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秋抢行情势头已明
自8月9日立秋探到2437点后,我率先提出了今年的秋抢行情已经开始的观点。但市场绝大多数人还没有从国内外种种利空的恐惧中惊醒过来,直至连续六天上涨至8月16日2636点,主流观点仍然坚持认为2437不是底、还需二次探底。上周我又作出了不存在二次探底,只是第一波上涨后的回撤,此后还将冲破前高点的大胆预言,为本周的走势所印证。
1、2437点铁底不可能重现。一是因为,8月9日的2437点是突发性国内外各种利空集中宣泄、轰炸而成,包括:2008年金融危机的6124-1664点的危机又来了,中国持有的1.16万亿美国国债将遭违约打水漂,美国、法国的主权信用降级,欧债危机将失控,7月CPI创36月新高、加息在即,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危机将爆发等等。而目前,不可能再有如此大的利空出现,并且这些利空或者在缓解,或者被证明不存在。二是因为,8月9日2437点只是开盘后瞬间到达,恐慌割肉盘在一小时内便被社保基金横扫迅速拉到2500点之上。8月11日和8月22日在隔夜欧美股市暴跌的情况下,也仅探底到2505点和2507点,表明2500点是各方竭力捍卫的底部平台。三是因为,2437点后,A股回到了中国经济基本面上来,呈现独立走势。这就是:上半年GDP增9.6%,CPI5.4%,上市公司业绩增25%以上,估值创历史新低,货币政策出现微调,显示了很高的投资价值。四是因为,本周一二创出了今年的地量655亿和632亿,2530点上方连续四天收盘,周四更是以1045亿的大量一举拉出74点的大阳线,将5天10天20天线和五周均线都踩在脚下,宣告了二次探底论的破灭。
2、用上证综指研判市场屡陷盲区。今年下半年以来,用上证综指技术分析来研判市场者,屡屡出现了失误。或者一味等待趋势性行情出现,而错失了自6月下旬以来的两个月中,2610-2826点,2437-2536点,2507-2616点累计的534点行情;或者一味等待大底部,在地量出现的时候,仍一意孤行,拒不承认底部,从而一再错失波段性上升行情;或者看对了指数下跌,却看错了市场。诚然,上证综指自7月18日从2826点确实跌到2437点,但是,创业板指数却接连用4个波段冲高到7月18日的950点之上,完全是牛市走势,期间,许多中小盘股上涨了30%-50%。这些,都是上证综指的技术分析所一叶障目的。可以说,自2000年以来的上证综指即代表中国股市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技术分析者必须将涵盖三分之二个股的两个小盘股指数一起作分析,才能对市场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3、上证综指将日益被边缘化。一方面是因为,出现了个股数量越来越多的中小板、创业板这两个新的活力市场。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沪深股市流通市值3:1的情况下,沪深两市的日成交量却已拉平,甚至经常是深市的量大于沪市,表明上证综指的流通性越来越差,已经被机构和广大投资者日益边缘化了。再一方面,代表上证综指的大盘股,由于上市时的大量圈钱需要,将股本搞得过大。随着年复一年的再融资和限售股解禁,现已成了航空母舰,已经永久性地失去了股本扩张能力,并渡过了高成长周期,受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丧失了真正的内生成长性,许多成为调结构、抑过剩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上证综指的大盘股。如果国际板推出,上证综指还将进一步被边缘化。因为面对供严重大于求、无送股、低回报、炒不动、无差价可做、再融资没完没了、扩容大跃进不止的上证综指,人们不得不采用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策略。因此,在货币从紧情况下,今后上证综指只能有超跌后的反弹,而无趋势性上涨;只能阶段性地上台阶、拉平台整理,而无担任领涨主角的可能;只能是长期熊市,不存在反转或牛市行情。
4、中小市值个股已经成为新的主战场。面对14万亿流通市值的沪市(2007年6124点时也只有9万亿),靠目前市场的资金,无法炒得动(基金只有2万亿)。而面对5万亿市值的深市,尤其是流通市值不超过2万亿的中小板、创业板,市场运作资金则游刃有余。以中小板、创业板为主体的中小市值个股,是当今股市中的红色根据地。其优势是:第一,新兴产业和新兴企业是十二·五规划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代表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新方向。第二,新上市的中小企业具有资金优势,有利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盘子小,业绩成长性好,股本连续扩张能力强。第四,前十大股东多数被基金、社保、QFII、保险所占据,机构控盘能力强。第五,新题材不断,赚钱效应显著,能吸引市场新增资金追捧。第六,容易爆出长线大黑马。过去三年共有101只股票股价涨十倍,其中85%以上均是中小盘股,主要靠连续的高送转,从而吸引了大批中长线买家。第七,创业板、中小板处于牛市走势,与中国股市的熊市形成鲜明的对比,上涨的机会大于下跌的机会。尤其创业板的成交量不断放大,表明市场资金的新觉醒。可见,长期以来被市场认为有中长线价值投资的上证综指主板,其实只有价值虚名而无价值的实质;而长期被视为投机的中小板、创业板,反而是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有中长线投资价值的标的,是波段操作的最理想品种。
5、回撤后的上涨态势形成。本周的重要成果是:创出632亿地量,探明第二波回撤底部2507点,补掉了第三个跳空缺口2556点,以74点长阳站上2600点,不仅收复5天,10天线,而且收复了失守四周的20天线和5周均线,从而形成了周线级别的上涨态势。下周,即将面临2630点上方连续收盘,以及去补第二个跳空缺口2644-2675点的任务。希望大盘股和上证指数走得越慢越好,更重要的是关注创业板能否创出959点新高,中小板能否突破半年线6761点。还是那句老话:关心中小市值个股,要比关心大盘股和上证综指为重;关心资金卡市值跑赢大盘,要比盼望上证指数上涨为重。(作者系华东师大博士)(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传闻造就罕见中阳 箱体波动尚未到头
这一周,股市上蹿下跳,震荡幅度明显放大。周一股指报收于2515点,是今年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这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恐慌,不少人已经开始相信大盘将二次探底,股指很可能会跌破2400点。而到了周四,一根突如其来的大阳线,将股指一举推升到2616点,不但收复了多条中短期均线,而且由此所营造的量价齐升的格局,令很多人感到振奋。一时间,看好后市,特别是看好大盘蓝筹股后市的舆论铺天盖地,有关行情翻转,风格切换的说法更是甚嚣尘上。
其实,回头来看,本周股市也就是在2507~2616点这样一个不过109点的范围内作小幅波动,并没有超出原先那个从2400点~2650点波动区间。也就是说,就行情运行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什么新意。周一股市下跌,主要是受到海外市场的影响。欧美投资者担心经济回落,这也令中国股市受压,结果人气涣散,股指一下子跌到了前期低点。当人们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以后,又发现情况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糟糕,特别是近期股指信号显示,8月份的通胀似乎有回落的可能,而央行在迟迟没有实施新的调控政策的同时,又在公开市场操作上投放货币,市场资金的利率有了比较明显的回落。在这种情况下,大盘自然会试图在低位发动反弹。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突然又传闻说有关方面正在研究中国版的401K计划,即引导养老资金入市,于是出现了大盘蓝筹股带领下的个股普涨局面,一条罕见的中阳线也就应运而生。
仔细想想,A股的确是对海外市场的波动显得过于敏感了,毕竟人家的基本面与我们完全不同,怎么可以简单地就以海外市场走势作为风向标呢?因此,当股指跌得太多以后,出现反弹是必然的,尤其是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这表明,市场现在并不具备大幅度杀跌的条件。但反过来说,现在也没有让股市大幅上涨的条件。
所谓的401K计划,它是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搞出来的,指在政府提供税收优惠的前提下,由职工与企业共同出资,在职工的养老金账户上存钱,然后让职工自主操作,在退休时领取本金与收益。作为一套完整的养老金计划中的一部分,401K有其特点。但要在中国实施,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且不说政府是否可能为之减税,即便是有这样的优惠,职工与企业又能够拿得出多少钱来?这笔属于养命钱性质的资金,愿意进入现在这个震荡很大的市场吗?那种认为有了401K,就可以解决市场资金供求矛盾,将导致长线资金入市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一点。所以,周四股市的上涨,只能是短暂的,还没有等人们真正兴奋起来,周五的股市就开始了调整,并且是蓝筹股的调整幅度相对比较大,其中金融服务业板块的跌幅一度超过了1%。显然,只经过了很短的时间,市场就否定了原先的躁动。
实际上,那些真正制约市场运行的因素并没有改变,像通胀与调控抑制了大盘的上涨,而业绩与估值则对股指构成了支撑。在没有新的外部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股指就是在250点左右的小区间内波动,并且这种波动还会延续一段时间。此刻,对后市悲观固然是不必要的,但也还没有到可以真正乐观的时候。人们最需要的,还是耐心观望与等待。(作者为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首席市场分析师)
董登新:中国版401K难成牛市助推器
近期不少媒体提及中国版401K,但其中有不少误解。笔者认为,有必要纠正两大误读。
误读之一:中国版401K是一个新东西。
其实,早在2004年5月1日起,中国版401K就已开始推广实施,这就是《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及《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两法正是中国版401K。401K是美国版本的企业年金计划,它不仅是欧洲职业年金的模板,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年金的设计指南。实际上,401K是一种典型的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2004年中国版的401K是税后缴费型企业年金,其设计思路属于Roth 401K类型。
误读之二:401K是牛市的助推器。
401K对股市的影响,一是取决于其基金规模,二是取决于基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实际上,中国企业年金不仅规模狭小,而且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此外,我国企业年金目前允许的股市投资上限高达30%,已不可能再提高了。
上述误读有配合市场炒作之嫌。在此,笔者简要介绍一下美国的401K计划,以澄清事实。
1875年,在美国快递公司诞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企业年金计划。但直到一个世纪后,美国的企业年金计划才真正成建制地、大规模发展与壮大起来。这一分水岭就是1974年颁布的美国企业年金大法--《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当然,1978年诞生的401K模板,更是美国企业年金大发展的助推器。作为美国最庞大的企业年金计划,401K运作的巨大成功与世界范围的影响,使其成为许多国家构建企业年金的参照系和借鉴对象。
401K计划起源于1978年修订的美国《税收法》第401K条款授权,但它的真正发展则起步于1981年底401K计划实施细则发布之后。20世纪80年代,401K计划率先在大中型企业推广,进入90年代后,401K计划又在小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目前,401K已成为美国最流行的企业年金形式,或者说,美国绝大多数企业都设有401K计划,作为雇员的一种补充养老形式。
据美国SPARK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底,美国共有53.6万个401K计划,它覆盖了7400万员工,401K计划年末总资产已达3.075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2010年底401K总资产占美国当年GDP的份额为20.9%。
401K计划股票投资比例一般不超过20%。目前,401K计划最流行的组合选择主要有以下4种:组合1,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或平衡基金;组合2,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或平衡基金及GICs和/或其他稳定价值基金;组合3,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或平衡基金及公司股票;组合4,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或平衡基金及公司股票、GICs和/或其他稳定价值基金。
401K计划的最大投资对象是共同基金,其投资比例历年高达70%左右。另有10%以上的比例则投资在担保投资合约及其他稳定价值基金上,而真正直接投资公司股票的比例历年都没有超过20%。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的共同基金是真正意义上的稳健组合投资者,而非散户型短炒客,它是美国家庭理财的重要选择,同样也是养老基金可信赖的伙伴。
中国现行企业年金制度原本就是借鉴美国401K设计的。2004年,中国版的401K正式推出,虽然形似但神不似。目前,我国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仅有3万多家,覆盖职工1000多万人,企业年金基金资产仅有区区3000亿元人民币,这与美国3万亿美元资产的401K计划相比,尚不及其1/60,同时不到中国GDP的1%。即便将我国企业年金总资产的30%投入股市,也不过区区900亿元人民币,在A股市场几乎溅不起任何浪花,更谈不上大牛市起点。
在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投资什么,而是块头太小、发展太缓慢。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虽然中国正在走出廉价劳动力时代的阴影,但我们尚未步入真正的体面劳动时代。因此企业素质仍不支持中国企业年金的快速发展。不但如此,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实施过程中,还显然存在着苦乐不均的、两个两极分化的畸形现象,即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差异,高薪雇员与非高薪雇员之间的差异。
因此,中国版的401K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早在2004年就已推出的旧东西。不过,两法仍需进一步改造与完善。为此,新修订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已在今年5月1日开始生效实施,但与之相对应的《企业年金管理办法》却始终没能推出。不过,可以肯定,未来修订的《企业年金管理办法》,一定不会改变中国现行401K版的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架构,而只是对原有办法作进一步的细化与规范。
谢百三:中国怎么学巴菲特--从本次行情谈起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巴菲特在美国股市大跌后的今年8月15日出现在美国公共电视台节目中,他说:在上周一,我们在股票市场买入的资金超过2011年的任何一天。这一天就是8月8日,即美国主权信用被降级后的首个交易日,华尔街与全球股市大跌之日,道琼斯指数大跌635点,达5.55%,为2008年12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巴菲特对《财富》杂志说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新的衰退正在临近,他利用人们的恐惧,对市场的误读,逢低大买股票,说:跌得越厉害,我们买得越多,我们正在入场当别人贪婪时你需要害怕,但别人害怕时你需要贪婪。--巴菲特这次又大获成功。
确实,巴对美国经济有入木三分、洞察一切的研究。他多次说:不要拿美国打赌。尽管标普将美国主权信用从AAA降到AA+,但其实美国经济运行中没有加入任何新的因素。标普对美国的评级是有偏颇的。它确有很多问题,但它是强大的,GDP14.95万亿,美元世界第一,人均GDP46381美元,世界第九。(中国GDP5.8万亿,世界第二,人均GDP3678美元,世界第100名)。它政治体制成熟完善,国内政局稳定,债务虽多,债权也多,均为世界之最。它地大物博,矿产丰富,国力雄厚,2010年军费开支6900美元,只要减少33%军费开支,经济、债务就相当好了。
此外,我与一些投资专家,都认为世界金融界这次反应过度了。反应过度,必然严重超跌,即使经济2次探底,也会在短期内超跌,所以无论如何,8月8日进场,必能获胜,巴菲特又成功了。
中国也有巴菲特,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在我接触的朋友中,证券市场20年来从几千元做到几亿,十几亿,几十亿的……他们都有过人的战略思维,并且严守一些重要纪律。他们勤于学习,每天晚上清晨看报、看书不止。上对世界经济形势,下对中国资本市场再对行业,尤其对个股研究得全面透彻、入木三分。从内在价值,到成长性,到行业前景,到安全保护罩。他们逢低全线买进,几年翻几倍、十几倍。
在中国学巴菲特要结合国情。中国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没有做空机制,没有合法做市商,没有放大垫头交易,交易所不是公司制、股份制,行政强调控色彩较浓,股权分置,还有30%的国家股法人股没出来,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是个封闭的股市。
以上特点,造成了中国股市既受国外影响,又有相对稳定独立性的特点。这次,8月8日进中国股市抄底,其实比国外更安全。我的很多朋友又是大仓位买进。
中美股市也有不同:他们反弹到12000点相当于我们4800点,所以跌跌也应该,中国涨得很少,6000点一半都不到,所以也跌不多,银行股等估值均很低,故周四一跃而起。
【本周股市与经济】
本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影响有所减弱,市场出现企稳走势,欧美日股市小幅反弹,但是投资者信心依然脆弱,行情时有反复。随着投资者恐慌心理有所平复,前期作为避风港而大涨的黄金本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市场对经济提振的预期十分疲弱,因此原油价格依然徘徊不前。
随着外围股市企稳,中国股市本周也逐渐稳住,并在本周四出现了高达74点(2.92%)的大幅上涨,并且以长期疲弱不振的银行、券商、保险为领涨先锋和中坚,并带动两市股票全面普涨,成交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周五,在外盘低收的背景下,两市低开进行窄幅整理,但是尾盘逐渐拉升,市场已经逐步摆脱积贫积弱之格局,渐显一丝生机与活力,投资者当积极关注市场变化,挑选高成长低估值之个股,精耕细作,播种未来。(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银行高增长难掩市场低增长
今年半年报总体情况看似不错。据有关媒体统计,截至8月26日,沪深两市已有1901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42万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净利润8225亿元,同比增长25%,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9元。
然而,25%的业绩增速,有一半靠的是银行。目前,已公布半年报的12家上市银行(含公布业绩快报的招商银行)实现盈利4396亿元,占已披露半年报公司的比例高达53%。银行股的盈利增速为34.2%,平均每股收益0.322元;而剔除银行后的其他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仅为15.8%,平均每股收益0.257元。
稍作对照,我们可以发现,银行股的盈利比重越来越高:2010年年报,16家上市银行实现盈利6773亿元,占整个市场盈利(16575亿元)的比例为40.8%;到了今年一季报,银行股仍是这16家,盈利为2276亿元,整个市场上市公司多了一、二百家,盈利为4795亿元,占比反而上升至47.5%;待今年半年报披露结束,笔者估计银行股盈利比重将超过半壁江山。
银行股的盈利增长靠的是利差不断扩大,而利差的背后则是垄断。已披露半年报的银行存贷款增长平均不足10%,可盈利增长却逾30%,这本身就极不正常。以工商银行为例,上半年存款增长8.09%,贷款增长8%,可营收增长28%,盈利增长29.5%。又如农业银行,贷款增长8.35%,存款增长9.21%,可盈利增长竟达45.43%。原因无他,无非是存款利率长期处于低位,贷款利率却不断上浮,且银根越紧,上浮幅度越大。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不过3.5%,而据央行数据,上半年贷款平均利率就达7.29%,更何况还有约4成的活期存款。对银行股来说,银根松贷款大增有高额利润,银根紧利率大涨也有高额利润,在中国,还有什么生意好过开银行?问题是,银行不是谁有钱就能开的。说到底,中国银行业的高增长是剥夺全体储户的结果,是垄断开出的恶花!
在银行股盈利高增长的同时,一些重量级的大公司却开始走软。如中石油盈利同比增长1.22%,环比下降21.6%;因铁公基高速发展受阻,一些航运股如中国远洋(亏损27亿)、中海集运(亏损6.3亿元),均现巨亏,鞍钢股份(下降92%)、中国一重(下降81%)则出现大幅衰退。事实上,中钢协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563.74亿元,同比增加不到60亿元,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垫底。下半年,钢铁业运行将面临更大困难。
央企盈利增幅远远赶不上平均水平,是大家伙开始走不动的又一突出表现。笔者对总资产100亿元以上的57家央企(不包括金融股)统计,尽管营收仍增长32%,但盈利同比增幅仅为1.08%,环比更出现下降,为-3.71%。
在中国股市,银行股和央企从来是业绩最为靓丽的板块,央企靠银行股贷款输血,银行股则靠央企贡献利润,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然而,今年半年报显示,尽管上市银行盈利同比仍增长3成以上,可环比增幅仅为1.85%,而央企则干脆趴下。这说明什么?说明一味靠贷款,靠占用大量资源,靠行政性购并做大的模式也该歇歇脚了。(金融投资报)
曹仁超:明年开始A股要展开四年半左右升势
日前,香港投资评论家曹仁超接受采访时认为,股市的黎明即将来临,相信2012年全球资金回流中国股市机会很大。
改信趋势投资法
问:上证指数近期创下2437点的年内新低,市场整体市盈率水平也处于历史低位,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这种连续下跌是否完全由于对欧美经济的恐慌造成的?
答:上证指数2009年8月开始进入漫长的牛市二期,短则两年,长则三年。由2009年8月起计算,有理由相信A股牛市二期在今年9月至明年7月前结束,即明年下半年极有可能进入牛市三期,完成一个四年半左右的上升周期。欧美经济一如日本进入没完没了的回落期,对中国出口业务一定有影响,这也是过去两年内地工业股大幅回落的原因。
问:听说您近期开始买入工业股,是出于何种考虑,现在是市场的底部吗?A股市场工业股目前估值非常便宜,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是否可以买入?
答:欧美经济进入回落期,由此内地工业股自2009年起进入汰弱留强阶段。经过两年回落后估计在今年四季度见底,明年通过发展内销市场,企业净利润将恢复增长。投资者要学习在黑暗中前进,因为黎明快来临。价值投资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自1980年起本人已改信趋势投资法,即盛衰循环周期,而不相信好公司业绩年年好。
问:目前GDP增速下滑渐成现实,货币政策也没有放松迹象,在双重夹击下,三季度A股指数能走出反转行情吗?
答:任何国家或地区经过30年高速成长后,GDP增速下滑是必然现象,中国也不可能例外。未来中国GDP增长率应由过去30年平均每年9%下滑到未来5年平均7%,5年后进一步下滑到年平均5%,2009年8月起A股下调理由便是反映这点。2009年时很少有人相信中国GDP增长率将下滑,股市仍是高P/E期。今年大部分投资者已相信GDP下滑无法避免,消息已入市日后不会再影响A股走势。货币政策只有短期影响,长期而言股市升降取决于经济状况。老实说GDP年增长率7%并不算差,相信2012年全球资金回流中国股市机会十分大。
人民币升值或阻牛市步伐
问:近期有观点认为,中国未来十年都不会出现大牛市,主要是因为拟上市股票供给的无限性和货币供给的政府控制之间的矛盾,您对此如何看?
答:美国过去100年股市都是牛熊交替。香港过去50年也是如此,为何中国可以例外?只有在不成熟的市场,股价才由供求决定,成熟市场股价由公司业绩决定。香港在1986年联交所未成立之前,上市公司总市值只有几万亿港元,今天已是几十万亿港元。股票在过去日子供应量上升10倍,但恒生指数由2000点一度升至2007年的32000点,今天仍在20000点左右,上升10倍。中国2007年前是不成熟市场,2009年起渐为成熟市场,唯一令中国不出现大牛市的理由是人民币大幅升值。例如,1985年至1994年,日元由250兑1美元升至76日元兑1美元,升值3倍。如人民币在未来日子大幅升值到2元兑1美元,中国将没有大牛市。其他因素对牛市影响十分有限。
问:国际金价业已突破1900美元一盎司,在QE3传闻不断的情况下,已经超买的黄金还能继续投资吗?
答:至今为止本人仍不相信有QE3。今天金价只反映人们对美元、欧元甚至日元及瑞士法郎的不信任,是非理性行为。不要抛空黄金,但适量减持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