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阴谋 标普比普京更恶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惊天阴谋 标普比普京更恶

加入日期:2011-8-10 18:10:40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许小年:鸦片停了就原形毕露 全球经济从未走出危机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降引发全球股市暴跌,有人认为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刻的重演,此次暴跌或将引发二次衰退。经济学家对此观点不尽一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全球经济从未走出过2008年金融危机;央行货币委员会专家委员李稻葵则认为,美国会很快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QE3),美国二次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华盛顿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巴里·博斯沃思将近日股市暴跌解读为市场短期过度反应,认为美国经济出现二次衰退的可能性在三分之一左右;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小野亮称,其他两家主要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将来也可能对美国主权信用做出新的判断,明年不排除出现第二次评级危机。
  -对话许小年:鸦片停了就原形毕露称全球经济从未走出危机,短期经济政策就像给病重的人抽鸦片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微博上评论说:当前的市场动荡和经济恶化只表明一个事实:世界仍处于2008年的危机之中。昨天,他接受本报采访对此作出解释,称目前的情况是西方经济的原形毕露,美国从来没有复苏过。
  美国信用级别该降新京报:美国主权信用为什么会降?你认为该不该降?
  许小年:我认为会降级。从主要数字看:赤字占GDP比例,国际警戒线是3%,美国现在是11%左右,和欧债五国的水平相近。国债占GDP比重,危机前是60%,美国现在大概是70%多,也有数字说百分之百,可能是把两房算进去了。所以标普的降级是有道理的。
  新京报:其他评级机构会不会跟进标普,也降低美国主权信用?
  许小年:穆迪已把展望调成负面了。评级机构的评价有当期评级和长期展望两类。英国的卡梅伦政府一直在削减赤字。而从美国政府财政的走向看,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打架,民主党要扩大财政赤字,这个走向是不健康的。而英国的卡梅伦政府一直在削减赤字,所以他的长期展望应该是好的。美国看不见削减赤字的希望。
  西方经济原形毕露新京报:此次降级后引发全球股市暴跌,有人把这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类比,认为可能引发二次危机,你怎么看?
  许小年:全球经济根本就没有从上一次危机中恢复过来。我们从来没有走出危机。今年上半年和去年经济数字的好转都是由于政府采取的短期经济政策。就像给病重的人抽鸦片,鸦片一旦停下来,就原形毕露了。我宁可把目前的情况说成是西方经济的原形毕露。
  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快就能过去。这次的动荡跟2008年有本质区别。那次是未预料事件突然爆发,整个市场措手不及。而此次市场上有充分预期。凡是能够充分预期的,不会引起雷曼兄弟那样的冲击,因为可以做准备。市场的动荡是估值的下调,而不是意外事件冲击下的雪崩效应,这两者有本质区别。
  美国从来没有复苏过新京报:你认为美国应该如何应对此次危机?对美国经济复苏有信心吗?
  许小年:动荡虽然很快过去,但并不等于经济就能复苏。我2008年就写过文章,漫长复苏路。这次危机是西方经济的过度负债引起的,杠杆率过高。经济要复苏,必须降低杠杆率,就是把过去欠的钱还了。还钱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奥巴马提高国债上线,那是提高杠杆率,不是降低杠杆率。负债累累的国家不敢消费,负债累累的企业不敢投资。银行手里有的是钱,但是它不敢借。当务之急是要恢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要降低负债,要去杠杆化。家庭要勒紧裤腰带,让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去杠杆化一定以衰退为代价。企业要削减投资,削减投资规模,政府要减少开支,减少赤字。
  另一个办法就是宣布破产,赖账。这是去杠杆化的一个办法。家庭、企业宣布破产,就是银行承担损失。所以这两天银行股比大盘跌得还狠。
  医治疾病会疼,别听奥巴马在那儿忽悠。美国人透支未来财富,现在该还了,买单的时候到了。为什么2008年以来美国的失业率,9%从来没下过。看失业率就知道是否复苏了。美国从来没有复苏过。
  中国须进行结构调整
  新京报:此次暴跌会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中国该如何应对?
  许小年:中国的出口会萧条,这毫无疑问。QE3(第三次量化宽松)一旦推出,全球大宗商品和油价会立刻上升,通胀会更严重。美国必须进行结构调整,中国也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在美国需求长期不振的情况下,中国对外贸的依赖必须赶紧改变。央行应该紧缩银根,应对可能到来的通胀。开放更多的部门给民间资金,创造投资机会,抵消银根紧缩的阵痛。
  我一直呼吁,开放垄断行业,开放服务业,促进民间投资和消费。国有部门的投资已经过剩。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对中国未必是坏事,如果能倒逼我们的改革,也是一件好事。
  央行货币委员会专家委员李稻葵:
  美国二次衰退可能性不大
  央行货币委员会专家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昨日在其微博中表示,美国会很快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QE3),美国二次衰退的可能性不大。
  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引发金融震荡。对此,李稻葵称,降级在情理之中,因美国政治因素会反复导致债限和预算危机,国债偿还能力沦为牺牲品。信用评级机构须有勇气说实话。接下来不少投资机构定会被迫抛售美长债,导致金融动荡。再下来美联储会推出QE3购买美债稳定长期利率。
  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后,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李稻葵昨日在其微博中指出,此番动荡完全是美国政治的瞎折腾,导致美国财政短期过分收缩,二次探底浮想联翩。接下来,QE3会很快推出,事实上成为二次救市,金融市场较快上升,高质量资产与货币升值最快,但长期国债会跌。美国二次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资产价格会较快恢复。他提醒要警惕QE3的财富再分配后果。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巴里·博斯沃思:
  股市暴跌属过度反应
  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8日下跌超过600点,失守11000点重要心理关口。华盛顿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巴里·博斯沃思认为,股市跳水与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本身没有太多直接关联,但降级导致的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确实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
  博斯沃思8日采访时说,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本身对市场影响有限。一方面,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中的另外两家---惠誉和穆迪维持了美国的3A主权信用评级;另一方面,放弃美债,投资者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他认为,近日股市暴跌属于市场短期过度反应,信用评级下调并没有显著动摇投资者对美国偿债能力的信心。
  他说,近期美国经济形势显著恶化,经济复苏已然停滞。目前,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极低,基本在1%附近徘徊,并且存在显著的二次衰退风险。从当前形势估计,美国经济出现二次衰退的可能性在三分之一左右,甚至更高。这也意味着失业率很可能继续攀升。
  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小野亮:
  美元地位下降不可避免
  据新华社电 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小野亮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长远看,美元作为国际基准货币的地位下降趋势不可避免,国际评级机构的动向和外国政府外汇政策的变化将是影响美元地位的关键因素。
  小野亮长期研究美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他曾在7月初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预测,美元信用已到危机时刻。
  小野亮告诉新华社记者,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并不意外,而现在还算不上最糟糕的时候。从经济基本面看,如果美国继续动用财政手段刺激经济,不排除其主权信用评级被进一步下调的可能。
  他指出,虽然其他两家主要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现阶段继续维持美国主权信用的3A评级,但穆迪很有可能在明年下半年或年底的特定时机根据美国的财政状况等条件做出新的判断,这些特定时机包括明年美国总统选举前后,届时不排除出现第二次评级危机,这将导致新的美元危机和全球金融动荡。
  


  黄溢华:标普比普京更恶
  全球金融市场依然高波幅之中发展。近几天标普不断发炮,比俄罗斯普京更恶,杀伤力非同小可。周一(8日)美国市,标普又把房利美及房贷美评级自AAA下调至AA+,又指今年11月可能再把美评级再下调等等,使股市压力持续,欧美股市再急挫。欧洲央行纵有入市买意大利及西班牙政府债券,但欧洲股市仍下挫。今时今日,资金仍流往美国10年、30年债券;瑞郎升至0﹒752历史高位,瑞士央行/瑞士政府周一已开紧急会议,瑞郎上升太急,极不利瑞士经济;又金价升至1720美元之上,走势有快速上升的可能,一升便升至1850美元亦不足为奇。美VIX指数急升,反映股市极为波动。周二(9日)至周四(11日)的三天,美拍卖3年、10年及30年美国国债,中、日两国有否积极参与,美债息拍卖结果自然为主要焦点。
  标普出击测试中国水温?
  美国周二公布议息结果。美减息机会大增,又QE3推出机会亦存在。另方面,标普出击,亦可能是营造波动的配合,兵行险着,测试全球的反应?特别是中国的水温。美国经济弱,因而长短息走势,在AAA下调至AA+之后,不易简单分析那一因素影响债息最大。股市资金往美债大量流入,反印证美元地位仍可确保,而长短息下调大,亦有利美息率支出下降。即使市场波动很大,标普的举动,对美国本土言,不是一面倒的负面;且全球央行╱大基金均支持美债,只要本周拍卖债券成功,股市仍可快速回升,不宜悲观。事件发展神速。标普的举动,并不是单纯降级考虑的机会存在,而美国财赤形势差只是表面因素。
  普京:美国是全球经济的寄生虫
  普京何许人也?打虎救人?救虎英雄?老虎主人?全都是。普京无党也无派,也无治国理念。事实上,他建立了硬汉形象,很强的神秘感,亦亲身把俄罗斯自低落、失落的国势扭转过来。美国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俄罗斯甚少发言表态。往年底,爱尔兰财困时,俄、中、日均有表态支持欧洲及欧元债券。俄罗斯亦有美元资产,但在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方面,远不及中、日两国。俄罗斯经济主力在商品、原油甚而军备。斯拉夫民族,性格爱恨分别,事非黑白清晰,亦有仇必报;敢作敢为。
  很多年前,俄罗斯大型潜舰(Kursk)水底大爆炸,那时普京虽然放假,但在背后指挥。普京日常平易近人,但强硬的态度,一旦开控,就事情或事件表态,例必一针见血。当年俄罗斯处理歌剧院人质事件,亦坚持硬攻,可见普京的强硬及绝不屈服的性格。
  上周普京在美国上调财赤上限之后,于少年营之中公开责怪美国为全球经济的寄生虫。普京又指出要稳定欧元,亚洲需要有自己的储备货币,而美元的储备角色自然不复当年的重要。
  美减息不足为奇,QE3可能很快推出
  G20年底又开会,上半年G20小组开会甚为低调。留意乌克兰再由共党执政,而乌俄关系又再正常化,黑海舰队仍可长驻乌克兰。乌俄如果倾向欧元,贸易、农产品及天然气收欧元,必有助稳定欧洲的债券市场;再加上中日两国也必为安全计,支持欧元,即使意大利/西班牙吵个不停,未来欧洲市有更大机会及时平稳。
  6月实金需求大,央行亦再吸纳。最新资料显示,韩国、哈萨克斯及泰国央行均买入黄金作储备;分别为20公吨、3公吨及13多公吨。事实上,自印度央行于1050美元买入200公吨金之后,实货需求持续增加,昨日现货黄金已升破1700美元。周二美国又再公布议息结果;短期伯南克有很大的压力推出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美减息也不足为奇,美元有新的压力。
  上半年全球经济太弱,3.11之后,日本经济更差。如果伯南克不及时作出果断的决定,使市场恢复信心,股市压力更大,而资金仍会流向债市。上周二(2日)/周三(3日),欧洲已见德债大升,而美债及日本债价格又再上扬,已反映市场亦认为下半年经济及QE3可能很快推出。
  俄罗斯正部署出击?
  普京乃多做事、少出声之人,上周亦按捺不住,真的是对美国破口大骂:美国不负责任,为地球村的寄生虫云云。十分明显,地球村已可能出现一些分离倾向。如果普京硬推他的口述见解,美元地位多少会有些摇动;中、日两国手持美元资产太多,亦会是受害者。
  今时今日,不只是金融战、发债战,亦是后巨型金融风暴的政治/经济新安排、新秩序所成形的序幕!俄罗斯人自二次大战已表现出政治划分的智能。如普京未来仍居要位,加上他乃超强人、硬汉,不在乎不切实际地派人入局IMF。普京的正面表态可能是部署出击了。斯拉夫人做事--直接简单,不怕生死。不要忘记,俄罗斯也正在低调地现代化,走自己的路。俄罗斯有巨大的天然资源,中、日两国长远必须依靠。全球谷物生产,最大增产的地点在乌克兰/俄国--黑土地区可生产大量优质谷物,白俄罗斯欠俄罗斯巨债,木材自然成为俄国囊中物。更为重要的是,军事及科技/科研底子深厚,且苏俄解体20年多合久必分,但亦可分久必合。如果普京推动全线用欧元,欧债危机有更大机会化解,且可形成大欧洲--欧洲国家,本来不是也有俄国及哈萨克斯坦吗?足球代表地理及潜在的政治联盟,由此分析,普京口述,一旦成为G20/其他G8会议的底稿或开会基调,这表面是汇市建议--但骨子里却隐藏了分割美国与中/日三国之关系,把中、日合起来,形成亚洲势力--推出亚洲货币。
  兵临城下,但敌人在哪里?
  俄罗斯可与美国匹敌。太空合作方面,美俄和平地开展了很多年,说明美国也承认俄国的全面科研/工业内在水平为第一流。中、俄亦有很深远的合作经验;俄罗斯国即使用欧元,也乐于利用中国/香港的金融市场。日本不得不跟美国;日本位处于亚洲,美国远水不能救近火,日本亦乐于中、日、俄互动,因乃一现实出路。简言之,危中有机,但作为个人投资者,在大国互动之下,市场必更波动--只知兵临城下,但敌人在那里?找不到!
  美国是地球村寄生虫,真的吗?普京自有其根据。俄罗斯仍在休养生息之中,自身种族问仍是最大的历史制约。斯拉夫人敢于硬冲、硬闯!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仍占上风,中、日不会盲从俄国,但伯南克已成为美白宫的马前卒。普京也好,奥巴马也好,其他大国的话事人各自有己国的如意算盘。落局若和气收场,自然是我们之福!
  


  唐福勇:8月加息或成泡影
  中国加息与否当前正受到外部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中国如果选择相反的货币政策取向,将带来更大的汇率、利率、热钱、外贸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的通胀形势正因内外部形势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虽然目前仍是负利率,通胀水平仍然高企。
  尽管加息预期仍很高,各类媒体与机构猜测的8月10日左右的加息窗口正面临打开,但8月的加息会否如约而至,在笔者看来,或许已经有了变数。8月加息或将成泡影。
  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几个近在咫尺的现实变化。
  其一,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8日在亚洲市场开盘前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确保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同时防止全球股市崩盘。此前一天,韩国时间7日7时30分,G20副财长已举行电话会议,就如何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和欧元区债务危机扩散对市场的冲击降至最小进行了讨论。
  就在上周,全球股市发生连续大跌,中国股市上周五同样未能幸免,盘中一度跌出年内新低。如果中国在当前选择加息,无异于对国内A股的再次伤害,进而影响到全球市场。
  其二,美债与欧债危机此起彼伏的接连影响,已经对当前全球经济的增长形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并且基本可以预料在下半年仍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拖累。这一点从国际评级机构们纷纷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或将展望调为负面可见一斑。而上周出现的美股及全球股市暴跌的事实,更令市场开始担忧美国经济有可能发生双底衰退。5日《纽约时报》的文章认为,双底衰退可能正在发生;《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则引用专家的话指出,美国经济正处于大窘迫境地,增长模式失灵,难寻出路,经济阵痛期可能持续5年甚至10年。
  美国深陷泥潭并不能使人们淡忘欧债危机,相反,意大利与西班牙债务危机持续浮出水面并继续深化,使欧元区再次陷入困境。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两大经济区,美国与欧元区均陷在债务危机的泥潭中,短期内显然难以自拔,因此,在当前能做的只是如何有效刺激经济的增长与恢复,就这一点而言,不可能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于处在危机之外的中国而言,虽然不会跟随美欧的政策取向,但无疑选择相反的政策取向也十分艰难,毕竟巨大的汇率、利率、热钱、外储及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压力都会随之而来。
  其三,欧、日甚至新兴市场国家等均选择维持当前利率不变。8月4日,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利率于1.5%不变。英国央行同日决定维持基准利率于0.5%不变,并维持2000亿英镑资产购买规模。也是同日,俄罗斯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隔夜回购利率及隔夜存款利率不变。日本央行在同一天不仅表示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且决定扩大宽松货币政策,增加资产购买规模,同时出手干预汇市。而在此前,瑞士就已经提前干预汇市。
  同一时期,众多国家包括金砖四国中的俄罗斯都选择了同样的方式,一方面选择维持当前利率不变,另一方面以更积极的方式应对本国的汇率等问题。这一切都表明,应对因美欧债务带来的经济衰退的影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这一点对于中国而言,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其四,中国的通胀峰值或已过的预期正逐步成为现实,虽然在数据未真正出台之前还不能下定论,但对物价调控的持续将不会动摇。商务部和统计局的食品价格数据显示,7月食品价格涨价步伐有所放缓,此前主要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蔬菜和猪肉价格均落入弱势区间;根据统计局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旬度变动情况,7月下旬,所有29种食品中,半数以上价格环比下跌。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美欧债务危机的爆发,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大跌,截至8月8日9点,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已经跌至85美元/桶以下,这不仅将降低因油价而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并且为国内成品油价的下调打开了窗口。对未来国内的通胀压力将起到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官方PMI)为50.7%,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创下29个月以来的新低。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调研样本的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民间PMI)也显示,7月该指数为49.3%。这是该指数一年来首度低于50%警戒线,说明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运行状况明显疲弱。这也提醒,再次加息将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带来持续巨大压力。
  综上来看,中国的加息与否当前正受到外部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中国是否需要选择相反的货币政策取向,由此带来更大的汇率、利率、热钱涌入、外贸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的通胀形势正因内外部形势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中国是否需要在此时选择再次加息,虽然目前仍是负利率,通胀水平仍然高企。
  时间正逼近,中国央行面临着选择。
  


  沈洪溥:该反思政府救市方式了
  全球市场几天来正经历剧烈的波动。为维护市场稳定,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8月8日特别在亚洲市场早盘前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确保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但是,政府干预得更多、更有力,乃至参与干预的政府更多、更齐心,真的会有助于市场稳定吗?怕是未必。
  如今,全球经济的种种问题或乱象,都或可被视为是2008年以降全球各国实施刺激政策的负面后果。而且,这种负面后果或许还并未结束,仅仅处于日益显化阶段。彼时,为了刺激遭受金融危机沉重打击的宏观经济,各国政府以形式不同、名号各异的宽松政策对经济上下其手,乃至心照不宣地普遍开动印钞机大发货币,也才有了今日的通胀横行,人为的流动性泛滥局面。
  当前的现实困境是实体经济并未出现如预期的复苏。我们都熟稔的货币主义中心议题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不能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乃至将货币量当作操控物价总水平唯一好用的工具。
  货币量对物价只能构成一个现象层面的解释,就通胀的本质而言,永远是经济体的运行效率无法吸收过量的货币投放的结果。实体经济如海绵,总量不断增长,需要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量不断增加;而一旦实体经济创造价值能力饱和或者疲软,就将导致货币量相对或绝对过剩,形成货币流动性过剩局面。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各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并没有真正开始,其中的明显证据,就是通胀浪潮不断奔涌。这方面,无论粮食,无论原油,或者是其他的大宗商品,它们的价格冲高只能显示出过剩货币的推动。而从今年一季度末开始,当原油、有色金属等开始走软时,已经暗示实体经济对生产资料要素的需求开始下降。黄金或白银的疯狂则代表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绝望看法,一次次冲高,暗喻了一次次的失望。
  必须承认,从2007年至今,各国政府对经济的操作都可谓尽心尽力。即使是美国小布什时期的共和党政府,也咬紧牙关一改彻底的自由主义做派,对金融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干预。但市场却似乎并未认可有关政府的做法。同时,宏观经济确实也并没有因为政府的积极干预而变得更好。笔者想,这其中或许存在一个逻辑困境吧。即政府希望得到的结果,和市场本来应该的样子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因此,下手越重,则离题越远。
  以最近的美国国债危机而言,上限的调升当然是符合市场预期的结果,但是当上限在争吵后调高,投资者却开始变得忧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已经走得太远,那么美国经济赖以自豪的自由市场能否存在就面临不确定性。欧债危机也同理,即使欧委会诸国携手攻坚克难,再次将意大利和西班牙拉出泥潭,但欧元区多数国家何时平衡财政、恢复经济自生能力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和风险不一样。风险有概率可估算,无非让历史告诉未来。而不确定性是无法把握的,这就是为什么市场恐慌至此的根由。要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笔者仍建议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哪怕付出更多的时间来等待。再次,重复那句老套的警言吧,一个强大的足以赐给你一切的政府,也足以轻易地拿走你的一切。

 

  中金公司:中国版401K近期推出难度大
  在全球股市重挫、A股市场疲软的当下,任何政策面的利好预期都是可以被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证监会研究中心公开发表了署名文章,提出中国版401K计划,认为当前相关部门应正确认识养老金制度变革与资本市场发展互动关系的重要性,并以美国401K计划为例,建议我国应不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推动企业年金发展。
  401K能解决资金压力
  在持续的新股快速扩容、限售股解禁套现的压力下,低迷的股市难以吸引更多的储蓄资金入市,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也进入成熟阶段,资金供给已成为制约A股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中国版401K能够实施,自然开辟了一个新的资金供给源。
  根据2009年以来的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实际情况,中金公司分析员汪超推测,若按50%的比例入市,中国版401K每年至少可为A股市场提供2000-3000亿元的增量资金,约为目前A股市场可入市资金的1/4-1/3,能有效解决A股市场的资金压力。
  还有不少难关要过
  按照美国1978年以来实行401K计划的案例看,这在30多年里,既助推了美国经济发展、促使美国出现22年超级大牛市,入市的养老金又获得高额收益,一举两得。据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测算,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率不到2%,远低于通胀水平和存款利率,中国版401K将极大改善社保资金的利用率,并有效减轻未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压力。但是,汪超认为中国版401K计划若能实施将成为A股的中流砥柱,但距离推出还有不少难关需要渡过,近一两年推出的难度较大。
  主要问题有:1、国内的社保和养老金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养老金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企业间还未得到有效推广,企业和民众也普遍缺乏利用社保和养老金来进行投资的意识;2、401K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证监会、财政、税务、人保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才有成行的可能;3、目前A股市场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大起大落的波动也难以让投资者产生长期的信任和安全感。
  监管成熟才能双赢
  确实,401K计划需要有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作支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健全,作为基石的上市公司基本面透明,管理养老金投资事宜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信誉良好。只有这样,作为养命钱的养老金才能放心地、长期地投入A股市场,才有可能获得双赢的结局。
  名词解释:美国401K计划
  指美国1978年《国内税收法》新增的第401条K项条款规定的,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横跨保险、储蓄、投资、贷款等业务的比较先进的金融制度安排。资金可投资于股票、基金、年金保险、债券、专项定期存款等金融产品,雇员可自主选择投资方式。美国自1978年逐步推行401K计划后,其养老金的资产规模便在与股市形成的良性循环下迅猛增长,不但成为美国1978年-2000年长达22年大牛市的有力推手,其本身的资产规模也是涨幅惊人。截至2011年一季度,美国私人部门的养老金规模已达到6.27万亿美元,是1978年的17.8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2%,远超美国同期的年均通胀水平和固定债券收益率。

 

  罗杰斯称全球经济问题严重 标普只是说出实话
  美参院要对其展开调查 穆迪、惠誉围观
  原本自认为只是率先对美债降级的标普,如今发现自己是单枪匹马。穆迪和惠誉近日的表态证实,二者短期内都将维持美国的A A A信用评级。而标普8日下调美国市政债券及房地美和房利美(两房)等多家金融机构评级的行为证明,它已决定将一条路走到底,尽管美国参议院已准备对其不负责任的举动展开调查。
  标普再给美金融机构和市政债降级
  标普8日宣布,下调美国部分市政债券及两房等多家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至A A +,同时还将一些受影响实体(包括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彭博社的文章认为,此次下调是在广泛意料之中的,是标普上周五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的直接后果。按照标普的标准,一个国家的评级限制着金融机构及其他实体的财务实力评级。
  标普发表声明称,下调两房和其他一些美国政府支持企业的评级是因为这些机构要依赖联邦政府的支持。负责监管两房的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代理局长德马科称,美国政府支持这两家公司的承诺不会因标普此次下调评级而受到影响。
  作为此次遭降级的五大保险公司之一,纽约人寿发言人称,不赞同标普认为A A A评级的保险公司应严格跟随美国国债步伐进行调整的看法。其他几家公司也表示,他们的财务状况健康,理应继续保持A A A评级,并说对自己商业模式的实力依然有信心。
  有分析认为,这些金融机构和市政债券的评级遭下调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其融资成本将因此上升,对其盈利、现金流、投资与贷款能力等都将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加美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和整体经济下行风险。
  穆迪惠誉短期不降美债评级
  评级机构穆迪8日再次确认了美国的A A A信用评级,前景展望为负,并称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决定了美国比其它国家拥有更强的债务偿还能力。
  惠誉主权评级团队负责人赖利6日也曾表示,现在下调美国国债评级还为时过早,因为该公司仍在观望债务上限法案设立委员会制定进一步减赤措施的成果。
  另一方面,标普却表现出不依不饶的态度。其日前表态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都不太可能恢复A A A评级,并且在未来6至24个月内,美国主权信用再遭降级的可能性为三分之一。美银美林警告称,如果美国国会新委任的两党委员会不能按计划在11月23日前制定出可靠的长远减赤计划,标普甚至可能在11月或12月将美国主权评级由A A +降至A A -.
  《华尔街日报》对这一现象点评说,由于债券指数和投资者通常以这三家评级机构给出评级的平均水平或评级最高的两家进行风险评估,因此标普的上述决定不会导致投资者抛售美国国债,美国的评级实际上依旧是A A A。另一方面,美国可能还有一些时间采取行动保留剩余两家评级机构的A A A评级,但鉴于标普已说明仍可能进一步下调美国评级,留给美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美参院将对标普展开调查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一名助理8日透露,该委员会开始对标准普尔上周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一事进行调查。这名助理称,调查小组在收集有关标普此举的信息,但尚未决定是否就下调评级举行听证会。
  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蒂姆·约翰逊在一份声明中称,标普做出的是不负责任的举动,有可能产生导致购房人、信用卡持有人、购车者以及州和地方政府借贷成本提高等溢出效应。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标普特立独行的举措表示强力支持。投资大师罗杰斯表示,几乎所有的人都应该已经知道,美国的A A A评级早已经名存实亡,标普不过是说出了实话;市场出现暴跌并不是因为标普下调评级,而是市场知道目前的经济正在经历很严重的问题。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