16万亿元的国企负债,就是几十万亿元,一年的利息就要两万亿元。在今年土地出让金不足万亿元的情况下,连利息都还不起,导致发生了中国债危机。危机从4月份开始爆发,首先是2010年的云南城市建设债和2010年铁路投资债发生违约。紧接着是5月31日,2010年四川调整公路债中期债1和2010年四川调整公路债中期债2都发生违约。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对于四川调整公路债提出严厉的批评,同时注销了它们10亿元的后续借款。此外,2009年哈尔滨城投债、2010年广州建设债都出现了违约。
  目前我们城投债的发债主体有483个,现金为负且不包括现金流不足的为33%,比2009年足足多了18个百分点。7月8日开始,没有一个城投债发行。7月28日一个上午,一个二级市场里只有两笔交易,这是不可想象的。债券市场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但是这个事情出来之后,使得我们的债券市场的交易几乎为零。
  不要隔岸观火
  和美国相比,我们缺少白血球或说扁桃腺,意思就是说这次标准普尔把美国国家主权评级从AAA降到AA ,我们一定不要认为这是不好的消息。因为当你给他降级之后,才会引起政府的注意。比如这次的法国,市场传言法国要被降级的时候,吓得 法国总统立刻停止休假,然后召集自己的阁员拟定今年的财政预算,而且保证财政赤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所以三大评级公司还是维持法国的AAA评级。正因为有评级公司的存在,他们就像白血球或者说是扁桃腺,有细菌进来的时候,它起到一个预警的作用,并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来提醒政府注意。每个国家都不希望自己的风险过高,我们的评级公司,没有尽到白血球、扁桃腺的作用,没有办法抵御债券危机的细菌。如果我们的评级机构非常中立、及时地在2008年的时候给我们各地方城投债正确的评级,我相信情况不会像今天这样恶化。因此,我们在看美债危机的时候,不要有隔岸观火的感觉,而是更应该正视自己的中国债危机。(理财周刊)
  


  李志起:股神力挺美国银行是内幕交易?
  那厢,乔布斯忙着辞职,把全球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的时候;这厢,股神巴菲特也没有闲着。大手一挥,砸下50亿购买5万份美国银行累积优先股,该优先股每年股息收益为6%,并可在任意时点以5%的溢价赎回。此外,伯克希尔还将获得7亿份美国银行认股权证,可以每股7.14美元的价格购入后者股票。
  如此大手笔的买卖,股神却说得相当之轻松。他告诉人们,收购美国银行股票是在他洗澡的时候想到的,并在24小时内实现了这笔巨额交易。之所以如此轻松,巴菲特认为他对美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印象深刻。
  这份轻松真的来源于对美国银行盈利能力的印象深刻?当股神宣布下叉了的时候,全球股民不由得回想起来,就在前几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了这位白宫特别顾问。双方主要讨论了美国经济整体前景,并探讨了刺激投资和提振经济增长及解决长期财政问题的可能措施。
  这让我们不得不浮想联翩,莫非在这次会谈的时候,奥巴马向股神透露了什么重要的信息?这才使得股神洗澡洗着洗着就有了如此冲动?我们相信,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当然,最可能的事情就是因为股神的举动,金融股开始狂欢了。
  受此消息影响,美国银行股价在25日开盘一度上涨20%,并带动美国股市全线高开。截至北京时间25日21时40分,道琼斯指数上涨0.4%至11366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23%至2473点,标普500指数上涨0.26%至1180点,美国银行股价上涨17.9%至8.24美元。
  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以美国银行为代表的华尔街金融类股最近一段时期剧烈震荡,市值已经严重缩水。美国银行今年1月股价还曾达到每股15.31美元,而到本月23日,每股只剩6.01美元。
  看来巴菲特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的投资哲学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切切实实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了。这也难怪,不少人也乐意将股神这次的大手笔解读为伟大的抄底。
  巴菲特持续看好银行股,又与大众呈相反思维,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的报表真有这么坚挺吗?然而这正是股神的魅力与魄力所在。在本轮股市下跌中,许多投资者被暴跌吓出一身冷汗,折腾得身心俱疲,一时间看不到股市的希望和未来。但巴菲特正好相反,在多数人感到恐慌之时,他并不认为新的一轮衰退将会到来。而对于股神来说,不败之谜其中一点,就是每遇一次危机,就代表他的机遇到来,在其以往的抄底史中就印证了这一点。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经历过无数次股市暴跌,也把握了无数次抄底机会。最近一次成功抄底是在上一轮金融危机暴发前后。2008年10月,雷曼银行破产后1个月,巴菲特乘机宣布,其掌控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收购价值30亿美元的通用电气股票。
  危机入市、长线投资、投资大型股……这也正是股神巴菲特的操作绝活。而美国银行恰恰符合了这样的条件,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团队应该评估美银并不存在倒闭的风险,股神才会淡定地进行这场交易,此笔交易一旦成功获利,股神传奇将再次深植于全美人民的心中,这是巴菲特和其他金融大腕不同的地方。至于这一次抄底,能否像上一次一样大获全胜,一切有待时间来验证。至少,现在让股神的粉丝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之光巴菲特的名望恐怕比他的眼光带给他的收益更多,太多的仰慕者跟进直接抬高了股价。(证.券.时.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