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CPI涨6.4% 创3年新高 专家解读影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6月CPI涨6.4% 创3年新高 专家解读影响

加入日期:2011-7-9 13:14:0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六月经济数据
  统计局:6月CPI同比涨6.4%
  中国6月CPI同比上涨6.4% 创三年以来新高点
  6月份CPI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约3.7个百分点
  6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 猪肉价格涨57.1%
  是否会再加息调准备金率
  6月CPI创三年新高 加息存争议
  路透社:中国6月CPI增幅如期破六,猪肉价涨令通胀形势添疑云
  申银万国李慧勇:下半年CPI将高位回落 加息必要性不大
  人大教授刘元春:6月CPI未必已到达顶点
  诸建芳:加息已近尾声 8月或调准备金率
  王建:CPI6.4%并非拐点 料最高点将在11月出现
  郭士英:通胀压力仍大 紧缩政策尚未到拐点
  连平:6月CPI是全年高点 货币政策力度会减弱
  左小蕾:CPI数据将高位运行 货币政策不会改变
  哈继铭:如果7月CPI再创新高年内仍有可能加息
  李迅雷:猪肉价格导致CPI冲高 7月份将回落
  吴晓求:CPI高企不全是货币因素 加息是个馊主意
  宋鸿兵:6月CPI涨6.4%通胀明显 可能刺激贵金属上扬
  股市影响
  CPI增加股市变数:选择向上的可能性更大
  房四海:CPI6.4%是年内高点 下半年股市难有大行情
  谢百三:CPI已达年内高点 股指2600点是底部
  李大霄:CPI将逐步回落 股市影响会非常有限

  统计局:6月CPI同比涨6.4%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其中,城市上涨6.2%,农村上涨7.0%;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3.0%;消费品价格上涨7.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项目价格持平。
  一、各类商品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2.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4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2.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94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鲜蛋价格上涨23.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3.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2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7.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9.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9个百分点。
  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7%。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3%,酒类价格上涨6.6%。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服装价格上涨2.3%,鞋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2.5%。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5%,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1.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0.5%,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12.4%,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6%。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9%。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0%,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4.7%,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4.2%,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2.9%,市区公共交通费价格上涨2.6%;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2.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6%。其中,教育价格上涨1.6%,文娱费价格上涨1.9%,旅游价格上涨4.6%,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6.4%。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2%。其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4.1%,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4%,住房租金价格上涨5.9%。
  据测算,在6月份6.4%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3.7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2.7个百分点。
  二、各类商品环比价格变动情况
  6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5月份食品价格环比则是下降0.3%,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约0.08个百分点)。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环比上涨6.3%,涨幅比5月份扩大4.7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1.4%,涨幅比5月份扩大8.8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2.0%,涨幅比5月份扩大1.5个百分点;鲜蛋价格环比上涨4.6%,但涨幅比5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上述三类食品价格上涨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5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环比价格上涨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36个百分点。
  6月份,鲜菜、鲜果价格环比继续下降,降幅分别为0.8%和13.5%,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约0.33个百分点,与5月份基本相同。
  6月份,非食品价格与上月持平,减缓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上涨(5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16个百分点)。其中,烟酒、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等三类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2%、0.2%和0.3%,衣着、交通和通信、居住等三类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0.1%和0.1%。
  
 指 标 6月环比涨跌幅(%) 6月同比涨跌幅(%) 1-6月同比涨跌幅(%)
   
居民消费价格 0.3 6.4 5.4
其中:城市 0.2 6.2 5.2
农村 0.4 7 5.9
其中:食品 0.9 14.4 11.8
非食品 0 3 2.7
其中:消费品 0.4 7.4 5.9
服务项目 0 4 4.1
分类别      
食品 0.9 14.4 11.8
烟酒及用品 0.2 2.7 2.3
衣着 -0.2 2.1 1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0.2 2.5 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0.3 3.4 3.2
交通和通信 -0.1 0.9 0.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 0.6 0.6
居住 -0.1 6.2 6.3
 
  说明:
  1、统计范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数据来源于全国31个省(区、市)500个市县、6.3万家价格调查点,包括食杂店、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农贸市场与服务消费单位等。
  2、数据收集:居民消费价格原始数据采用定人、定点、定时直接派人到调查网点采集。
  3、指标解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4、从2011年1月起,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计算以2010年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序列。这是自2001年计算定基价格指数以来,第二次进行例行基期更换,首轮基期为2000年,每五年更换一次,第二轮基期为2005年。
  5、根据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调查数据,自2011年1月起,对CPI权数构成进行了例行调整。采用新权数计算的6月份CPI同比涨幅为6.355%,环比涨幅为0.277%;采用旧权数测算的6月份CPI同比涨幅为6.531%,环比涨幅为0.289%。(国家统计局)

  中国6月CPI同比上涨6.4% 创三年以来新高点
  【《财经》综合报道】根据国家统计局在7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创下三年以来的新高点。2008年7月CPI为6.3%。
  其中,城市上涨6.2%,农村上涨7.0%;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3.0%;消费品价格上涨7.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项目价格持平。
  一、各类商品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2.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4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2.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94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鲜蛋价格上涨23.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3.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2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7.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9.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9个百分点。
  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7%。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3%,酒类价格上涨6.6%。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服装价格上涨2.3%,鞋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2.5%。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5%,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1.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0.5%,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12.4%,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6%。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9%。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0%,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4.7%,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4.2%,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2.9%,市区公共交通费价格上涨2.6%;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2.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6%。其中,教育价格上涨1.6%,文娱费价格上涨1.9%,旅游价格上涨4.6%,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6.4%。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2%。其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4.1%,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4%,住房租金价格上涨5.9%。
  据测算,在6月份6.4%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3.7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2.7个百分点。
  二、各类商品环比价格变动情况
  6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5月份食品价格环比则是下降0.3%,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约0.08个百分点)。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环比上涨6.3%,涨幅比5月份扩大4.7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1.4%,涨幅比5月份扩大8.8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2.0%,涨幅比5月份扩大1.5个百分点;鲜蛋价格环比上涨4.6%,但涨幅比5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上述三类食品价格上涨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5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环比价格上涨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36个百分点。

  6月份,鲜菜、鲜果价格环比继续下降,降幅分别为0.8%和13.5%,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约0.33个百分点,与5月份基本相同。
  6月份,非食品价格与上月持平,减缓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上涨(5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16个百分点)。其中,烟酒、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等三类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2%、0.2%和0.3%,衣着、交通和通信、居住等三类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0.1%和0.1%。(财经)

  6月份CPI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约3.7个百分点
  新华网快讯:在6月份6.4%的全国CPI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约3.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2.7个百分点。 (新华网)

  6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 猪肉价格涨57.1%
  6月份中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CPI上涨4.2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1%,影响CPI上涨1.37个百分点。 (新华网)


  6月CPI创三年新高 加息存争议
  (每经记者 胡健 北京专电)6月CPI飙至6.4%,关于接下来是否加息在业界产生了分歧。
  法兴银行姚炜认为,政府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7日的加息有可能是央行一段时期内唯一一次大的货币政策举措。
  但花旗银行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如果7月物价居高不下,央行还将加息。(每日经济新闻)

  路透社:中国6月CPI增幅如期破六,猪肉价涨令通胀形势添疑云
  * CPI如期破六,PPI亦继续冲高
  * 下半年通胀压力趋缓,但难言通胀顶峰已至
  * 关注新涨价因素,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
  * 抑物价仍为宏调首要目标
  几乎没有悬念,中国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如期破六,至6.4%,超越2008年7月6.3%的水平,创下36个月的新高,然仍难断言CPI已触顶,尤其是猪肉价格迭创新高等新涨价因素,令下半年通胀形势陡增疑云.
  本周稍早中国央行加息已被市场解读为提前释放通胀压力之举,分析师预期,下半年通胀压力趋缓,中国可能将明显放缓紧缩政策步伐,不过因整体通胀水平仍保持高位,抑物价这一宏调首要目标将不变.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六公布,6月CPI同比增6.4%,高于此前路透对28家机构的预测中值6.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增7.1%,高于上月的6.8%,亦略高于路透调查中值6.9%.
  通胀触顶的过程可能还没有结束,7月或延续通胀较高的局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分析师王军称,可以预见,三四季度通胀会回落,但要回到比较低的程度比较困难,估计通胀将会在较长时间维持在中度水平.
  而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翘尾因素的影响在下半年将逐渐弱化,但最近猪肉价格迭创新高,令下半年通胀形势新添疑云.这在6月CPI分项中亦有体现,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
  商务部数据称,自4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持续第11周呈上涨趋势.知名投行瑞银报告亦称,预计由于猪肉价格大幅上涨,6月份CPI会进一步攀升,7月份CPI预计也会在6%以上.
  不仅如此,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不容忽视.虽然5月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集体回调令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缓解可期,但最近国际大宗商品的领头羊--原油价格自6月底掉头回升,令市场判断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加了不确定性.
  布兰特原油8月合约LCOc1自6月27日至今已反弹近16%,同期,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8月合约CLc1亦涨逾10%.
  不过多数业界人士认为,通胀仍保持高位,紧缩政策就难以立刻松手,抑物价仍为宏调首要目标,而考虑到实体经济硬着陆的忧虑,在加息靴子落地之後,监管层或放松紧缩的力度和节奏.
  中国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加息五次,且年内每月一次上调存准率.路透稍早调查16位经济学家和机构显示,中国央行年内将再加息一次,幅度约25个基点,时点将落在四季度.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末出访欧洲时乐观表态称中国调控物价有信心,政策已取得效果,随後副总理王岐山表示要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执行力度,且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亦把稳定性放在首位.(路透社)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