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人民日报:实现全年通胀目标难度很大
人民日报:世界经济得过10年左右苦日子
央行夏斌:中国仍是稳健货币政策 总量宽松是误读
传中国官方8月PMI为50.8,环比微升0.1
尼尔森调查:83%认为物价持续上升 69%认为房价继续涨
央票利率持平加息预期未消 加息窗口或在9月初
温州民间借贷利率达历史阶段性高位 月息超2分
巴曙松:宏观政策紧缩同时进行定向宽松
买A股跑赢CPI是大概率事件(附表)
人民日报:实现全年通胀目标难度很大
GDP增长9.6%、CPI上涨5.4% 上半年,在硬着陆、滞胀等担忧中,中国经济交出的这份答卷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历史的维度看,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CPI年均上涨5.56%。上半年的答卷意味着中国经济列车仍行驶在又好又快的轨道上;从世界的维度看,9.6%的经济增速位居全球前列,5.4%的物价涨幅也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这份答卷意味着中国仍是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佼佼者。
好成绩来之不易,它源于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驾驭复杂局面,源于全国上下迎难而上、奋力开拓。今年以来,国内外局势复杂多变,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较好地处理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良好态势。实践证明,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是及时、正确、有效的。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增加了形势的复杂性和调控的艰巨性。下半年,稳定物价的有利条件增加,但物价形势仍不乐观。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没有根本消除,输入性通胀压力并未明显减弱,劳动力等成本上涨压力还会长期存在,秋粮、生猪等生产供应不确定因素较多,资源要素价格矛盾较为突出,市场通胀预期较强,实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预期目标有很大难度。物价既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又关系百姓衣食住行,物价稳,人心才稳、社会才稳。下半年,应当继续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取向不变,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目前经济增速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快速回落的风险较小,但稳定增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当前,国际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主权债务危机恶化扩散,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有所加大;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较多。下半年,应当增强对形势变化的预见性和敏感性,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切实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政策累积效应和市场变化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影响。总之,宏观政策要兼顾稳定性与灵活性,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中国经济运行正处在变化的敏感期。如何在速度、结构、物价三者之间进行平衡和抉择,考验着宏观调控的智慧与艺术。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全面准确把握经济形势,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稳定政策取向,把握调控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世界经济得过10年左右苦日子
美欧债务危机爆发,股市连续暴跌,债市收益率下挫,美国经济数据疲软,世界金融机构纷纷调降全球以及美国经济预期。近来发生的一连串事件使人悲观之余更加关注世界经济摆脱低迷的时间。
刺激政策不敢用了
世界经济确实在低谷徘徊。走出来需要5-1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建中等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世界经济走出低谷需假以时日,甚至需要10年以上。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力度减弱也成为制约此轮经济回升的重要因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蒋先玲教授对本报记者说,此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由各国政府政策刺激等因素所推动,而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带动的自主复苏能力较弱。面对日益上升的物价水平和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各国政府刺激政策的力度都大大减弱。
蒋先玲认为,下滑的全球贸易额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回升的另一重要原因。同时,在居高不下的油价面前,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增大,使世界经济潜伏着巨大的滞胀危险。目前,无论是新兴经济体,还是发达经济体,物价总水平都呈上升之势。这一切都给世界经济复苏增加了不确定性。
影响经济复苏还有很多变数。丁一凡指出,金融危机造成巨大的社会分配不公,发达国家政治社会危机会加重,民粹主义上升,影响到发达国家的政坛,影响经济政策有效落实。危机还影响到广大中产阶级,他们的购买力萎缩、消费下降,使发达国家这些主要靠消费拉动的经济体无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借债大国都是发达国家
对于制约经济回升的因素,专家们一致认为解决难度很大,主要问题出在发达国家。
丁一凡告诉记者,发达国家无法摆脱债务困扰,只能靠印钞票,最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部分冲销债务。而且发达国家的货币(特别是美元)都是硬通货,还是世界上能源及大宗商品的定价货币。它们的货币贬值,商品物价就上扬,新兴工业体就要遭受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困扰,并有可能给新兴经济体带来资产泡沫。
而发达国家举债维持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也让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大。关建中分析说,我们当前面临的世界经济结构是由债权和债务体系构成的。从债务体系看,全球前15位债务国都是发达国家,他们的钱都是从债权体系国家借的,让发达债务体通过自身努力减少债务是不可能的,他们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有限,也不可能大幅削减财政赤字,因此发达债务体很难对世界经济发展提供积极因素。而从债权体系看,因为当今国际宏观经济走势由发达债务经济体主导,债权经济体没有话语权,还受到债务经济体的干扰,他们对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贡献有限。债权和债务经济体两方都有些无能为力。
走出困境各国应合作
世界各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渡过难关?蒋先玲指出,世界各国应主动利用现存的经济合作机制,如G20、G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协商应对危机。同时,各国还应坚决推行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近年来,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复苏的进程。因此,国际社会应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系,使自由贸易的好处为各国人民所共享。
对于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和财政风险加大,导致国际金融市场起伏不定的情况,蒋先玲认为,国际社会应继续推进全球金融结构调整和改革,重视对各国财政金融的监测分析,防止主要大国滥印钞票,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调整措施,降低财政金融失衡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现在世界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发达国家不断借钱维持高消费水平基础上的,这是灾难的根源。债权国是依据国际三家评级机构给债务国定的等级而借钱的,而他们的评级标准是为债务国量身定做的,没有真正告诉债权人有什么风险。关建中呼吁,当务之急是改革国际评级体系,向世界提供公正的评级信息,让资本合理流动,不要把钱借给没有偿还能力的国家和经济体,要让资本流向具有价值和创造财富能力的国家。只有让这样的债权债务关系合理建立,经济复苏才有可能。
专家们认为,中国在经济低谷中一定要抓住上升的机遇。丁一凡指出,首先,中国应立足国内市场,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强调精细型而不是粗放型发展,节约能源和原材料,进一步提升工业产品的质量与水平。其次,要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好基础。争取在危机后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越来越通用的货币。 (.人.民.日.报.海.外.版)
央行夏斌:中国仍是稳健货币政策 总量宽松是误读
据媒体报道,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23日在出席《中国金融战略2020》专场论坛时指出,中国仍应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虽然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压力,但不可能完全治理通胀。
夏斌认为,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会变,仍应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是正确的,政府也在采取各种措施,但是市场不能误读为总量宽松。
夏斌指出,今年第四季度的CPI水平相对二三季度会低一点,预计全年水平在4%-5%。在当前的物价压力下,想要一下子完全控制通胀很困难。因此,在物价客观上涨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应该对于一些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予以倾斜,制定相关的补贴和救助政策。另外,人民币适当升值,对于抑制输入型通胀有一定作用,但是完全指望人民币升值来治理通胀不现实。
夏斌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加快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的方向方针不能变,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也不能变。(.财.经.网)
传中国官方8月PMI为50.8,环比微升0.1
国际金融报24日报道,8月23日,汇丰控股和Markit Economics发布报告称,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预览版)升至49.8,产出指数录得49.4。对此,市场人士表示,这表明在紧缩政策之下制造业活动仍处于萎缩。
汇丰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这一数据暗示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依然很小,这也为央行保持当前的紧缩举措不变创造了空间。然而对此数据,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则提出不同看法,他预期8月PMI终值将保持在50以上。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对该报记者表示,对于汇丰的PMI值尚不好判断,他本人还收到过一份PMI值,显示为50.8,具体仍要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
财华社(8317-HK)田维政认为,根据季节性测算,十一五期间,8月份中国官方PMI数据平均环比增加0.52个百分点,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所提供的8月份PMI数据仅比7月份环比增加0.1个百分点,变动率明显弱于多年平均值,且中国官方没有初值数据,其可信度较小。预计8月PMI将重回51.0以上水平。(.财.华.社)
尼尔森调查:83%认为物价持续上升 69%认为房价继续涨
据媒体报道,尼尔森8月23日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有83%的受调查者认为物价会持续上涨,比一季度高出13%,而认为会下降的消费者仅占3%。69%受调查者认为房价会继续上涨,20%的受调查者认为会保持不变,11%的人认为房价会下降。
物价上涨的预期却出现进一步强化。其中,食物价格成为影响消费者信心的重要因素,83%的受调查者认为会继续上涨,比一季度上升15%。仅4%的人认为会保持不变。
但尼尔森同时指出,对中高收入消费者来说,食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可能较少,其更受股票价格的波动以及对于地产价格的担忧影响。尽管年初以来,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采取了包括限购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但大多数消费者仍坚信房价会持续上升。
调查还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5,较上季度下滑3点。其中,收入下降、健康问题和食品价格上升成为影响消费者信心的主要因素,
从城市级别来看,一线城市消费者信心维稳,二线城市则出现明显回落。
数据显示,一、三、四线城市二季度信心指数均为102,而一线城市中以广州消费者信心最强,升至106。但二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则下滑至101,降幅为4点。不过,农村地区消费信心水平依然保持乐观势头,维持在109的高位。(.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